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4 章

作品:《七零之冷情知青的佛系妻

    第五十四章

    孟晚秋跟裴行之在七一五稳定下来,两人就开始给家里人写信,信件在路途中飘荡了两个星期,终于抵达了清河村。

    清河村始终坐落在沉默的大山脚下,炊烟袅袅升起,一亩亩栽种的稻谷已经长出来麦穗。微风吹过就像一片绿色的海洋,绿波起起伏伏,空气中夹杂着清新的稻谷香。

    太阳从山顶崭露头角,光辉洒满整片大地。孟延春扛着锄头从田埂上走过,今天的任务是除去秧田的杂草。近几年风调雨顺,土地肥沃,稻子长得好,杂草同样长得好。

    所以,每隔十来天就要除一次草,一直要持续到稻谷成熟,任务十分辛苦。不过对于看老天爷的脸色吃饭农村人来说,这样的辛苦早已习以为常。

    脱掉鞋子,赤脚下田,水里的波纹荡开,浮在水面上的水黾滑动腿爪,迅速向四周逃窜。

    歇在水稻上的蜻蜓振翅离开,从孟延春的旁边飞过,寻找新的休息场所。

    孟延春不在意瞥过,上扬的嘴角彰显他的好心情。

    离开已久的孟晚秋和裴行之夫妻俩寄的信终于送到,得知了妹妹妹夫过得不错的消息,孟延春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

    想到孟晚秋信里说的那些事,孟延春不由得在脑子浮现起那些画面。

    【奶奶、爹娘,大哥大嫂,还有逢冬和壮壮——见信佳。

    我和行之已经在七一五安顿好了,行之进的是技术科,我进的财会科。没错,就是财会科,整日拿着算盘敲敲打打。唉,这辈子,看来是跟算盘分不开了(无奈脸——画了一个眉毛下挑,嘴巴抿直的小圆脸)。

    来到y省,发生了很多事情,让人不得不感慨,我们跟这个地方真的很有缘分。

    首先,第一件事就是在火车站的时候遇到了一哥孟明夏,没想到一哥会突然调到这个军区来,你们现在应该已经知道了吧(笑)。

    一哥的情况很好,长得比大哥都高了,身体也很壮,他现在已经是团长了(他也写了信)。爹娘你们不用担心,我和行之在这边会照看一哥的。

    因为宋震叔公务繁忙,我跟行之没有第一时间去拜访。后面我们稳定下来后,才去拜访了宋震叔,不过可惜的是,没有见到一哥,他又出任务去了。宋震叔很照顾我和行之,跟我们聊了很多他跟爹以前当兵时候的事情,神情十分怀念,话里行间对爹你们这些战友十分挂念。

    宋婶子是一位性格十分温婉的长辈,听到我怀孕后,告诉了我们很多注意事项,还特意杀了一只鸡给我补身体。我和行之都很惶恐,本意是过来拜访和感谢,怎么还劳烦起了长辈。

    宋叔宋婶只有一个独生女,也在部队当兵,留着干练的短发,是一位英姿飒爽的姑娘,性格也十分爽朗讲义气,我们俩岁数相同,倒成了关系不错的朋友,对方还一直嚷嚷着要当孩子的干妈,我跟行之同意了。

    因为宋叔的身份,我们不便经常拜访,所以那一次拜访过后,就没有再去打扰宋叔

    宋婶。】

    看到这里,

    ??[,

    孟晚秋他们不能经常拜访,免得有人说他们巴结对方,或者对宋震造成影响。

    哪怕宋震夫妻很热情,很欢迎他们夫妻去,但是孟晚秋和裴行之心里得有数。正是因为对方人好,所以才不能给对方添麻烦。

    两家的情分都得细心维护才是。

    【还有一件巧合的事,我们在七一五遇到了与行之失联好几年对他有恩的师傅。师傅名叫白奉尧,如今是七一五的副厂长,为行之担保的人就是他和宋叔。

    白师傅待行之犹如亲子,对我也多加爱护,我跟行之都把对方当做父亲的敬着、照顾着。

    白师傅学识惊人,不仅教授行之,也教导了我很多东西,如今我的能力也在逐渐增长中……】

    再给孟晚秋裴行之夫妻俩的回信中,孟爱国代表一家人感谢了白奉尧对他们的照顾,并叮嘱:白师傅待你跟行之如亲生儿女一样掏心掏肺,你们也要把白师傅当做父亲一样对待。

    其实不用孟爱国说,裴行之和孟晚秋自然把白奉尧当做父亲一样照顾着。

    孟晚秋在信里说了好多事情,买房子的事情,工作上的事情,以及像高大姐,邻居冯大爷冯大妈,陵南的祖上当过御厨的王婶……这些给了孟晚秋和裴行之两人帮助、善意的人。

    家里人都打心底对这些人感谢,寄信的时候附带了一个超大的包裹,里面都是山货。并在回信里告诉孟晚秋和裴行之,把这些东西分给这些人,要跟人打好关系,凡事要有来有往,不能占人便宜。

    除了孟爱国的信,大哥孟延春和大嫂董含韵也单独给孟晚秋写了信。而孟壮壮则是给姑姑姑父分别写了信。

    为什么分别写呢?因为裴行之也单独写了信给孟壮壮,信里还十分正式的称呼孟壮壮为孟东然同志,给他布置了一些学习任务,让孟壮壮不要懈怠,等他回来要检查的。

    孟壮壮知道这是姑父特意写给信之后,脸嘭地一下红成了西红柿,自尊心得到巨大满足。瞬间跟打了鸡血一样,立马回去给裴行之写了保证书一样长长的信。

    反倒给姑姑孟晚秋的信,只有短短几行,都不需要单独装信封。

    孟晚秋看到孟壮壮写给裴行之的信,心情是又好笑又无奈。之前裴行之写给孟壮壮的时候,她就预料到了。

    孟壮壮正是开始明白自尊心、刚懂事的阶段,可想而知裴行之那句孟东然同志对他的杀伤力有多大。

    孟晚秋感叹一句,她可爱懂事的小侄子已经被裴行之拿捏住了。

    不过,孟晚秋对裴行之还是很感谢的。裴行之那么做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在乎孟壮壮,希望他好才费尽心思这样做的。

    七一五厂。

    “我们走在大路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广播里响起的悠扬激昂的红色歌曲,盘旋在七一五厂区的上空,身穿蓝色工服的车间工人从车间出来,朝着食堂走去。

    七一五的上班时

    间是早八晚五,中午十一点休息,一点半上班。

    12

    ?本作者袅袅雾月提醒您最全的《七零之冷情知青的佛系妻》尽在[],域名[(

    财会科,是一个大办公室,除了科长田前进,所有人都在这个大房间里面。孟晚秋的办公桌在窗户附近,桌上整齐地摆着各种文件。

    说是办公桌,其实就是四个角一个平面的普通桌子。

    七一五成立不久,各方面都很简陋。条件艰苦,倡导大家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当然,这个时候,不管是老一辈还是小一辈几乎都是吃过苦的人。这点小问题,大家都不在意,为七一五努力搞建设搞生产才是最重要的。

    不过这样简单的是其他人桌子。

    孟晚秋的办公桌子则不太一样,桌上面摆放了两个木架子,一个是竖着的,一个是横着的。

    桌子下面放置了一个简单的抽屉,桌子周围被一圈芦苇编成的席子挡住。芦苇席子边缘修剪得整整齐齐,是黄褐色。跟桌子的颜色十分接近,看起来并不突兀。

    之前孟晚秋说想要学怎么编出又软又好看的席子,经过一番研究后,真的弄出了把芦苇泡软且保持韧性的方法。

    孟晚秋兴致勃勃编了两天,吃饭睡觉的时候都拿在手上编。本来她孕期就有点嗜睡,在好几次编着编着就睡着了后,裴行之看不下去了,直接熬了一个夜,帮孟晚秋编完了。

    当时孟晚秋震惊极了,她没想到裴行之竟然还会编席子。明明之前他还不会,怎么突然就会了。

    对此,裴行之淡定地表示,看孟晚秋编了几次就会了。

    孟晚秋:……

    而自那次之后,孟晚秋对编席子已经不感兴趣了。没想到的是,裴行之竟然对编席子有了兴趣,除了席子,后面他还自己琢磨出一种新的编织手法,编了门帘,窗帘等等。

    安装窗帘的时候,他弄成了拉帘的样子,只要拉绳子就能控制窗帘的挡光程度。

    两人上班后,裴行之特意来财会科看看孟晚秋的工作环境怎么样。见到简陋的办公桌后,就给她重新改装了一下。

    并没有做多大改动,就是桌子上面多了两个书架,下面多了一个抽屉,边缘围了遮挡的席子,让人看不见孟晚秋下半身的情况。

    因为上班时间,孟晚秋需要大量用眼,裴行之特意从白奉尧家里的兰草上移栽了几株兰草,就摆在桌子左上角,抬眼就能看到,又不耽误操作。

    而右边就是孟晚秋干活的家伙,一把十五档的算盘。

    “唉,孟会计,你怎么还不去吃饭啊?”

    “马上就去,我等人事科的高大姐,我们一起去吃。”

    跟孟晚秋说话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大娘,叫吴桂芬,是财会科的杂勤。吴桂芬是个寡妇,丈夫生病没了,一个人带着一儿一女。原七一五附近农村的村民,后来七一五建厂,因为地域优势就被招了进来。

    财会科男人多,女人很少,只有三个。一个就是孟晚秋,一个叫张月,高中毕业比孟晚秋早来一年,干的是出纳的活。还有就是吴桂芬。

    吴桂芬拿着扫帚走到孟晚秋桌子前,摸了摸钉在桌子旁边的席子,“唉,孟会计,这个席子是自己做的吗?做的真好,能教教我吗?我也想做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