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第 30 章 倾家荡产

作品:《纨绔夫君的内阁之路

    第三十章

    谢劭充耳不闻,脚步飞一般穿过穿堂,旋入拐角,听不到小娘子‘悦耳’的说话声了,才咬牙吩咐闵章,“把崔哖周邝都叫出来。”

    温殊色看着快速消失在长廊下的身影,满脸疑云,“祥云,老夫人不是说他最喜欢做官吗,我怎么看着不像啊。”

    祥云也看出来了。

    怎么还有人不愿意做官呢,娘子是不是忘记了同姑爷说,周夫人说过了秋季,俸禄会再涨。

    谁经历破产,都会难受,“这么多钱没了,姑爷应该是还没缓过来,等他出去走走,就好了。”

    温殊色不这么认为,他这一出去,估计好不了。

    大夫人跟前的丫鬟碧云已经寻了一圈,终于在这儿见到了人,松了一口长气,从长廊上下来,远远便道,“三奶奶可让奴婢好找。”

    昨夜粮食卖了,买了多少钱,银钱在哪儿,怎么分配,大夫人都还不知道。

    等了一个晚上,早上一起来,大夫人便拉着谢大爷去了老夫人屋里,要老夫人兑现承诺,除了在东都给承基买一套房产之外,还需要一笔银钱,光有一套房产哪里有用,得装饰,得买陈设摆件,还有在东都的花销开支,处处都要钱,且府上的大娘子,眼下正在说亲,嫁妆也该准备了,二娘子明年及笄,也得筹备......

    谢老夫人听她絮絮叨叨地说完,一句话都没吭。

    倒是被温殊色说中了,一套房产简单,背后却是个填不满的黑窟窿。

    二爷当初辞官拉回来的银钱,单是明面上便有五万两黄金,可前几日清点出来,两万不到,才八年九年的功夫,竟然只剩下了小半。

    他们还不知足。

    如此下去,他二房过不了几年,怕就要被抽成干尸了吧。

    谢老夫人没说答应,也没说不答应,可面色实属算不得好看,谢大爷见状到底有些心虚,同大夫人使了几回眼色,让她先住嘴,一口吃不了个大胖子,这不是让老夫人觉得他是在剥削二爷吗。

    可此时大夫人眼里只有银钱。

    她自己粗略算过,那些粮食卖完,怎么着也得赚上个几十万两,不说对半分,他们分个两三成,也是一笔可观的数目。

    见谢老夫人半天都不吭声,大夫人心头打起了鼓,“母亲那日可答应了......”

    谢老夫人也没说什么,转头吩咐南之,“叫三奶奶过来。”

    不用南之去叫,碧云已经把人带过来了,外面出着太阳,走了一路,温殊色面色一团红润,进屋同三人见了礼,坐在了大夫人对面,一副不知情的模样,笑着地问大夫人,“伯母找我有什么事吗。”

    大夫人最担心的便是她这副德行。

    昨儿夜里她还与谢家大爷念叨过,知道她温二不是个省油的灯,怕她卖了粮食翻脸不认人,到时候他们一分都不给。

    谢大爷还说她想多了。

    可如今看看,她果然想蒙混过去,大夫人脸色一变,也不怕自己的心思被暴露,“昨日三奶奶卖了粮食,还没同大家说吧。”

    温殊色见她说的是这个,点头道,“对,粮食是卖了。”

    然后呢?

    大夫人等着她说下文,温殊色却又不说话了。

    这就完了?大夫人不想看她卖关子,直截了当地问她,“卖了多少银子?”

    温殊色如实回答,“没卖银子。”

    她这是当真想独吞了,大夫人火气瞬间窜了上来,“你是想过河拆桥吗,当初要不是大爷在前顶着,你那粮食早被洛安的将士征收去了,还能保住卖到银钱?如今银子是拿到了,恩也忘了,这人啊,可得讲信誉,说好的等赚了钱给承基去东都买房产,我这还没开口呢,你倒是反悔的快,你不考虑将来,二爷二夫人和三公子也不考虑了?下回你们再有事,能保证不再求上咱们,求上大爷?”

    大夫人情绪激动,说了一通,脸色都红了。

    温殊色却一副无可奈何的神色,“真没卖银子。”埋头从自己袖筒里抽出了那张任命书,递给了上位的谢老夫人,“孙媳今儿本也是来同祖母禀报,粮食昨夜孙媳已经捐给了周夫人,给郎君换了一份官职,祖母瞧瞧。”

    天打雷劈。

    大夫人被她那一个‘捐’字炸得回不过神来,身旁的谢大爷也拧起了眉头。

    谢老夫人接过公文,急忙展开,同谢劭适才一样,也是一个字一个字地瞧,一边瞧一边读了出来,“员外郎,兼......军事推官。”

    温殊色点头,“对,温家的粮食我也捐了,给父亲和哥哥换了同等官职。”

    没等老夫人反应,大夫人瞬间起身走到她身旁,探出脑袋,往她手中的宣纸瞧去。

    任命书三个大字,赫然入目,文书上盖着红彤彤的章。

    温殊色继续道,“本以为只是干旱天灾,囤些粮食能坐地起价,谁知道那洛安打仗居然还缺上了粮草,前线的将士都上门来讨粮草了,城中百姓个个都知道我谢温两家囤了粮,咱们不出,他们必然也不会给,我考虑再三,与其把粮食卖出去,赚那丧良心的钱,不如干脆捐了,谢温两家得个官职,还得了名声。此后郎君也算是入了仕途,将来进了官场,不用总是劳烦大伯父一人在前头奔波。”

    那任命书,大夫人是心口淌着血看完的。

    几十万两银子啊,她竟然买了一个员外郎......

    一闭眼便是一堆白花花的银子的倒进了水里,堆积如山的粮食也没了,拱手送了人,大夫人不敢想,她就这么捐了?

    什么都没了,库房里的银钱,铺子,都没了。

    谁给她的胆子?

    大夫人气得没了理智,一声冷笑,捏着心肝子斥责,“当初老三把库房钥匙给了这个新妇,我便阻拦过,早听温家的大夫人说,温家二娘子就是个败家子,可老三被迷了心智,就是不听,非要让她管家,如今好了,谢家是彻底地败在了她手上,这样的新妇,我谢家祖宗怕是容不得了......”转头看老夫人,“要如何处置,母亲看着办吧。”

    连二爷养老的黄金都被她败没了,老祖宗莫非还会相护?

    谢老夫人正盯着文书,看了一遍又从头开始,视线在‘谢劭’和‘九品’几个字上来回移动,嘴角眼见就要绷不住了,大有上翘的趋势,压根儿没听见大夫人的叨叨。

    旁边南之轻轻戳了一下她肩膀,“老夫人。”谢老夫人这才回过神,见大夫人僵着脖子等候她发落三奶奶,忙把嘴角压了下去,抬头问温殊色,“当真什么都没了,倾家荡产了?”

    温殊色埋着头,那愧疚的模样,已经说明了一切。

    谢老夫人‘嘶’一声,身子后仰,被南之扶住,“老夫人,莫要动气,身子要紧。”

    谢老夫人把那文书小心翼翼地递给身后的南之,一手捂住胸口,再回头问温殊色,“那,那我给你的那些压箱子的银子呢?”

    大夫人的面露惊愕,老天爷!老夫人竟也投了银子?

    温殊色把头埋得更低了。

    “完了,苍天啊,那可是我的棺材本啊,这可怎么办,都没了,你让我往后怎么活......”谢老夫人捶了两下胸,身旁的仆妇齐齐围了上来,谢大爷也起来上前问候,“母亲您先别动气......快,快扶老夫人进屋。”

    场面彻底地乱了起来。

    大夫人立在那,帮忙也不是,不帮也不是,眼睁睁地看着下人把老夫人扶进了屋,才想起,还没给个说法呢。

    回头怒目朝温殊色看去,正欲发作,老夫人虚弱的声音传了出来,“把老三媳妇儿叫进来,我,我好好盘问她。”

    温殊色起身,双手扣在腹前,低着头乖乖地从大夫人跟前走过,进了里屋。

    谢大爷忙着让人去请太医,吩咐完回头,与屋内只剩下的大夫人两人相视一望,什么念头都么了。

    还指望什么呢,老夫人的棺材本都没了,那天杀的败家子.......

    别说大娘子二娘子的嫁妆,连大公子在东都的房产都没了,害她做了几天几日的美梦,如今梦碎了全成了一场空,没功夫听老夫人哭她的银子,她也快怄死了,差一点就能到手的几十万两银子没了不说,往后连二房这个小金库也没有了。

    心口疼的要炸裂了,也不管谢大爷是什么心情,大夫人转过身失魂落魄地走出了院子,到了半路便边走边骂,“我早就让她出了,她偏不听,说再等等,还想要更高的价,结果呢,人心不足蛇吞象,什么都不剩,买了个员外郎,九品芝麻官,还稀罕了,我谢家真是遭了天罚遇到这么个败家东西......”

    谢大爷也没料到这老三媳妇竟然敢如此自作主张,二爷是没在府上,要是在府上也不会发生这些事。

    谢大爷问随从,“还没有二爷的消息吗。”

    “奴才今日听人说,去扬州的信使回来了,三公子应该会收到了信。”

    谢大爷也没什么好心情,吩咐屋里的仆役照顾好老夫人,自己也跟在大夫人身后,出了院子。

    里屋的老夫人还在捂住心口,南之拂起帘子,笑着道,“老夫人,人走了。”

    谢老夫人立马换了一副神情,从床上坐起来,扶着温殊色的胳膊,“快,把那文书再拿给我瞧瞧。”

    身后的仆妇小心翼翼地递给了温殊色,温殊色挨着老夫人坐在一块儿,陪着她又瞧了一回。

    昨儿看了一夜,上面的每个字温殊色都背得滚瓜烂熟了,老夫人却才刚起劲,转头问她,“你给他看了吗,他什么反应?”

    温殊色想起他跳下床时的激动样儿,疑惑地道,“郎君好像不太喜欢?”

    谢老夫人不以为然,继续高兴自己的,“那是他还没被逼到份上。”

    —

    谢劭被突然腾空的库房打击得不轻,出府后,便带着闵章到了桥市,径直往醉香楼里钻,还没来得及进门,便遇上了崔哖。

    “谢兄!”

    谢劭回头,面色冰凉,他还敢来。

    主意都打到了自己头上了,把粮食卖给他谢家,再让谢家拿去捐,崔家这些年在凤城赚了不少,都快富得流油了,国难当前,他还当真一毛不拔。

    崔哖被他那一眼扫过来,人都矮了半截,连连赔笑,“谢兄,误会,都是误会,咱找个地儿慢慢说......”

    他正有此打算。

    谢劭转身往醉香楼里走,崔哖一把将他拉住,“谢兄,今非昔比,咱们还是换个地方。”

    现银没了,他谢家还有那么多的铺子在,不至于连醉香楼都去不了,连一壶酒都喝不起了?

    谢劭充耳不闻,继续往前,没走两步胳膊便被崔哖死死地拖住,硬把他拽回了路上,“谢兄,今日我已经备好了酒菜,就在旁边的茶楼,那里清净,咱们说话没人打扰。”

    谢劭顺着崔哖的手指头往过去,温家的茶楼。

    也行。

    温家的茶楼以菜式和水产为主,主打吃食,没有琵琶琴声,也没有姑娘,谢劭曾光顾过。

    同温殊色成亲后,也去过一回,那掌柜的一见到他满脸堆笑,回头冲着里面的人吼了一嗓子,“姑爷来了。”陆陆续续的“姑爷”声不绝于耳,太过于热情,他有些不太习惯,再也没来过。

    今日进门却清清凉凉,上回的掌柜也不见了,换了一张新面孔,倒是对他旁边的崔哖点头哈腰,颇为恭敬。

    换了掌柜,不认识人也正常。

    几人上了二楼,崔哖招来小二上菜,“把最好的都拿出来,好好招待咱们谢公子,还有好酒,都上,动作快点。”

    小二弯腰点头,“是。”

    俨然一副老板的架势,平日里他崔哖本就是这个模样,谢劭也没在意,问他,“粮食是你卖给温二的?”

    该来的总得来,崔哖掀起袍摆坐在他对面,怕他承受不了自己接下来的话,便先道,“谢兄,当日可是你说的,谢家如今是嫂子当家,让我有事找嫂子的。”

    看吧,一招失策,用人不当,自己把自己的路全堵死了。

    谢劭无话可说。

    “她用了多少银子?”库房和嫁妆都掏空了,想必崔家一粒米都不剩了,他崔哖怕也没少对她趁火打劫。

    崔哖轻咽了一下喉咙,没直接告诉他,先给他讲起了这场粮食大战,“嫂子的脑子其实很聪明......”

    “嘁~”谢劭直接转过头。

    她聪明,能把自己弄得身无分文?

    崔哖无法反驳,慢慢地同他说叨,“嫂子最初买的粮食,确实很划算,一百钱一斗米,连夜收了米铺子,连陈米都没放过,险些把我的饭碗都抢了,这事谢兄也知道,我还没上门呢,嫂子倒先找过来了,进门便扬言买我崔家的粮食,谢兄既然已经发了话,家里的事是嫂子做主,见她非要买,我念着咱们的兄弟之情,只能勉为其难地卖了。

    倒也没有他说得那般为难,铺子以八折的价格抵押给他,他不要,温殊色就去找别人。

    崔哖目中露出钦佩,“后来那粮食价格,谢兄人没在凤城,是没见到,大米从一百钱涨到了六百钱!短短**天的功夫,翻了六倍,小麦和豆类更是十倍往上涨。足以见得,嫂子是个做生意的料,看准了商机想做个大买卖,这才把谢温两家的银子和铺子全都投进去买了粮食,本是万无一失,稳赚不赔的生意,坏就坏在洛安的将士......”

    “等会儿。”谢劭脑门心一跳,循着他适才的话倒回去,“你说什么,什么铺子。”

    这一刀终究得刺下去,崔哖没再绕弯子,“嫂子在我这儿买的粮食,没给现银。”手指头轻轻地磕了一下两人跟前的木案,“这家茶楼是我的了。”

    完了又偏头,指着斜对面谢家的胭脂铺子,“那个。”还有水粉铺子,“那个。”街头和街尾那几家看不见,总之,“谢家和温家的铺子,嫂子都抵给我了。”

    崔哖冲对面脸色凝固的郎君,报以和善的微笑,“所以,谢兄现在,可能已经倾家荡产了。”

    现银没了,铺子也没了......不就是倾家荡产了。

    谢劭目光呆滞,迟迟都没反应。

    崔哖知道他一时半会儿承受不了,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安慰,“放心,今儿这顿饭,我请谢兄,谁没个困难潦倒的时候,人生无常,关键咱们要学会适应,这不谢兄已经当官了吗,从今往后就是谢员外了,指不定有另外一条阳关大道......”

    谢劭突然起身,动作太快,险些把自个儿绊倒,伸手及时扶住案角。

    崔哖慌忙起身去扶,同情地道,“谢兄,节哀。”

    谢劭懒得理他,紧咬牙关,浑浑噩噩地下了楼,周邝和裴卿也赶了过来,两人翻身下马,见人从里面冲出来,脸色一团死灰,便知道应该什么都清楚了。

    两人齐齐上前安慰。

    “谢兄。”

    “谢兄......”

    谢劭一抬手,他什么都不想听,前一刻怎么急急忙忙地从府上出来,如今便怎么急着回府。

    周邝不放心,追着他的马匹喊了一句,“谢兄,不必如此伤怀,等你日后上任,这不每月还有俸禄吗。”

    谢劭留了个马屁股给他,风风火火赶回谢家,门房一见他回来,便交给了他一封信,“三公子,二爷刚让人捎回来的。”

    随手接过撕开,信纸上就几个大字,“吾儿意志坚定,为父不惧。”

    是回复上回裴元丘来游说他之事。

    且不说这话如同放了个狗屁,没半点作用,这个时候才传回来,有事要指望他,怕是黄花菜都凉了。

    谢劭想起了什么,转头把信纸塞给闵章,“你去告诉他,他的儿媳妇儿把他那堆养老的金子都败光了,再告诉二夫人,她的铺子也没了。”

    闵章对他是唯命是从,立马点头转身。

    “等会儿。”他又叫住了她,“就说她全买了粮食,都捐了。”

    “是。”

    一个新妇刚嫁过来,人还没见到呢,先告她一状,无论是什么理由,两个老的听了印象必然就差了,那败家子还没见到公婆,先失了名声,往后还如何在长辈跟前立足。

    祸不是她一人造成的,他也有责任,扶额又同闵章道,“罢了,你回来。”

    这败家娘们儿,简直能捅破天,他定要去好好问问她,谢家如今到底还剩下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