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过年 开启居家日化区。

作品:《穿成年代文的懒媳妇[七零]

    林家。

    林母听老三媳妇说完回村路上怼桂花婶的事, 笑得合不拢嘴。

    “她就是见不得咱家好,自己在家里和媳妇天天吵没个安静,还老是盯着我们家,估计听完你的话回去又要气好一阵子了。”

    林母瞧着老三媳妇, 没想到也是个会怼人的。

    她喜欢。

    周云梦笑:“也是正好碰上了, 刚好拿着大包小包回来随口说几句。”

    林津平坐在一旁听娘和媳妇说话, 一脸认真。

    周云梦把拿出来一盒雪花膏给林母:“我们在百货商店的时候, 津平看到雪花膏就说买两盒, 一盒给娘您擦手用的,这玩意滋润得很,手也不容易干裂。”

    她没细说,林母也知道另外一盒肯定是给亲家母的。

    林母没在意,高高兴兴接过这雪花膏看了看:“行, 老三有心了, 我每天擦着试试。”

    她心里清楚, 老三哪里会是这么细心的人, 估计也是老三媳妇提醒的。

    不是说老三对她不好。

    相反, 除开每月给家里寄十块钱回来外, 每回老三回来也会单独给她塞钱, 让她想买什么就买。

    但钱落在林母手里,她是个勤俭节约惯的,一盒雪花膏两三块钱,她哪里舍得买?

    现在直接给买了回来, 林母心里虽然肉痛钱, 但也特别高兴,这可是儿子特意买给自己用的。

    她要天天擦这雪花膏,这冬天手指开裂可不好受。

    周云梦指了指分开装出来的一斤红枣糕:“娘, 这个糕点你来分配就好,专门买回来给家里人吃的。”

    林母点头:“行,正好省得过年去买糕点了。”

    以往过年有票了,家里也是会去供销社买斤糕点回来甜甜口的。

    周云梦交代完回房。

    虽然惦记着进超市看看情况,但时间门太赶了不合适。

    过会就要吃午饭了。

    吃完午饭,周云梦回房休息。

    过了会,林津平也进来躺下眯了会。

    午后三点,周云梦和林津平提着东西出发往丰山生产队去。

    路上,林津平放慢步伐等着小梦,两人走一段路就休息会。

    周云梦看着林津平走这么久脸不红气不喘的,心想当兵的体能就是好,多锻炼就是不一样。

    其实这阵子她往周家跑,比起刚开始那会速度要快多了,从一开始要停下歇四五次,到现在歇两三次就好了。

    没关系!

    她马上就要有自行车了!

    想到这,周云梦:“走吧,我休息好了。”

    林津平应好。

    心里想着小梦这体力不行,平时还是得多走动下锻炼才行。

    又想着等买了自行车,回娘家也不用这么累了。

    两人到了周家,周云梦敲门喊:“娘,我回来了!”

    周母听到声响高高兴兴出来:“小梦回来啦!”

    她一眼就瞧见小梦身旁站着的男人,愣住。

    这熟悉的样子,又是站在闺女身旁,周母有点不确定:“……津平回来了?”

    她算着女婿过年应该会回来的,但也没想着这么突然就上门来了。

    林津平:“娘您好,我是昨天回来的,很抱歉和小梦结婚这么久才第一次陪她回来拜访您。”

    周母反应过来立即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小梦其实心里一直念着你呢,可算是夫妻俩一起回趟娘家了,快进来坐。”

    她瞧见女婿手里提着的大包小包:“你们人过来就好了,带这么多东西过来干嘛,不用费这个钱的,回头都拿回家里去。”

    林津平:“我婚后第一次上门,带这些是应该的。”

    周云梦点头:“是啊娘,这可都是你女婿买给你的,你就收着吧。”

    周母佯装瞪她:“小梦这孩子真是……”

    林津平:“小梦很好。”

    周母高兴了,心里舒坦了,对女婿结婚当天就走,一走就大半年的事也消气不少。只要女婿知道小梦好就好。

    她进屋一吼:“老大老二老三快出来,小梦和津平一起回来了!”

    大房二房三房都陆续出来了人。

    周云梦带着林津平一一介绍,林津平和他们打招呼。

    周家三个哥哥看到妹夫也客气打着招呼。

    周大哥招呼:“快进屋坐吧。”

    周二哥点头,领着人往里走。

    周三哥悄悄打量着这个妹夫,看他有点不顺眼。毕竟丢下妹妹一个人在家,快大半年了。

    虽然说当兵的就这样,出任务那是头等要事,理智上能接受,但还是看他不顺眼。

    周家三个嫂子则新奇看着这头次上门的姑爷,长得可真够俊的,和小姑也搭配得很。

    而且,小姑可真厉害,能让姑爷提着这么多东西回娘家。

    坐下来后,周云梦把带回来的东西都拿出来。

    “娘,这里是一斤红枣糕,又软又甜,回头家里人分着吃。”

    “这里是一斤红糖,平时你可以泡着水喝。”

    “这里是一斤茶叶,和之前我婆婆拿给你那个是一样的,你也可以泡着喝。”

    “这里是水果罐头,你收着平时吃吧。”

    “这里还有一盒雪花膏,冬天擦手不容易干裂,你可得好好擦着。”

    周母笑得整个人合不拢嘴:“买这么多东西回来,津平你太有心了。”

    拿回来东西越多越贵重,说明女婿对小梦越满意,林家人对小梦也越满意。

    林津平:“都是应该的。”

    周家三个嫂子都震惊了,我滴个乖乖,这么多好东西!

    还有个水果罐头!

    周大嫂周二嫂看小姑的眼神都变了,小姑可真厉害。

    再看婆婆笑得高兴,觉得婆婆也厉害。

    这闺女养得,谁家出嫁了的闺女能拿这么多东西回娘家?

    周三嫂看着这些东西有点意动,也为小姑高兴。

    周家三兄弟见拿回来的礼重,特别是周三哥,看这个妹夫也顺眼不少。

    能拿这么多东西回来,也是看重小梦的。

    东西都先收起来放一边,周母拉着林津平聊了几句,主要问下回家能待多久,什么时候回部队之类的。

    之后周家三兄弟和林津平说话,她拉着闺女回房说话。

    “小梦啊,津平这女婿确实很不错,他回来第二天就买了东西带你回娘家,是对我们家也是对你的尊重。”

    周云梦点头:“他是挺好的。”

    这事干得漂亮,足够打消岳家对他的不满了。人也大方,在百货商店买东西如果不是她拦着,只怕能买更多。

    这不是说林津平花钱如流水,从他那本津贴存折攒下的钱就可以看出来,他过得朴素,基本上部队解决三餐,别的很少买。

    能在百货商店买这么多贵重的礼,是上门拜访的诚意足。

    周母想到什么问:“那雪花膏小梦你有提醒他买一盒给他娘不?”

    要是给岳母买了没给亲娘买了,那完蛋了。小梦婆婆可不会对儿子有意见,只会对小梦有意见。

    周云梦:“买了买了,娘你就安心收着好了。”

    周母确实安心了。

    想到刚探听到的话,她交代:“小梦啊,津平这回能在家住到年初六,你和他好好处处感情。”

    说完她又好奇,“津平昨晚回来,你俩成事没有?”

    周母看着闺女,咋看都觉得没有。

    周云梦无奈了,她拖长音调:“娘——”

    “这事我心里有数,你就别管了。”

    周母被闺女这么一撒娇,顿时管住嘴:“行行行我不说了,你心里有数就好。”

    她想可能闺女是害羞了,说起这些不好意思。

    小梦脑子清醒得很,能在婆家过得这么好,对这些肯定早有打算。

    周母还是老想法,小梦这么厉害,如果夫妻感情能好,那就完美了。

    下午时间门消磨得快,周云梦和林津平起身准备回去。

    周母给拿了匡晒干的菌菇,攒下来的二十个鸡蛋,以及一包红双喜作回礼。

    周家三个嫂子看了倒也没啥意见,婆婆回这么多礼也是因为姑爷拿过来的东西多。

    周家三嫂瞧着那包红双喜,想着自己屋里还有一包,等初二回娘家拿回去给爹的,心里一片平静。

    大全身上还穿着上次给婆婆做棉袄剩下的土灰色布料做的上衣呢。

    周母再三交代闺女女婿:“今天你们不在这吃饭就算了,初二那天可得早点回来,中午在家好好吃一顿。”

    她之前说让家里做饭留闺女女婿在这吃的,是小梦说他们得先回去,等初二再回来吃就行。

    送走闺女女婿,周母这回倒没不舍,反正过几天又能见到了。

    女婿上门的事今天够让她高兴了。

    周母回屋把那些礼收好,想想分了红枣糕给不省心的儿子儿媳妇,还有那些眼巴巴的孙子孙女,剩下的全都收进柜里放着。

    她自己吃了一块,嗯又甜又软,甜到心里去了。

    -

    这边周云梦和林津平回到林家。

    林母瞧见了一筐菌菇和二十个鸡蛋高兴:“老三媳妇,你娘也太客气了,还让你们带这么多东西回来。”

    给媳妇拿那么多东西回娘家是做脸面,媳妇能带回这么多东西回婆家那也是做脸面。

    她再次觉得,周家会做人,来往得叫人心里舒畅。

    林母让林大嫂把菌菇和鸡蛋收进厨房去,回头炒菜吃。

    林大嫂也高兴,今儿三叔和三弟妹拿回去的东西可都是三房自己花钱买的,三弟妹拿回来的东西全都进了公中,大家一起吃用来着。

    周云梦把单独拿着的那包红双喜给林父:“爹,这包烟你拿着抽就好。”

    林父接过笑着应了:“好。”

    这烟酒贵重,也就每年走很近的亲戚时会买包烟烧瓶酒送给别人,他也能得到一根烟喝口酒。

    和喝酒一样,他算不上爱抽烟,偶尔有就抽没有就算,平时也没想过要买。

    但这会得了包烟,以后走到村头都是有脸的,想抽的时候就能抽一根,多好。

    林母瞧了这包烟也高兴,回礼中有烟,算是贵重的了。当然那二十个鸡蛋也很贵重。

    这包红双喜,路上周云梦和林津平商量过给林父的。

    百货商店买东西那会林津平说要买烟拿回周家,她拒绝后也问过要不要给林父也买包。

    林津平说不用,爹偶尔得一根抽就好,抽多了也不好。

    路上周云梦想起这事才会问要不要给林父,林津平说:“给爹就好了,他自己心里有数的。”

    这包红双喜说来也是有来头的。

    那会在房间门周母和她说,是周三哥去修水库的时候帮了个好兄弟的忙,人家给他的。

    周三哥拿回来后就直接给了周母,让她收着回头等小妹初二回娘家时做回礼。

    因为这次是女婿第一次上门,又拿了这么多东西回来,周母干脆就把这包红双喜先给了。

    周母说:“你三哥这回还挺像样,知道替你着想,这烟也算是拿得出手的好东西了。”

    “其实一共得了两包,留了一包在你三嫂那,也是等着年初二给你三嫂拿回娘家做脸面的。”

    周云梦对这个周三哥印象挺好的。

    之前听周母说过,他是第一个提出等秋收结束后要摸鱼送过来给她的。

    还有在农闲的时候果断去修建水库多赚点钱。

    这次红双喜的事,他不仅念着小妹的好,也顾全了周三嫂那边。

    周云梦回忆了下,三个嫂子里最起码明面上,周三嫂对她态度是最好的,这其中少不了周三哥的周旋。

    她记下这份情,想着年后找机会送点什么东西给他们,或者给大全也行。

    周云梦回想今天,真干不了不少事。

    早上先是去县城百货商店买东西,回来路上顺便又怼了桂花婶一顿。

    下午又回周家那边,介绍提回去的东西,跟着周母进屋说了会体己话,又在厅里聊了好一会。

    回到林家后又把这些菌菇鸡蛋还有那包红双喜交代好。

    好久没这么高强度社交过了。

    累死人了。

    周云梦打了声招呼,回房间门睡觉了。

    到了饭点她出来吃个饭,之后洗漱,回房躺在床上盖好棉被直接就睡。

    连晚上林津平什么时候进来睡觉的都不知道。

    -

    第二天,年三十。

    周云梦睡到自然醒,这会睡足了精神特别好,心情也好,走出房门就感受到了过年的氛围。

    外面比往日里要热闹,小孩的玩闹声,大人的说笑声。

    林家三小孩也不在,林母和她说林津平刚出去,要去村支书那边坐会。

    周云梦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吃过早饭后,她回了房间门。

    林津平不在家,刚出门估计一时半会也回不来,正好可以进超市一趟。

    周云梦意念一动到了超市收银台前,她看着屏幕上的第三段文字。

    原先的黑色字体已经变成红色泛着光,她直接看向段落末尾浮现出来的黄色方框——

    居家日化区。

    周云梦心中一喜。

    居家日化区的范围挺大的,而且日常需求性太高了。

    她直接意念转移到居家日化区那边。

    居家日化区里面有好多个小分区,以片区为单位放置货物架,天花板上悬下来一块纸牌写明小分区的名字。

    首先是生活调料区,各种品牌规格的盐、酱油、蚝油、料酒等单独放一排货架。

    接着有榨菜、橄榄菜、虾仁菜脯、豆腐乳、香菇牛肉酱、午餐肉罐头等调味品,旁边还放着鸡肉肠、玉米肠、鱼肠等方便食品。

    另外单独一排货架放着各个品牌的方便面,红烧牛肉味、海鲜味、日式豚骨味等各种味道,袋装的盒装的都有。

    周云梦继续往前走。

    接下来是厨房用具区,碗盘筷子勺子杯子都有,还有菜刀、水果刀、木制菜板等,都是比较有名的牌子,质量有保证。

    铁铲、铁锅、不锈钢锅、平底锅摆在货架上显眼的地方,蒸锅、炖锅、电磁炉少量放在货架最下方。

    最大片的是日化品区。

    肥皂、牙刷、牙膏、洗衣液、沐浴露、洗发水、护发素等应有尽有,足足占了三个货架。

    抽纸、卷纸、手帕纸也占了两个货物架。

    各种品牌的卫生巾,从日用到夜用各种规格都有,摆满了一整面靠墙的货物架。

    扫把、拖把、地毯地垫等放置在一个货物架上,一次性吸管、手套、纸杯等也放置在单独的一个货物架上。

    周云梦草草略过,瞧了个大概。

    心里特别有满足感,虽然这个片区多数东西都不适合拿出去,但在超市里能用啊。

    而且那少部分能拿出去的东西,样样都挺有用的。

    比如说铁锅,简约款的模样和这个年代差不多,在供销社难买不说,还要工业券。

    这会不是仔细研究的时候,反正暂时什么都不缺,周云梦惦记着外面的时间门,没多耽搁就出来了。

    她随意在书桌前坐下。

    书桌上除了摆放着她平时常用的钢笔和信纸外,还多了四五张裁剪好的红纸,应该是林津平暂时放在这的。

    周云梦搜寻了下记忆,这会除夕夜包红包,用的就是红纸了。

    多数时候是长辈给小孩的。

    反正这会也没事,林津平又把钱都交给她了,周云梦干脆拿出钱来包红纸。

    林津平回家进来,见周云梦醒着精神还不错,也松了口气。

    昨晚她睡得沉,跟他们有次出任务盯梢三天回来后睡得昏天黑地有得一拼。

    今早起床时他轻手轻脚的,生怕吵醒了她。

    周云梦指了指桌面上三个红封。

    “红包我提前包好了,一个两毛钱,让山茶三个孩子都开心开心。”

    虽然大概率最后钱也不会落到他们手上。

    这个年代红包多数是一两分钱,关系近的亲戚才会给孩子包个五分钱一毛钱。

    现代一般成家工作的子女过年时也会给父母红包,但这年头多数人没分家,家里的钱和粮都在父母手里攥着,也就少有子女给父母包红包的。

    大房二房在那,周云梦自然也不会特立独行开这个头。

    还不如等年后买点肉回来家里让煮着吃实在。

    林津平点头:“好,辛苦了。”

    他看了剩下两张红纸,眼神闪动。

    下午明显家里跟着忙碌起来。

    林二嫂快要生了没办法帮忙,林母在厨房和林大嫂一起忙活,晚上做了一桌子丰盛的菜。

    有肉有蛋有菜有白米饭。

    一家人吃得高兴。

    吃过饭后给红包,轮到三个孩子高兴了。

    周云梦收获了一声声热情的“谢谢三婶”,三个孩子笑得跟福娃一样。

    最开心的事不过看着一家子欢乐,林父林母见状也高兴。

    三个儿子都成家了,虽然有波折,但现在看来三个儿媳妇也都不错,算完美了。

    照常来说过年要一家子守岁的。

    林父林母挥挥手让他们各自回房去,陪媳妇陪孩子都好,心齐在哪守岁都一样的。

    周云梦洗漱完回了屋,坐在书桌前擦百雀羚面霜。

    这是林津平前儿买给她的,这个年代的护肤品用着也还不错。

    林津平进来,递给她一个红包:“小梦这个给你,也讨个好意头。”

    周云梦有点惊讶接过:“谢谢。”

    她记得上午那会有段时间门林津平自己在房间门,之后她回来就注意到书桌上剩下两张红纸不见了,还以为是他收起来了。

    这还是出了孤儿院后,第一次有人过年给她发红包。

    林津平轻咳一声:“包的可能不是很好看,你将就收着。”

    他试了那两张红纸折完包好后,选了比较好看的那个送她。

    周云梦笑得舒心:“没事,我很喜欢。”

    这份美好的祝福她收下了。

    两人躺床上,一时没有睡意。

    可能是今晚除夕,明天就是崭新的一年,可能是守岁的意头在,他们慢慢聊起天来。

    林津平:“昨天路上歇了好几次,听娘说你平时在房里写文章也很少走动,我觉得你可以多锻炼走动下,对身体也好。”

    他不常在家,要不然早上可以拉着小梦去跑步。

    只能像现在这样提个建议。

    周云梦:“这个我知道,平时饭后也有走下消食的。等买了自行车,我去县城骑着来回也算是锻炼了。”

    她是真的不咋爱运动。

    林津平:“……也行,你平时休息的时候也可以出去走走。”

    周云梦先应好:“我知道的。”

    两人说起别的,细细碎语偶尔溢出帐外,倒也一片温馨。

    也不知道说了多久,周云梦有点困了。

    林津平:“不早了,睡吧。”

    周云梦:“好,晚安。”

    她闭上眼睛,很快呼吸变得绵长。

    林津平闻着淡淡的香味,今晚的又和前两晚的有点不一样。

    他刚进屋时瞧见小梦在擦那天他买百雀羚面霜,应该是面霜的香。

    林津平也闭上眼睛,很快睡着。

    -

    年初一走亲戚。

    年初二回娘家。

    林母老早就给准备好了三个媳妇带回去的东西,都是十二个鸡蛋、刚烧好的一壶酒、半斤肉。

    比往年要好。

    林大嫂瞧了高兴,这些拿回娘家可有脸面了。

    林二嫂因为肚子大不方便回去,就由林二哥带着石头提这些东西回她娘家走一趟。等生孩子后,她娘也是要上门来看的。

    周云梦也觉得不错,这份礼算贵重的了。

    林家没有闺女,儿子全部陪媳妇回娘家了,这天林父林母也乐得自在。

    周云梦这边到了周家,家里就剩周母一个人,早早就等着闺女女婿上门来了。

    林大嫂这边回到娘家,因着提回来的东西丰盛,她娘也高兴。

    山茶和虎头对这边熟,跑出去玩了。

    林大哥在和老丈人聊天。

    刘母拉着闺女进房,问起之前的事:“红梅,最近你那三叔媳妇怎么样了?”

    林三结婚那会,她们作为亲戚也是去吃席了的。

    本来还觉得林三媳妇也是个可怜的,男人结婚当天就出任务去了。

    结果呢,没过几天闺女气冲冲回来一趟,说这个新妯娌特别过分,抓着这件事闹个不停,最后让家里答应她不用下地上工也不用在家干活。

    这多了个妯娌跟没有一样,闲着在家什么也不干,看了心里更加不舒服。

    偏对方抓着的事,不管是男人结婚当天出任务去了,还是林家新建的房子用的是三房寄回来的津贴,确实也是林家理亏。

    就是刘母也说不出个一二三来。

    但大半辈子经验加上她自己也是个当婆婆的人了,刘母只叮嘱闺女,你先由着她这么干,就当没这个人。

    你家公婆都看在眼里的,没有哪家人能忍得了这样的儿媳妇,等那点愧疚耗光了,自然就不会由着她继续这么懒下去。

    秋收过后是农闲,刘母忙着在家带孙子,两家又隔得远,闺女没回来诉苦她也只当是情况有变化了。

    这会闺女回娘家,这事她当然得好好问问。

    林大嫂也想起自己当初满肚子委屈和气愤回来找娘诉苦的事。

    那好像都已经过去很久的样子。

    她讪讪一笑:“老三媳妇她现在挺好的。”

    刘母一听高兴:“她现在去地里上工了?在家也干活了?”

    林大嫂:……都没有。

    三弟妹能写文章赚钱的事不能说,家里交代闭紧嘴巴的。

    林大嫂可不傻,说给娘听,回头嫂子什么的知道了,外头自然就知道了。

    关乎自家吃饭过日子的大事,她连三弟妹有门路买肉的事半点都不会说。

    但没去地里上工不在家干活的事大家都知道,她如果这会点头,回头她娘也能打听到。

    林大嫂干脆一笑:“没呢,不过我现在觉得三弟妹懒了点问题也不大,反正我劳动最光荣,多大点事啊。”

    “娘你以后不用担心我,家里的事我和二弟妹能应付得来。”

    刘母听懵了,怎么闺女就跟被下了降头似的,居然说出这种话来。

    “红梅,你没事吧?这关劳动最光荣什么事,她不上工在家也不干活她怎么不劳动光荣啊?”

    “还有你婆婆这么久了就没个意见?我可不信。”

    林大嫂:“娘,这你就不懂了,劳动也分很多种劳动的,三弟妹有文化能做别的劳动,你看不见罢了。”

    这些话都是她这阵子听三弟妹说的,也是真实体会。

    “反正娘你别管我了,我现在每天过得心情特好,家里日子也好,我婆婆心情也好,今年拿回娘家的礼比往年都要好。”

    刘母更加懵了。

    家里那么个懒妯娌在,闺女居然说她每天心情好。有那么个懒媳妇在,林老太居然心情也好。

    今年拿回娘家的礼比往年厚,难道不是因为觉得自家闺女太辛苦了?

    刘母:“还我不懂了,你说她有文化有别的劳动我看不见,这劳动除了去地里上工,还能去城里当工人每天上班不成?”

    林大嫂见娘说不通,连忙扯着她去厨房:“反正比去城里当工人还厉害,娘你别管太多了,我好不容易带着孩子回来一趟,就想吃娘您做的饭了。”

    刘母还想说她。

    但进了厨房,心思就落在做饭上。

    闺女女婿一年到头难得回来一趟吃个饭,她可得做顿好的。

    再看闺女拿回来的东西。

    刘母盘算着,酒中午爷俩喝,肉中午炒了当肉菜,再煮个蛋花汤,炒个青菜。

    林大嫂在一旁帮忙。

    还说了之前老三媳妇买了布料棉花让她帮忙做棉袄,剩下布料给她凑了凑,做了件上衣给山茶穿,就今儿穿着的那件呢。

    刘母悟了:“你该不会就是为了这事,就觉得她懒点没事,你多干点活是应该的吧?”

    她头次发现自己这精明的闺女有点蠢。

    布料难得是一回事,愿意给布料是真的大方,这份情得记着。

    但上工干活的事是一辈子的,哪能这么算的。

    今天由着她,明天就能更过分。

    林大嫂绞尽脑汁想些能说的。

    “三弟妹吃饭不挑,煮什么她都吃。”

    因为有什么想吃的她会直接买回家里让她们做,然后大家一起吃。

    “三弟妹她会给孩子糖果吃,还给了山茶一条蓝色发圈。”

    虽然是给孩子们帮忙揉肩捏脖子的奖励。

    “三弟妹……”

    刘母听得脑壳疼:“三弟妹三弟妹,红梅我看你满脑子都是你那个三弟妹,没救了!”

    林大嫂一喜:“那娘你就别管我了,反正我过得很好就是了。”

    刘母能咋办,不管就不管了,当她多嘴。

    反正看闺女这样子,好像也没咋吃亏,别哭哭啼啼回来找她就行。

    罗家。

    罗母看到女婿提了一壶酒、半斤肉、十二个鸡蛋回来高兴。

    这回娘家的礼拿得贵重,说明婆家对闺女越看重。

    闺女怀孕快生了没办法回来,女婿领着外孙上门来也是一样的。

    她热情招待着,心想等过几天闺女生了,自己就过去看看。

    又想到林三媳妇那事,秋收前闺女回家,罗母也听过那么一嘴。

    就闺女那样软的性子,话里话外都带着点不满和委屈,可见那林三媳妇有多过分了。

    也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罗母想着,等回头闺女生了去看她,再顺便问问这件事。

    她这会还得去做饭招待女婿外孙呢。

    这天晚上,周云梦依旧早睡,她提醒林津平:“我们明早去坐牛车去县城,看看百货商店有没有供应自行车。”

    反正原书男女主会先走路赶去买自行车,他们不用太早,做牛车去正好,省了走路的时间门,也不用碰上原书男女主。

    林津平和韩川同在部队当兵,关系还不错,要是碰上了,她就得和男女主打交道了。

    这事之前就说好的,林津平点头应好。

    果然自行车对她的诱惑力是大的。

    他愈发坚定心里的想法,明天去百货商店碰不到,自己就先把小梦送回来,再去市里看看。

    -

    年初三,韩家。

    沈宝珠和韩川起了个大早,两人简单吃过早饭后就直接走路进县城了。

    路程过半,韩川看着媳妇走得有点累,他心疼道:“宝珠,休息一下吧。”

    这点路程对经常拉练的他来说不算什么,但媳妇明显受不住。他想到平时去供销社上班,没有牛车的时候宝珠也是这么走,更加心疼了。

    等买到自行车就好了。

    沈宝珠摇摇头:“我不用休息,我们先赶着去百货商店吧。”

    她是知道今天百货商店来了两辆自行车的事的,就怕去晚了全部被买空了。好不容易韩川拿回来张自行车票,买到自行车后,她平时上班来回也不用那么累了。

    沈宝珠看着韩川认真说:“我前晚做了个梦,梦里百货商店今天就来了辆自行车,我直觉还挺准的,反正来都来了,我们去碰碰运气吧,说不定呢?”

    她故意模糊了数量。

    这话韩川昨晚就听过,宝珠说她直觉很准,所以他们才会一大早没坐牛车就走路进县城了。

    他虽然不太信,但也陪着。

    韩川想了想,走到媳妇面前蹲下身:“那我背你走一段路吧,就当休息了。”

    看着那宽阔厚实的背,沈宝珠眼眶酸酸的。

    这个男人对她是真的好,自己上辈子真的瞎了眼,好在一切都重来了。

    沈宝珠:“你对我真好。”

    韩川笑:“你是我媳妇,我不对你好对谁好啊?快上来。”

    沈宝珠趴上去,韩川背起人,步伐平稳地往前走。

    最后两人赶到县城百货商店门前时,这边刚开了门,售货员出来张贴告示,顺便吼一句:“今天有两辆自行车!”

    路过的人听到消息迅速聚过来凑热闹,还有人跑去奔走相告。

    韩川和沈宝珠对视一眼,眼底都是惊喜。

    韩川:“今天还真有自行车!”

    沈宝珠:“我们快进去买吧!”

    两人往卖自行车的柜台走:“同志你好,我们要买一辆自行车。”

    这边,周云梦和林津平刚坐上牛车出发。

    到底是惦记着自行车的事,周云梦今天起得比往常要早。

    林津平照常去运动回来时,她已经起床洗漱好了,和大家一起吃的早饭。

    林母还奇怪呢,以前去趟县城老三媳妇也没这么早起啊,反正能赶得上牛车就行了。

    对于老三夫妻又要去县城的事,林母乐见齐成。

    这不就跟那些谈对象去县城约会似的,多处处感情就好了。

    周云梦和林津平下了牛车,直接往百货商店走。

    差不多快到的时候,林津平就听到路过的人在说:“听说今天百货商店有自行车,两辆呢!”

    周云梦自然也听到了,眉眼一喜:“今天还真有自行车,我们快过去看看!”

    林津平也惊喜,点头应好。

    他拉起周云梦的手,几乎是跑过去。

    百货商店自行车柜台那围了不少人,林津平护着周云梦,两人挤到最前面去。

    周云梦见柜台旁展示的地方还摆着一辆自行车,顿时松了口气。

    林津平拿出自行车票和钱,朝售货员说:“同志你好,我们要买辆自行车。”

    售货员还记得他们俩,年前刚来问过,男的俊女的俏。见有自行车票,她说:“一百七十二块。”

    于是,周云梦心心念念的自行车到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