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话尚不能称之为道

作品:《东京声士

    老话说得好,人生天地间,高不盈七尺,寿不过百年。
    人的一生,何其短暂,时间如飞矢流沙,悄无声息的擦身而过,回首望去,尽归于叹息。
    优秀的成功人士都擅长时间管理。可支配的时间是一样的,他们则毫不停歇锐意进取,而大部分人,更愿意躺在床上刷手机,差距便在这拉开了。
    勉强算是重活一回的尹泽,深知此道,深知律己的重要性。为了挣脱过去那个懒惰的自己,他强制自己多线程生活,竭力压榨人生每一秒的意义。
    比如晚上看综艺时,脑内人生回廊同步语音念诵传世名著《战争与和平》,突出一个雅俗共赏。
    凡骨们还在学习与休息轮流转的时候,他已经把学习和休息的过程完美融合在一块,这正是究极的劳逸结合,尚可称之为道。
    而且语音还能调整……比如调成郭德纲。
    只是,人类越拘泥于完美,就越是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赶赴片场,学习提高,充实自我,以及沉重的课业,都让他身心俱疲。
    正如当你选择了天降系才貌双全黑长直的高岭之花后,便会失去另一个幼染驯温柔贤惠短卷发的青梅竹马一样。
    只有小孩子才想全都要,稳重的成年人都只会做选择。
    今天,终于被约谈了。
    “在我近三十年的执教生涯里,你并不是唯一被传唤来面谈的学生。”
    说话的是位鬓白如霜的老教师,他身穿老旧的墨蓝色西装,戴一副年代感十足的厚片眼镜,双手蓄有老茧,目光如炬,蕴光深邃,年纪虽大却精气神充沛,笑起来亲和而慈祥。
    文学院,院长,大西川介。
    也是那天在食堂误以为尹某人是孤独之星,唯一过来安慰的好心人。虽然最后把他诓到了幼儿园当工具人做社畜预备役培训。
    “我见过很多,真正的天之逸才。当他们发现作为高校生终点的东大不过如此时,便会主动离开一高。正如传言所云,中途辍学其实才是真正的毕业,不少声名显赫的伟人就是如此。年轻却知识渊博的孩子啊,你又是为何而迟到与旷课呢?”
    说是面谈,但两人实则一同散步在宽阔幽静的总院过廊中,彼此的步伐声交相悠远的回荡,享受着此地的安逸与雅致,墙壁的两侧分别挂着这里走出的倾世文豪们,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芥川龙之介、以及深夜抑郁文青们推选的教主太宰治。
    “主要原因是分身乏术,根本原因是粉红……小摩托只能加到时速30。”尹泽实话实说。
    学院长面色如常,并不追问,而是聊起其他,“你喜欢文学吗?”
    “当然,我的目标就是进入文学部!”尹泽立刻表忠心。
    “喜欢夏目漱石吗?”
    “当然!”
    “哪一部书?”
    “呃,都差不多。”
    “最喜欢的呢?不要犹豫,否则便不是‘最’。”
    “你很风趣。”院长对烂话风轻云淡的颔首,“幽默是享受生活的体现,乐观积极,这很好。”
    “您不吐槽反而说这种话,我心里很虚……”尹泽小心翼翼的摸摸心窝。
    “我的确是觉得旷课不算什么……不过倒也没有这样骚包。”尹泽说。
    “其实学习就是认识世界,智慧的本质则是求不知为所知的坚韧毅力。学分、绩点只是俗世的添赘。”院长轻笑,“我年轻时也很是离经叛道。只是明白了何为自己的‘美’。”
    “美?”
    “各种各样的美。是绚烂的烟火,是舞台耀目聚光灯,是醉人红灯绿酒,是佳节华彩霓裳,是千年黑白无声的诗篇,甚至,呵呵,沉甸甸取之不尽财富,挥决浮云的莫大权力,凡人都是为了得到那份美而存活的。”
    “我从小对汉字和东亚古文化抱有憧憬甚至是情愫。三十五年前我在综合图书馆,从陈旧书架上取下厚书翻阅的瞬间,仿佛与同样读过此书的先哲学者产生了共鸣,心中涌现莫大的感动。”
    “文学院的任何一门学问,都是以人类漫长历史中所有活动以及今天仍在进行的活动为对象,站在俯瞰时空的角度上,追问人类自身和人类社会根源所在的学问。无论研究的对象在时间和空间上多么遥不可及,无论何等深奥晦涩。都要继承前人留下的伟大遗产,并创造出新的智慧并留给后人,如同一座桥梁,将过去、现在和未来,紧紧的连接在一起——‘文’正是这座桥梁的象征。也正是,我追逐毕生的‘美’。”
    “即便是科学工作者,也追求美。爱因斯坦更是强迫症患者一般,他的感性和嗅觉也帮助了他剖析世界。大概是‘这么美而平衡的公式,上帝怎么不可能用它沟通万物’的这种感觉吧。”
    “饱读藏书的年轻人,你又如何呢?”
    老教师忽的投来锐利的视线,侵略性极强,掠夺般的质问。这一刻他化身为了执掌学生学籍生杀大权的王者。
    原来埋伏在这,尹泽沉默片刻。
    “实不相瞒,我对美学的所知,仅仅真的只是美术学史……在下文学底蕴差劲,只晓得一些微不足道的美学。”
    “恰巧这个我也都懂一点,你尽可大胆畅所欲言。”
    院长没有就此收回杀气,而是绵里藏针的微笑着。
    “巴洛克时期?洛可可时期?文艺复兴?你心在何处?野兽派,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达达主义,视觉艺术,行为艺术,你学在何处?”
    不愧是参与过学生运动的昭和男儿,也不愧是顶尖学府的扛把子之一,看似不拘一格,实则严苛无比,论教育家的嗜血獠牙锋利度,未婚的古泉校长难以相提并论。
    尹泽顶着那犹如实质性的目光和威压,长出一口气,缓缓开口了。
    “1860年,油画颜料的便携改进和印象派的崛起,各种诋毁和商业原因,让趋近于完美的古典逐渐走向毁灭,虽然它的确抵达了极限,抵达了记录世界,抵达了写实的极‘美’。”
    男人低缓的叙述着,院长专注聆听。
    “——洗练于岁月,这正是我憧憬的‘美’。”
    老教师凝视着他,仿佛要把这个外在内里都光芒万丈的学生记住。
    “你的炽热,你的夙愿,我明白了。”
    院长的笑容重新变得和蔼了起来。
    “凭这番话,此前的考勤我算你补回来了。另外,如果你真的入了文学部,我会亲自为你网开一面,给你不限时补考的待遇,这样哪怕再缺席,也不用担心修不回来了。”
    “啊,真的?!”
    “当然,我说话算数。同理,你如果还肯继续深造的话。”院长顿了顿,“我亲自做你的导师。”
    “那未免还太遥远了……”
    “只是你要做好心理准备,现在这世道,纯艺这条路不好走,我总归是文学工作者,顶多替你引荐些知名画家和教授。”老院长叹了口气。
    “没事儿,我现在先工作,后面的事情,后面再想。”尹泽无所谓。
    “噢?果然已经开始走在同龄人前面了吗?”老院长兴致勃勃的问,“成绩如何?上过什么展览,拿过什么国际奖项?”
    “您误会了,我没那时间,更没那水平。”尹泽连忙摆手摇头,“目前我的工作是做动画声优,整天忙着试音和上广播剧讲段子。”
    “做什么?”院长以为自己耳朵不好使了。
    “声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