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2 章 考验

作品:《六零之走失的妹妹回来了

    “小华,有件事我想应该提前和你知会一声,我得调去东北了。”厂里的通知已经下来,半个月后,他将和这次抽调的同事一起,踏上前往东北的火车。

    今天晚上,小华的心情似乎很好,徐庆元斟酌了许久,还是在分别的时候,说了出来。

    许小华上一秒正在和他聊着章厉生和郑楠的事,听到这话,懵了一下,愣愣地看着他,“去多久啊?”先前每次问他,他都一副并不着急的样子,她都以为是自己过于担忧了。

    原来,他只是将情绪藏匿的好罢了。

    “不是暂调,就是在那边了。”这句话,徐庆元是望着小华说的,等看到小华的眼睛瞬时瞪大了些,显然很是意外的样子,徐庆元心里颇有些过意不去。

    他知道,不管是小华,还是许家其他人,都希望他能留在京市。小华是许叔叔和秦姨唯一的女儿,又离家这么多年,他们不会愿意让女儿再离开他们,去那么远的地方。

    他这一去,他和小华之间……

    冬夜的八点,路上已经没有行人,微弱的月光照在胡同口的石砖上,显得街道都有几分冷寂,许小华和徐庆元站在胡同口,默然无声许久。

    “庆元哥,我回去和我爸妈说下,可以吗?”她是知道,这个年头的工作调动,可能一去不返。

    她还没穿来之前,看过一个新闻,讲一个申城的工程师在建国初期响应号召去支援边疆,后来就拖家带口在边疆扎根了,年老以后,想落叶归根,然而当年他怀着一腔壮志前往边疆时,手里捏的是一张单程票。

    最后经过一二十年的奔波,在咽气之前终于重新拿到了申城的户口,葬在了申城。

    许小华不敢想,如果庆元哥真的去个十年、二十年的,她和他之间该怎么办?

    艾大姐家床底下那一个小铁箱子上积着的浮灰不由浮现在眼前,这一瞬间,她觉得历史很奇怪,明明觉得艾大姐的经历好像离她很远了,可是这个时候,她自己似乎也将重复艾大姐走过的路。

    徐庆元见她低垂着脑袋,知道这姑娘已经意识到,他这一去,两个人之间将会面临的问题,唇不由紧紧抿了起来。

    然而对于小华请父母帮忙的提议,仍旧是狠心拒绝,“小华,许叔和秦姨就算能帮得了这一次,还有下一次呢,我的问题不是那么好解决的。”

    俩人都没有再说,许小华是怕自己忍不住掉眼泪,而徐庆元是不忍掐灭了她最后一点念想。

    徐庆元没再让她送,看着她返身进了胡同,看她站在自家门口,朝他挥手。

    胡同里有零星的灯光,隔着几十远,他看不清她的表情,也抬起手朝她挥了挥。

    晚上十点钟,徐庆元回到了宿舍,室友谭建华还没睡,见他回来,一骨碌从床上爬了起来,“徐哥,你被调去东北建设新厂的事,和你对象说没?我和你说,这事你得早说,不然回头你对象知道了,怕是有得和你闹呢!”

    徐庆元摇摇头,“她不会。”

    谭建华见他情绪不好,猜想是舍不得对象,他以前不懂

    这事,现在自己处对象了,有时候长时间不见,心里就有些不得劲,推己及人,不由试探着问道:“徐哥,你就不想着,和厂里反应反应,这次就不去了吗?”徐哥虽然仍是在原油化验工的岗位上,可是他能明显感觉的出来,随着徐哥展现出超拔的业务能力,领导们对徐哥也愈发倚重一些,现在工程师们开技术会议,也会把徐哥喊过去。

    ()?()

    徐哥如果开口想留下来,领导们未必不会考虑。

    ()?()

    见徐庆元朝他看过来,又坐直了身道:“这可不是一年半载的,以后就这么留在东北也是有可能的,虽然说,这一去有升职的机会,但是你和对象之间,怕是就没可能了,你可得想清楚了。”

    ?半疏提醒您《六零之走失的妹妹回来了》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

    在谭建华看来,人活着不就图个快活,还有什么比老婆孩子热炕头更快活的事儿?他越想越是这么个理儿,接着劝道:“徐哥,我也是看你人好,才和你推心置腹,你这回可真要想清楚了,你对象这么好,又不嫌弃你身家不如她,工作不如她……”

    ()?()

    谭建华在喳喳地说着,徐庆元有一搭没一搭地听着,上次温钰让他打提前转正申请的时候,他面上没当回事,心里也是有两分期待的,如果他的提前转正申请能被通过,至少说明厂里对他的家庭成分是能够宽容一些的。

    然而他的申请很快就被驳回了,想到这里,徐庆元的眼睛微微暗了点,脑海里又浮起晚上和小华道别时的场景。

    虽然她没多说,但是他知道,她是想他留下来的。

    徐庆元想了一夜,第二天一上班,就去找了刘书记。

    刘书记看到他来,似乎有些惊讶,微微抬了眉,笑问道:“小徐,你今天过来找我,是有什么事吧?”

    徐庆元倒没拐弯抹角,把自己的困难说了两句,就听刘书记深深地叹了一声。

    “小徐啊,你来我们厂里工作半年多了,一直兢兢业业的,不仅温钰看在眼里,我也是看在眼里的,就是你的家庭成分有些拖后腿,这次组织将你派到东北去参加新厂的建设,既是磨练,也是机会,你可得好好把握啊,总不能一直待在原油化验工这个位置上吧?那真是屈才了!”

    徐庆元客气地道了声:“您谬赞了!”

    刘书记摆摆手道:“不,不,是不是‘谬赞’,我心里清楚,你从京大过来,是我着手接收的档案和材料,你的能力、品行,我是一清二楚。这回去东北的名单,温钰也和我讨论过好几回,是我执意要把你加进去的,东北那边的新厂,困难大概不小,厂里的意思是要派一批技术骨干过去……”

    说到这里,刘书记停了一下,抬眼望着徐庆元道:“至于家庭方面,唔,不急嘛,你们都还年轻,以后你在东北新厂扎稳了脚跟,再把家属接过去,是一样的。再者,你们双方也经过了组织和时间的考验,那才能真的道一句‘志同道合’,你说对不对?”

    刘书记的话虽说的委婉,但却明确地告诉了徐庆元,他调去东北的事,已经是板上钉钉的,轻易更改不得。

    徐庆元微微垂了眼眸,他可以不在乎升不升职,却不能不在乎这份工作,爸爸那

    边还需要他每月寄钱过去。

    微微抿唇道了一句:“刘书记,打扰了,是我先前考虑的不周全。()?()”

    刘书记见他口气软了下来,心里也松了一口气,面上带了几分笑容,“没事,年轻人嘛,都有虑事不周全的时候,但现在是祖国建设的关键时期,正需要你们这样有知识、有能力的青年冲在前头,你可得接受住组织的考验啊!()?()”

    话说到这里,徐庆元觉得自己已经没有再待下去的必要,提了告辞,等从刘书记的办公室出来,恰好看到温钰拿了一叠材料过来,俩人点了点头。

    等徐庆元走了,温钰才进去问道:“刘书记,徐庆元刚过来,是为着调去东北的事吗?()?()”

    刘书记喝了一口茶,叹道:“是,都不愿意去呢,我这几天可接待了不少打退堂鼓的,一个不去,两个不去,那边的新厂怎么办呢?再说,徐庆元脑子好,业务能力也强,去那边,说不准能派上大用场。?(小♀?说)_[(.)]??来?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温钰试探着问道:“他有说,是为着什么不愿意去吗?”

    刘书记“嗐”了一声,“为着对象,觉得不能对人家不负责任。”顿了一下又道:“嗯,他这对象确实不错,我和他说,后面等扎稳脚跟了,把对象也接过去,真是国家大力发展工业的时候,东北那边急需人才呢!”

    温钰微微笑道:“是!”心里却觉得,大概是那位许同志不愿意,才迫的徐庆元过来找领导,不然以徐庆元的性格,是不会来开这个口的。徐庆元这还没走呢,人就开始闹了起来,等以后徐庆元真去了东北,和许同志大概率是得分道扬镳了。

    温钰忽然有点好奇起来,事情会不会真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

    许小华这一夜也没睡好,翻来覆去地想了很多。早上起来的时候,还顶着一对黑眼圈,见到爸爸在院子里忙活着,轻轻喊了声:“爸。”

    许九思正在给桂花树剪枯枝,转身见女儿没什么精神的样子,笑问道:“小华,昨晚睡的不好吗?”

    许小华“嗯”了一声,想了想,还是和爸爸坦白道:“爸,昨晚上,庆元哥和我说,他要去东北。”

    许九思停了手里的活,望着女儿的脸,缓声问道:“小华,那你是怎么想的呢?要爸爸妈妈去给你们想想办法吗?”小华回来以后,从来没有向他提过要求,许九思想,只要女儿和他开口,他是愿意放下原则,去找领导和老同学们帮帮忙的。

    许小华犹豫了下,摇头道:“不用了,爸,庆元哥说的对,你能帮得了一次,帮不了两次三次。”至于她和庆元哥之间,以后再说吧!

    父女俩在院子里说的话,秦羽和沈凤仪都听到了,吃早饭的时候,当着小华的面,沈凤仪没有多问,等小华去上班了,沈凤仪才和儿子道:“九思,不然你私下去给庆元找找关系,”又怕儿子为难,轻声道:“咱家就小华这一个孩子,我想组织上是愿意照顾一些的,你说呢?”

    许九思道:“是愿意,但是妈妈,小华和庆元不愿意这样,这件事也得孩子们点头应下才好说。孩子大了,有她自己的想法。”

    沈凤仪叹道:“是啊◎()◎?来◎_?◎_?看最新章节_?完整章节◎()?(),

    这两孩子都有主意着呢!就是庆元这一去()?(),

    他和小华的婚约怕是也难作数了(s)?(),

    我还很喜欢庆元这孩子()?(),

    人品是没得说,两家也算知根知底的。”她私下里看着,小花花也是极愿意的。

    老太太也知道,徐庆元的事不是难在在调不调动,而是难在他的家庭出身,即便这回九思帮了他,也是治标不治本。

    只要徐佑川还戴着一天帽子,徐庆元的问题就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

    老太太这边为准孙女婿的事,心烦着,许小华这边,心里也是乱糟糟的。

    早上到办公室看到万姐,也是无精打采地打了个招呼,万有芹笑问道:“怎么了,出什么事了吗?”

    许小华就把对象要调到东北的事说了,万有芹安慰了她几句,忽然问她道:“那如果你家里为此不同意你们俩,你还愿意吗?”

    许小华怔了一下,轻轻点了点头,“愿意。”

    万有芹笑问道:“为什么?”

    “为什么?”她想,大概是一想到这个人,她就安心,可能是因为幼时在人贩窝里的经历,也可能是长大后再次见面,他为了不让她为难,一度没有告诉所有人,她的命,是他救的。

    见她不说话,万有芹也没再追问,只是和她道:“我前两天还和你说,郑楠和章厉生的事,咱们没必要劝,你现在明白了吧?”

    两人正说着,保卫处的小张送了封信过来,许小华接过来一看,是艾大姐寄来的。

    忙打开来看,看了两三行,就忙站了起来,问万有芹道:“万姐,今天郑楠来了吧?”

    “来了,怎么了,你找她有事儿?”

    “嗯,有,还是好事儿!”说着,急匆匆地去找郑楠。

    郑楠正在桌上整理着材料,看到许小华来,笑问道:“怎么了,看把你急的,是柑酱有什么新发现?”

    许小华摇头道:“不是,你看艾大姐的信,问我们愿不愿意去春市工作个一两年,跟着她学制糖,她说如果我们愿意去的话,她可以帮忙给我们单位领导写信。”

    郑楠皱了皱眉,接过许小华手里的信看了一下,略过前头的几句问候,就见后面写着:

    “小华,此次来信,是有一个消息知会你和郑楠,近听闻轻工业部预备组织一个制糖学习班,将从各省的相关单位,抽调人员过来,因为主要学习地点在春市,我得了一点便宜,如果你和郑楠愿意的话,我可给你们单位领导写信,为你们说明情况,学习时间大概维持一年,如有意愿,请尽快复信,也请转告于郑楠。”

    不同于许小华的雀跃,郑楠看完后,兴致缺缺的道:“小华,这是个好机会,艾大姐在制糖这个领域声誉很高,如果能跟在她后面进修,肯定会所得匪浅。”

    小华问道:“楠姐,那你呢,你要不要去?”

    郑楠摇头道:“我大概不去了。”

    “为什么?你自己都说,跟着艾大姐,肯定会学到东西。”

    话一问出口,许小华就反应了过来,她想起了还躺在病床上的章厉生,他断了腿,这一年是正要人照顾的时候。

    果然,就听郑楠轻声道:“我有些私事,这一年不便离开京市。”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小伙伴们的支持,3月12号生下了一个小宝宝,本来以为可以顺产,最后是剖出来的,将近八斤,圆头圆头,皮肤很白,医生说是那天新生儿里的第一名。111章评论区的400个小红包,今天统一发放,再次感谢大家的关心和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