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太子之女 当然不会。

作品:《公平交易[快穿]

    吕国公今日事忙, 一直到酉时才回来,他一眼就看到了李氏遣人请他到正院的丫环。

    他是知道李氏的性情,大家出身, 行事素来端庄大方, 绝对不会像那些以色侍人的妾侍那般, 为了争宠就派人到二门处截人。

    必定是有紧急的事情要商议。

    立刻抬脚去了正院。

    不过在知道是什么事后, 吕国公只觉得有些无语,先前他还觉得吕婵行事聪慧有手段, 她就给自己来了个原形毕露。

    做出才进东宫两三天,就送信出来,为的还是这等无关紧要的小事。

    不管她是不是故意的,这等行事, 在吕国公看来,就是蠢货行事。

    “不用理会。若是她连这等小事都处理不好的话,那府里送她进去,是让她当摆设去的吗?若她是这般无用的话, 就让她自生自灭算了。”吕国公有些恼怒的说道。

    李氏听到这话, 没应和。

    因为她心里清楚的知道,吕国公现在不过是一时的恼怒, 才会说出这样的话,不过她听了依旧觉得心里顺畅。

    果不其然,

    没一会儿,怒意渐渐过去的吕国公,面容也恢复成以往冷静的模样,沉吟了片刻,又开口说道:“…七娘写的这封信虽蠢了一些,并不能当真, 不过言语里倒也透出了一些事。这样,过段时间,你也递帖子进去,到东宫那边去看看小公主和小郡王。顺带的也去给吕承徽问个安。”

    “…她若是这段时间能想清楚,那是最好,若是不能的话,你也多费点心,提点几句,必要的时候给她醒一醒脑子。”

    长女虽然说是留下一双儿女,但小郡王的身子骨不好,三灾五难,时不时就要病一场,来日也不知道能不能长大成人。

    这东宫之中,还是要有自己的人才放心。

    七娘若是争气的话,自然最好,若实在不行的话,自然要另做打算。府里还有其他姑娘,虽容貌上不如七娘出挑,但也不算差,最关键是脑子却是清醒的。

    她就知道。

    府里不可能就这么轻易的放弃七娘,她虽然是犯了一次蠢,但她以往的表现,也还是能弥补一下。

    不过她相信,既然能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

    总归是有机会。

    李氏虽然心里这般想,但面上却不敢表现出来,反倒是应了下来:“是,妾身知道了。”

    对李氏的办事能力,吕国公还是十分满意的。

    夫妻俩又商量了一些无关紧要的事,例如该给外孙和外孙女带点什么东西之类?也就歇下了。

    ……

    长寿苑,

    阿瑶在接到通传,说外祖母想要过来看望自己和弟弟,是一点都不觉得意外。早在她那般不客气的怼了吕婵后,她就已经知道,吕国公府那边不可能一点动静都没有,说起来能等上这么几日,也算是吕国公府那边脑子清楚,能沉得住气。

    “请吕国公夫人到客厅,我换了衣服就过去。”

    “是。”

    阿瑶换了一身更华丽些的衣衫,牵着已经走的颇为稳当的平安,到了客厅。

    李氏虽已经等了一会儿,茶都已经喝了一盏,不过她却一点都不着急,稳稳当当的坐在这里。

    她也不是第一次来东宫,自是能坐得住。

    在看到阿瑶和平安过来的时候,喜色也是一闪而过,起身,行礼:“臣妇见过宜城公主,安康郡王。”

    说话的时候,她的余光也没忘记悄悄的打量阿瑶和平安。

    阿瑶自是不用说了,便是李氏在宫外都听到阿瑶的一些丰功伟绩,像是什么文采武学力压一众的皇子皇孙,位列第一。十分得盛元帝的喜爱,而外孙女虽年虽小,但人却厉害的很,宫中上下无人敢惹。

    李氏听得心里既是骄傲又觉得心酸,也就没了娘的孩子,才需要自己立起来,但凡女儿还在的话,外孙女岂能这般辛苦?这么一想,李氏对次女的厌恶就又多了些,黑了心肝的东西,连自己的亲姐姐也害。

    不过她虽然心疼外孙女,不过更担心的还是外孙。

    外孙女儿也只是年岁小,身体却是康健的,又有圣上和太子护着,又是个女儿家,自然不会有什么大事。倒是外孙女儿,身为太子的嫡子,不足月便出生,身子骨弱的很,三灾五难就没消停过,即便是太子上心,又有姐姐爱护,但依旧让她揪心。

    太子是男子,素日里事务也忙,便是上心也是有限。外孙女儿的年纪又小,总有不周全的时候。

    不过她再怎么担心,也无济于事。

    身为外命妇,即便是理由正当,她能进宫的次数也有限,说起来今年还是头一次见。

    见外孙虽然是比同龄的孩子瘦弱了一些,不过面上却能够窥见血色,比之自己上一次见的时候,样子好了不知道多少。

    心下顿觉宽慰不少。

    “一家人,外祖母无需这般多礼。”阿瑶开口说道。并且看了一眼蝶衣。

    会意的蝶衣立刻走到李氏跟前,扶她起身。

    李氏倒也没有矫情,顺着蝶衣的力道,便也站起来。

    阿瑶心里也知道李氏的来意,轻轻的拉着平安的手,笑道:“平安,这是外祖母?叫外祖母。”

    平安是有些认生,虽然他之前是见过李氏数次,但他的年纪太小了,一段时间不见,就已经把人忘了。不过他是个听话的孩子,听到阿瑶的话,乖乖的叫了一声:“外祖母。”

    “哎。”李氏欢喜的应答下来。

    李氏她生有五个孩子,最疼的便是头生的嫡长女吕妙,连儿子都比不上。吕妙也争气,自小聪明伶俐也大方,爱护手足,孝敬父母,又成了太子妃,给她争了天大的脸面。

    若非吕婉那个黑了心肝的东西,她的妙儿将来那是要母仪天下的,又怎么会早早的去了?

    这么一想,李氏对吕婉的厌恶又多了几分。

    对阿瑶和平安自然也就多了几分愧疚,来之前想好的事情,也被她暂时的忘记,只抓住阿瑶的手,仔细的询问了他们姐弟翻年过来这段时间的一些情况。

    知道他们过得很好,李氏也就放心了。

    平安年纪小,没多一会儿,精神就有些不济起来,阿瑶让蝶衣抱着下去,小憩。

    “外祖母见谅,到了这个时间,平安就要小憩一会儿。”阿瑶对李氏的感观还挺好,自然也就不介意多解释两句。

    李氏表示理解:“小孩儿觉多,应当的。”

    又说了两句家常话,李氏才想起今天来东宫的另外一件事,便也开口问了。

    阿瑶也没瞒着,当即也把事情说了一遍,虽没添油加醋,不过言语上却稍稍的修饰了一番。有的时候,词同音,但可不是一个字。

    李氏听得有些生气,她可不会认为,五岁的外孙女儿会撒谎,即便是宫里的孩子都早熟,也不能早熟到这个地步。

    听完,就觉得吕婵蠢。

    虽说她进府的目的确实如此,但她也太着急了一些,脚跟都没站稳,先前也没和瑶瑶平安相处过,就直接开口说要照顾。

    对瑶瑶平安来说,她就是个陌生人,会答应才奇了怪呢?

    当即便说道:“……瑶瑶你既是不喜她,那便也不用理会。不过她是你母妃的姐妹,这话倒是不假,你若是有事的话,也不要怕麻烦,尽可去找她。”

    “放心吧。外祖母。”阿瑶听着李氏这话,笑着开口说道。李氏倒是爱屋及乌的喜欢他们,真心的,可惜,她那个好外公,最是热衷权势,一切都以家族的利益为主。

    谁能给他带来利益,他就站在谁这边?

    李氏虽然是真心,但内宅中她能一手遮天,外头的事,就有些力不从心了。

    单从她的话就能知道。

    所以阿瑶也只是应付,不会当真。

    李氏因为阿瑶年纪小,也就不设防那么多,只以为她这话就是答应下来,欣慰的笑了笑。

    也很快就起身,说是要去看吕婵。

    阿瑶让蝉衣送李氏去了舒心阁。

    也不知道李氏到底和吕婵说了什么?又是怎么说的?反正自从这一日开始,吕婵倒是恭敬了许多,也没再说什么要照顾阿瑶和平安的话,不过行事上却也没忘记,三五不时的酒送一些衣服或者是吃食之类。

    事事关心却也不过界。

    她这番的做派,不止是太子称赞了数次,也几次在阿瑶的面前称赞吕婵,就是长寿苑的一应宫人,都对吕婵颇有好感。

    更不用说宫外的吕国公府了,更是满意。

    不过阿瑶却觉得有些厌烦,她太烦人了。并且在花园里碰到对方的时候,在吕婵开口关心的时候,态度是一点都不客气的指出来,还叫吕婵日后少做这些无用的事情。

    吕婵也确实长进了,对阿瑶的话,她没有反驳半分,而是应下来,不过走的时候却是红着眼眶,泪水也是要掉不掉。

    这番白莲花的做派,看的阿瑶有点也疼。

    也知道她为什么会这么做?

    因为上午才发生这样的事情,下午就传出宜城公主对和自己血脉相连的庶母兼姨母,都这般不留情面,说话难听,无所顾忌,这性子也太骄纵肆意了一些。

    小小年纪就如此,长大了岂不是更厉害。

    阿瑶本来就是宫中的小霸王,仗着盛元帝疼爱,没少作威作福,如今又传出这样的话,又为她不大好的名声,添砖加瓦。

    不过阿瑶会在乎吗?

    当然不会。

    她是皇家公主,自然不用像这世间大多数女子,学什么三从四德,相夫教子,敬重长辈等等这等事。

    她的德行好坏没关系,性情即便是再张扬肆意一些,那都不叫事儿。

    便宜爹太子护着,皇爷爷疼爱,她便能随心所欲。

    而且相对于太子可能还在乎自己储君的名头,毕竟阿瑶是他的嫡长女,名声的好坏,对他还是有难么多一点点影响的。

    盛元帝就是完全不在乎,况且看孙女儿在自己的护佑下,能过得这般随心所欲,他的心里是很有几分感同身受。

    毕竟他身为皇帝都不能无所顾忌,但孙女却在他的庇佑下做到了。

    他的心里是很欢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