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龙潜于渊14

作品:《[三国]陛下何故谋反

    33.龙潜于渊14

    刘谢是第一次在贾诩脸上看到焦虑, 觉得甚是新奇。

    “真没想到有生之年竟然能看到算无遗策的贾文和也焦头烂额。”刘谢调侃道,属实活久见系列。

    贾诩的内心充满了困惑。随着他为刘谢效力的[ri]子越来越长,他发现自己越来越难以捉摸这位主子的心思。就像这次, 刘谢竟然让他去顶替袁隗的位置, 这无疑是将他推向了风[kou][lang]尖。贾诩不禁在心中苦笑,他感觉自己就像是被放在火上炙烤, 进退两难。

    罢了罢了,先走一步看一步吧。

    “陛下说笑了,臣只觉惶恐。”

    “哦?”刘谢拔高了语调, 上下打量着这个小老头, “真惶恐还是假惶恐?”

    贾诩抬头恰巧和她对视,又立刻回避,“陛下……”

    算了算了,贾诩都无言以对了,她自然见好就收, 开始进入正题,

    “当真不做?”

    “臣人微言轻, 恐难以胜任。”贾诩脱[kou]而出。

    他这么说, 属实有些自谦了,自芒山一役,莫说是在京师,恐怕贾文和的大名天下皆知。

    刘谢眉头紧锁, 心中仍旧充满了疑惑。她决定追问到底,弄清楚这其中的缘由。“为什么?”她再次追问, 语气中透露出一丝坚定。今天,如果贾诩不能给出一个让她心服[kou]服的解释,她是绝对不会罢休的。

    “陛下您能压制住那些世家大族吗?”

    贾诩不愧是贾诩, 只消一句话,就成功让刘谢沉默。

    说实话,她确实压不住。不仅压不住,还很可能再次被其裹胁。

    “既如此,汝有何良策?”

    听到刘谢这么问,贾诩总算是松了[kou]气,同时庆幸刘谢如此听劝,便说道,“臣有上、中、下三策供陛下挑选。”

    他能这么说,必然是有备而来,“哪三策?”刘谢问道。

    贾诩不慌不忙道,“让王允、杨彪共录尚书事,此为上计;

    空置此位,为中计;以臣为之,为下计。”

    说完,贾诩就老老实实站在那里,等待刘谢决策。

    刘谢觉得贾诩说的确实不错,不过总隐隐感觉这人夹带了些私货。

    比如,这中、下策的位置似乎可以调换一下?

    在这乱世之中,朝廷权力动[dang]不安,世家大族势力盘根错节,想要动摇其根基,实非易事。如此局面,倒不如顺水推舟,让这二人自由争斗,我们坐观其变。这上策之计,或许能在混乱之中找到一线生机,静观其变,以待天时。

    “好,那就行上策之计。”

    贾诩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了,临走时甚至面带笑意作揖告辞。

    刘谢也是行动迅速,第二天上朝时就宣布了让王允、杨彪两人共录尚书事。

    这着实打了大家一个措手不及,谁都没想到刘谢这碗水端得这么平,摆明两头不得罪。

    但两边都能分一杯羹,总比一边独占强。想到这,大家竟然再次十分默契达成了一致。

    将这件事妥善解决后,已是年关,宫里都忙着张罗过年,到处都喜气洋洋的。

    对此大家再次达成一致,过年了,其他事情先放一放,过完年再说,刘谢也难得清闲。

    过了年她就十四了,身量也是大长,之前的衣服都短了一截。

    杨柔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于是在年前亲手缝制了几套常服送给她。

    收到衣服的时候刘谢开心得不行,这还是她在这里这么多年第一次收到别人的礼物。

    她迫不及待上身试了试,刚刚好。

    还有这衣服上还有[jing]美的刺绣,摸上去十分平整,她又不得不惊叹杨柔的手艺,连宫里的绣娘也是比不了的。

    杨柔出身好,长得漂亮,[xing]格温柔,文能掌管后宫事务,武能提剑杀贼,闲时还能给她做衣裳……

    有一说一,刘谢她妈妈都没那么完美。

    “为什么世界上有这么完美的人呢?世上多我这么一个完美的人又有什么关系呢?”刘谢在脑子里跟007感慨着。

    【哎呀,你也很不错了,全天下的人都羡慕的对象。】007十分捧场说道。

    听到007这套术语,她不屑一顾,“羡慕?那你先给我说说我的身材为什么还是这么的一马平川?”

    虽然她庆幸自己的胸如男人一般,这大大减少了穿帮的风险。但是话又说回来,‘想不想有’和‘有没有’是两码事。

    有她可以裹起来,但没有,是一件令人忧伤的事……

    007吞吞吐吐,【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差异……你知道的,我们要尊重差异。】这个问题要它怎么说呢?总不能说这是一个遗传问题吧?火上浇油的事它不敢。

    33.龙潜于渊14

    “行了行了,别说了。”刘谢赶紧让它闭嘴,不打算将这个悲伤的话题进行下去。她现在还是想想给杨柔回礼的事吧。

    说来也惭愧,和杨柔在一个皇宫里生活了好几年,论起来两人还算是有过命的[jiao]情,但她却连对方喜欢些什么都不知道。

    为礼物为难的她干脆打开了背包,里面密密麻麻全是这些年她攒起来的家当,用得上用不上的一大堆。

    挑挑拣拣大半天,刘谢最后挑了个白瓷花瓶。

    那花瓶的质地细腻如玉,造型典雅大方,与杨柔的气质相得益彰,仿佛天生一对。况且这个时代还只有陶器,没有瓷器,杨柔多半会喜欢。

    刘谢又在自己私库里挑挑拣拣半天,找了个大小合适的漆盒,将瓷瓶小心翼翼放好。

    一切都准备好后,刘谢抱着盒子就去了椒房殿。

    刘谢到的时候,杨柔正在宫里核对账目,见到刘谢,也很是意外。

    “陛下怎么得空来了?”说罢放下手中账目,起身迎接。

    “朕是特地来送回礼的。”刘谢将漆盒从陈泰手里拿过,亲手[jiao]给了杨柔。

    收到回礼的杨柔受宠若惊,“只不过是臣妾打发时间做了几件,怎好要陛下回礼。”又将盒子[jiao]给一旁的慎儿,吩咐人拿下去收好。

    慎儿刚想下去,却被刘谢拦住,“杨婕妤都不打开看看吗?”说完一脸希冀瞪着个大眼睛盯着杨柔,就快把‘求你了’三个字写脸上了。

    杨柔有些失笑,还是十分宠溺地将盒子打开了,只见里面是一只洁白的器物。

    这种质地、形状她还从未见过,一时不知这是干嘛用的,不解道,“陛下这是……?”

    刘谢就等着她问,便将早已准备好的说辞背了出来,

    “这是朕亲手所制,做法和陶器差不多,只不过朕用的是一种偶然发现的白泥,想着说不定烧制后会有意外之喜。果然如此,出窑后这器物果然比一般陶器光滑细腻。朕想着就刚好送你了。

    哦,对了,朕还给它起了个名字,就叫瓷器。”

    杨柔将那白瓷花瓶拿在手中,感受着细腻的触感,确实不凡。“臣妾谢陛下赏赐。”

    “朕说了不是赏赐,是回礼。”刘谢笑着说道。

    杨柔也笑了笑,“那便谢过陛下的回礼。”说完将东西收好让人拿下去好生保管。

    见杨柔如此喜欢,刘谢也十分高兴。但她送礼还有另外的打算。

    “若是朕让官窑都烧制瓷器,再售卖到各处,杨婕妤觉得可行否?”

    既杨柔所好,想来那些权贵之流亦会趋之若鹜。自古至今,世人皆对新奇之物钟爱有加,届时她的瓷器一旦亮相于世,岂不是能财源广进,赚得满盆满钵?

    那她亏空的国库岂不是多了一份收支?

    “陛下是如何想到这个点子的?”一番说辞引起了杨柔的兴趣,她没想到陛下竟然会想到经商上。

    如何?还能如何。穷则思变呗。

    已经好几年收不上税了,好不容易有点,层层剥削,到国库里都所剩无几了。她连赈灾的钱都快没了。

    “你就说成是不成?”刘谢没有回她,选择直接跳过这个问题。

    好在杨柔也十分善解人意没有追问,开始认真思考起可行[xing]。“陛下不妨一试?”

    杨柔这么说那自然是没什么问题的,刘谢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当即激动握住杨柔的手,

    “那一切都托付给杨婕妤了!”

    杨柔的脸[se]微微有些异样,仿佛藏着几分难以言说的不自在。

    刘谢突然意识到自己的举止似乎有些逾越,于是像被电击般迅速[chou]回了手,然后尽量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仿佛刚才的一切都只是幻觉。

    “那朕就不打扰杨婕妤了。”刘谢撂下话便赶紧走了。

    回到崇德殿,刘谢已经开始畅想自己赚得盆满钵满的场景了。到那个时候,她就有大把的钱发军饷、建设雒阳、设置劳动岗位……

    但陈泰又将她从幻想拉回了现实,“陛下,此次宫宴是否和往常一样?”

    听到‘宫宴’两字刘谢就头疼,她真的搞不懂,这种虚情假意的东西为什么还会存在?

    “宫宴能取消吗?”刘谢捂着脑袋趴在桌案上,满脸痛苦。

    陈泰也是哭笑不得,“陛下,这是规矩。”言下之意就是‘别做梦了’。

    “君为臣父,这可是千古流传的规矩,怎么就没见他们像孝顺亲爹那样对朕恭敬有加呢?”刘谢撇了撇嘴,心里老大的不满意。这群人,不仅对她不敬,还一个个都想着踩她一脚,真是让人火大。

    “这……”陈泰额头已经开始冒汗了,这真是一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问题。

    “朕打算好好治下这种不正之风!”刘谢突然就来劲了,她要从今年开始,取消宫宴这种[ji]肋的东西。

    这个年,她不想和那群人虚与委蛇了。

    过年了,大家都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不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