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作品:《纨绔夫君的内阁之路

    第四十四章

    昨日她替他挑竹刺,抓了他的手,是因为事出紧急,仅仅把他当成一只手来看,没有半点杂念。如今他这样故意来牵她,意图是完全不一样了。

    手被他捏住,人也跟着动弹不得。

    也不知道他那手是如何长得,昨夜在灯火下她便察觉了出来,骨节分明又修长,此时被他牵住,颇有被如来压制的气势。

    他是存心要拉她垫背的吧。

    无论是他适才说得那一番鬼话,还在他如今的行为,都是在告诫她,自己逃不出他的手掌心?

    诚然适才听到他说的那句‘家破人亡’确实吓到了她,她的父亲和兄长刚回凤城,一家人好不容易安稳下来,倘若谢家出事,她断然没那个必要同他殉葬。

    但细细一想,觉得不太可能。

    谢家大房要站队,谢家二房不也有自己的主见?先不说谢仆射,单凭谢三同周邝的关系,应该也不会受到牵连。

    自己也不怕,她这不是已经有了明婉柔了吗,等她将来成了世子夫人,保她一条命还不容易。

    何况,谢大公子这不还没出发去东都吗。就算去了,一时半会儿他也谋不了反。

    未雨绸缪,太急了一些。

    从来没被男子这般牵过手,对方掌心的温度不断从对方身上传递过来,顺着她的脉搏,把她的心拨得七上八下,极不舒服,试着挣脱,"郎君,有话好说,你先松开,你这样我很不习惯。"

    郎君似乎铁了心要把她一块儿拉下水,给了她一个理由:“那是因为牵太少了,往后我会多给你机会适应。"

    说完手掌又紧,彻底把她钳得死死的,手指头还特意在她的手背上蹭了蹭。

    未等她发作,突然回头问道:“你平日如何养护的,手怎会如此细嫩。”这还没完,把两人牵着的手扬起来,似乎发觉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惊叹道:“小娘子的手真小,瞧我,一个巴掌就捂完了。"

    温殊色:.…

    温殊色耳朵瞬间烧了起来,身子僵住,双目不可思议地瞪着跟前一脸得意的郎君,惊愕他今日是不是打算不要脸了。

    />

    郎君吃痛,她趁机抽手,终于从他的五指山下挣脱出来,往后急退几步,不忘愤愤地他骂了一句,“登徒子”。

    转身瘟神一样避开他,匆匆跑回了东屋,一把将门扇合上。

    祥云今儿没跟着她一道出去,并不知道发生了何事,见她红着脸气喘吁吁地回来,吓了一跳:

    "娘子怎么了?"猜测道:"娘子是被大夫人发现了?"

    结果小娘子回头,一脸绝望,噘着嘴同她哀苦地道:"祥云,我不清白了。"

    祥云一惊,她不是去大夫人院子听墙根了吗,怎就不清白了。忙把她打探了一圈,并无异样,正觉茫然,小娘子便围着她猛打了两个转,紧紧捂住自己的一只手道:“谢三刚才摸我手了。”

    祥云愕然了片刻,心头松了一口气,笑了笑,"不就是摸个手,怎就不清白了。”又道:“娘子小题大做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娘子是姑爷明媒正娶来的妻子,肢体接触在所难免。"

    “不一样。”温殊色一把将她的手拉过来,学着谢劭刚才的动作,手指头轻轻地在祥云的手背上打着圈儿,"他是这样摸的。"

    祥云被她摸得肉皮子发痒,顿时一阵毛骨悚然,打了个寒颤,有点认同她了:"确实好可怕。"

    看吧,见祥云也如此认为,温殊色彻底焉了气,一屁股坐在软塌上,无望地道:“我是嫁不出去了。

    祥云压根儿就没觉得她还能改嫁。

    家给人家‘败’了,她想拍屁股走人过好日子,只怕没那么容易,姑爷可不像是个好惹的主,八成已经做好了要与娘子共沉沦的打算。

    祥云见她打击不轻,又宽慰道:"娘子嫁给了姑爷,姑爷便是娘子的夫君,清白丢在夫君手上,天经地义。"

    她还不如不安慰呢。

    温殊色这时才回忆起谢三的那一通胡话,反应过来,双手捂脸,愈发绝望了,“谢三说明二公子要许亲了。"

    她和阿园终究没了姑嫂之缘。

    这不就对了,祥云道:"所以,娘子更该死心了,娘子先前费了那么一番劲头治家,如今还在熬着呢,要是再换

    个地方,又得重新开始,岂不是累得慌………"

    这话多少管了一些用,可不是吗,自己还在受苦受难呢,上回出去偷吃,险些被撞见,打了半天的嗝,滋味别提多难受。

    且她好久都没有买过漂亮的衣裳和漂亮的首饰了,前几日在铺子里看到了一只白玉簪,成色比她手头上的都要好,如今还刻在脑子里,挥之不去。这样的‘苦’日子还要过到何时,转头问祥云:“晴姑姑递信回来了吗?”

    "估计也就这几日了,奴婢明儿去问问。"

    那头谢劭因唐突了小娘子,被踩了一脚,只能干受着,闵章看着自家主子沾了灰迹的袍摆,没替他疼,倒是替他丢脸得慌。

    似乎也觉得自己的行为有几分失面,谢劭摸了摸鼻尖,抬头见闵章还怵在这儿,扬声道:“怎么还没走。"

    闵章犹豫了一下,道:“主子一个月递过去的信儿,没有十回也有八回,二爷想收到,早就收到了。"

    言下之意,即便他传了信,二爷也不会收到。谢劭岂能不知。

    但这回的事情不同往日,很明显有人要对谢家动手,找准了大房这处缺口,投其所好,把大公子引到东都,将其安插到太子麾下,一对亲生父子却脚踏两边,即便谢家同靖王府的关系再好,久了也会出现猜疑。

    这一来,老头子这些年暗里所做的努力,不就白费了吗。

    他谢仆射当初说的话便是要算话,早些回来收拾他的烂摊子,别把自己拉下水,面上的轻浮之色敛去,肃然地道:“找个可信之人,亲自走一趟。”

    闵章神色也认真了起来,点头道:“是”,不免又皱眉,"大公子莫非真要去东都?"不然呢。

    寒窗苦读数十载,一心想要出人头地,如今好不容易能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替江山社稷做贡献,别说自己的几句话,就算是刀架在他脖子上,也阻拦不了他上京都。

    谢劭料得没错,两人一出梅园,里面便炸了天。

    大夫人气得不轻,不顾谢大爷死活,火上浇油,"老三是说咱大爷能有今日,靠的是二爷?"谢大爷人心口的气儿还没缓过来呢,被她这般明着挑出来,脑袋又开始突突直跳。

    大夫人丝毫没察觉,冷笑一声:"简直

    是天大的笑话,当年二爷回来,不知道多少人盯着想看他的笑话,他怕是忘了。"

    对于他谢仆射归乡之事,各类猜测什么样的没有,有说他谢仆射贪污的,有说他滥用职权惹怒了圣上,为了保命,自请辞官。

    虽说听来扑朔迷离,可堂堂一国之相,怎可能因手底下的学生惹了点事,便要辞官归乡成为一个庶人?

    若非犯了捅了天的大事,圣上又怎会把他打发到这儿来。

    是以,刚回来的那阵,个个都说谢家的气运要到头了,若非后来大爷替靖王卖命,谢家还能维持如今的辉煌?

    说大爷是因为二爷才被靖王赏识,就更可笑了。

    一个被圣上遗弃的前仆射,有何可让靖王来拉拢的本事。

    往日她觉得老三不过是性子顽劣了一些,是个懒散的纨绔子弟,今日过后,又才看出来,此子竟还目中无人,傲娇自负,他莫非以为自己还在东都,头上有个当大官的老爹替他罩着?

    荒谬。

    他二房的银钱、黄金、香料铺子,都是他们自己败光的,同他大房有何关系。

    这些日子以来,大房不仅要担起老夫人屋里的开支,府上一些大的支出,也都是大房在承担,已算是仁至义尽了。

    如今她拿自己存的宅子和地契,想给老大置办盘缠,有何之错?

    没什么好遮遮掩掩的,越想越觉得自己占了理,大夫人把袖筒里的一堆地契和房契,重新拿了出来,清点完唤来姑姑碧云,"明日把这些拿去卖去,不说在东都能买个多大的院子,小点的两进两出,还是能凑出来。”转头看向还在皱着眉头的大公子,"放心去你的东都,其他的事有我和父亲,你不必操心。"

    大公子多少被谢劭的那番话分了神,可思忖了一阵后,终究是坚定了自己心头所想,起身道:"有劳父亲母亲,孩儿先去面见周夫人。"

    谢劭旁的话,谢大爷觉得都是在放狗屁,倒是有一点没说错,在一切稳定之前,不能让周夫人对他起了疑心。

    今日宫中的人,直接把调令传到了他手上,想想确实有些欠妥,当下趁着夜色还未落下,谢大爷领着大公子一道去了靖王府。

    翌日周邝找上谢劭,不用问,看他的神色,便知道谢副使已经向周夫人禀明

    了调令之事。

    出乎意料的,周邝并没有对其有所埋怨,只笑着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大公子想要去更宽阔的天地施展他的才能,是好事。父王不会相拦,母妃和我也不会。”转而一叹,“要怪就怪我靖王府如今还没有那个本事,让人心甘情愿为咱们卖命。"

    谢劭意外地看向他,倒是比之前长进了不少。人会长大,随着心智的成长,人心的变化也在所难免。

    谢家大房是谢家大房,同他谢劭无关,周邝伸手豪爽地拍了一下谢劭的肩膀,道:“谢兄不必因此事犯难,无论何时,我都相信谢兄。"

    这厢谢劭却突然后退两步,朝着他恭敬地行了一礼,"多谢世子的信任。"

    自从谢劭跟着谢仆射回到凤城,两人便因臭味相投,相见恨晚,成了形影不离的好友。平日吊儿郎当习惯了,闹起来,谢劭还会轮拳头揍人。

    突然见他来这一套,周邝愣了愣,一拳递过去,捶在他胸上,“谢兄同我客气什么。”又上前一把捞住他脖子,半挂半推的将他拉出王府,“走,今儿我刚从母妃那支取了零用,请你喝酒。”

    等午后谢劭下值回来,谢家大公子要去东都任职的消息,府邸上下已经人尽皆知,大房上到大夫人下到仆役,无人不高兴。

    谢老夫人那,是今早谢大爷和大夫人亲自去报的喜,谢老夫人听完沉默了一阵,只问了谢大爷一句话,"当真想好了,要放他出去?"

    谢大爷点了头:“宫中已经颁发了调令,门下省的给事中,官居四品,也不枉承基努力了这么些年,母亲放心,周夫人那,孩儿已经禀报过,周夫人同意,还给承基封了赏银。"

    谢老夫人瞟了一眼两人面上的欢喜之色,默了默,到底没再说什么,道:“既然如此,今儿便给他置办个送别宴吧。”

    谢劭归来,府上正值热火朝天,不少大公子的友人,均到了府上来贺喜。

    路上碰见了几个熟面孔,相互打了招呼,脚步并没停留,径直回到了游园。一进院子,便见到小娘子拉着自己的丫鬟,一边垫着脚一边伸长脖子往墙外瞧,"是不是唢呐声。"

    祥云竖着耳朵:"好像是。"

    小娘子突然又伸出巴掌,轻轻

    一扇,把外面的风扇过来,鼻尖吸了吸,丝毫不知道身后来了人,"闻到了吗。"

    不等祥云回答,身后的郎君已经靠近,好奇地问,"闻什么?"

    "酒肉味儿啊。"反应过来,转头看向跟前的郎君,面色一喜,全然忘记了这人昨日曾夺了她的清白,还被她踢了一脚,急忙拉住他的袖子切切地道:“郎君怎么才回来,我都等你好久了,宴席要开始了,郎君赶快收拾,咱们别去迟了。"

    谢劭:.…

    胳膊被小娘子拉住,直往西厢房拽去,心中不由疑惑,转头问她:“请你了?”她这番热情,人家不见得就欢迎。

    “请了。”小娘子一脸雀跃,丝毫不把自己当外人:“这么大的喜事,外面的人个个都来贺喜,怎能缺了咱们呢。"

    下午碧云确实来了一趟,同温殊色道:“今日大夫人为大公子办了送别宴,三公子和三奶奶要是想图份高兴,便来院子里热闹热闹,若有事要忙,大公子也不会怪罪,会记住二位的心意。"

    意思是两人最好还是别过去了。

    但她没事要忙,不耽搁过去赴宴,郎君也当值回来了,都不忙。

    谢劭本没打算过去招人嫌,但见小娘子似乎兴致极高,想来应该是这段日子也憋坏了,今日的宴席不缺酒菜,实在不忍心让小娘子流上一夜的口水,进屋换了一身衣裳,带着她一道去赴谢大公子的送别宴。

    凤城很少有宵禁,今日谢家办喜事,一盏盏灯笼高挂,人群来往,到处都是欢笑声,热闹程度,一点都不逊于外面的桥市。

    而院子的主人,大公子的身边已围着一堆的人贺喜。两人没上前去凑热闹,找准自己的目的,只为酒菜。

    择了个角落的位置刚坐下,还没得到摆桌呢,南之突然走了过来,看到温殊色,松了一口气,”三奶奶,老夫人正寻您呢。"

    温殊色看了一眼旁边正在布席的仆人,眼睛有些挪不过来,"老夫人这时候寻我有何事?"

    南之忙朝她挤了一下眼睛,“应是要问三奶奶上回买的几味治头风的药。”温殊色收到了她的眼色,立马起身。

    走了一段,见身旁没人了,才忍不住问南之,"是东都来消息了

    ?"

    南之冲她一笑,点头道:“安叔刚稍回来的消息,人多眼杂,三奶奶先进去说话。”

    原本是为了满足小娘子的口腹之欲而来,如今小娘子走了,这一处只剩下了他谢劭一人,自己并非是个贪口舌之欲的人,且今儿陪着周邝吃喝了一顿,对酒肉没什么兴趣。

    怕待会儿被人察觉,恶意揣测一番,打算先回去等着小娘子,还没来得及起身,只见对面来了一位穿着宽袖的黑面郎君,对他拂了一下手,一声“妹夫”唤得极为顺口。

    还真来了。

    谢劭只得坐了回来。

    温淮来了已经有好一阵了,因常年不在凤城,认识的人少,就数与大公子交情深一些,可今日大公子实在太受欢迎,温淮去了几回都无法近身,再回头看自己周遭,没有一个可以说得上话的人,连位子都不知道往哪儿坐,正一人尴尬地立在那,目光一瞟,便看到了谢劭,二话不说匆匆走了过来,往他身旁的位置上一座,颇有几分解脱。

    "殊色没来?"

    "刚走。"

    酒菜已经摆上了桌,温淮转了这半天,没找到茶水的地儿,早就渴了,提着桌上的酒壶,问身旁的谢邵:"喝两杯?"

    没能陪成小娘子蹭饭,陪她兄长也行。谢劭举杯。

    两杯酒下肚,温淮也饿了,拿起筷子随手夹了一筷子刚烤出来的炙肉,放进嘴里。对于好些日子没吃过肉的人来说,那味道简直太勾人了,不知不觉,碟子见了底。正觉还没过瘾呢,旁边谢劭把自己的那一碟,也推到了他跟前,"这还有。"

    温淮:.

    轻咳一声,掩饰住自己的尴尬,"让妹夫见笑了。"

    “同是天涯沦落人,何来见笑一说。”颇有经验地道:"吃饱一顿,能管三日。"

    果然是同道中人,温淮转头,两人相视一望,其中的辛酸,不言而喻,实在不忍直视,各自又偏过头。

    这日子真不是一般的凄惨。

    再看着远处被众人拥簇的大公子,恍如人潮里的一束光,离自己越来越远。

    要说为何这人一定要沾亲带戚呢,往日大公子

    与大娘子许亲,他偶尔一声妹夫,大公子颇为受用,两人相处起来,也把彼此当成了家人。

    如今妹夫的人选一换,家人的感觉也就没了,反倒是和身旁这位半道上捡来的公子爷,惺惺相惜了。

    有本家的妹夫陪着,温淮畅快地吃喝了一顿,抬头扫了一圈,没见到大公子的身影,也不知道人去了哪儿应酬。

    见时辰不早了,同谢劭辞别后,又走过去同大公子身边的小厮打了一声招呼,先回了温家。谢劭跟着起身,刚要走出院子,被身后一道声音唤住:“三弟。”

    谢劭回头,看着忙碌了一个晚上的大公子,突然出现在跟前,有些意外:“兄长有何事。”

    谢大公子提步朝他走了过去,立在他跟前,踌躇了一阵,抬头道:“三弟的意思我明白,可人活一辈子,不过短短几十载,总不能永远立在原地不动,跨出一步,无论是什么样的后果,也不枉来人世间走一遭。"

    本以为谢劭还会如昨日那般倔强,出言来反驳阻拦,却见他一笑,“兄长既然想明白了,又何必在意。"

    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