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8 番外二 婚礼

作品:《退圈后我成了国宝级厨神[穿书]

    不过, 她真没想到,竟然是这么好的功能。
    食材的品质对于厨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虽说裴宴靠着自己经验能在农贸市场挑出不输给古代妃嫔份例的食材,但能比得上更上一级皇帝太后档次的, 她目前还闻所未闻。
    那个级别的食材,不是一般人随随便便能找到的。
    古代是靠一层层的御贡,全天下好东西都输往紫禁城。到现代,也需要常人无法想象的人脉渠道。
    那些厨艺世家,比如沈家、宋家肯定把控着不少这种渠道。
    而裴宴这样没背景的, 要么满天下打听, 要么就只能寄希望于运气。
    而运气是最不靠谱的。
    裴宴一只手支着下巴, 脑中闪过几样食材,想了想, 先选了“否”。
    机会可遇不可求,她得好好考虑。
    “主线任务一”已经化为光点被存在“任务”图标的子选项“过往任务”中。
    退出图标, 面板主界面上的金字闪烁:
    [主线任务二:不进则退]
    [随着大学期中考试周临近,过了最初新鲜期的学生们势必减少购买渝州小面的频率。为了稳住你来之不易的客流量,请推出一样新商品吧!]
    [请售出3000份以上新商品【待填写】(0/3000),且获得不少于15W人民币的销售点总利润(0/150000)]
    [任务奖励:①声望值5~10不等 ②食材检索券X1或一星商城兑换券X1(随机)]
    浔传和S大都是一流高校, 好专业内部竞争压力很大, 期中考试都是考全科, 占总成绩还比不小, 临近考试周,图书馆人山人海, 校园内人少了很多。
    最近裴宴确实注意到客流量有减少趋势。她有隐约想法要增加产品, 不过在具体想法之前,先等来了系统任务。
    这任务和她的想法不谋而合。
    裴宴觉得,系统的存在有点像娱乐圈的经纪人。会按照你的情况给你接戏, 至于这戏拍不拍 ,怎么拍,花多久拍完,那全看你本事。
    要是不接也行,靠自己也能接活,可自己接的活,很难比得上有资源有经验的经纪人。
    裴宴觉得这经纪人......不,系统很有经验,能处。
    就像系统之前说的一样,它只起辅助作用。裴宴也需要独立行走,思考戏怎么演——选什么新商品最合适。
    复习周,大部分学生恐怕都没心思好好吃饭。
    那方便携带,甚至可以边走边吃的食物是最好的选择。
    包子、肉夹馍、各式各样的饼类......裴宴在白纸上列了二十来种,不是太烂大街,就是干巴巴的,要配汤才合适。她蹙眉盯着纸上密密麻麻的小字出神,裴珠敲响了卧室门:“宴宴,吃晚饭了。”
    再好吃的东西,连着吃许多天也会腻。
    裴宴吃了两天小面就腻了。
    这些天裴宴的三餐都是裴珠做,口味比不得她自己,但也不错。裴珠确实很有些烹饪天赋。
    餐桌上摆了三菜一汤,荷叶粉蒸肉、蒸鸡蛋、炒时蔬和一个番茄蛋花汤。
    后三个都极简单,裴珠是看明白了,越简单越容易合裴宴口味——这种做也做不出花来,和她自己手艺差不了太大。裴宴吃了半碗饭,夹了块粉蒸肉,在裴珠期待的目光中说:“不错。”
    裴珠叹气:“宴宴,我还不了解你?哪不对劲,我下回改进改进。”
    她现在不住院,病养得差不多,活蹦乱跳的,偏偏裴宴不许她干活,每天闲得发慌,研究研究做菜还能解闷。
    裴宴:“大概是没有把米粉浸足汤汁,有点发干。”
    她说了几个错漏,又说:“不过荷叶的香气倒是很足,这荷叶哪买的?”
    “是你何婶送的,她亲戚承包了一个鱼塘,里面大片荷叶。你喜欢,下次我多要点,那荷叶长得飞快,采都采不完,鱼都给憋死了......”
    裴宴盯着因蒸汽变成墨绿的荷叶看了几秒,猛地站起来:“就这个!”
    裴珠看着她匆匆冲劲卧室的背影,眨了眨眼睛:“?”
    这是怎么了?
    *****
    裴宴按耐住激动的心情。
    明明是从前一到初秋,干荷叶成车拉进来时连着做的,怎么就给忘了?
    她攥着胸前玉佩平复了下心情,重新找了张纸,列下这件商品的所有材料。
    刚列完,她就想好要检索什么食材了。
    [你拥有食材检索券X1]
    [是否现在使用?是/否]
    [是。]
    [你使用了食材检索券。请填写你想要检索的食材]
    裴宴默念:“面粉。”
    没错,并不是什么珍奇香料,也不是肉类、蔬菜,而是平平无奇的面粉。
    事实上,在裴宴选定新商品前,面粉就在她检索优先级排前三,另外两个是大米和辣椒。
    很多人都认为,面粉除了有高筋、低筋之分,并没有太大品质区别,其实不然。顶好的面粉,做出来的面食会有特殊的麦香味,并且更易与其他食材融合。而不同于可以有散装售卖、易于分辨品质的大米辣椒,面粉都是包装售卖,白花花的一片,哪怕是裴宴也很难判断好歹。
    加上她这次选定的新商品就是一道面点,面粉的优先级越过了辣椒和米,成为了第一。
    面板上出现了一张的表格。
    最左栏是排名,从左到右分别是商品名、品质打分(满分100)、单价(每500克)、购买方式。
    裴宴试着用意识拖动了一下,扫到第五万名就放弃了。
    鬼知道这表到底有多长。
    她重新拖到顶端,综合考量之下,选择了排名12,分值97.89,可以在淘宝购买,价格稍微比市场平均价贵不太多的商品。
    排名更前的要么太贵,要么就像排名第三的,购买方式为“X省X市X乡X山X村村民石磨现磨”,裴宴搜了一下那地方,偏得连大巴都不跑,着实是不大现实。
    不过。
    她下完单心想,等以后有时间,可以去看看。
    这么好的东西,埋没在山坳里,着实可惜。
    *****
    三天后。
    裴珠拖着面粉上来的时候,裴宴正在炸猪油。
    满厨房满客厅的油香气,见裴珠过来,裴宴眼疾手快捞了块猪油渣出来,抖了抖,塞她嘴里。
    猪油渣又脆又香,裴珠吃了好几块才想起来说话,“怎么买这么多面粉?囤货吗?”
    “新商品要用。”
    “啊?”裴珠惊讶,“不卖小面啦?”
    “那倒不会,不过会适当减少一点,每天卖150份。”
    不卖是不可能不卖的,小面可是裴宴的招牌产品,回头客可多。
    这次的任务不像上次,新商品销售量和总利润一看就不成比例。也是,哪有小吃摊只卖一样商品的。
    裴宴准备双管齐下,推出新商品的同时小面照卖。
    裴珠担心:“那忙得过来么?”
    她知道宴宴的身体,车祸后伤了根子,现在运动量大比开始好了点,但也不能长时间劳累。
    裴宴笑了笑,说:“这个不需要现做现卖,做好了热着就好。”
    裴珠十分好奇,问了裴宴几句到底是什么,裴宴只说这东西市面上少,说了可能也没印象。她便不问了,搬了个板凳坐在厨房一角看裴宴试做。
    裴宴挽起袖子,打开面粉。
    不愧是全世界排名12的面粉,粉质细腻,隔着老远都有股面香味。她满意地点了点头。
    面粉里加入冷却后泛白的猪油,浇进酵母、内脂、小苏打混合成的粉料水,边加边揉。
    一般做面食,少不得要等漫长的发酵时间。然而贵人们有时候嘴馋起来,可等不了人。
    靠小苏打和内脂反应,就能省去发酵。
    这道面点,正是因为做起来快,所以很受欢迎。
    面团分成剂子搓圆,擀成舌头状,一般刷油洒干面,对折成半圆,用专门准备的波浪形刮刀压上花纹。随后在半圆圆弧的一端,顺着花纹用筷子往下压一些,再在半圆的圆心处捏一个叶梗的形状。
    裴宴的手像是翩飞的蝶,裴珠眨了眨眼,就见那面剂子有了形,成了惟妙惟肖,半阖的荷叶。
    裴宴做了四个荷叶饼放在一边,随后开始做夹馅。
    用腐乳、料酒、葱姜水腌制好的牛肋条搅拌进豆瓣和用酒浸湿的辣椒面炒出来的红油,随后拌进米粉。
    米粉是用等比例的糯米和大米做的。米加上香料炒成微黄色,打成有些颗粒的粉末。
    和牛肋条拌匀后,放上十五分钟跟料汁融合——这样才不会发干。
    看到这,裴珠瞪大眼睛。
    这这这,不是她前两天做过的粉蒸肉么!
    只不过,裴宴用的不是猪肉,而是牛肉。
    灶台上已经烧了热水,裴宴在竹编蒸笼里铺上从何婶亲戚那进的干荷叶。
    底层蒸肉,上层蒸饼——水汽浸润,香气慢慢逸散。清香的草叶气息夹着肉香、面香,直往人脑子里钻。
    裴珠明明刚吃完晚饭不久,又饿了。
    她吞了口口水,眼巴巴瞧着,过了十分钟忍不住问:“好了吗?”
    “饼好了,肉还早呢。”
    裴珠忍得肚子都开始叫了,终于好了。
    裴宴拿起荷叶饼,夹上满当当的粉蒸肉。这便是从前宫里头的初秋爆款,荷叶夹肉。
    裴珠小心翼翼拿起一个,大半个成年人巴掌大,外面的荷叶饼闪烁着润泽的白色。
    荷叶饼说是“饼”,其实跟馒头更相似,只不过更薄也更有韧性。里面夹了满满的、几乎要掉下来的粉蒸肉,上面的每一粒米粉都吸饱肉汁,冒着令人忍不住咽口水的油光。如果不是她全程看着,简直不能相信,这跟她前两天做的粉蒸肉是同一种食物。
    她咬下一口:“唔!”
    如果说之前裴宴还有些担心,这新商品会不会比不上渝州小面。
    现在,那点担心烟消云散了。
    裴珠连着吃了三个,撑得受不了,十分后悔刚才吃了晚饭。
    裴宴只慢吞吞地尝了一口,记下几个不足,再试做了一轮。
    这回因为太晚了,她没许裴珠吃,除了试吃的一个,剩下都先冰了起来。
    裴珠只好看着冰箱流口水。
    要不是太晚吃东西对身体不好,这些,可早就进她肚子了!
    *****
    裴家母女都是老年人作息,最晚十点熄灯。
    而远处的袁家,则是灯火通明。
    大概是之前给啤酒肚的一万五破财免灾,这两天裴茜的川菜馆生意很不错。
    她乐得把账算了三遍,这才喜气洋洋回家跟丈夫报喜,结果一到家,眉头一跳。
    客厅里除了她丈夫袁志和正看电视的儿子,还有个二十岁出头、满脸青春痘的年轻人。
    正是她丈夫的弟弟,她的小叔子袁成。, ,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