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1胃口一如既往的大

作品:《重生的我没有格局

    第721章 胃口一如既往的大

    后续电话没有讨论具体内容,就是寒暄两句,然后就点到为止,毕竟张老板的确“收费很高”,中央也要讨论讨论,做什么事情,大概出什么价。。

    在商言商嘛。

    不过秃头老汉倒是对此有所了解,之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组团访华,是想要在华东地区的政府投资项目中分一杯羹。

    “中央好像在跟欧洲谈一个经济合作项目,所以有一笔资金停留在香江,打算在明年到期之前做点投资。”

    “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做生意?”

    “不是不是,好像是南美洲有个政府倒台了,欠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屁股债,现在有一部分产业,好像是渔业,几个发达国家都有跨国公司进入。跟‘渔业协定’也关系不大,欧洲那边打算做点交换,可能是想来扬子江。”

    “听洋鬼子放洋屁,卖两条咸鱼就想换钢筋水泥?做春秋大梦去。”

    “那你总归要有说法吧?中央没有想盈利多少,保本不亏就行,不然钞票放在那里等于废纸。”

    “急啥啊,等国庆节再说。”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这个组织其实挺纯粹的,就是典型的“金融资本机构”,而且没有任何道德枷锁,它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孑遗,会员都是国家,国家就是股东。

    于是大股东的狗叫权就要大一点,分红当然也就更多一些,虽然分红并非是组织本身的宗旨,但组织之外的收益,可以是货币形式,也可以一個国家的政府倒台。

    自“登子”炸了“双子塔”之后,国际上的形势非常复杂,因此举凡“金融资本”都想找个更稳妥的锚定物。

    以前是黄金,后来是石油,国家信用这玩意儿,终究还是需要物质的反射。

    可以自己没有石油,但一定要具备搞到石油的能力。

    去年和今年,“金融美刀”和“石油美刀”都遭遇了挑战,唯有“贸易美刀”还是相当的稳定,因为“贸易美刀”的重要形式之一就是香江印发的“代金券”。

    今年中国华东地区的大基建,以及其他地区不那么大的基建,毫无疑问在带动着原材料市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掌握着一定的全球货币流动数据,并非只有大股东扔进来的外汇变化。

    历任总裁也都来自欧洲,是人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利益纠葛和诉求,现任总裁本月的访问,主要就是欧洲大国想要建立“贸易欧元”的锚定物,也就是中欧贸易货物总量。

    之所以是大国的诉求,那当然是因为小国没有话语权。

    当然总裁是总裁,欧洲是欧洲,国家是国家,这还是有区别的。

    随着华盛顿方面不断对巴格达施压,国际上嗅到新战争气味的机构并不在少数,欧洲内部迫切地想要让欧元在此之前坚挺起来。

    而这里面的问题,就在于中欧贸易并非真就用上了欧元结算,香江这里终究还是美刀为王。

    焦虑是欧洲的,跟中国其实没啥关系,因为中国只是提供商品。

    卖家暂时不用考虑太多,反正谁的钢镚儿够硬,就收谁的多一点儿,在商言商嘛。

    所以“国家队”打算顺水推舟,赚一波利差,又或者沽空哪个指数,但究竟能赚多大,其实不太好说的,要看巴格达什么时候挨炸。

    这个时间点,就要看美欧双方的拉扯,能到什么程度。

    然而欧洲内部还有个“大不列颠”,欧洲的一致原则始终不顺畅。

    再者“大不列颠”只是明面上的,欧陆内部还有个看上去像大国,实则娘炮的“内奸”德意志。

    按照中德双边贸易的增量,柏林方面完全可以大胆地充当欧洲“发动机”,然而事实是,在北美市场上,德意志通过上供的形势,完成了对欧洲同行的绝对碾压。

    也就是说……已经是阿美利加的形状了。

    死道友不死贫道,放神父那里也是这样的。

    多一个变数,“国家队”就要多一份犹豫,那么投资上,就要从保守退向更保守。

    中央就是想听听看“张浩南同志”的意见。

    之前开会,张浩南说是“巴比伦尼亚共和国”会在明年春天挨打,那么“国家队”在此之前埋伏一手,高低能小赚一笔。

    但是这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访华,欧洲传递出来的焦虑,还是引人遐想的,万一欧洲团结了起来,是不是能拖上半年再打?

    这也没个准。

    张老板也懒得废话,等国庆节的时候,再去装逼也不迟。

    现在,他还有更感兴趣的事情要去做。

    比如说让王爱红回到他心爱的家乡——雪城。

    国家大事放一放无所谓的,反正没钱免谈。

    “嗳,这次可跟前年不一样了吧?”

    “那肯定是不一样了,韩康这狗日的都跑了。还有那谁,上个礼拜就没了影儿。这事儿整的,还得看老板,那是真硬啊。”

    在“沙食集团”的雪城办事处接待宾馆内,于文静坐在外面一圈吹空调,包间内就夫妻两个,不过摆了一桌酒菜,现在还都是凉菜,热菜要等人到了再上。

    她现在挺了个大肚子,年底估计就要生,这次返乡,倒也没累着她,全程都很舒适,火车也是包厢带大床的,一路舒舒服服,“沙食系”高管的顶配待遇,有些交情好的地方干部,也偶尔会蹭一下。

    通常日程被打乱,临时工作任务又有出入,建康这边往来密切的干部,就会享受到“沙食系”牛逼的地方。

    就是不能多蹭,次数多了容易心智动摇。

    享受这种事情,有一就有二,披着官皮有便利自然也有风险。

    于文静现在算得上是顶级“贤内助”,王爱红在“大桥食品”的妇女工作,还有一些大中专院校招聘,于文静跑得比较多。

    这个女人以前在第二纺织厂也是红旗手,工作上绝对没得挑,生活上压着王爱红打,倒是让老王家兴旺又红火。

    如今她婆婆魏秀敏更是再也不提编制的事情,还提个屁,老王家往上数九代,都是王爱红最风光。

    这种风光已经超出了她的朴素认知,因为魏秀敏头一次见到老家那么多“大官”半夜里来儿子这里下跪磕头加送礼。

    用“倒反天罡”来形容,绝对不为过。

    老太太这辈子就没见过当官的给做买卖的下跪磕头,梦里都不敢做这样的梦。

    而且自己儿子还不是老板,就是个“掌柜的”。

    这是啥年月啊?

    “那韩康会不会抓不着啊?”

    “老板的脾气,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看肯定又得出点事儿。就算上头派人没抓着,那也逃不过老板的五指山。有些事儿你没掺和,所以不太清楚。其实老板在国外路子更野。”

    “啊?”

    有点不安的王爱红抖了一支“华子”出来,然后又塞了回去,摸了一颗薄荷糖来缓解“烟瘾”。

    毕竟于文静肚子里现在有双胞胎……

    这对双胞胎对“大桥食品”员工们的影响力比加奖金还夸张,因为是王总严格按照大老板给的“家庭食谱”做给老婆吃的。

    嘿,你猜怎么着?

    于大姐真就怀上了双胞胎。

    此事引发的轰动一度导致青龙寺的法师们跑去沙城市政府抗议,在市政府的宗教界会议上,再三强调青龙寺不搞封建迷信,并且希望市政府大力宣传科学思想,不要放任封建迷信思想的传播……

    是真受不了了,要不是弄不过张浩南,法师们甚至想出国潜修拉倒。

    破嗔戒的不在少数,可惜又不敢高声语,唯恐被“张施主”听到。

    有一黑一,“张施主”是真的什么都干得出来,生拉硬拽或者直接绑票,就拉着法师们去香案面前念经。

    随你念什么,反正对外就是“开光大会”。

    要不是市政府相关部门低声下气再三道歉,法师们的委屈一言难尽,说都说不完,也不知道佛祖有没有看着。

    而且对于原大桥镇镇长徐振涛的不作为,法师们也很少见的投诉,是真投诉,还闹到了省里,只是下来调查之后,最后还是不了了之。

    法师们徒呼奈何的原因,就是发现“张施主”手眼通天到了一种让人绝望的地步,只得硬着头皮继续在青龙岗修课。

    于文静的双胞胎,可不是老王家的喜事,那简直就是成千上万人的狂欢。

    反正“大桥食品”都在传大老板家的双胞胎秘方绝对科学以及……灵验。

    玄学和科学的有机结合,多少也会潜移默化影响一下,反正于文静本人也是觉得大老板怕不是真哪个“大仙儿”转世。

    也不仅仅是她,她婆婆魏秀敏在沙城过冬的时候,还正经见识过乡下老头儿老太搞“财神爷”的迷信活动。

    不是“文财神”“武财神”这种正经的传统,而是“张财神”的照片摆供桌上,整得跟邪教似的,让老太太大开眼界,回头就在雪城老家跟街坊邻居还有工友们聊过这个。

    现在王爱红老早住的地方,也他妈有这种邪门事儿,撺掇的还是他亲妈。

    雪城市警察局局长韩康逃跑之前有天晚上来拜过王爱红,进门就给王爱红跪下,然后哀嚎“求兄弟拉我一把”……

    这也导致魏秀敏联想起沙城乡下老头儿老太们的行为,于是有了诸多怀疑,老太太现在是真信张浩南是财神,搞得王爱红也很无语。

    不过这事儿解决也容易,张浩南到时候打个招呼就会散了,要不然真成邪教头子,那真是闹大笑话。

    正聊着天,忽然秘书到了门口,有些紧张地说道:“王总,老板到了。”

    “行,都收拾收拾,去迎接一下。”

    说话间,武泰安进来解下围裙和厨师帽,然后道,“老板说了不用迎接,直接上菜开吃。先上‘鳌花’,镜泊湖其它鱼慢点上也没事儿。”

    “老板这么些年,还是一点儿没变。”

    于文静不由得笑了起来。

    在“财神爷”这个称呼流行起来之前,张浩南是有名的“饭桶”,沙城市政府每次开会,都会让干部们惊讶于张老板的饭量。

    当然在干部们惊讶之前,员工们早就惊讶过了。

    连最能吃的装卸工,都没有张浩南六成的饭量,也不知道这些东西吃下去跑哪儿去了。

    或许都变成了“双胞胎”。

    “给我来一根‘小豆冰棍儿’,妈的,这天怎么这么热?”

    张浩南的嚷嚷声传来,到包间的时候,他手里一支“小豆冰棍儿”已经啃得就剩半截,手里一张包装纸随手朝着垃圾篓子一扔,结果飘到了地毯上,他也没去捡,后头手里攥着围裙的武泰安血压直接上来,然后黑着脸弯腰捡起来,再扔进垃圾篓子。

    素质真他妈低!

    “于大姐,冰城那边事情都差不多了,你要是养胎呢,让老王陪你在冰城住着好了。国庆节结束会有一批烂尾别墅到我手里,有两栋我看过了,装修得挺好,回头让老王挑一栋。”

    “我妈还想着在这儿给我伺候月子呢,去冰城,我怕老太太住不惯。”

    “主要是为了安全。”

    “……”

    张浩南这句话直接让王爱红紧张了起来,连忙问道,“不是说该抓的都抓了吗?”

    “那也有该抓的跑了啊。”

    一屁股坐椅子上,见桌上还有自家产的“开心果”啥的,就抓了一把先剥着吃。

    边吃边聊,张浩南也不隐瞒王爱红夫妇,“那个韩康有点东西的,在这儿猫猫狗狗的路子不少。我让人跟几个‘坐地虎’谈了一下,结果居然挺讲义气,没打算把韩康的路子供出来。”

    咔。

    一颗碧根果被捏得稀巴烂,张浩南慢条斯理地挑着果仁吃,接着说道,“我估计还有人心存侥幸,尤其是原先‘啤酒花种植基地’,唐家倒驴不倒架,从法律文件上来说,他们能拖好些日子。以现在雪城的法院情况,我看是不见棺材不落泪,拖着应该是成定局了。”

    “那怎么办?”

    “我对‘啤酒花种植基地’没有兴趣,来这里就是让你翻本的。当初受多少挤兑,咱们变本加厉打回来。至于韩康这个老小子,我能让他跑了?”

    “……”

    见张浩南这态度,王爱红顿时了然他要干什么,有点儿害怕,但更多的是兴奋、痛快,甚至还有一点点刺激过瘾。

    他看新闻说韩茯苓被带走啥的都没感觉,毕竟离他有些遥远,但是在雪城这里整活儿,他王爱红还是很感兴趣的。

    清蒸鳌花鱼先上,都是镜泊湖的鱼,还有个鲫鱼炖豆腐,那鲫鱼小五斤一条,大得惊人,但肉质并不柴,王爱红以前也爱吃这个。

    不过显然没有张浩南好这口,半条鳌花鱼配合半盆汤,没由来的,王爱红想起去张浩南家里吃饭结束,张浩南就是这么搅合着配点米饭喂狗的。

    一时间,王爱红委实不太好说这是狗天生如此,还是被人养成了那样。

    总不能有人天生像狗吧。

    一顿饭吃下来,鱼骨头堆积如山,正当王爱红以为张浩南吃饱了的时候,他还点了一份饺子,然后就着剩下的那点儿鱼汤,唏哩呼噜又塞了一盘饺子下去。

    “嗝~~”

    张浩南拍了拍肚子,“吃饱了。”

    “……”

    “……”

    王爱红和于文静对老板的胃口有多大,进一步加深了印象。

    就是不知道这次雪城那些倒霉蛋儿,能拿出多少东西来填饱老板的肚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