第 473 章 番外十(6)

作品:《[三国]你管这叫谋士?

    蔡邕并不知道,他自己也因为教导出了曹丕和昭姬等人,被乔桓给扣上了一个隐藏政治家的名号,现在听她发问黑山贼中有名有姓之人,他心中虽然还存着几分是否误会了张牛角的迷茫,还是凭借着自己惊人的记忆力将其中尚记得名姓之人给复述了出来。

    可等到乔桓拿到这个名单的时候就傻眼了。

    且不说这其中还有重名的,甚至因为黑山贼大多出身地域相同,连姓氏也重合了,这名字写在话本子里也没什么辨识度啊!

    而且,当时的黑山军可没有像是今日这般大多会上几个字,在取名的时候要多敷衍有多敷衍,在写在话本上的时候便大概是——

    张铁牛大喝一声:“兀那二狗,你且休走。”

    类似这样的东西。

    乔桓很苦恼,“我现在才知道母皇为何要不遗余力地推行教育事业。”

    虽说这不是主要原因,但在年纪尚小的乔桓看来,这其中的影响也不小。

    孙鲁班给她出主意道:“反正你都把张牛角改名叫牛角大王吴用了,其他人等也都给起个诨号,再起个用于话本子里的名号不就是了。到时候在最后把里面的原型人物来由给交代个清楚。”

    姜维一听便觉不妙,然而乔小殿下深觉其中大有可为,当即拍板——就这么干!

    数日后,蔡邕推了推鼻梁上用水晶打磨出的新式老花镜,不由陷入了沉思,“你真的觉得这个取名没有问题吗?”

    谁家山贼的名字会叫什么燕凌、秦嵩还都有表字的,最离谱的就是这个诨号了,叫什么小李广笑面虎的也就算了,那劳什子xx仙人,xx天王之类的……

    这不是来当山贼的,可能是来过家家的。

    嗯,好像也确实是过家家。

    在乔桓已经写好的开篇里,这些个山匪完全不像是山匪,是贵族子弟上山来扮演的,开口就是一番之乎者也。

    蔡邕觉得自己是劝不住了,干脆把这份手稿和人物设定托人快马加鞭送往了洛阳。

    别说蔡邕了,乔琰看到这东西都沉默了。

    乔桓和她那些个小伙伴前去采访张牛角这事,早就有人汇报到了她的面前。

    虽然不明白她为什么对于写这等小说创作有这样的执念,乔琰也觉得让她多接触点形形色色的人没坏处。

    可问题来了,她这写出来的也不是黑山贼建设实录啊。

    非要说的话,这比较像是西游记群妖和水浒传的结合,山贼家里的摆件还得参考一下红楼梦。

    真是见鬼了,这东西在这个时代能有受众才怪。

    要说上次那个神化版争霸还能有吕布这种土狗读者,这次这个就真是有点不伦不类。

    可能张牛角都没想到,自己在吹完了牛后,他那个听众还能给他再来上一出匪夷所思的加工。

    让她把全篇都给写完,多少有点浪费时间,但直接说让她先多学多看再来折腾这种东西,又好像有点打击她的

    积极性……

    乔琰思忖了一番,干脆往乐平书院送出了三份“礼物”。

    其一就是在元昭十六年的年末,将会进行一场武将巡讲会,令各方戍守武将在回京述职后每隔十天派遣出一位抵达乐平,进行边防要事的讲解。

    在十月左右会对听讲资格进行一个筛选考核。

    身在乐平书院之中的众人要想将这些讲座给听明白,总得先自己有足够的知识储备。

    乔桓见到这些人是不难,可她既然要跟身边的这些小伙伴一道奋进,想要给他们充当好一个榜样的作用,便绝不能对此有所松懈。

    她这课余时间就比之前少了一半了。

    其二是一面硕大的透明玻璃窗。

    早年间的望远镜上镜片都是用的水晶,甚至还需和东海麋氏达成交易,将那头的水晶运送到并州来,经由专人打磨。

    但从大雍建国至今十五年,从纺织业上长进的生产力早已渐渐扩展到了冶铁行业,又随着左慈于吉等道士不再需要在西域协助归化之事,转回中原以其炼丹能力发挥在冶金上,渐渐发展到了玻璃的改良。

    战国年间的玻璃器和后世能用作窗扇的玻璃完全走在两套系统之下,但只要把路子从添加铅钡转为钠钙,再依靠着冶炼炉火升温,便打开了新的方向。

    而当乔琰站在后世的眼光提出,这一批最开始产生的玻璃呈现出绿色是因为其中含铁后,那些极具探索创造能力的炼丹家自然有办法想到改良中和的法子。

    这其中扩展开的化学雏形,或许还需要经由数十年的时间才有可能会发展成为学科,但起码在现在,十几年的积淀在此时让接近于无色的玻璃出现,在方今时代的人看来,便等同于是个奇迹。

    这种玻璃一改已有玻璃器只能加工成装饰品的劣势,也颇具希望将成本给压下来。

    而当这块作为里程碑式产物出现在乐平书院之中的时候,身在此地的学生也收到了一个任务,还是以小组作业的形式,开动他们的脑筋,想想此物是否还有什么别的用途。

    到底是写话本子比较重要,还是参与到这等实干事业中比较重要,乔桓自己应该是能有一番考量的。

    而第三件“礼物”可能也不太应该叫做礼物,因为这实际上是三个人。

    三个从贵霜帝国来的人。

    自当年西域定边之战后,贵霜帝国国主波调亲自前往长安请和朝见,又随即被乔琰派遣出了将领长期驻扎,以显示双方交流通畅。

    这十年之间,贵霜王自大雍也得到了不少知识,也越发清楚,这个统一中原后以极快速度成长起来的王朝,绝不是他所能够抗衡的。

    与其在什么时候开罪了对方,还不如在这等己方从中原有所收获后,再度向天.朝大国表现一番自己的诚意。

    在元昭十六年的元月之后,他便将自己的儿女合计三人一并送到了乔琰的面前,等同于是送质。

    而这些孩子基本都诞生在弗楼沙攻伐战后,在波调的叮嘱之下

    专门学习了中原语言。

    乔琰一个转手,将其全部送去了乐平书院。

    将来乔桓必定要和这些境外的国家打交道,早点知道对方是何种样子总是没错的。

    有这三个意外在,乔桓应该没这么容易产生奇奇怪怪想法了……吧?

    但事实证明,可能还是有的。

    她在将第一版开头手稿交给张牛角后收到了个欲言又止的表情,让她决定什么时候亲自去体验一下山中生活再来进行创作。

    这突如其来的三份“礼物”也在无形中打乱了她的计划。

    尤其是在她得知姜维邓艾等人都想要争取一下听讲课程的时候,自诩是这小分队领头人的乔桓当即决定,她也不能落后。

    本就有着比任何人都要优越条件的她,要是不能在这等选拔之中取得头名,她可怎么跟母皇交代?

    还是先将这个写作计划往后推推吧。

    不过,在和贵霜帝国的三位公主王子接触过一番后,谁也不知道,乔淮序小朋友在自己的本子上又列下了一个创造计划,那就是写一写那些西方的小国前来大雍朝拜,学习我方先进技术的故事。

    为了让大雍显得更加神乎其神,稍微杜撰一点类似于山海经的传说在路上,应该也不是什么不能理解的事情对吧?

    可惜她不仅对于山贼的生活方式了解不多,对于宗教这东西也不太了解,只隐约知道,母皇对他们之中的一批人打压、一批人利用、一批人器重,最后何止是让天师道等道教人物成为了她稳定民心的重要工具,也让玻璃这样的东西从他们的手中诞生,这么说的话,要想在此时写出满足她要求的文字,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于是站在那块玻璃面前,别人想的是,能利用此物比起以前的观赏器更耐冷热和不易碎的特性,能做出什么东西,乔桓想的是,她也得让这背后的各方势力都能为她所熟知利用,绝不能令其趋于失控。

    等她想明白了这些问题,这个暂定名为《东游记》的书应当也就能够完成了吧?

    没事,不着急。

    她都还没到十岁呢。

    ——————

    元昭十六年的下半年,乔桓升入了三年级。

    因为并非人人都像乔桓、姜维一般是卡着入学的最低年龄进来的,这些三四年级的学生中,有些人已开始进入身量拔高的阶段了,故而在这个阶段,书院之中除了低年级的搏击课程之外,也加上了骑马和箭术的课程。

    虽说有什么文臣武将分开的培养路线,但在乔琰看来,这些人都得掌握君子六艺,让大雍武德昌盛的风尚传递到外邦,令这些降服而来的势力绝不敢有所擅动。

    这便是这两门课程存在的必要性。

    按说将这个课程推迟两年,只要在毕业之前完成也就是了,但乔淮序想了想,还是果断提前报名了上去。

    但她深知,固然如今的乐平乔氏已经不像是当年一般人丁稀薄,令人一度担心,倘若母皇出现了什么意外

    便会无人接续,现在也不是能够放松警惕的时候。

    她的命远比一般人重要得多。

    于是等到马术课开课的时候,负责教习的老师便看到了个打扮独特的家伙。

    乔桓的脑袋上顶了一层橡胶缓冲壳,然后戴了个头盔,手脚关节处也都戴着特质的保护套,外加一件醒目的保护背心——按照她的说法就是,防止马跑远了别人找不到她。

    也得算是她很有本事,在这样的一番打扮之下也没影响她的行动灵活。

    她更是丝毫也不在意周围投来的一道道打量目光,坦然地站在了第一个。

    张菖蒲望着这幅醒目又鲜活的画面,坐在马场的外面不由笑了出来,也拿着手中的画笔将这抹跳脱之色给勾勒在了画板上。

    不过让她也没想到的是,在六日后的下一次骑术课程上,负责教习的老师搬来了一箱子的头盔,然后逐一发放给了众人,声称:书院参考了乔桓提出的加强保护建议,在原本已经对习练骑术的幼马做出过筛选后,现在又增添了一道新的保护,严格确保在校学子不会因这等意外而出事。

    按说有这等安全意识,在这样一个培养人才的基地也不算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可孙鲁班环绕了一圈周遭,看到所有人都和上次乔桓的打扮一个样子后,觉得自己就算再怎么迟钝,在直面了这样多的巧合之后,实在是有必要怀疑一下乔桓的身份了。

    她凑到了乔桓的身边,问道:“你老实告诉我一句——”

    乔桓努力让自己的脸上不要显示出任何一点紧张的神色,以免被孙鲁班抓到把柄。

    结果她紧跟着就听到孙鲁班问道:“你是不是东海麋氏的人?”

    孙鲁班琢磨着,要是趁着这个时候把头盔用“乐平书院学生特供”的招牌对外兜售,得卖出多少价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