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2 章 秋社

作品:《纨绔夫君的内阁之路

    第一百一十二章

    站在冷风底下的小娘子一身鸦青色的披风盖到了脚踝,闻声眸子轻轻颤了颤,盯着马车内探出来的那张脸。

    昨夜分别之际,该做的事做完了,该说的话也都说完了,没有什么好嘱咐他的了,立在那犹豫了片刻,终究还是没上前,怕自己再多看一眼,会忍不住把人拽下来,反悔抗旨了,动了动唇瓣,回道:“一路小心。”

    郎君似乎还不满足,并没与放下帘子。

    “早点回来。”温殊色心头蓦然一酸,扭过头去。

    “好。”谢劭爽朗地应了一声,手里的帘子到底落了下去。

    为了避人耳目,能准确探入河西河北的内部,谢劭并没有搭乘官船,而是以商人的身份进入两地。

    前去的马车有三辆,他身边的几l人也都是当初从马军司出来的人,赵淮成了谢邵的车夫,听他吩咐了一句“走吧”,方才扬鞭出发。

    马蹄子往前一迈,坐下的车毂轮子“咯吱”几l声,缓缓地往前驶去,很快消失在了夜色中。

    风一吹,温殊色心里空荡荡的。

    同郎君成亲以来,两人还从未分开过,在南城时虽说处境艰难,日日都在逃命,但好在两人在一块,心头踏实。

    这一去得要多少个日夜。

    回去的路上温殊色埋着头,也不吭声,温淮知道她心里放不下,安慰道:“你在东都,他心里有数。”

    来东都的头一日,自己便见识过了两人之间的浓情蜜意,有家有室的人了,他谢劭就算要把脖子往刀下送的,也总会有所顾忌。

    “最近你要闲着,来酒楼搭把手,别光顾着吃红利。”有事忙,日子才过得快。

    “你哪只眼睛瞧见我闲着了?”

    他这么说,温殊色不乐意了。

    崔哖的几l件铺子开在东都,一拍屁股走人,她每月拿着二百两的佣金,不仅要替他对账,还得处理纠纷。

    谢温两家老祖宗成日忙着找她唠嗑儿,阿圆隔三差五地宣她进宫,让她前去解闷儿,平日里还要应付上门拜访的贵妇们。

    这不月底又有个秋社,谁说她不忙了。

    想起谢劭刚问他的话,突然看向温淮,“兄长也收到帖子了?”

    温淮点头,“杨公子几l番相邀,我要不收,便是不识好歹了。”

    在觅仙楼他的面儿大,谁人来都会同他招呼一声,可一旦行走在了外面,官场上的那些人立马

    便会换上一张嘴脸。

    这便是商户和官僚的区别。

    是以,那些高官子弟如何在觅仙楼同他亲热自吹,很少有人给他递这种场合的交际帖子。

    杨公子这回倒是个例外。

    目的为何,他心里有数,温殊色也明白。

    秋社是杨家侯夫人所办,设在杨家郊外的梅林庄子,邀请前去之人皆是东都的达官显贵。

    为了给杨家那位六娘子看夫婿,六娘子乃世子所出,前面连续生了三个儿子后才得了这么一个闺女来,世子格外宠爱。及笄后,本打算让太妃帮衬着送去东宫,可谁知道太子新婚第二日,先帝驾崩,再一提,太子便以守孝之名,说自己三年内不充后宫。

    三年,杨家六娘子都十八了,还怎么进宫?

    入不了宫,只能找个家世好,品貌兼得的郎君。

    东都城内根基结实的高门大户,一捞一大把。

    温家有钱是有钱,可谁不知道二房只是个商户,家里的两个员外郎,都是花钱买来的。

    杨家六娘子断然不会许给他温家,但杨家也不止这一个姑娘,庶出的还有好几l位,就算杨家没有姑娘,这还有表亲嘛。

    谢家没缝让他们叮,岳丈家都不放过,这是要想尽法子把谢家捆住。

    “兄长来东都这么久了,可有瞧上的小娘子?”

    温殊色问得直白。

    一个当兄长的,被自家妹妹赶在了前面,还反过来操心自己,温淮脸上有些挂不住,含糊道:“整日都在忙酒楼之事,哪里有心思想旁的。”

    “兄长之前没想,如今得想了,如今想还能找个自己心仪的,再晚些就得祖母和父亲替你选了,就怕到了最后,兄长,父亲和祖母,谁都选不了。”

    温淮也是二十出头的人了,知道利害,即便温殊色已经成婚嫁了人,在自己心里也还是那个哭着找娘的小姑娘,他还不需要她来说教,“没闲着就好,找点事做,日子过得快,我的事自己知道,不用操心。”

    —

    回到谢家,温殊色去看了一回谢老夫人,老人家生完一场病后,身子虽恢复了,但到底是上了年纪,没有之前利索了,每日都是让南之陪着她在院子里打转,巴不得有个人来同她说话。

    叨叨完,便到了正午,在老夫人那里用完饭,刚出来,府上的管家来找,秋季一过马上就得入冬,得提前筹备银骨炭。

    还有秋季的衫子,府上每个人都要置办。

    白日里忙忙

    碌碌,眨眼就过去了,心头倒没什么感觉,到了夜里,一个人躺在床上,冷冷清清,油灯里的灯油都快熬尽了,还是没睡着。

    闭上眼睛,更觉孤寂。

    同郎君同床共枕也就大半年的功夫,真不知道自己成亲前那十几l年是怎么活过来的,熬到亥时末,让祥云进来灭灯,强迫自己入睡。

    秋季一入夜里,愈发凉,床上的被褥已被晴姑姑和祥云换成了厚实的棉,有郎君在没觉得冷,如今一人,到处都是冷飕飕的,这才第一夜呢......

    不知道郎君到了哪儿。

    睁眼闭眼,脑子里都是那张脸,温殊色抱着被褥来回翻滚,不知道何时才睡着。

    第二日起来依旧是老样子,白日忙得脚不沾地,夜里难眠,如此过了十几l日,便到了月底的秋社。

    说是今日有投壶和马球,温殊色虽在凤城虽也见过,但还没见过东都人玩,一早起来收拾完,带着祥云一道上了马车。

    金秋的日头一照,气候正适宜,不冷也不热,马车到了郊外,温殊色让祥云把帘子撩了起来,一路瞧过去,四处金黄。

    也看到了郎君所说的红叶,当下嘟囔道:“他那张嘴越来越不可信了。”

    温殊色这几l日的难受,祥云都看在眼里,这人啊,最熬不过的就是思念,想当初自个儿被娘子遗留在了凤城,是何等的煎熬,不由宽慰道:“姑爷是去替娘子争功名了,娘子就好生盼着吧,等姑爷回来,个个都得羡慕娘子......”

    说着话,一抬头便见到了前面转弯处的一辆马车。

    各家各户的马车大多都一样,但身旁马匹上的公子爷却眼熟得很。

    不就是温家的大公子吗。

    自上回温家大夫人闹出来的神虾之事后,也算是在东都出了一回名,大夫人吴氏惹了一摊子事,人走了,温家大房在东都的日子却不好过。

    别说杨家,平日里同温大爷走动的一些臣子,也都退避三舍。

    温大爷的工部侍郎,与杨家将军和谢仆射那样的人比,虽显得微不足道,但放眼朝中,除了几l个曾跟随先帝打过仗的臣子外,温大爷在一众后起之辈中,还是有些威望。

    前几l年,工部水利贪墨严重,先帝便是见他在凤城做了十几l年的县令,不仅没有埋怨,每笔账都清清楚楚,没有贪墨一分一毫,前太子和杨贵妃举荐的几l个人先帝都没要,直接把人调了过来,空降到了工部,封为侍郎。

    为官一年,工部的风气慢

    慢地被纠正了回来,先帝也颇为满意。

    温大爷以此在朝中也结实了一些志同道合之人,新帝登基,同样是位明君,若无意外,再如此努力几l年,争取一个开国伯的爵位,也不是不无可能。

    偏生出了这样的家丑。

    以节俭为名的温侍郎,却吃了原本属于贵妃的神虾,先帝和杨贵妃虽没说什么,但一向敏感的官场,一个眼色,一句神态,便能刮起一场大风。

    不仅温大爷在朝中抬不起头,膝下的子女也一样,走到哪儿都会被人暗地里拿眼神打探几l眼。

    先帝在时,温家的人为避风头,只能足不出户,先帝驾崩,杨贵妃成了太妃,新帝登基后,温家大房的人才松了一口气。

    可先帝虽走了,杨家的实力摆在了那儿,没有人愿意去得罪杨家。

    起初同温家大房走得近的门户,遇上宴会碍着面子还会派人来送帖子,见温家没脸出来走动,渐渐地连帖子也不送了。

    今日倒是稀奇。

    杨家竟然主动邀请了。

    马背上的人是温家大公子,那马车内应该便是温家两位至今还未许亲的大娘子和三娘子了。

    这么说姨娘也来了?

    大夫人吴氏被赶回凤城后,温家后宅的事务都是薛姨娘一手操办,薛姨娘没有吴氏的强势,性子虽本分老实,但人也懦弱。

    往日在凤城便最怕热闹,如今来了东都,只会更怕。

    可吴氏一走,温家后宅总得有个人担着。

    温大爷没有休吴氏,也没有再纳妾的打算,这样的场合,温老夫人又走不动,要想小辈们长见识,只能靠薛姨娘。

    这头正瞧着,前面温家大公子似是有所察觉,回头瞧了过来,远远冲温殊色点了点头,倒也没刻意停下来等她。

    等到了庄子,从马车上下来,温殊色才上前。

    来的果然是薛姨娘,领着大娘子温素凝和三娘子温素缨,一下车,望了一眼花花绿绿的人群,瞬间腿都软了,不知道该去哪儿。

    薛姨娘的出身也不差,是个秀才家的姑娘。

    在家时还好,温温吞吞能同温老夫人叨叨一整日,唯独一遇上人群,便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更不喜欢同人搭讪。

    但想到临走前,温老夫人交代的话,薛娘子咬牙掐了一下大腿,硬着头皮往里走。

    刚转身,听到身后温殊色唤了一声,“大姐姐,三妹妹。”

    薛姨娘随着温家的两位姑娘回头,温殊色

    提着裙摆追上

    ?起跃)

    今儿梳的是坠马鬓

    秋红色的一袭石榴裙

    红扑扑的脸颊一如既往地鲜活

    往温家大房几l人跟前一站

    高贵明艳

    地位高低一眼便能瞧出来。

    温素凝神色淡淡地笑了笑

    没什么话说。

    温素缨自上回去了一趟温家后

    和温殊色聊了一通

    没之前那般生疏

    见到人眼里还有些高兴

    抿唇唤道:“二姐姐。”

    先前在路上薛姨娘已经听大公子说了

    二娘子也来了

    碍于温家大房如今的名声

    出发前温老夫人便嘱咐过

    今日不能给二娘子添麻烦

    唯一要做的事

    便是带温素凝露个脸。

    翻了年

    大娘子十八了

    之前错过了魏家

    肠子都悔青了

    之后倒是有几l户来温家说亲

    别说魏家的大公子

    就连之前的谢家大公子都比不过

    大娘子心头一直郁结

    一个也没看上眼。

    前几l日大爷发了一通火

    问她到底要挑到何时

    温素凝却来了一句

    “父亲把我送去当姑子吧。”

    自己的儿孙

    谁不盼着好

    要不是温老夫人在大娘子新婚当夜换了人

    大娘子的亲事也不至于耽搁到现在。

    温老夫人心中到底有愧

    杨家刚好给了帖子

    便厚着脸皮接了

    让薛姨娘和大公子带着大娘子

    三娘子出来一并露个脸。

    今日杨家为了给六娘子选夫婿

    全东都的世家贵族都邀请了

    人多机会多

    选择也多。

    要是再没有找到满意的

    只能让温老夫人来定了。

    薛姨娘怕生

    本想直接去温家的席位上

    再让大公子领着两人去转转

    见温殊色主动过来打招呼

    对她俯了俯身

    “二娘子。”

    “姨娘不必见外。”都是温家

    打断骨头连着筋

    也不能真不管

    温殊色脚步迈上台阶

    “走吧

    一道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