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历史又被改变

作品:《穿越之汉武娇主

    59.历史又被改变

    然而, 刘彻虽然嗑药成狂,却是两汉四百年传承中最长寿的皇帝,活到了七十岁。

    同理母皇武则天——

    母皇称帝时已经六十七岁, 当时几乎所有人都以为她命不久矣,皇位正统很快会回到李家人手中,谁承想,直到母皇称帝的第十五年, 她依然[jing]神矍铄身体硬朗, 以至于等不下去的宰相张柬之等人发动“神龙革命”,拥立皇兄复辟,迫使母皇退位。

    由此可见,皇帝需要健康的身体, 而继承人如果实在等不下去则需要手握足以对抗皇帝的强大力量, 尤其是军事力量。

    “显君,你去太子那边探望堂弟的次数不用太频繁,见面以后也尽量不要主动和你堂弟谈论朝堂的事情,免得太子多心。”

    “喏。”

    李显君经过这些天的学习, 也知道太子对妹妹四公主存有微妙的嫉妒和竞争情绪,对李令月的叮嘱自然铭记在心。

    “给雷被的土豆——”

    “都已经送过去了, ”李显君道, “雷被校尉少年时曾下地种过庄稼,收到土豆和公主让我转[jiao]的《土豆种植手册》后非常开心,说他一定把公主[jiao]代的事情办得完美无瑕。”

    “下次见面的时候, 提醒雷被, 这些土豆将来可能送去河西地带种在难以耕作的贫瘠崎岖地区,作为黍、稷、麦等作物的替代,”李令月道, “让他带人在上林苑尝试种植时不用特意[jing]细照顾。”

    “喏。”

    李显君退下。

    李令月继续盘算。

    迄今为止,她给汉武时代带来了马镫、造纸术、雕版印刷、《千金方》和《九章算术》等。

    其中,马镫可以提升汉军的骑兵战斗力,扩大对匈战争的战果;造纸术和雕版印刷能够加快知识的传播速度,进一步打破贵族世家对知识和权力的垄断;《千金方》和《九章算术》作为最实用的医学书籍、天文历法计算书籍,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百姓生活,提高官员能力。

    但是,以上所有加在一起都只是对少数人的好处,要得到最底层百姓的拥护还得靠土豆——如果它真如系统所言具备贫瘠地区依然可以丰收并且[kou]感不错的特[xing]的话。

    毕竟,对于随时可能因为天灾人祸惨死在路边的底层百姓而言,谁能让他们一生不用卷入战争、不至于灾年饿死,谁就是他们的盛世尧舜。

    李令月知道,公主要在男[xing]世界得到皇帝的权力必须建立绝对坚实、广泛的拥护基础。

    她不是母皇,无法像母皇那样用将来传位给皇兄做为[jiao]换获得朝臣们的拥护——事实上,即便如此,母皇称帝的十五年时间,依旧频繁遭遇李氏宗亲反叛、军队拒绝听从指挥、地方官员阳奉[yin]违等棘手问题。

    所以,强大的军队、覆盖基层的忠于自己的官吏团队以及底层百姓的拥护都缺一不可。

    “称帝真难啊。”

    李令月由衷叹息。

    ……

    ……

    经过半个月时间的静养,刘彻逐渐恢复健康,计划回未央宫。

    此时,又有人从长安来到甘泉宫,向刘彻禀告:“陛下,丞相庄青翟和太子往来密切。”

    “他本是太子太傅,和太子密切也很正常。”

    刘彻不以为然。

    禀告者道:“但是丞相几乎每天在未央宫议事完毕都会再去太子处一趟。”

    “哦?”

    “除此以外,丞相对御史大夫颇有怨恨。”

    “当年李蔡畏罪自杀,张汤想做丞相,朕把丞相之位给了庄青翟,他们之间本来就有仇怨,发展至今彼此针对也不足为奇。”

    “但是丞相近来尤其怨恨御史大夫,常对相府长吏言,他不杀御史大夫,必被御史大夫杀。”

    “此话当真?”

    “千真万确。”

    禀告者又小声道:“御史大夫调查长陵大案,抓获的逆党成员中有不少人都曾经是太子府的五经博士,被陛下罢免后滞留长安,时常聚在一起埋怨诽谤陛下,而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曾经收过丞相的钱财救济。”

    “也就是说——”

    刘彻眯起眼睛。

    他将太子太傅庄青翟提拔为丞相,本意是考验张汤顺便让朝野内外都更确信太子的地位稳如磐石,反正经过这些年的削弱,丞相早已变成可有可无的百官象征,谁承想——

    一个没有实权的丞相竟然还能在背地里搞出这么多事!

    “让庄青翟明天来甘泉宫见朕!”

    “喏!”

    ……

    得知皇帝将在甘泉宫召见自己,庄青翟心中又惊又喜,不知道此去究竟是福是祸。

    “陛下在甘泉宫中生死不知,突然召见丞相,多半是要托孤。”

    长吏朱买臣为了讨好庄青翟,迎合他的心思:“如今朝堂,最尊贵的大司马大将军和大司马骠骑将军都是皇后的娘家亲戚,若陛下有不测,无须言语叮嘱,他们自会拥护皇后和太子,唯有丞相您身为百官之首——”

    “言之有理,言之有理。”

    庄青翟被朱买臣的马屁哄得很开心。

    谨慎起见,启程去甘泉宫之前,他再次进宫见太子,将皇帝要在甘泉宫召见自己的事情告诉太子。

    “太傅,父皇此举何意?”

    “老臣不知,也许是有意托孤吧。”

    庄青翟故意做出沉重悲伤模样。

    太子刘据得知父皇可能不测,情绪既有悲伤失落又难掩欣喜:“父皇有天命庇佑,一定可以逢凶化吉,万岁无疆。”

    “但愿如此。”

    庄青翟擦了擦根本不存在的眼泪:“太子将来有大司马大将军、大司马骠骑将军作为依靠,倒也不用老臣多多[cao]心。”

    “太傅!你这是什么话!我还是个孩子,我不能没有太傅的教导!”

    太子刘据被庄青翟的话触动,对庄青翟陈恳表白。

    庄青翟看出太子已完全偏向自己,不由露出欣慰笑容。

    ……

    第二[ri]清早,庄青翟乘车来到甘泉宫,弓着腰走进大殿:“陛下——”

    “朕听说你近来非常忙碌,上午去未央宫议事,下午还要找太子谈事情?”

    “啊?”

    庄青翟愣住。

    因为皇帝的言语内容,更因为上方传来的皇帝说话的声音中气十足,根本不是他所想的命悬一线的病人!

    过度惊愕的他抬起头,看着盛怒的面容:“臣罪该万死——”

    “罪该万死?你知道你自己犯下什么错吗?动不动就罪该万死?”

    “臣——”

    “你明知道朕希望你和张汤和平相处,却一再挑起事端,你也知道朕不喜欢空谈误国的废物儒生,还给他们送钱财救济!至于这次犯下的错,朕不说你也知道!身为太子太傅关心太子是分内之事,但身为丞相,你理应和太子保持距离!明白吗!”

    “臣明白,臣惶恐,臣——”

    “那些儒生到底怎么回事?你可知道他们时常聚在一起诽谤朕?”

    “臣……”

    庄青翟不知如何回答。

    回答不知道,意味着他身为丞相是个无能之人,回答知道,则意味着他同样对皇帝存在不满情绪。

    “不知道怎么回答吗?”

    “臣……”

    “你这么吞吞吐吐,正说明你心里清楚朕此刻为什么生气,想用一个万全的回答忽悠朕!欺骗朕!既然如此,你回家吧!不必再做什么丞相了!”

    “臣……谢陛下恩典!”

    庄青翟匍匐跪地,抖如筛糠。

    前几代丞相的惨烈结局在他脑海中轮番滚过,或许,能够罢免归家养老已经是——

    “等等!”

    刘彻突然改变主意:“你还不能回老家!必须留在长安!协助调查!”

    “陛下——”

    庄青翟倒吸一[kou]凉气。

    罢了他的丞相职务却要他留在长安,这分明是——

    “怎么,有想法?”

    “臣……臣……”

    “你终究还是辜负了朕的期待。”

    言罢,刘彻命人将庄青翟拖出甘泉宫,送回长安。

    “陛下——”

    庄青翟不甘心,但也无可奈何。

    狼狈回到长安的他甚至没来得及向引为心腹的三长吏说明此次去甘泉宫觐见发生了什么,就被张汤带来的人团团围住!

    “张汤!你要做什么!这里可是相府!”

    三长吏大怒,呵斥张汤肆意妄为。

    张汤放声大笑:“这里确实是相府,但是你们维护的这个人已经不是丞相!”

    “什么?”

    相府众人震惊,纷纷看向庄青翟。

    庄青翟苦笑:“陛下刚才罢了我的丞相职务,我现在已经不再是——但是……但是……”

    突然想通的他怒目张汤:“是你!是你派人去甘泉宫在陛下面前搬弄是非!让陛下罢了我的丞相职务!对不对!”

    “庄青翟果然很聪明,这么快就想通关键,可惜——”

    张汤挥袖:“把他们全部作为逆贼同党拿下!”

    “张汤!你不能这样对我!我虽然不再是丞相,但我还是——”

    “不好意思,陛下早有手谕,允许我便宜行事。”

    张汤亮出手谕。

    庄青翟见到皇帝手谕,顿时放弃了挣扎。

    他理了理衣领,义正词严道:“我自己会走!不劳你们押送!”

    59.历史又被改变

    ……

    听说庄青翟去甘泉宫一趟先是被父皇罢免丞相职务然后又被张汤以逆贼同党的名义抓捕,太子刘据大惊失[se],赶紧找到卫子夫:“母后——”

    “什么事?”

    卫子夫此时正在上官婉儿的教导下抄写《千字文》并理解文字含义,突然被刘据打断,心情颇有不悦。

    “太子殿下——”

    上官婉儿向刘据行礼。

    刘据心烦,挥手让上官婉儿离开。

    上官婉儿起身,退出内殿。

    卫子夫放下毛笔,不悦地看着儿子:“发生什么事情?为什么不让细君留下来?”

    “母后,你什么时候和刘细君的关系……”

    “她才学好,又耐心,我为什么不能喜欢她?”

    卫子夫无法理解儿子对刘细君的对抗情绪。

    难道只是因为刘细君是四公主身边人?

    “母后……”

    刘据急得都快哭出来:“父皇……父皇刚刚罢免了丞相……”

    “那又如何?你父皇自登基以来,不知道罢了多少丞相,直接下狱的都不在少数。”

    卫子夫认为儿子反应过激。

    刘据:“庄青翟不一样!他以前是儿子的太傅!他——”

    “太子太傅又如何?魏婴是太皇太后的亲戚、田蚡是太后的亲弟弟,陛下罢免他们的时候不也一样没有顾及太皇太后、太后半点颜面?”

    “这次的事情真的不一样!庄青翟才被罢免,张汤就去相府把他抓进了大牢!”

    刘据急得牙齿差点咬到舌头。

    卫子夫抬头,看着一脸急切的儿子:“比今天更过分的事情以前不知道发生过多少次,只不过这次恰好发生在曾经担任你的太傅的庄青翟身上。”

    “母后!”

    刘据被卫子夫的淡定态度惹怒:“你为什么一点都不生气!庄青翟可是我的人!父皇将庄青翟罢免下狱分明是——”

    “你担心这些干什么!”

    卫子夫不耐烦地打断儿子:“只要你还是太子,自然会有无数比庄青翟更有能力有才学的人主动投奔你!”

    “可是——”

    “你父皇这么做必定有他的道理,不要凡事都试图违逆他。”

    “我……”

    刘据低下头。

    卫子夫对女官道:“送太子回去。”

    “喏。”

    女官上前,请太子离开。

    刘据不满地看着母亲:“母后,我感觉你变了。”

    “据儿,你想多了。”

    卫子夫抬手,催促女官带走太子。

    刘据于是不情不愿地走出了椒房殿。

    奉命送太子的女官向皇后复命:“殿下,太子已经——”

    “你是不是也很奇怪我对待太子的方式突然改变?”

    卫子夫打断女官的话。

    女官低头:“奴婢不敢。”

    卫子夫:“因为他是太子,即便年龄还是个孩子也不能被当做孩子,他必须快速成长,学会独自面对政治风[lang],而不是遇上事情就找我哭诉抱怨……那样的话他永远不会长大……”

    “殿下苦心,太子一定会明白。”

    “我并不在意他能不能理解我的苦心,只求他将来不要怨恨我。”

    卫子夫叹了一声,继续练字。

    另一边——

    刘据因为庄青翟下狱的事情冲进椒房殿找卫子夫的消息,很快传入李令月耳中。

    “母后是什么态度?”

    “皇后认为太子不该为庄青翟的事情如此失态,”从女官处得到后续情况的上官婉儿道,“她希望太子能够尽快成长,而不是每逢大事就惊慌失措,或是来椒房殿找自己。”

    “她的这些话确实有道理……”

    李令月对卫子夫并无强烈恶感。

    毕竟,史书上的卫子夫,命运完全不受自己掌控,不论是少女时期被刘彻临幸带入后宫还是老年支持儿子起兵造反最终自尽,她都始终被人推着走。

    如此没个[xing]、人生几乎全程随[bo]逐流的女人居然会对儿子说出这番话,可谓非常难得。

    当然,比起卫子夫和刘据的母子关系变化,李令月更好奇刘彻为何突然罢免庄青翟并让张汤将他逮捕入狱。

    史书记载,张汤因为丞相之位与庄青翟结怨,相互构陷,后被相府三长吏诬告下狱,最终由于刘彻派使者到监狱辱骂他,愤而自杀。

    张汤死后,刘彻后悔,意识到此事有内情,于是查办朱买臣为首的相府三长吏,庄青翟也为此下狱自杀。

    如今,本该发生在未来的庄青翟和三长吏下狱事件提前发生,执行人还是张汤,可见——

    [你改变了卫青和李敢的命运,难免引发以他们为中心的层层历史涟漪。这种情况在未来有个专门的词语叫蝴蝶效应,不过你不用理解。]

    系统突然出声。

    李令月皱眉。

    即便没有系统这番话,她也能感觉到她所[shu]知的历史正在发生变化,被司马迁记在史书中的汉武时代的历史未来会——

    [你在害怕吗?害怕历史改变以后,你也会失去身为穿越者的预知历史大事件的优势?]

    对于这个问题,李令月没有回答。

    因为,早在她立志改变霍去病的死亡命运以前,她就已经做好改变历史导致自己失去穿越者优势的心理准备。

    毕竟,以公主身份称帝本就是对历史最彻底的颠覆!

    ……

    ……

    刘据最终没能营救庄青翟。

    庄青翟知道张汤能拿到手谕抓捕自己是因为皇帝厌弃了自己,默许张汤趁机公报私仇,为免受辱,他入狱后不久就服毒自杀了。

    朱买臣三人没有自杀的勇气,试图为自己争取一线生机,然而他们擅长的手段,张汤更加擅长。

    随着牵扯进长陵大案的数以千计的人头落地,元狩五年也走到了尽头。

    恢复健康的刘彻返回长安,肯定张汤惩办长陵大案的功绩,如他所愿将他提拔为丞相,李敢虽然抓捕逆贼有功,但他被邪祟附身伤害大司马大将军也是事实,功过相抵加上卫青求情,只需再缴纳十万罚金就能将此事揭过。

    李敢本以为犯下大错的自己即便得陛下天恩保住[xing]命也至少要丢掉官职,没想到最终只需缴纳十万罚金就可以揭过,顿时欢天喜地,连声高呼万岁。

    元狩六年到来。

    正月,霍去病上奏章请求三子封王,刘彻[jiao]御史大夫议论,最终下诏将次子刘闳、三子刘旦、四子刘胥封为诸侯王,其中,次子刘闳的封地在齐,毗邻齐国的夷安作为封邑赏赐给刘闳的同母姐姐,从此五公主称夷安公主,又将睢阳正式撤郡县,后续可能为诸侯国。

    如此一系列大举动,长安城内顿时一片沸腾。

    虽然朝臣们早看出皇帝有心将三位皇子分封为王送出长安,但谁都没想到上书请求三子封王的竟是身为皇帝心腹爱将、皇后娘家外甥的霍去病。

    当然,比起三子封王,他们更关心皇帝将睢阳正式撤郡县的举动。

    众所周知,睢阳是天下武库,要害之地,自先帝以来,从来没有皇子封在睢阳为王。皇帝突然打破惯例将睢阳撤掉郡县安排为诸侯国,究竟准备将它作为谁的封地?

    联系皇帝去年罢免曾是太子太傅的丞相庄青翟并将他下狱[bi]迫他在狱中自杀的行为,朝臣们已经完全不明白皇帝对太子究竟是喜欢还是嫌恶?

    或者——

    两者兼有?

    当然,三子封王和睢阳撤郡县的消息虽然让朝臣们普遍陷入困惑,不知皇帝究竟什么心思,却也有人纯粹因为这件事而感到高兴。

    例如已经病入膏肓的隆虑公主。

    昔[ri],王夫人还在的时候,她为了给娇纵跋扈的独子陈昭平寻一份庇护,求皇帝答应将五公主许婚给儿子,刘彻答应了,如今更将夷安作为封邑赐给五公主,可见陛下始终将当年约定记在心上。

    现在,只要再向陛下讨要一份赦免手谕,确保将来儿子不管犯下什么大错都能饶恕[xing]命,她作为母亲也能瞑目了。

    同样感到高兴的还有李姬。

    她已经失宠,留在宫里也见不到皇帝,还可能遭遇新晋宠妃的羞辱,如果儿子们离开长安,她或许可以作为母亲同行,从此自由自在。

    想到这里,她来到椒房殿,对皇后卫子夫道:“皇后殿下,妾有不情之请。”

    “你想要什么?”卫子夫问。

    “妾的两个儿子都已经被正式封王,很快就会离开长安前往封地,妾身为孩子们的母亲……想……想……”

    李姬战战兢兢地说着。

    她不想留在皇宫过一眼看到头的无宠生活,她想出宫,想跟着儿子们一起离开。

    “妾想以母亲的身份和妾的儿子们一起去封地。”

    “当真?”

    “殿下,求您成全我!”

    李姬跪地,哀求卫子夫:“这冰冷的皇宫我是一天都不想呆了!”

    “可这种事情必须得到陛下的同意。”

    “妾知道,所以妾来求皇后殿下,求您可怜可怜我,在陛下面前为妾身美言,让妾身可以离开皇宫……”

    李姬哭得情真意切。

    可惜——

    卫子夫也无可奈何。

    “李姬,我帮不到你,我和你一样很难见到陛下。”

    “那该怎么办?!我……我知道了!我去找四公主!四公主能见到陛下!”

    意识到这点的李姬行礼退出,奔向四公主处。, ,887805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