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6 章 双喜临门

作品:《纨绔夫君的内阁之路

    第一百一十六章

    她没什么不满意的,父母同意,必是已经替她看好了那位温公子的人品。

    她也是个有自知之明的人,觅仙楼在东都乃数一的大酒楼,温家的家境殷厚,几辈子都吃不完,身后又有谢家撑腰,自己能嫁过去,那是掉进了福兜里。

    被余夫人戳破了心事,脸颊红扑扑的,羞涩地应道,“女儿满意。”

    满意就好,余夫人松了一口气。

    想起家里的四娘子,当年便是不肯听她和她父亲的话,被那位人面兽心的李家公子蒙蔽了双眼,最后落得那般下场,和离是和离了,两个孩子却还在李家手上捏着不放,成了四娘子心头的死结。

    虽要二嫁了,心头一直没放下,近些日子余家也在想尽办法同李家周旋,瞧瞧能不能把两个孩子接过来养上几年。

    一个四娘子就够了,旁的几个娘子亲事能省心,也算是余家祖先显了灵。

    温家的媒人头一日来,余夫人第二日便派了媒人上温家,没有半分拖拉,应得很爽快。

    —

    得了余夫人的回话,温老夫人让人备好了活雁,亲自上门。

    温淮扶着老夫人上马车,叮嘱道:“祖母慢些,午后我再派人来接您。”

    “你忙你的,有曹姑姑在,不用你操心。”转头看向他,缓了口气,道:“这回你倒是应得干脆。”

    去余家说亲前,温老夫人先问过了温淮,听说是余家六娘子,温淮一句话也没问,一口便答应了,“全凭祖母做主。”

    她做主,也得儿孙满意。

    难得他这回没像大娘子那般,当头倔驴,温老夫人叨叨道:“亲事定下来后,你也能尽早成家,我温家的三位公子,就你最晚。”

    温淮点头,“祖母费心了。”

    温老夫人的马车走后,温淮才去往觅仙楼。

    温二爷来了东都后,整个人都懒散了下来,说什么自己这些年太累,眼下儿女都已经长大了,是时候享福养老了,当起了甩手掌柜,成日同东都的一棒子老爷们聚在一起逗鸟,觅仙楼所有的事都丢给了温淮。

    自上回觅仙楼在太子的宫宴上献菜后,名声大噪,生意比往日更兴隆,温淮几乎忙得脚不沾地。

    人一到觅仙楼,被温殊色升为管事的跑堂小厮便迎了上来,悄声道:“少东家,小的照您的吩咐,把余家六娘子要的菜都备好了,等人一来便能立马下锅。”

    温淮却道

    :“今日她忙,来不了,东西先放着。”

    小厮一愣,果然当日余家六娘子没来。

    两日后方才出现。

    而觅仙楼上下都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少东家同余家六娘子定了亲。

    余家六娘子是黄昏时过来的,来时戴了一顶帷帽,没露脸,问门前跑堂的小厮,“那位小哥今儿在吗。”

    哪位小哥?

    门前小厮不知道她问的是谁,一脸疑惑,又听六娘子道:“就那位长得最高,脸有些黑的跑堂小哥。”

    六娘子也很懊恼,上回小哥倒是告诉了她名字,谁知自己转个眼就忘了,在杨家庄子上,她也不好意思再问。

    小厮还是不明白她说的是谁。

    脸有些黑,有一人倒是符合这描述,但不是跑堂的,是他们少东家,刚摇头,便见少东家从她身后走了过来。

    温淮对着余家六娘子的背影唤了一声,“六娘子?”

    六娘子一愣,转过头,看到了自己想找的人,急忙提着裙摆走了过去,知道自己说的话被听到了,道歉道:“实在抱歉,我记性不好,忘了小哥的名讳。”

    “无妨。”温淮一笑,没介意,但也没再告诉她,问她道:“一份蛤蜊?”

    六娘子点头,“劳烦小哥了。”

    大堂来往的人多,温淮看了一眼楼上的小阁,“六娘子先去楼上,稍等一会儿。”

    她正有此意。

    两日前她已同这座酒楼的少东家许了亲,为防被人认出来,特意戴了帷帽。

    温淮领着她上楼,六娘子跟在他身后,觅仙楼造价高,卖的东西也贵,她还是第一回到楼上的小阁,听人说没有百两,下不来。

    今儿托了小哥的福,得以前来。

    到了门前,才回过神来,不往里面走了,为难地道:“小哥,我身上的银钱只够买一份蛤蜊,入了小阁,我点不起酒菜,待会儿你帮我装盒,我就在这儿等着吧。”

    楼上来往的人少,她站一会儿没关系。

    温淮人已经进来了,见她如此,突然一笑,“六娘子不必见外,今日蛤蜊不收你钱。”

    六娘子听出了他话里的意思。

    她与觅仙楼少东家定亲之事,怕是已经都知道了,忙摇头,走进一步,神色慌张,“小哥万万不要道出我身份,我不是来吃白食的。”

    温淮沉默了一阵,配合地点头,“小阁今日还没人订,你先进来吧,不收费,外面人多。”

    六

    娘子松了一口气,这才抬步进去。

    温淮见她坐在了座子上,折身下楼,过了一阵,亲自提着茶壶进来,替她奉上了一盏茶,立在她身旁,也没坐,似乎随时等着她的差遣。

    她不过是来买一份蛤蜊,统共就消费几两银钱,担不起这样的伺候,回头不好意思地道:“小哥不必关照我,你去忙你的去吧。”

    温淮道:“不忙。”

    也是,他已经知道了自己的身份,想必不敢怠慢。

    六娘子没再勉强,蛤蜊得新鲜下锅,一时半会儿上不了,得等一阵,抿了半盏茶,实在没忍不住,轻声问身旁的温淮,“小哥,你们少东家今日可在?”

    温淮面上不显,“六娘子要见他?”

    六娘子猛晃头,“没有。”顿了顿又小声道:“有些好奇罢了......”

    定了亲,谁不好奇将来另外一半的长相。

    温淮眼神微微一躲,应道:“他在忙。”

    “倒也是,这么大一座酒楼,他打理起来,必定很累。”六娘子善解人意地道,抿了一口茶,突然问:“听人说,你们少东家也有些黑。”

    她是听母亲说的。

    温淮一愣,没应她,反问道:“六娘子不喜欢肤色黑的?”

    六娘子那话问完就有些后悔了,跟前的小哥也挺黑。

    且已经与少东家定了亲,当着他手下人的面更不能以貌取人,诚心道:“黑一些倒挺好的,比那些肤色白的人,瞧着健康。”

    温淮目光瞟过去,便见到了六娘子一排下敛的眼睑。

    这话连她自己都说得心虚。

    蛤蜊很快拿了上来,已经装好了盒,小厮递到温淮手上,“少......”

    “去忙吧。”温淮打断,转身把食盒递给了六娘子,“趁热吃,若是凉了,回锅热一下便是。”

    六娘子点头,“多少银钱?”

    “一两。”

    六娘子一愣,这么便宜?

    温淮一笑,解释道:“今日有折扣。”

    —

    这几日温老夫人给温淮议亲,温殊色便住在了温家。

    太阳西沉之时,温淮打包了几样觅仙楼的吃食送上门,温殊色午睡才刚起来,洗了一把脸,坐在梳妆台前,正抹着雪肌膏。

    祥云在一旁,“文老板说,这是秋季最新款,不仅能润肤,还能美白,娘子用了几日,感觉如何......”

    “还不错。”听到动静,

    从铜镜内看到了温淮的身影,正好饿了,“兄长,今儿吃什么。”

    温淮把食盒交给晴姑姑,目光瞟了一眼她妆台上的面脂,“是在屋里吃,还是与祖母一道用?”

    中午温殊色困得很,老夫人叫用饭,也没什么力气,端着碗都能打瞌睡,温老夫人见她那模样,以为是她被温淮的亲事操劳,赶紧打发了她回房,如今歇了一觉,精神好了一些,“我去陪祖母吧。”

    温淮已经吃过了,没跟着过去。

    温殊色前一刻肚子还饿得咕咕叫了两声,待曹姑姑摆完桌,一见到饭菜却没什么食欲。

    菜色是温淮照着她的胃口而定,不应该才对。

    温老夫人也看出来了,“今儿是怎么了,饭菜怎么都不合胃口?”

    温殊色想了想,“近几日天气转凉,想必是昨儿夜里踢了被子,受了寒,祖母千万得当心,别也凉着了。”

    温老夫人一阵心疼,吩咐曹姑姑熬了一碗姜汤。

    这家里没个男人在,夜里连个暖被子的人都没,低声问温殊色:“三公子近日可有来信?”

    温殊色摇头,“没有。”

    是真没有。

    进河西前,还拖人稍了一封信回来,报平安,说是人已经到了河西的关口,之后,再也没了音讯。

    本就是走的一条暗路,想必也不会打草惊蛇,给人留下把柄。

    她唯一能做的便是等。

    等到来年夏季还是秋季,全看郎君的本事。

    见她神色低迷,温老夫人劝说道:“三公子不似从前,人聪明,事情考虑得周到,行事也稳妥,你就安心等着吧,等不住了,就来祖母这儿,多陪陪祖母。”

    温殊色在外人面前,从不露悲,笑着点头,“嗯。”

    正埋头艰难地扒着碗里的饭,温老夫人又道:“今儿魏家来提了亲。”

    之前大夫人把魏家的亲事搅黄,大娘子至今都没走出来,如今再次上门,是好事。

    温殊色也没在意。

    温老夫人却道:“魏夫人看上的是三娘子。”

    温殊色一愣。

    温老夫人一声长叹,“当真是造化,听魏夫人说,在杨家庄子上那日,魏公子与你三妹妹见了一面,看对了眼,要不是你兄长在议亲,魏家早就上门来了......”

    温殊色意外之余,不免有些唏嘘。

    那日魏夫人带着魏公子特意来看大娘子,谁知大娘子没见到,倒是看上了三娘子。

    温素缨胆子虽小,容易脸红,关键时候,是个能分得清大义,懂得护主的人,样貌也不差,不论身份,单论人,配魏公子倒是能配上。

    可温家的人都知道,温素凝早就看上了魏家,以她那颗自尊心,此时家里不得闹翻了。

    果然,温老夫人道:“你大姐姐一天没吃饭了。”

    能吃得下吗,温家三位小娘子,自小就数她温素凝最聪明,在凤城的那些年,外人见了谁不夸上一句。

    之前她还劝过自己,到东都来觅一番天地。

    如今不仅自己,连她底下庶出的妹妹都越过了她,她那般好强的人,怎可能咽得下这口气。

    温家大爷也知道她心里难受,今儿一早便站在门前劝了她:“为父知道你心里难受,但有父亲在,这辈子不会亏待了你......”

    温素凝半天都没有出声。

    薛姨娘听说了消息后,也想过去劝说几句,被三娘子拉住,“这时候,姨娘就别去添火了,咱们去了,大姐姐只会更生气。”

    薛姨娘无奈,只能等,回头瞥了一眼三娘子,轻声问道:“你怎么想的,想嫁吗?”

    三娘子是温家的庶女,能嫁去魏家那样的户门,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但真要嫁了,便是同大娘子彻底结了仇,将来这个家里估计也不会安宁。

    今日魏家来提亲时,温素缨才知道,那日在自己庄子上见到的陌生男子便是大姐姐一心想要嫁的魏家大公子。

    若是只为了温素凝考虑,她不该应下这桩婚事。

    可她这辈子,为何又一定得为大娘子考虑呢。

    魏家头一回来提亲,大夫人已经拒了,大姐姐甚至与魏公子一面都没见到,压根儿就没情意。

    三娘子虽是薛姨娘所生,从小却被养在了大夫人身边,这些年在大夫人和大娘子压迫下长大,那股子对她们的恐惧,已经刻在了骨子里,一辈子都走不出来,也正因为如此,她想要摆脱。

    她做不到只是为了让温素凝心里好受一些,便去断送了自个儿的前程。

    父亲若是不答应,不让她嫁,她便不嫁。

    可若要是问她的意思,三娘子轻声道:“姨娘,我愿意的,我想嫁。”

    薛姨娘愣了愣,半刻后一叹,“那咱们就呆着吧,别过去了。”

    温大爷劝了一番,还是没有半点用处,午后便到了二爷家,过来找温老夫人,问温老夫人的意思。

    老夫人知道大

    爷自来看重大娘子,许是心里也觉得有些不平,才没急着答应这门于三娘子而言,难得一求的好亲,而是跑来问她的意思。

    温老夫人心头早有了一把称,回复了温大爷,“儿孙有儿孙的福,自古姻缘都得讲求缘分,大娘子的缘分,怕是不在魏家。

    温大爷听明白了,沉默片刻后,“母亲说得有理。

    温大爷得了温老夫人的话,估计明日便会回魏家的话,亲事一旦定下来,大娘子这口气估计一辈子都顺不过来了。

    越强势的人,自尊心越强。

    同样也是自己的孙女,也有些心疼,温老夫人放心不下,打发了温殊色,“明日我去一趟大伯家,你早些歇息,温家这边也没什么事了,你回去好好陪陪谢家那老东西,孙儿不在,孙媳妇儿也被拐跑了,指不定心头怎么骂我呢。

    —

    谢温两家隔得不远,温殊色早上睡到日晒三竿才起来,洗漱完净了脸,坐在梳妆台前,让祥云拿来了雪肌膏。

    一拧开盖儿却发现少了一大坨,温殊色盯着被扣走一大坨的脂膏,愣一愣,呼出声来,“是谁偷了我的面脂?

    ?)

    曹姑姑和祥云也觉得惊愕。

    之前娘子在谢家用的面脂,时常也会少上一截,最初屋里的人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直到娘子在姑爷身上闻到了味儿才断了案。

    是姑爷在背地里偷用娘子的面脂,抹他那块肩甲上的伤痕。

    几人知道后,谁也没去揭穿,可如今姑爷又不在身边,谁敢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