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5 章 下地干活

作品:《流放后,我在敦煌当汉商

    “这只不行,看眼神就是个凶的,我不要。”一个提篮的农妇摇头,她蹲在摊前仔细打量,突然跟一只白猫对上眼,白猫的毛灰扑扑的,个头也瘦,跟那只狸花大猫相比,它的眼神温顺许多。

    “那只白色的,对,我要那只白猫。”妇人说。

    小春红解开栓在筐上的绳子,她拽着猫拖过去,说:“跟你主子回去,你好好逮耗子,她不会亏待你。”

    “对,我们屯里的地多,耗子也多,饿不着它。”妇人接过绳子。

    柳芽儿揣着一沓褪色的旧布走过来,这是用洗烂的床罩剪的,一块布正好能兜住一只猫,方便猫主子带猫回家。

    “这是我们主家给小猫的嫁妆。”柳芽儿笑嘻嘻地说。

    妇人笑了,她用布兜住猫,提着就走了。

    又来个人,小春红忙招呼说:“要不要聘猫?这些都是野猫,逮耗子的本事大。”

    “多少钱聘一只?”男人解下装铜板的兜子,指着隋玉脚边的两只大橘猫说:“我要那只花嘴巴。”

    “这两只有主了。”这是隋玉给赵小留的。

    男人收回目光,看了一圈,其他的猫体型都比不上那两只橘猫富态,他又看向隋玉,目光在呼呼大睡的两只橘猫身上打转。

    “那只小猫,对,跟我这两只猫一个色的,这只小猫是今年春天出生的,个头小点,你逮回去好好养,入冬了就长肥了。”隋玉说。

    男人勉为其难收下,往筐里丢一把铜子,直接拎着猫走了。

    这时一个一脸苦相的男人在摊前停下,小春红诧异地看他一眼,迟疑地问:“要聘只猫吗?”

    男人摇头,但也不走。

    青山察觉出不对劲,他丢下骆驼,走过来问:“干什么的?”

    “我、我……你们是不是城北赵千户家的人?”一脸苦相的男人开口,他看向隋玉,僵硬的脸上露出一个讨好的笑,问:“玉掌柜是吧?你们还要买奴仆吗?”

    隋玉站直了,这倒是巧了,她这两天还犯愁要去哪儿给赵小寻干活的奴隶,牙行卖的人多是小孩,青壮年只要有地就不会沦落到卖身的地步。而关内的奴隶贩子估摸着明年秋天才会再来,那时候又太晚了。

    隋玉交代小春红守着摊子,她牵着两只猫,让青山领着要卖身的男人去附近的巷子说话。

    “你叫什么名字?家住哪里?怎么想到要卖身?”隋玉问。

    “我叫水生,住在西城门外的黑水屯,家中行二,我老爹老娘病得要死,看病掏空了家底,还欠了一屁股债,活不下去了,只得卖身。”说着,水生忍不住抹眼泪,为了给老爹老娘看病,他媳妇跟他天天吵架,今年春天带着孩子跑了,现在家里穷得没下锅不说,地里的庄稼刚成熟,就被几家债主分干净了,实在是活不下去了。偏偏老爹老娘越病越重,还咽不了气,他狠不下心看老两口饿死,只能出此下策。

    “你行二,也就是说还有兄弟了?”青山开口问。

    “老大跟老三都不管,还要挖土把两个老家伙埋了……”水

    生叹一声,“算了,各尽各的良心,我卖身还债,再给爹娘准备两个薄棺,以后就不欠他们了。”

    ▏本作者绿豆红汤提醒您最全的《流放后,我在敦煌当汉商》尽在[小♂?说],域名[(.)]▏?来▏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

    他是累极了,家里污糟糟的一摊烂事,他没能力解决,不想再天天挨骂,他就生了逃离的念头。

    ()?()

    隋玉心想这是个真老实的,有气只会闷在心里憋屈自己,连句大声话都不敢说,小买回去也不用担心出什么幺蛾子。

    (s)?()

    “丑话先说在前面,我给你找个主家,往后你跟你的爹娘兄嫂可就没什么关系了,若是拿着主家的粮食回去接济爹娘,那时候就是砍你一只手,你也无处求公道。”隋玉说,“你再考虑考虑,我看你好像还有些犹豫。”

    ()?()

    水生的确心有犹豫,他支吾道:“我回去问问我爹娘。”

    隋玉闻言笑一声,说:“行,我在西城门等你。”

    他爹娘若是心疼他,这人绝不会走到妻离子散还背债的地步,他就是个糊涂蛋,这时候还去征询他爹娘的意见,那就卖身养家呗。

    隋玉跟青山招呼一声,她牵着两只胖猫往西走。

    野猫虽然怕人,但胆子不小,这俩又是贪吃的,每走一段路,隋玉就给它俩喂坨煮蛋,靠着两个煮蛋吊着,一路顺顺利利牵到西城门。

    “这个小阿嫂,这两只猫是在集市上逮的吧?还有没有?”一个男人从城外跑进来,他路上听人说城里有送猫的,立马急匆匆找来。

    隋玉给他指路,说:“还剩七八只,你快点去,晚了就没有了。”

    男人“哎”一声,大步跑了。

    隋玉找个阴凉地蹲下,她掰着煮蛋逗猫,一个放羊的小孩拽着羊过来,羊也不放了,就蹲在猫旁边看猫吃食。

    “它们真肥啊。”小孩忍不住伸手摸摸猫尾巴。

    “你的羊也很肥。”隋玉说。

    小孩点头,说:“我天天找最嫩的草喂它们,等黄豆摘了,我去地里捡黄豆喂它们。”

    隋玉夸他有耐心又负责,小孩心里美滋滋的,也不摸猫了,他坐她旁边跟她讲他是怎么养羊的。

    大概过了一盏茶的功夫,小孩说得口干舌燥,水生出现在城门口,隋玉挥别聊天搭子,牵着猫走过去。

    “如何?”她问。

    “说好了,我大哥拿了我的卖身钱会给老爹老娘看病养老。”水生浑身上下洋溢着轻松。

    隋玉暗骂声愚笨,她带着人往小的婆家走。

    “带户籍了?”

    “带了,玉掌柜,买我的人是谁?”

    “赵千户的妹妹,我小姑子。”隋玉想起黄家二老的为人以及水生的性子,提前叮嘱道:“你是我小姑子掏钱买的,也是落在她名下,以后只用听她的话,她让你去犁地,你不能去捆草,她让你去地里割草,你不能听其他人的差使留在家里晒草。”

    水生应下。

    到了黄家,大门从里面拴着,灶房的烟囱在冒烟,隋玉贴在门上看,从门缝里看见阿宁在檐下站着,她出声喊:“阿宁,是三舅娘,你跟谁在家啊?”

    “我在家。”赵小盖上锅盖跑出来,她打开大门,解

    释说:“只有我一个人在家()?(),

    我做饭没法看孩子()?(),

    担心阿宁跑出去了()?(),

    我就拴上大门?[(.)]??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s)?(),

    他个矮,开不了门。”

    “是该注意些。”隋玉牵着猫进来,说:“你要的仆人,我给你送来了。”

    水生拘谨地站在一旁。

    小愣了一下,这么快啊。

    “你不想买了?那我买回去也好,正好能帮你三哥伺候庄稼地。”隋玉敢单方面应下买人的话,就是揣着这个打算。

    赵小擦擦手,说:“买,你跟我三哥想买奴隶,你们再寻摸吧。三嫂,你进来说话,我锅里还在炒菜。”

    隋玉把猫拴在门环上,交代水生看着孩子别来摸猫。

    “买仆人这事,妹夫怎么说?”她进灶房问。

    “他能说什么?他没意见,钱在我手里攥着,怎么用还不是我说了算。”赵小轻笑,“我公婆有意见,不过他们怵我三哥,怕我回去告状,在家唉声叹气两天,见我不改主意,也就没多说。就是不高兴,一天到晚黑着个脸,阴阳怪气地说阿宁是小少爷。”

    隋玉不意外钱在小手上,从她能一口说出今年赚了多少钱,她就知道小心里清明着呢,知道掌管家里的财产大权。黄父黄母和黄家老二手里肯定也攒了钱,但大头是在赵小手里握着。

    “你有什么顾虑和想法多跟妹夫说说,得了好处,嘴上多说几句好听的话哄哄人,免得夫妻离心。”隋玉指点一二。

    赵小掩嘴笑两声,打趣道:“你没少给我三哥灌迷魂汤吧?”

    隋玉往灶洞添些柴,笑着说:“是,他没少喝。”

    赵小哈哈大笑,她感叹道:“还是跟你在一起过得畅快,我家的老少几个都是榆木,开不起玩笑,心里不舒坦,脸就垮了,我见了也不高兴。”

    “世上没几个我这样的,能遇到一个当你嫂子,你就知足吧。”隋玉臭屁道。

    赵小“呸”她一声,“你是真不知道谦虚啊。”

    隋玉笑,见锅里的酸菜炖豆腐出味了,她拍拍手说:“你忙,我回去了。”

    “在我这儿吃吧,我多炒个菜。”

    隋玉摆手,她不回去,到了饭点该有人进城找了。

    赵小让她等等,她铲起锅里的菜,添上水,又快步进屋拿十个鸡蛋装兜里递给隋玉,这是聘猫的礼数,不管亲还是疏,给些东西,意思是猫就是自家的了,以后也好养活。

    “三嫂你放心,我跟阿宁他爹说了,我要是累狠了,以后怕是怀不上孩子,他对买仆人的事没意见,还让我以后就在家歇着。”赵小小声说,“再一个,他跟我是一条心的,亲弟弟比不上亲儿子,他也知道藏私。”

    “你心里有数就行,但也别太抠着你公婆,粮草生意,他们也出力了。”隋玉不想操心她家的家事,更不想掺合到她们婆媳关系中,了了说几句就要出门。

    “三嫂,你别光说我,你也别累着了。”赵小追出去说。

    隋玉摆摆手,头都没回,她是奔波半年,还能歇半年,身体亏了能养回来,她心里有数。

    猫都聘出去了,小春红、柳芽儿和青山还在街上等着,见隋玉过来,三人牵着驮筐的骆驼迎过去。

    “回去了。()?()”

    隋玉说。

    “那人卖身了吗?()?()”

    青山问。

    隋玉点头,她骑上骆驼,看了看筐里的东西,杂七杂八什么都有,给钱的,给粮的,给枣子的,给篾箩的,还有给菜的。

    回去的路上碰到腊梅嫂子和她男人牵着骆驼送菜回来,隋玉说:“花椒树下长新苗了,明年开春了你来挖走。▔()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你还记得啊,我还以为你忘了。()?()”

    腊梅嫂子笑,她拍拍骆驼,说:“我赚到钱了,从旁处买了五棵花椒树回去,明年就能结果,你那里的我就不要了。”

    “阔气啊。”隋玉调侃。

    “托你的福。”腊梅嫂子大笑,“不跟你说了,快回去吧,你家饭好了。”

    隋玉应好。

    回去后,隋玉把水生的事说给赵西平听,他没说什么,只要小不受气不受苦,她婆家的事他不多掺合,只起个倚仗的作用。

    “以后若是遇到合适的,我们也再买个人回来种地。”隋玉睨男人一眼,说:“我们赚钱容易,你别抠搜地舍不得钱。”

    “我们请帮工就行了。”赵西平觉得钱用在隋玉身上更重要,穷家富路,她出门多带些钱,他心里踏实些。

    隋玉懒得理他,斜他一眼示意他闭嘴。

    库尔班和安勒端碗路过,赵西平看见他俩想起户籍的事,他叫住人,说:“你俩下午跟我去官府一趟,在官府那里留个底,户籍先落在我这里,往后想出城要经我同意。”

    这些零零碎碎的事一一规整妥当,隋玉闲下来,就带着小崽下地割麦子,隋良也下地了,客舍的生意交给老牛叔和阿水。

    隋玉提前交代过,留了二亩麦子没割,这二亩麦子是她们一家四口的任务。

    “好几年没正儿八经忙秋收了,姐,我还记得才来敦煌的时候,我俩跟着我姐夫在地里干活,他天天板着脸,活像要吃人。”隋良说。

    赵西平下值赶过来,一走近就听到这话,这让他进退两难啊。

    “才不会。”小崽很自信,他鼓着红扑扑的脸蛋子,犟着说:“我爹才不会,他可好了。”

    “你知道个屁,我跟你娘受苦的时候又没有你。”隋良翻白眼。

    小崽懵了,他看向隋玉,眼珠一转,恍然道:“娘,我舅舅又撒谎。”

    “那时候没你,你舅舅没撒谎。”隋玉瞟赵西平一眼,说:“那时候你爹把你藏得紧,不肯给我。”

    这话只有夫妻二人明白意思,赵西平烧成个大红脸。

    作者有话要说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