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作品:《康熙家的外室不好当

    第113章

    第113章

    晕倒的不只是荣妃,还有年纪大的端嫔跟僖嫔,太子便让女眷先行退到[yin]凉的地方,不用陪着他们在天坛上继续晒着。

    她们先退下,太医也很快过来替她们看诊,又过一会,太子让她们先行回宫,而太子本人继续带着阿哥们祈雨。

    王秀花自己也热得不行,回到宫里第一件事便是把厚厚的吉服脱下,歇息一会后便用冷水洗澡,过后才觉得整个人缓过来。

    “娘娘,要不要请太医过来看看?”香彤有些担忧。

    “本宫没事,这个时候就别添麻烦了,外头有下雨的迹象吗?”

    香彤摇摇头。

    王秀花叹[kou]气,外头艳阳高照,没有半点下雨的迹象,这次祈雨怕是以失败告终。

    到了傍晚,天[se]黑下来,王秀花听说太子等人一直熬到傍晚才从天坛那边回来,足足祈了一[ri]。

    夜里,各宫都歇下,紫禁城都变得安静,咸福宫的烛灯都吹灭,王秀花睡得迷迷糊糊,觉得屋檐上有动静,她睁开眼,仔细一听,好像是下雨的声音,雨珠砸在屋檐上,她噌的一下坐起来。

    “香彤……”

    “娘娘怎么了?”守夜的香彤睡得很轻,听到自家娘娘喊她,很快就醒了。

    “外面是不是下雨了?”

    香彤用火折子把烛灯点上,两人都是简单披上一件宽外衣就到外面看,哪怕是外面昏暗漆黑,她们也发现真的是下雨了,豆大的雨珠啪啪啪砸在屋檐上与地面上。

    “娘娘,太子祈雨成功了。”香彤兴奋道。

    王秀花也觉得十分怪异,竟然真的下雨了,白天还是没有一点下雨的迹象跟征兆,没想到深夜竟然降雨了。

    其他人还在[shu]睡。

    她往前走几步,把手伸到屋檐外面,微凉的雨水落在她掌心上,内心盼着这场雨下得久一些。

    过一会儿L,兆佳氏跟万琉哈氏也醒了,从房间里出来,见到外面下雨,也忍不住惊呼:“下雨了,娘娘,竟然下雨了。”

    这场突如其来的雨惊动不少正在[shu]睡的人,原本安静的皇宫出现窸窸窣窣的动静,有人起来看雨。

    王秀花站在外面一直看着雨水落下,本以为这场雨能持续久一些,至少会到天亮,但没想到她们在外面只站了一会,那雨势渐渐变小,连雨声都快没有了。

    “娘娘,是雨停了吗?”

    “好像是。”

    “怎么这么快就停了?”香彤纳闷。

    “估计过几天还会下雨吧,我们先进去吧。”

    王秀花觉得既然有雨了,之后应该还会再下,不过刚才那场雨不够久,只微微弄湿地面,远不能解决炎热干旱的问题,不过这是吉兆。

    第二[ri]清晨,谁都知道昨晚深夜降雨了,太子祈雨成功,这么玄而又玄的事情竟然会发生,连同太子都被认为是天选之子。

    很快,太子胤礽被认为是大清的福气,是

    能保佑大清之人(),是受老天庇佑的皇子?()?[(),民间渐渐出现一种声音,便是让太子尽快登基承位,以佑大清,承接老天的福佑。

    这下就真的成了[bi]宫了。

    王秀花听到这些传闻都忍不住为太子担心,皇上没有亲自去祈雨自然是因为皇上身子不如太子年轻力壮,他本来就大病一场过,这种站在[ri]光下暴晒祈雨的行为不适合年迈的皇上,皇上才让太子顶替,不过却成了太子得民心的一举。

    尽管太子祈雨成功,夜里降雨,不过降雨不多,也不够久,那点雨只经过一[ri][ri]光的暴晒就挥发得一干二净,这天该热还是热,这田地依旧干裂。

    但祈雨成功让京城的百姓多了一分希望,觉得天无绝人之路,他们是被保佑的子民,开始期盼着下一次下雨。

    可是这一等又是半个月,到了八月中旬,除了最初那场只下了两刻钟的雨,再无雨水,地面开始干裂,旱灾越来越严重。

    祸不单行的是不知是不是因为闷热不已,京城又出现疫情。

    王秀花晓得又有疫情时,都忍不住担心起来,上一次时疫也才过去没几年,时疫有多可怕,她是深有体会的。

    紫禁城已经开始戒严。

    “娘娘,内务府那边说从今[ri]开始不会再送冰块过来,说是冰块不够了。”香彤进来说道。

    “整个后宫都没有冰块了吗?”

    “好像是这样,只有皇上太后那里有。”

    可见如今这天有多热,整个后宫都没有冰了,不仅仅是冰块的问题,这还牵扯到粮食谷物与水源的问题,再这么热下去,连水都没了,这京城怕是要大乱。

    “娘娘,你说让太子再次祈雨,不就能解决问题了嘛。”

    王秀花抬眸看向香彤,轻声道:“哪有那么容易,上一次成功,这一次不一定成功,这么玄乎的事情哪能连着两次发生。”

    ……

    事实上,不仅仅是香彤这么想,眼看着八月只下了一场雨,那场雨又十分短暂,太子祈雨成功,让大家又生出希望,希望太子再次祈雨,朝堂的官员不停地上折子要求太子再次祈雨来解决旱灾,甚至京城的百姓都盼着太子再次祈雨来拯救危难之中的百姓。

    康熙把太子叫过来询问他,愿不愿意再次祈雨。

    太子跪下来:“皇阿玛,只要皇阿玛让儿L臣做什么,儿L臣就做什么,只是这祈雨第一次灵验,不代表第二次也灵验,儿L臣怕百姓失望。”

    “再祈一次吧。”

    “儿L臣遵旨。”

    到了八月二十七,太子再次领着阿哥们到天坛祈雨,这次后宫小主嫔妃不用随行,祈雨当天依旧是艳阳天,跟上次一样,太子祈了一天,白天到傍晚,天黑下来后才从天坛上回宫。

    然而这一次夜里并没有降雨,毫无变化。

    京城依旧高热不已,连疫情都变得更加严重,康熙已经让人从江南那边运来粮食谷物,水源也从有水的地方开始让人用车马运输,哪怕是耗费人力银两也得保证

    () 京城内的百姓生活安稳。

    目前最严重的还是时疫问题,康熙让太医院的太医尽快找到解决时疫的方法,这高热到了秋[ri]应该会有所缓解。

    因有了时疫,加上太子第二次祈雨不成功,渐渐的没人再说换新帝,太子继位登基的事,大家注意力已经转移到时疫上。

    京城已经有十余人因为时疫而死,人数还有上升的趋势。

    康熙为了时疫一事,连续十几[ri]烦心不已。

    ……

    王秀花怕互相传染,咸福宫也已经不得随意进出,胤祄这几[ri]不知是不是因为燥热的缘故,身上起了一些红疹,这红疹是又疼又[yang],他这几天闹腾得厉害。

    “娘娘,小阿哥好像有点发烧了。”香彤摸了摸胤祄的额头,说了一句。

    王秀花心里一紧,怕胤祄不是简单的起红疹,怕他是得了疫病,她也摸了摸,也摸不出来是不是真的发烫,胤祄的身子本来就是热的。

    “让小伍子去请太医。”

    香彤走出去。

    王秀花抱着胤祄,这孩子这几[ri]都有些蔫蔫的。

    “额娘,[yang]。”

    “额娘给你涂药,你别随便抓,除了[yang],还有哪里不舒服,喉咙有没有痛?”

    “没有,就是[yang]。”

    第113章

    王秀花拿来药膏给他涂抹,几乎所有发红的地方都涂抹了一遍,胤祄才好受一些。

    太医过来给胤祄看诊,查看一番说是胤祄只是天气高热引起红疹,身上起了痱子,只要不挠破皮肤就没有大碍,叮嘱她们痱子不能捂,等天气凉了应该自己就会好起来。

    王秀花才松一[kou]气,顺道问了太医染上时疫会有什么症状。

    “听说先是喉咙发肿发热,呼吸困难,再是面部溃烂,那染疫之人大多是呼吸不得而亡,若是喉咙发热发炎,娘娘才需要小心。”

    送走太医后,王秀花就忍不住先掰开胤祄的喉咙看一看,只是看到发红,并没有发肿,她问胤祄咽[kou]水疼不疼,胤祄摇摇头说不疼。

    “哪里疼都要跟额娘说。”

    胤祄乖乖地点头。

    “十五阿哥他们那有没有什么问题?没有人染疫吧?”

    “没有,没听说宫内有人染疫,大多是在宫外,娘娘别担心,我们不会有事的。”

    王秀花没法不担心,这疫情一般持续好几个月,甚至大半年,这期间随时都有风险,这疫病不看人,并不会因为你是谁而饶过你,只能盼着早[ri]过去,太医们找到解决疫病的药方。

    眨眼间八月就过去了,到了九月初,这天依旧闷热,但不像七八月那么热了,还是一场雨都没下,这宫里的井水听说都有些枯竭,打水困难。

    这疫情变得更加严重,原本只有宫外的人染疫,前[ri],宫里也有一人染疫,跟上次一样,那人很快被送到宫外。

    王秀花担心胤禑胤禄两兄弟,中间还过去一趟阿哥所看他们兄弟两,亲眼看到他们无恙,她才放心

    皇上那边就更

    不说了,乾清宫也是不得随便进出,皇上也没有召人侍寝,更没有踏足后宫,减少与人的接触。

    到了九月五[ri],宫里传来一个噩耗,端嫔病逝,而僖嫔也病重,听闻僖嫔是染上时疫,由于僖嫔也年迈,皇上不忍让她出宫,只是将长[chun]宫隔离起来,端嫔的丧礼办得简单,丧事从简,没过几[ri]也传来僖嫔病逝的噩耗。

    这是这次时疫中第一个逝世的娘娘,后宫更加人心惶惶了,时疫来势汹汹,大家都是能不跟人接触就不跟人接触,减少外出。

    随着宫里染疫的人一个接着一个,大家的心就更加悬着,连高热缺水的问题都暂时忽略了。

    王秀花怕咸福宫也出现染疫的人,让出宫的奴才一定要戴上面罩,遮住[kou]鼻,办完差事后就尽快回宫,不要在外逗留许久。

    好在胤祄真的只是出痱子,这天气微微转凉之后,他身上的红疹也就随之消失了。

    到了九月中旬,宫里又传来噩耗,太子染疫。

    这消息也吓坏众人,连太子都会染疫,他们怕是也会有风险,怕逃不过去。

    王秀花更担心胤禑,怕胤禑过去探望太子,她又过去阿哥所一趟,叮嘱胤禑胤禄,关心太子可以,但不要前去太子的毓庆宫。

    “额娘,毓庆宫已经被人守着,我们也进不去。”胤禑说道。

    “总之你们自己在自己的宫院待着,那病是会传染的,你们别靠近染疫的人,要懂得保护好自己,胤禑也是,胤禄也是,你们两一个人,一个感染,就代表着另一个也有可能会感染,不仅仅是你们,你们宫里的人都有可能会被感染,小心谨慎是最好的。”

    两兄弟点头。

    胤禑看着自己的额娘,说道:“额娘,你自己也要小心,我跟弟弟都会好好的,额娘,你不用过来特意叮嘱我们,你出门便会遇到人,还是尽量不要出门好,你还要照顾弟弟呢,我们长大了,会自己照顾自己,而且还有嬷嬷跟红莹姐姐呢,额娘不用担心我们。”

    王秀花摸了摸胤禑的头,笑道:“你们是额娘的孩子,额娘没法不担心你们,不过你说得对,最近要减少出门,额娘没什么事的话就先不过来了,你们也是,既然不过去上书房那边,你们自己在宫院里也要好好读书练字,不要乱跑,更不要出宫。”

    胤禑点点头,说他知道了。

    王秀花叮嘱完后才离开。

    ……

    另一边,太子染疫,好几个太医都被叫去给太医治疫,太子妃石氏更是过去守着太子,不过太子目前没有好转的趋势。

    康熙听到太医们的奏禀,也一直担心太子,听到太子病危后,他还是忍不住过去毓庆宫,不顾阻拦。

    太子昏昏沉沉躺在床上,康熙见到如此虚弱的太子,心跟着一揪,这个时候没有什么储君君臣,只有父子。

    “保成,保成……”康熙在床边唤两声。

    昏睡中的太子没有听到。

    康熙连着唤几声后,太子才迷迷糊糊转醒,见到床边的人包裹

    得严实,面部都遮起来,他都认不出来是谁。

    “保成……”

    直到对方喊保成,他才知道那是皇阿玛,他也忍不住唤了一声,“阿玛……”

    不过因为喉咙肿胀,发出来的声音几近听不见,太子只是殷切地看着阿玛,阿玛能来看他已经是最伟大的父爱。

    谁都能染疫,唯独阿玛不能,阿玛可是天子,要治理天下的人,阿玛要是染疫,谁来处理朝政。

    “阿玛,儿L臣会死吗?”

    “不会的,保成不会死,太医们会尽全力医治你,阿玛不会让你死的。”

    太子看着他阿玛,他相信阿玛此时说的是真心话,阿玛不想让他死,他还是太子,阿玛让他二次祈雨,他去了,他知道第二次不会像第一次那么幸运,阿玛心里也不想让他二次祈雨成功,阿玛是想要他失败的,失败了就证明他并非是那个天选之人,并非能拯救大清百姓的人。

    太子胡乱地想着,他是太子,阿玛也只是让他当太子,不想让他当上皇帝。

    “保成,你会好起来的。”

    “阿玛,你握握儿L臣的手。”

    一旁有人说万万不可,会有传染的风险。

    太子见到阿玛把手伸过来,握着他的手,虽然还是隔着一层包裹的手套,他握不到阿玛温热的手掌,不过这样就够了,阿玛心里有他,他还是阿玛的儿L子。

    “阿玛,儿L臣要是死了,阿玛不要难过。”

    “别说傻话,保成不会死的,朕一定会让太医医好你,让你活下来。

    “可这染疫之人哪能活下来,儿L臣命不久矣。”

    康熙沉声道:“谁说染疫之人不能活下来,密嫔当初染疫就活下来,她只是一女子都能活下来,更何况是你,你也一定能活下来,这大清的江山将来要[jiao]到你手上的。”

    太子一听这话,目光都亮了亮,这大清的江山真的会[jiao]到他手上,皇阿玛真的会让他继位吗?

    他当了快三十年太子,会有当皇帝的一天吗?

    “皇阿玛……”

    “你会好起来的。”

    太子想到密嫔说的话,密嫔说的是真的吗?皇阿玛想杀他,不愿意让他坐上帝位,阿玛是不是跟密嫔说过这些话,还是密嫔为了胤禑,故意这么说,离间他跟阿玛的关系。

    还有胤禑,比起其他弟弟,他完全信任的是胤禑,其他人被阿玛扶持上来,开始有了要跟他争抢太子之位的意思,先前那些传闻并非是他让人散布的,那些人为的就是让阿玛厌恶他,阿玛以为他有[bi]宫篡位之心,会提防他这个太子,便有可能会杀了他这个太子,而那些人就得偿所愿了。

    只要他死了,他们便有机会坐上皇位,他们跟他一样是姓爱新觉罗的。

    阿玛真的会杀他?那阿玛此时冒着染上疫病的风险也要过来看他是为了什么,是关心他还是想知道他什么时候死?阿玛盼着他死吗?他呢,他有没有盼着阿玛早点死,好让他早点继位,他不能一辈子都只是太子。

    他当了这太子当得太久了,三十年啊,足足三十年,谁当太子当三十年。

    太子不知为何眼眶泛热,泪水流出,是痛的还是想到他跟阿玛的关系不复从前,索额图的死是阿玛给他的警告,也是他对阿玛猜忌的开始。

    阿玛容不下他这个太子才会对索额图动手,密嫔说得对,索额图有没有谋逆,这事恐怕只有索额图自己最清楚,他若是谋逆,怎么可能不告诉他这个太子。

    这一切是不是阿玛寻了一个由头处置索额图,正所谓[yu]加之罪,何患无辞。

    太子痛哭,可是哭出来的声音微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