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朱棣夫妇入皇宫

作品:《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卑职丘福、朱能!拜见总兵!”

    日上三竿。

    两个在总兵府门外站了半天的倒霉蛋,终于出现在冯胜书房内。

    冯胜笑着指了指旁侧的椅子,“坐坐坐,来了我这里,不要拘礼。”

    “谢总兵!”

    谢过后,二人不卑不亢落座,腰板挺直。

    冯胜审视打量。

    忍不住点头。

    若不是皇帝按在辽东的钉子,他还真发自内心,挺喜欢二人。

    收敛思绪,和煦笑道:“不要这么拘束,放轻松点。”

    丘福稍微放轻松些,微微侧头,“总兵,卑职此番来,是向总兵汇报我部正在筹划准备的夏季攻势……”

    冯胜眉头微挑。

    拿下东昌堡后。

    丘福、朱能也一直没闲着,尤其是升任大辽河卫指挥使后,对大辽河东岸积极用兵。

    据他在大辽河其他卫所的心腹汇报。

    大辽河卫如今已经基本蚕食控制了整个大辽河两岸。

    既然向他请示,那所谓的夏季攻势规模,至少也应该相当于夺取东昌堡。

    上次,这两小辈,大年初一,以东昌堡大捷狠狠羞辱,戏耍了他一番。

    他这辈子,唯一一次怒火攻心吐血,就是这两小辈造成的。

    眼底晦暗之色一闪而逝,脸上笑容没有纤毫变化,饶有兴趣起身,“来,给我说说你们的计划。”

    话中,往书房左侧走去。

    左侧墙上,挂着一幅辽东地图。

    丘福、朱能悄悄对视。

    冯胜亲切和煦的笑容,让人如芒刺背。

    不动声色起身,跟着冯胜走到地图前。

    冯胜把立在旁边的一根指挥棒递给丘福,“给我讲讲你们的计划。”

    丘福双手接过后,暗暗吸了口气。

    转身,指挥棒点在海州位置,“卑职准备动用大辽河卫,大部兵力,在夏季,试着攻克海州……”

    ……

    好一会儿,丘福把他们为冯胜准备的计划方案讲完,转身,双手捧着指挥棒,递到冯胜面前:“请总兵为卑职参详。”

    冯胜接过指挥棒,余光瞥视丘福、朱能。

    这个计划只能说四平八稳、中规中矩罢了。

    与他们大年夜奇袭东昌堡比起来,少了点诡诈。

    他没什么好讲的。

    败了,正好用损兵折将,给这两个刺头治罪。

    “你们的计划已经很好了。”冯胜点点头,“我没什么添加的,只是叮嘱伱们一句,你们刚升迁,根基还不稳,做事不要冒进,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无论能否打下海州,都要保证立于不败之地。”

    呼!

    丘福暗暗松了口气。

    攻打海州计划,搞得四平八稳、中规中矩,就是体现冯胜口中,‘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张大寇到底是做到枢密院知院的人。

    对人心的拿捏,比他们强。

    当时设计攻打海州计划时,张大寇就提议,整个作战过程,就要给冯胜一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印象。

    如此,更容易让冯胜相信。

    “多谢总兵指点,卑职一定牢记在心!”

    冯胜点点头,忽然挥动指挥棒。

    啪!

    沉闷声响起……

    丘福、朱能的视线,随着指挥棒轨迹,落在盖州上。

    冯胜询问:“我听说,盖州的诸侯,普达失理秘密收藏传国玉玺,元庭枢密院知院,也就是现在声名鹊起的大寇张玉,就是为了传国玉玺来辽东。”

    提及张玉时,冯胜不动声色,观察丘福的细微表情变化。

    据他所知,张玉收拢的一批马匪,就是从西宁堡中逃出的。

    他知道这件事时。

    正处于丘福、朱能攻克东昌堡,风头正盛时。

    当时也没功夫细想此事。

    事后再琢磨这件事,他就有些怀疑,丘福、朱能和大寇张玉的关系。

    当然,也没有任何把柄。

    他仔细调查过,西宁堡马匪逃逸事件,发生在丘福、朱能刚刚接管西宁堡当夜。

    即便参奏二人一本。

    丘福、朱能也可以辩解,刚接管西宁堡,千头万绪,一时疏忽,导致马匪逃逸。

    这两刺头,还在大辽河上,公开行刑,杀了好几百马匪头目。

    有这件事,怎么也无法随意给两人扣一个勾结马匪的罪名。

    他突然提及张玉,就是想验证,二人和张玉到底有没有勾结。

    可惜,丘福、朱能没一点异常。

    丘福点头,“卑职也听闻此事,不过真假难辨,总兵,我们是不是发动更大规模攻势,攻克盖州?”

    “若是能得到传国玉玺,献给陛下,就是大功一件。”

    丘福期盼看着冯胜……

    如果冯胜真愿意。

    他举双手支持。

    “我正在派人探查消息真伪,一切等消息确定后,再说。”冯胜随意糊弄一句。

    大功一件又如何。

    他已经是国公了。

    献上玉玺,皇帝能封他一个王?

    朱皇帝很想得到传国玉玺。

    有了传国玉玺,皇威就更高。

    对他们这些勋贵来说,这可不是好事。

    所以,传国玉玺的消息,他都得知,已经很长时间,一直压着没向朝廷汇报。

    就算锦衣卫汇报了,皇帝责问。

    他也可以用一句,正在确定消息真假,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即便传国玉玺之事是真的,他也希望传国玉玺被元庭得到,并且,元庭最好还能利用传国玉玺,搞出点大动静。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外敌不够强。

    他们这些人就没价值了。

    皇帝用他的儿子,和他们联姻,不就是培养儿子,取代他们吗?

    那些皇子,嫩了点!

    倒是听说,朱四郎这段时间风头正盛。

    竟然还想冲刺科举,给老朱家考个秀才。

    老朱家若是出个秀才,以他对朱皇帝的了解,还不得高兴的睡不着觉?

    随后冯胜很是勉励了一番后,挽留丘福、朱能留下来吃饭。

    被丘福、朱能以军务繁忙为由婉拒。

    丘福、朱能刚走。

    冯胜就把常茂招来,把大辽河卫要攻打海州的计划告诉常茂后,询问:“纳哈出在锦州的探子、细作据点你都知道吧?”

    常茂被调回来休整后,他就任命常茂接管了锦州一应事务。

    平庸了点,可到底是自家人,信得过。

    常茂点头后。

    冯胜交代道:“想个法子,把大辽河卫的进攻计划,传递给纳哈出!”

    ……

    两日后。

    出发前一日。

    临近天黑。

    御书房内。

    朱元璋正在批示奏折。

    “臣蒋瓛求见。”

    闻声,朱元璋顿笔,抬头,循着声音看去……

    蒋瓛站在殿门外。

    “进来。”

    得到准许,蒋瓛快步入内,行礼后,朱元璋抢先询问:“朱四郎一家到了?”

    本来按照他和秀英的计划,混账老四去辽东后,秀英去土桥村帮忙的。

    不过这件事,那天中午时间短,他和秀英都忘记对小夫妻两说了。

    就在他们走后,混账老四竟然说服夏时敏留在土桥村。

    土桥村村民,竟然还同意夏时敏夫妇落户,在乡土村社中分红。

    这样一来,妙云丫头到不忙了。

    索性,老四不在这段时间,回金陵住娘家。

    不能去土桥村了,秀英为此还和他置气。

    不过,他心里倒是平衡了很多。

    小夫妻两这事儿,误打误撞,办的和他心意。

    蒋瓛摇头,激动道:“不是朱四郎一家的消息,是传国玉玺!”

    朱元璋脸色微变,蹭一下起身,“说仔细点!”

    “辽东锦衣卫传来消息,辽东出现关于传国玉玺的消息……”蒋瓛简单讲述后,把锦衣卫送回的密奏,捧到朱元璋面前。

    朱元璋接过,仔细查看后,吩咐:“你亲自去城门等着朱四郎夫妇,他们回来后,先不要去徐府,让他们先入宫!”

    啊?

    朱四郎夫妇入宫?

    这和传国玉玺……

    蒋瓛脸色微变。

    朱四郎马上要去辽东,皇爷分明就是想把这件事,交给朱四郎。

    这是他汇报的消息。

    他原本还想凭这件事,立功,升任指挥使!

    “你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去!”朱元璋皱眉不耐。

    蒋瓛回神,悄悄不甘握拳,低下头,应道:“臣遵旨!”

    蒋瓛走后,朱元璋踱步喃呢,“雄英去辽东,若是给咱带回传国玉玺……”

    若消息是真的。

    这桩好事又能成。

    ……

    琢磨着,朱元璋唇角微微上扬,若真能成,好处太多了。

    “冯胜啊!”

    这就是他让混账老四入宫的原因。

    即便传国玉玺的消息是真的。

    靠冯胜,也不可能拿回传国玉玺。

    只能给混账老四一些特殊权力,让他到辽东后相机行事。

    正好,也以此为借口,让混账老四一家,回一次家。

    高炽和玉英出生后好几个月了,还没回家,现在他和混账老四关系也缓和了。

    应该会肯回来看一看了吧?

    朱元璋抬头,往殿门外看去,突然有些不自信了。

    ……

    金陵城外。

    一辆牛车,一家四口,牛车后面还跟着一匹黑马,缓缓靠近城门。

    朱棣一边赶车,一边笑道:“村里的事都安排好了,皮孩子们也有夏大哥,家里面毛老六负责看家,你就安心在泰山大人府里住着,等什么时候泰山大人嫌弃你了,你再回去。”

    噗!

    徐妙云被逗笑,含笑瞪了眼朱棣,“我有雍鸣和祈婳傍身,阿爹才不会嫌弃我。”

    ……

    城头……

    蒋瓛瞧着小夫妻两,乘坐一辆牛车,有说有笑缓缓靠近。

    黑着脸咬牙,“走,下去!”

    一个月前,院试考时,他还站在酒肆看笑话,远远和朱四郎对视了一眼。

    这才多久,竟然要在城门处,迎接朱四郎。

    幸亏毛阿六这次没回来。

    ……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