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2 章(捉虫)

作品:《小夫郎他旺夫呀

    张杏花心里其实也拿不准主意,一大家子人到时候都去吗?虽然三郎说他那里能住下,但他们家人多,她都担心全都去了给三郎添麻烦。

    可是想想家里人都没怎么出过远门,京城那种繁华的地方,可能这辈子也就去这一次了。

    大家都没吭声,张杏花干脆问道:“刚才信里头你们也都听见了,说是阿满这小子年底应该会回京城,三郎说的对,玉哥儿他们两个的婚事不能再拖了,等阿满回来成婚也不知等到啥时候,干脆让他们在京城把事儿办了。刚好三郎在京城,有他在,我放心。”

    宋老二和媳妇儿赵氏自然乐见其成,老两口高兴的合不拢嘴,玉哥儿能有个好归宿,他们再高兴不过了。

    “好啊,那就先去京城,给他俩把婚事办了。其实在哪办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再拖了。玉哥儿年纪也大了,再拖就不好了。”赵氏说道。

    张杏花又道:“还有三郎提议说要去京城过年的事儿,你们都是什么想法?咱家里没外人,都说说吧,想去还是不想去,我听听你们的意见。”

    宋老大和媳妇儿林氏都没吭声,这种事他们不好站出来发表意见。但说心里话,他们这辈子都没想过能到京城去见见世面,现在有这个机会,还是想去看看的。

    林氏用胳膊肘戳了戳儿子宋平,宋平是个心直口快的,平日里大大咧咧的性格,是个直肠子。

    他也知道他娘用胳膊戳他是什么意思,干脆站出来说道:“阿奶,要我说咱们全家都去吧,大家都没去过,刚好三郎也在京城里头,还能照应着咱们。再说了,我们去了肯定不会给三郎添乱,这个您放心。等玉哥儿的事情操办完了之后,待个几天咱们就回来,不耽误明年开春耕种。”

    他这话说的明白,就表达了一个意思,想去京城。

    他这么一说,宋峰平日里老实巴交的人也跟着开口了,“阿奶,要不咱们就都去吧。留谁在家里都不好,三郎说的有道理,带着大毛他们一起去你让他们见见世面。三郎在信里不是说了吗,他们虽然年纪小,但多出门见见世面对读书很有帮助的。”

    难得宋峰这个嘴笨的一下子说出这么多话,张杏花转头看了看宋老大,问道:“老大还有老大媳妇儿,你俩是咋想的?也说说吧。”

    宋老大这会儿才慢吞吞的说道:“既然孩子们都想去,要不咱们就都去吧。反正这两年咱们也攒了些钱,出去一趟也顶得住。阿娘,你不用担心咱们一大家子去了到时候花三郎他们的钱,咱们多带点银钱花自己的,肯定给他们省着点。”

    宋英在旁边站着,拉着两个闺女没吭声。虽然她和离在家好几年了,但在这种事情上,她始终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底气发表意见。

    张杏花问了一圈,最后问到宋英,“英子,你咋想的?想不想一起去?”

    宋英往前面站了站,脸上带着笑说道:“阿奶,我就不去了吧。两个妞妞跟着去也不好照顾,我干脆带着他们在家看家吧,这一去没几个月回不来

    ,家里总得有人照应着。”

    宋英说的也是实话,家里头没个人看着确实不放心。

    ?长亭渡提醒您《小夫郎他旺夫呀》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

    张杏花想了想,说道:“我就不去了,我一把老骨头了,去京城路途远,一路上出门不方便,这身子骨劳累的厉害,我就在家看家,你们去就行了。”

    她这话一说,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对。

    宋老二先站出来说道:“阿娘,您这是说的什么话?您怎么能不去呢?玉哥儿的婚事还要您做主呢!”

    “就是啊阿奶,咱们一起去嘛,不是您说的,一家人要整整齐齐的吗?我们都去京城过年了,留您一个人孤单单的在家里,您觉得我们会开心吗?”

    李氏道:“阿奶,三郎在京城肯定很想您,这次见不到您的话,肯定要失望的。就算是为了三郎,你也应该一起去啊。”

    一提宋声,张杏花的心就软了。

    这个家是个人都看得出来,别看张杏花平日里努力一碗水端平,对家里其他人几乎都一视同仁,不偏袒任何一房。

    但那是在宋声不参与比较的前提下,一旦提起宋声,老太太那是头一个偏袒的。家里人都瞧得出来,他们家三郎那就是老太太心尖上的宝贝孙子,在她心里的地位就连她三个儿子都比不上的。

    这是家里人都知道的事,但全家人都没什么意见,因为在他们所有人的眼里,老太太看重三郎那是理所应当的事。

    还是李氏会说话,知道拿宋声出来说事。她一说起这个,张杏花就有些犹豫了。

    她当然想跟着一起去京城啊,不仅想见她的宝贝孙子,她还想见她的两个宝贝曾孙呢!

    可是家里这边又不能没人照应着,总得有人看家呀。

    宋老大出了个主意,说道:“阿娘,不如明天我提上一壶好酒,再割上几斤肉去里正家里走一趟吧,咱们如果都去京城了,家里这边就拜托他帮忙照看着。等咱们从京城回来了,再给他们带点京城里头的特产,算是感谢他的。您看咋样?”

    “大哥说的有道理,家里头值钱的东西咱们走的时候大不了都带上,要是不放心,就在家里藏好。最多两三个月咱们就回来了,不耽误明年春耕。再说了,家里头的大狗阿黄还在呢,有它看家,您还不放心吗?”

    最多就是拜托里正在他们不在的日子里每天让人过来帮他们喂一下阿黄,其他的也不需要他做什么。

    张杏花想了想说道:“那行,明天老大媳妇儿你们先去隔壁村的张屠户家里割点猪肉回来,再提上两坛子好酒,咱们去你宋叔家一趟。”

    里正就是张杏花口中的宋叔,一笔写不出两个宋,说起来还是同族,他们两家关系还不错,他们到时候提着东西上门,宋叔应该不会拒绝。

    张杏花一说这话,大家瞬间都高兴了起来。那意味着她同意了全家人一起到京城的决定,怎能不令人开心?

    大家脸上的神色肉眼可见的兴奋起来,张杏花也没憋住,脸上的褶子笑得一层一层的,忍不住想起以前的苦日子,再到今天家里

    住的青砖大瓦房,若是搁以前,她简直想都不敢想现在全家能住这么好的房子,还有机会去京城看一看。

    时候不早了,包袱里头的东西你们三房分一分,看看喜欢什么颜色的布料,都选一选,还有那些个首饰,一人一件,可不能多拿。还有那个笔墨纸张,是给大毛他们用的,大郎二郎,你们替孩子收着。

    ?本作者长亭渡提醒您最全的《小夫郎他旺夫呀》尽在[],域名[(

    张杏花没发话之前,这包袱里头的东西大家都看了看,但是没敢动。这会儿张杏花发话了,让他们分一分,大家迫不及待的围了上去,一会儿说这个好看,一会儿说另一个也好看,实在是挑花了眼。

    宋英没想到自己这个和离在娘家的人也分了一份,在心里不禁感慨清哥儿的细心,他这是专门按照人数给每个人都准备了礼物,这让宋英心里觉得暖暖的。

    包袱里头的东西三房分了差不多,剩下一部分是给张杏花留的。张杏花作为一家之主,本来应该是她先挑选的,但她没动,让儿子儿媳们先挑了。她年纪大了,那些东西她很多都用不上,不如把款式好看的给孩子们留着。

    “都挑完了吧?挑完了就都回屋去吧。明天老大媳妇儿跟我一块去里正那,你们剩下的人记得提前把要带的东西都收拾好,贵重的东西记得藏好。现在快十一月底了,得尽早出发赶路,不然就赶不上到京城过年了。”

    “成,阿娘,那我们先回屋了,明天就收拾东西。”

    大家回屋之后手上都抱着一块布料还有首饰等东西,孙氏和李氏两房的房间挨着,她们是一块走的,在路上你碰碰我,我碰碰你,又激动又高兴,仿佛晚上要睡不着觉了。

    “这布料真是好看,怪不得是京货呢,到时候做成衣服穿在身上,还是咱们宋家村头一份呢,旁人见了不得羡慕死咱们!”李氏笑眯眯的跟孙氏说着。

    孙氏平常那么稳重的一个人,这会儿也笑得开心,“可不是嘛,还有这发簪也好看,下次回娘家了我就戴着,到时候阿娘跟嫂嫂看了肯定也要羡慕我的。”

    两个人一路说说笑笑的回了房,这边宋英也回去了。

    薛四今天从铁匠铺子回来就没见家里的人,问了两个妞妞才知道,原来都在屋子里头说话。

    薛四抬头一看宋家人是在正屋里说话,就知道他们肯定是在说家事了。他很有自知之明的不去掺和,就在院子里找点活干,把墙角堆着的一堆木柴劈了劈,又把它们抱到柴房里,然后把水缸里挑满水,忙活一通之后,屋里头的人终于说完话都出来了。

    宋英出来的晚,大家都回屋了,她才刚出正屋的门没几步。

    薛四看似是在院子里忙活,但实际上他脚边的那些柴都劈完了,压根没什么活干了,但他却站在那里没有动,看着就像是故意在等人似的。

    这会儿宋英看到他,想着过几天他们全家都要去京城了,这事儿得跟薛四说一声。

    本来宋英想着薛四不用去京城,刚好留在家里面能帮忙照看着家里。可看阿奶没提这事儿,随即想到他一个外人,留他在家里看家着实不太

    合适,便也没再说了。

    阿四,你过来一下,我有事跟你说。宋英道。

    ②想看长亭渡的《小夫郎他旺夫呀》吗?请记住[]的域名[(

    他们两个的关系确实比其他人要更亲密一些,薛四这个人整天冷冰冰的,但却很听宋英的话。

    宋英的嗓音有些江南地方吴侬软语的调调,说话温温柔柔的,即便是生气厉言疾色起来,也没什么威慑性,所以之前在程家总是被欺负。

    薛四很喜欢听她说话,有一股说不出来的温柔劲儿。

    “怎么了?”他走过去问道。

    “过几天,我们全家要去京城,你……要不要跟我们一起去?”

    “京城?”薛四听见这两个字瞳孔微缩,随后镇定下来问道,“怎么突然要去京城?”

    “三郎写信回来了,说是阿满年底会回京城,想让玉哥儿一块过去,把他们的婚事办了。又提议让全家一起去到京城过个团圆年,大家都没去过,也想去见见世面,所以决定一块去京城。”

    薛四出神的点点头,京城那个地方,他并不是很想回去,那里对他来说就是一座牢笼,待着还不如在宋家村待着自在。

    可他现在有了想娶的人,再看看自己一无所有,哪里配得上她?

    是不是天意也让他回京城,有些东西也该拿回来,总不能一直当缩头乌龟逃避现实。即使回去面对的事情很痛苦,可也该为了喜欢的人努力一次不是吗?

    “我陪你一起去京城。”薛四是个果断的人,很快做出了决定。

    不知道为什么,宋英觉得他的眼神中有着另外一种坚定,她不是很明白,不就去一趟京城吗,怎么搞得好像那里是个龙潭虎穴一般。

    宋英以为他在担心她的安危,便宽慰道:“你不用担心,三郎在京城呢。你还不知道吧,清哥儿在信里头说,三郎现在很受陛下赏识呢!有三郎在,我们不会有事的。”

    薛四点点头,他想的并不是这个,而是他回到京城后的事情。

    现在薛家的人应该都以为他死了吧,死在那个战场上,刚好给他的好弟弟铺路。

    如果看到一个活生生的他出现在他们面前,他们该是什么表情?

    两个人又说了一会儿话,宋英跟他说了一些阿满的事,“三郎说阿满他们在高丽打了胜仗,应该立了很大的军功。听说有好些世家子弟都跟在后面抢功劳呢!”宋英也是听玉哥儿说的,之前李满写信回来的时候在里面也提到过一些这方面的事情。

    听到世家子弟,薛四眼里闪过一抹讽刺,他那个废物弟弟应该也被他那个二娘塞进去了吧。指望着能捞一把军功回来有个官儿当当,还真是煞费苦心。

    在铁匠铺打铁的这些日子里,薛四本以为自己内心平静了许多,觉得一直在这个平静的小山村生活也挺好的。

    可当再次提到京城,想起那些恶心的人和事的时候,心里还是会止不住的颤抖和怨恨。那些痛苦的往事,果然还是不能轻易被遗忘啊。

    “阿四,你在想什么?”宋英少见的看到薛四出神。

    “没什么,你跟孩子早点休息。我回去也收拾一下东西,出发的时候叫我,我会功夫,路上可以充当护卫,保护你们的安全。”

    有他这句话,宋英更放心了。她曾经见过薛四在院子里耍过长棍,功夫一看就很厉害。有他跟着一起去京城,不用担心路上会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