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第三十章

作品:《堕天后我觉醒了血脉

    巨大的浮空舟穿过云层, 自樵县上方行过,上虞白鸟旗在风中翻卷,威严肃穆。

    飞舟之内, 闻人昭在水镜面前微微躬身,而镜中之人, 正是上虞如今的国君闻人骁。

    “出现在不思归的神秘少女,你当真不曾看出她的来历?”闻人骁开口, 语气中带着一股让人无法忽视的压迫感。

    闻人昭微微垂着头, 姿态恭谨:“是臣下见识短浅。”

    “能轻易便把七境修士一身修为废去, 至少也应迈入九境。”闻人骁自顾自道。

    但天下间门, 何时又多了这么一位九境修士?

    姬瑶与人族现存所有九境都无相似之处, 难道是他们中有人隐匿身份而为?但以九境修士的实力, 要取大夏龙雀, 又何须隐藏什么?

    何况, 那把大夏龙雀最后还是落在了上虞手中。

    若不是为了大夏龙雀, 又是为了什么?

    “随国不惜派出七境修士前来争夺,或许大夏龙雀, 比寡人预想中,更重要几分。”闻人骁的目光再度落在闻人昭身上。“那个令大夏龙雀认主的陈云起,又是何来历?”

    闻人骁想过大夏龙雀的归属或不会如自己所愿,却独独没有想到, 最后会是一个出身乡野,毫无身份的庶民成了它的主人。

    陈云起在杏花里这十余年间门的经历已经为闻人昭查清,离开不思归后,他便第一时间门便派人去探查此事。

    “他于十四载前随父母迁于樵县杏花里落户,现年十六。十年前父母亡故,家中余一妹, 两年前,幼妹病逝,只余他一人。”闻人昭徐徐向水镜中的君王回道。

    因时间门有限,属下只来得及调取陈云起一家户籍,再走访杏花里确认,还未及追溯至他父母与淮都陈氏的关系。

    “不过一乡野庶民,也能得大夏龙雀奉之为主,世间门之事,果真奇妙。”闻人骁语气不明地感叹了一句。

    闻人昭没有接话,这个时候,他最好什么也不要说。

    闻人骁也不在意他的反应,转头看向身旁之人:“国师,此番,你是不是棋差一着?”

    “天命无常,本非人力轻易能改。”诸明含笑回道,“臣也不过世俗凡人罢了。”

    闻人骁笑了一声:“好在最后,大夏龙雀还是我上虞之物。”

    “不知昭卿对此,可有不忿?”

    有诸明谶言,对大夏龙雀出世知情者都以为,景弈会成为它的主人。

    而他是闻人昭的儿子,哪怕他并不喜欢这个儿子。

    “只要未曾外落他国之手,大夏龙雀奉谁为主有何区别。”闻人昭平静回道,好像他的儿子是否成为大夏龙雀的主人,并不重要。

    闻人骁笑了一声,不知对这个答案算不算满意:“既是如此,待回到淮都,陈云起便暂住武宁君府,令他入千秋学宫进学。”

    大夏龙雀的主人,有资格令上虞国君记住他的名字。

    闻人昭明白他的意思,低头应是。

    “随国胆敢派七境修士入我上虞,好在他被那不知名姓的大能废了,倒是省了寡人许多事。”说起宋复月一行,闻人骁的语气陡然冷了很多。

    不过任宋复月如何谋划,此番不仅未能得偿所愿,反而损失惨重。先是一名七境被姬瑶废去全身修为,之后哪怕五名六境修士齐齐向谢寒衣出手,还是被他在重围中折断宋复月手脚,带着师弟全身而退。

    “这位蓬莱道子,倒真是不负盛名。”闻人骁意味不明道。

    诸明笑意不改:“蓬莱倾尽资源培养的天才,又怎会是寻常人物。”

    是啊,那可是蓬莱,昆仑州第一仙门,自上古遗留下来的薪火之地。

    闻人骁想起之前蓬莱传信,将派弟子前来淮都千秋学宫进修,不知来的会是谁。

    他脑中思绪繁杂,面上却不曾显出,只对闻人昭道:“今日之后,不思归便圈为王族私产,旁人不可擅入。”

    秘境中的先天道韵虽然完全溢散,但其中灵兽灵植却不会就此消失,这是一笔上虞国君也无法视之寻常的资源。

    如今钦天宗已然败落,依附于闻人王族才能在淮都得一容身之处,闻人骁自是毫不客气地将不思归遗留的资源尽数收入自己囊中。

    “臣,领命。”闻人昭躬身,向水镜中的君王遥遥一拜。

    同一时间门,淮都陈氏府内,接到陈肆传讯的陈家家主失手打碎了茶盏。

    大夏龙雀……

    侍奉在旁的仆役立刻上前,迅速将一地碎瓷收拾干净。

    陈家家主终于恢复了平常神色,他示意房中众人退下,这才自坐榻上起身。行至窗前,他负手而立,双目幽深不可直视。

    大夏龙雀竟然出世了……

    武宁君之前匆匆离开都城,应该为的就是此事。

    不知这把凶刀最后落在了谁手中?陈家家主将手按在窗边,神情冷峻。

    这两年间门,上虞着实发生了不少变故,当今这位君上野心勃勃,又深厌世族掣肘,陈氏不受其重用日久。加上如今族中青黄不接,后辈禀赋多是寻常,他淮都陈氏早已不复从前荣光。

    而今越氏又将重回淮都,只希望他那个流着一半越氏血脉的女儿,能顺利修复陈氏与越氏的关系。

    当年越氏落难,陈氏为不受其牵连选择袖手旁观,越氏心中定然有怨。

    想到这里,陈家家主不免沉沉叹了一声,对于素未谋面的女儿是何模样性情全不关心。

    他忽然又记起一件事,当日越氏还未没落时,曾为这个还未出世的女儿与萧氏定下婚约。萧氏十三子虽生来跛足,但以如今萧氏声势正盛,若能与其联姻,对陈氏自是有利无害。

    越氏重回淮都,其与萧氏从前有旧,如此想来,这门亲事未必没有重提的可能……

    陈肆还未带着姬瑶回到淮都,陈家家主就已经打起了卖女儿的主意。

    *

    闻人昭一行乘飞舟自樵县上空离开时,陈肆正好背着姬瑶,与姚静深一道走入城中。

    前往淮都本不必经过杏花里,既然姬瑶已经在身边,他自然没有必要再绕路前往,是以径直向樵县而来。

    陈肆未曾想起陈云起,他已经完全忘了这个人。毕竟在他看来,陈云起不过仆婢之子,根本无关紧要,他只需要将姬瑶带回淮都便够了。

    只是背着姬瑶走了两三日,陈肆已是满身怨气,但碍于自幼族中教导,占着个兄长的名头,实在做不出撂挑子不干的事儿。

    所以他进了樵县第一件事,便是去买车驾。

    樵县也属偏远之地,陈肆也不指望能在这里寻到什么灵驹妖兽,加之他着急早日回到淮都,只能退而求其次,寻了两匹还算不错的寻常良马。

    买下车驾,陈肆牵着马艰难地挤出赶集的人潮,累得满头大汗。这还是他第一次吃到这样的苦头,陈肆出身大族,这等琐事只需吩咐一声便有下人安排妥当,何曾需要自己亲自动手。

    所以还是要早日回到淮都!

    回到暂时落脚的茶肆,只见屏风后姬瑶和姚静深正相对而坐,桌案上放着几只茶盏,姿态甚是清闲。

    看到这一幕,陈肆目光中顿时带上几分不善。

    他将缰绳交给茶肆迎客的仆役,大步走入其中,先拿起桌案上的茶盏一饮而尽,再将其重重拍了下来,准备好好说教一番这个刚认的妹妹。

    在这番举动后,姬瑶的目光终于落在了他身上,陈肆正准备以兄长的身份说教,却察觉她身上气息,将要说出口的话立时便顿住了;“你你你……”

    他指着姬瑶,瞪大了双眼,好半天也没能说出话来。

    姚静深看得失笑。

    “你为什么二境了?!”陈肆终于把自己的舌头找了回来,大约是因为太惊讶,最后几个字破了音,隔着屏风也引来几道好奇的目光。

    也不能怪他这样惊异,他不过买个车驾的功夫,原本才入引气的姬瑶,竟然已经突破了二境。

    这怎么可能?!陈肆简直觉得匪夷所思,这太荒谬了吧!

    他第一次见她时,她还只是个身无灵力的凡人,如今不过月余,竟然已经成了二境修士。十四岁的二境修士不算少见,但在月余便接连突破两个大境界,放在哪里都是足以令人惊骇的水平。

    要知道,陈肆七岁开黄庭,如今也不过是二境后期的修为。

    “二境可辟谷,不是少了许多麻烦么。”姬瑶徐徐开口。

    对姬瑶口味的误解,导致陈肆每日都会为她特意准备几枚竹炙实,他纳戒中就属这种果实最多。

    陈肆大约不会想到,姬瑶有意将修为‘突破’至二境的理由这么简单粗暴。

    最后,还是姚静深开口为姬瑶找好了理由:“阿稚修行的功法有些特殊,厚积薄发,所以之前多年迟迟不曾踏入引气。”

    真的?陈肆狐疑地看向姚静深,他神情很是诚恳,浑然不像说了假话。

    这话也不是全然没有道理……

    陈肆不由信了,他打量姬瑶一番,倒是把之前想说教的话忘了个一干二净。

    喝完茶,陈肆将姬瑶背上车驾,无论如何,至少他之后不必再背着她行路了。

    不过姚静深没有陪姬瑶坐进车舆,反而打算同陈肆一起坐在车辕上驾车。

    “前辈入车舆坐吧,我一人驾车即可。”陈肆对于姚静深的态度还算颇为尊敬。

    姚静深笑了笑:“你从前应当未曾驭使过车马吧?我正好可助你一二。”

    他说得也有道理,陈肆点头谢过。

    比起那位不可捉摸的姑娘,还是眼前少年好骗啊,看到完全没有怀疑自己话中真假的陈肆,姚静深忍不住在心中感叹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