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太子之女 三族都不够霍霍。

作品:《公平交易[快穿]

    对阿瑶来说, 不管是吕国公府发生的事情还是皇宫里发生的事情,都不能对她造成什么影响?
    她现在要做的事情,便是在弟弟元康, 羽翼长成之前, 替他守好一切, 并且为他尽可能的铺平道路。
    而她做的也十分好。
    元康在宜城公主府里,一住就是月余的时间, 一直到盛景帝那边都开始抗议, 让人亲自过来传话, 元康这里才有些恋恋不舍的回宫了。
    对比安乐宫,
    元康是更喜欢公主府的生活, 没有那么多勾心斗角,安稳而平静。
    不过他更知道自己身上的职责, 身为嫡出皇子,他几乎是没有后路的。即便不为了自己, 为皇姐,为他身后支持的人, 他也不能只做一个王爷。
    元康回宫之后, 先是被盛景帝叫到清乾宫去。
    考教了他的学业, 发现没有退步,甚至比起上次进步了不少。
    顿时也满意的点点头:“不过,你姐姐教的很好。”
    “这是自然, 姐姐是最好的。”元康也深以为然, 他姐姐虽然脾气不好,性子也骄纵的厉害,但不管是文才还是武治,那都是没的说。
    盛景帝看着元康有点小臭屁, 一副‘我姐姐最好’的表情,不由的笑了笑,或许是因为身体的缘故,平安少年老成,就只有在说起瑶瑶的时候,才会露出些许他这个年纪该有的孩子气。
    在平安的心里,谁也比不过瑶瑶。他这个父皇也不行。
    想到这里,盛景帝的心里是有点酸酸的,不过想到儿子是女儿自小照顾长大,他又有些释然。
    他们姐弟相互扶持的长大,也是不容易。
    尤其是女儿,真说起来比平安不过大几岁,却能把平安养的很好,也是难为他了。
    盛景帝想着就想到了吕妙的身上,虽然他早就已经想不起原配妻子的音容相貌,毕竟都已经过世十多年。
    但却也感念她为自己生了一对这么好的孩子。
    盛景帝回忆起旧事,心里也是越发感慨,帝王的愧疚,有的时候一文不值,有的时候却价值千金。
    阿瑶看着陈内侍亲自送过来的赏赐,其中好些的是安南国前几日才进贡而来的珠宝玉石,这安南国虽然地处偏远,是个小国,却生产珠宝玉石。每每进贡而来的珠宝玉石,是能让后宫娘娘们,抢破头的存在。
    虽然不知道父皇又发什么疯?
    不过阿瑶表示,这都不是什么大问题。她很喜欢这份赏赐,毕竟有那个女孩子能够拒绝布灵布灵,亮晶晶的珠宝首饰。
    当即就吩咐下去,让人赶制出一些首饰出来。
    等到秋游会的时候她就要用。
    蝉衣自是应答下来,去办不提。
    时间走的飞快,又过去了三个月的时间,京城中的饭后茶余的焦点,也早就已经从柳家的身上转移,又有了其他事。
    例如安昌伯因为唯一的儿子年过三十都还没有一儿半女,那是操碎了心,请了太医诊脉,也都说世子的身体没问题,只是缘分不到。安昌伯和伯夫人焦心不已,为了延续府里的血脉,不顾世子爷的反对,竟然给礼亲王世子纳了一房妾室,本身是没什么问题。
    但对方的出身实在低了些,是乐籍出身不说,还是个二嫁女。
    更怪的还在后面。
    对方进门之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传出了有孕的消息,又成了京城里的一桩奇谈。
    又例如,嫁给盛景帝十多年的曹皇后,终于有孕了。
    这个消息一经传出来,前朝后宫都有所震动。
    如今盛景帝的子嗣不算少,儿子就有七个,大皇子元唐,二皇子元庆,三皇子元康,四皇子元庾,五皇子元庐,六皇子元庚,七皇子元度。
    儿子虽然不是算少,但只有皇长子和皇次子如今已经长大成人,盛景帝早在去岁就已经赐了婚,只是因为还没有正式出孝期,婚期定的有点晚,是在明年。
    剩下的几位皇子,哪怕已经十三岁的元康,都尚且年少,算不得长大成人。
    对盛景帝来说,孩子越多越好,子嗣繁茂,也是国家昌荣的一个标识。
    曹皇后这些年不管是作为太子妃还是为后,都做的很是不错,盛景帝对她没有多少情意,但却十分敬重,如今她有了身孕。
    生的不管是儿子女儿,他也都高兴。
    相对于盛景帝的不挑剔,其他人就想的有点多,尤其是以吕国公府,以及曹氏的母家荣安伯府。
    这两家是两极分化。
    吕国公府那边是担忧的,曹皇后有孕,若是生了公主还好,但一旦生下儿子,那也是嫡子,会对三皇子有所威胁。倒是荣安伯府高兴的很,都十多年了,他们自己都已经放弃了,女儿却有孕了。
    没什么是比这个更高兴的。
    一旦曹皇后生下孩子,才是正经八百的中宫所出的嫡子。
    三皇子虽然也是嫡子,但孝惠元皇后毕竟早逝,皇后之位也是追封的,真的认真追究起来的话,三皇子的这个嫡子身份,也要打一下折扣。
    可不及曹皇后所生的皇子,来的名正言顺。
    “老爷,我们是不是要做点什么?”李氏在知道曹皇后有孕后,就开始担忧起来。如今皇上虽然看重外孙,但却迟迟没有封外孙为太子的意思。
    一旦皇后生下皇子,对外孙来说,可是个大威胁。
    “不用。”若说后宅的事情,吕国公可能还有点稀里糊涂,但若说钻营朝堂上的事情,他就清醒许多了,“……你想做什么?还要对皇后下手不成?”语气虽然不算差,但也绝对不好。
    李氏沉默了一下,才开口说:“若是必要的话,也……”
    “想都不要想。”吕国公直接打断李氏的话,开口说道,“谋害皇后和皇子,这是多大的罪名,你又不是不知道?一个不好,若是传出去的话,到时候不但连累郡王和公主,就是我们整个吕国公府三族都不够你霍霍。”
    “快快给我打消这个念头。”
    吕国公看着沉默不语的李氏,多年的夫妻,让他很快就知道,对方还没有放弃,也只能赶紧和她说清楚,免得自己一个不注意,李氏就办了蠢事,“……且不说皇后腹中的孩子,是公主还是皇子都不知道。便真的是皇子,又如何?康儿已经十多岁,差这么大的年岁,等到他长成,康儿的羽翼早就已经丰满,何惧对方?”
    李氏的政治眼光虽然有限,但很显然,她不是个蠢的,更何况吕国公已经把话说得这么明白了。
    细想一下,还真的是这个道理。
    不过她的心里到底有些担忧,走了一趟公主府。
    试探了一下阿瑶的意思,也得到了相同的答案后,这才彻底打消了念头。
    因吕国公府这边没有丝毫的动静,阿瑶和元康知道后,也看不出什么,该做什么就做什么?端的那叫稳得住。
    这让一直都期待他们会做点什么的后宫嫔妃们,有点失望。
    尤其是生有皇长子的杨淑妃。
    不过她心里失望也没办法,因为她同样也不会轻举妄动,就像是吕国公所说的那样,曹皇后即便是生下皇子,也和前头的哥哥们,差着年纪,除非盛景帝是个寿命悠长的,不然的话,他即便是嫡子,身份尊贵些,却不会对未来的储君有什么影响?
    即便是盛景帝对他再偏爱,但国赖长君,这套道理,在储君上也一样使用。
    朝臣们是不会同意封一个奶娃娃做太子的。
    本来还以为三皇子如今年幼,又被宜城公主看管的严了些,这心性不免单纯些,若是让人哄一哄,说不定会慌张起来。再有吕国公府那边鼓动一下,保不齐就会做出意料之外的事。
    却没想到,
    三皇子虽然年纪小,但意外能沉得住气,就是吕国公府那边谋划的事情,也没能成。
    真是遗憾。
    杨淑妃这里还只是遗憾的话,那对吕婵来说,就是难受了。
    因为李氏之所以会忽然担心起来,还起了要对曹皇后下手的心思,就是她的手笔,虽然她已经入宫十多年的时间,不过吕国公府里,也是有她的人。甚至钉子埋的十分早,在她还没有进东宫的时候,就已经埋下。
    这些年来,也一直都老实本分,并且还得了李氏的看重。
    一直到现在才启用,却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还失了一个重量级的钉子,吕婵自然难受。
    在自己的宫里,砸了不少的东西。
    噼里啪啦的声响,外头都能听得一清二楚,不过除了杨淑妃外,其他人也不知道吕婵为什么会生气?只以为她是被禁足的时间太长,憋闷的慌,这才发火的。
    三公主和四公主也是这般认为。
    知道消息后,还特意去了一趟,宽慰一下母妃。
    不过却没什么用。
    ……
    经过这件事,宫中的气氛变得有点怪,基本上有所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曹皇后的朝阳宫,曹皇后却很能稳得住。
    又有盛景帝表明了对这个孩子的看重。
    私下里,宫妃尤其是有儿子的,都不愿意让曹皇后生下皇子,暗暗的拜佛祈祷,一定要让曹皇后生公主。
    只是没等曹皇后生产,这朝中就有接连的大事发生,让她们从曹皇后的身上移开。
    第一件,
    就是选秀的事情已经定下来,是曹皇后上奏的,毕竟如今宫里的妃嫔,都还是老人,虽然今年也有新晋的,却是宫女出身。需得再挑选一些貌美贤良的高门贵女入宫,绵延子嗣。
    盛景帝也已经允了。
    只是曹皇后怀孕,选秀的一应事宜,太后虽然还在,不过都知道孝惠元皇后的死,可能有太后的手笔,盛景帝尊对方为太后,是因为礼法使然,并不是真的认为想要郭皇后成为太后。
    让盛景帝对她孝敬有加,更是不可能,如今也只是面上过得去罢了。
    选秀的事情就交给杨淑妃和荣珍夫人主理,安妃和静妃从旁协助。
    若说选秀的事,只是让后宫的妃嫔们破大防,心中酸涩的话,那么第二件事,就真的是前朝后宫都震动。
    那就是盛景帝在大朝会的时候,当朝宣布。
    册封三皇子元康为太子,让礼部也尽快的准备太子册封的典礼。
    他这话打的所有人都有些措手不及。
    大朝会在一瞬间,就变得沸反盈天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