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9 章 病秧子怎会领兵

作品:《李世民为弟弟心声头疼中

    李玄霸笑着不说话,李智云就懒得问了,不能让三兄的卖关子得逞。反正等结果出来,他自然就知道了。

    “虽然我不如二兄厉害,但也能为先锋!”李智云骄傲道。

    李玄霸立刻嫌弃道:“别老学二哥老喜欢冲锋在前,受伤过多,年纪大了就知道后悔了。”

    李智云嘴上答应,但没打算听。

    虽然他不会违背军令,但如果遇见敌人,他肯定冲锋在前,绝不怯战,否则二兄白教他一场了。

    李玄霸看见李智云这表情,就知道弟弟没有听进去。

    他十分担忧,弟弟不会学李道玄吧?那可不兴学。

    等见到二哥,一定让二哥好好说说小五。二哥这种带兵的方式只适合二哥,其他人学会等于学废。

    为了转移李智云冲锋在前的兴趣,李玄霸向李智云详细教导现在流行的各种战阵。

    战阵不是越复杂越好。

    战场传递消息的方式只有令旗、乐器和人的大吼,兵卒的素质也不高,战阵复杂就一定会指挥失当。

    所以无论现在还是以后,冷兵器时代的战争都万变不离其宗——进攻用方阵的变阵,防守用圆阵的变阵。

    如《孙子兵法》所说,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战阵也会随着战场形势不断微调。阵是死的,将领和兵卒是活的。

    李玄霸拿着树枝在地上描画:“曾经有一个自以为打仗很厉害的君王,绘制了一套‘平戎万全阵’,以为能应对所有战争。那套‘平戎万全阵’一共需要用到十四万人……”

    李玄霸还未说完,李智云就惊讶地打断道:“有多少战场能让他平着铺开十四万人?又不是处处都是大平原,还‘万全’?到了山地就没用。”

    李玄霸笑道:“小五比这个君王厉害多了。你还能看出什么问题?”

    李智云蹲在地上仔细观察李玄霸描绘出的复杂阵法:“现在虽然也有几十万大军同时出征,但都是分割成一个个小阵,且都是用最简单的方阵和圆阵。大阵套小阵,每个阵型中的令旗执掌者既听从主将指挥,也有在看不到令旗的时候自行下令的权力。但这个十四万人的阵型……”

    李智云捏了捏自己的下巴,笑道:“他居然要求所有小阵中的将领都听从主将命令,不允许自己行动。他要怎么一人指挥十四万人?”

    李玄霸不住颔首。

    李智云捡起一根小树枝,点向小阵与小阵中的缝隙:“再者,他每个阵型中的空隙也太大了吧?敌人是眼瞎了才会冲阵,直接从缝隙穿插不就行了?为何每个阵型中间的空隙这么大?”

    李玄霸回答道:“为了美观整齐,每个阵型中间都有几里到十几里的空隙。你看,这幅阵型图是不是很有美感?”

    李智云笑出了声:“如果只作为一幅画,确实很有美感。真的有这么愚蠢的皇帝?”

    李玄霸道:“有。他赐下阵图,要求前线将领必须按照他的阵图摆阵。结果阵型还没摆完敌人就攻来,大军便败了。”

    李智云起身伸了个懒腰,道:“不看

    战场实际情况,仅凭空想赐前线将领阵图,这非阵图所错,乃是君王所错。哦,不,这阵图也完完全全是错的。不是越精致越复杂越美观的阵图就是好阵图。阵图首要的要求就是兵卒能将这个阵图迅速摆出来。()?()”

    李智云说完自己的分析后,疑惑道:“可三兄所摆的阵图很复杂啊。∮(.の)_[(.)]∮?来∮.の∮.の看最新章节.の完整章节∮()?()”

    李玄霸摇头:“组合在一起看似复杂,但你拆开来看。(s)?()”

    李玄霸又在地上描绘起阵图。

    三维的阵图虽然设计复杂,但将士在执行时却不复杂。

    这个阵型的麻烦处是必须提前布置,不能用于遭遇战。

    若提前布置成功,每个小阵都是独立的阵型,拥有自己的战略目标。他们不需要看到主将的令旗,只要完成自己的战略目标就算成功。

    “这个阵型的执行很简单,复杂之处是布阵。要依照地形高低差来布阵,不仅必须熟知地形,还要有较高的物理学知识。()?()”

    李玄霸曾经和李智云说过物理学的含义,所以李智云听得懂,“弩|箭的射程是多远?弓箭的射程是多少?投石车的射程是多远?骑兵要多少时间才能冲到目标地点?步卒呢?”

    “只有了解一切,才能知道在每个地形上安排怎样的方阵,每个方阵执行什么样的任务,执行任务的时机又是何时。”李玄霸说到这,神情有点复杂,“需要很大的计算量啊。”

    所以如果高老师教给他的这套阵型真的是诸葛武侯的八卦阵的变种,倒也知道为什么原版八卦阵会失传了。拥有诸葛武侯这样知识量的将领可不多。

    诸葛武侯说不定在战场上指挥的时候,还会一边居高临下看着战场形势,一边做心算调整阵法。

    后世热|兵器战场上也会用到这样的阵型,但若是高精度的战阵调整,基本都要用上信息化了。

    诸葛武侯的阵法规模肯定没有后世大,阵法调整精度也没有后世高,但后世用的是电脑,他用的是自己的脑子。

    李玄霸不认为自己能做到传说中诸葛武侯的程度。不过诸葛武侯的对手是同样训练有素的魏军,自己的对手只是已经在掠夺中乱了阵型,本就没打算与大隋死磕的突厥人。

    突厥人将雁门郡攻打得只剩下雁门城之后,许多突厥将领都驻扎在雁门郡已经攻克的城池中掠夺享乐。

    始毕可汗恐怕自己都没想到会有这么容易把杨广围了,所以没有做好与大隋全面为敌的心理准备。他所率领的骑兵还只是执行“抢了就跑”的战略,没有形成严密的战阵。

    李玄霸经过观察得出结论,突厥人现在的心已经散了,就等着大隋军队什么时候到来就什么时候撤兵,现在连始毕可汗本人都在忙着抢战利品。不同突厥贵族带领的骑兵还常因为抢夺战利品内讧。

    突厥人号称几十万,大多都是老弱牧民充数,精兵也就是十万左右。这十万精兵被隋军杀了不少,现在大多围在雁门城附近。其他地方的兵力很少。

    李玄霸可没打算直接去解雁门城的围,他是先要攻打雁门郡已经失陷的城池,引攻打雁门城的突厥精兵救援,然后在

    这条路上伏击他们。

    李玄霸将自己的战略意图告知李智云后,李智云道:“但我们人不够啊。”

    李玄霸道:“伏击只需要用我现在手中的人手就够了。至于攻城……人应该快来了。”

    李智云眼睛一亮:“三兄的意思是其他援兵?那是我领兵吗?”

    李玄霸道:“攻城当然是士信领兵,你如果非想去,能乖乖当个副将吗?”

    李智云叹气:“好。哼,迟早要让士信给我当副将。”

    站在李玄霸身后和陈铁牛、向固抢位置的罗士信白了李智云一眼。

    李玄霸笑道:“那你得努力长大。好了,该去会会援军了。”

    李玄霸刚提到援军,屯卫将军云定兴的援兵就到了,一共有五千人。

    在原本历史中云定兴也是冲得最快的援军,但人数不多,所以投奔云定兴的十六岁小将李世民才会献策云定兴用疑兵之计,让突厥人以为大隋大军到来吓退突厥人,以解雁门之围。

    现在雁门之战的局势更加险峻,云定兴到达的速度倒是一样快,就是快到雁门的时候就有些踌躇了。

    云定兴虽然是屯卫将军,但没带过兵啊。

    他想抢救驾的功劳才会跑这么快,但真面对几十万突厥大军,他心里怵得要命。

    如果不是他完全没有底气,原本历史中也不会听从当时还没有名气的年仅十六岁的李世民献策。

    现在李玄霸及时派李智云找到了他,拿出杨广的旨意,云定兴毫不犹豫地把兵权交了出来,拍着胸脯保证一切听指挥。

    云定兴完全没有在意李玄霸现在明面上的官职比他低。

    李世民都当陇右道慰抚使了。李玄霸既然还活着,那空悬的副慰抚使的位置肯定就是李玄霸的。李玄霸的实权可比他高多了,在皇帝那里得到的宠爱也比自己多。

    云定兴是废太子杨勇最宠爱的云昭训之父,一直被杨勇当做岳父,比对太子妃的父亲更亲近。

    杨勇宠爱云昭训导致太子妃抑郁而亡,就是他被废的导|火索。在杨勇被隋文帝和独孤皇后厌恶的时候,云定兴在那里卖力地给杨勇送奇珍异宝,并借用杨勇的权势为自己敛财,为杨勇被废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在杨勇被废后,云定兴一家被贬为奴隶。他一边继续像以前那样进献奇珍异宝,一边劝说杨广杀掉自己的外孙,再加上他的审美真的很高,督造的盔甲等器物非常符合杨广的喜好,官职比在隋文帝时还高。

    虽然云定兴已经被拜为屯卫将军,但他对自己有几斤几两很清楚,又知道自己“废太子岳父”的身份在杨广那里始终是一根刺,比不过杨广从小宠爱到大的李世民、李玄霸这一对皇帝的表侄。

    他惯爱阿谀奉承,不在乎自己的脸面,自然就不顾自己官职更好,很殷勤地讨好李玄霸了。

    何况他真的不敢顺带着五千人攻打突厥的几十万雄兵啊。

    李玄霸了解云定兴的性格,知道云定兴一定会和历史中一样率先到达雁门郡,才确信自己有了杨广的旨意就一定

    能拿到兵权。

    ()?()

    若换得其他大隋宿将,就算他拿出杨广的旨意,他们也不会轻易交出兵权。

    (s)?()

    拿到兵权后,李玄霸让云定兴与自己一起坐镇后方,让罗士信和李智云、向固领军攻打雁门郡已经失陷的城池。

    ()?()

    云定兴疑惑道:“为何不直接救援陛下?”

    ?木兰竹提醒您《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第一时间在[小#?说]更新,记住[(.)]??来?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

    李玄霸道:“突厥雄兵主力屯军雁门城附近,这五千人攻打雁门主力无异于以卵击石。但突厥人攻占雁门郡其他城池后并未用心修缮城池防守,即使我们只有五千人也能轻易将其他城池夺回。夺回城池后,我们能在城里就地征兵征粮扩充兵力;还能逼迫突厥人从雁门城撤围,分兵攻打我们,给陛下减轻压力。”

    云定兴担忧道:“那我们岂不是危险?”

    李玄霸笑着摇头:“雁门郡广阔,南边就是大隋的领土,我们打不过南下撤退便是。我和将军都坐镇后方,危险到不了我们这里。”

    云定兴这才松了口气,恭维道:“不愧是‘算无遗策李三郎’,盛名之下无虚士啊。”

    李玄霸拱手谦虚道:“只是面对突厥蛮夷才能轻松牵着他们鼻子走。云将军只带五千勇士率先救驾,才是勇猛忠心之人。此战如果能成功,云将军当是首功。”

    云定兴满意道:“不敢不敢。”怪不得宇文将军多次夸赞李玄霸,李玄霸真的很会处事。

    安抚好云定兴,让云定兴在后方放心吃喝玩乐,完全不管前线战事后,李玄霸手中的布置加快。

    如他所料,突厥人没有想过守城,他们连克雁门郡四十城都在他们自己预料之外,所以那四十个城池虽然有驻兵,但基本没想过防守。

    当罗士信等人攻打雁门郡失陷城池的时候,他们甚至连城门都没有关上。

    罗士信轻而易举攻克第一座城池,突厥人在城里的驻兵居然都没有怎么反抗,带着财物就跑了,完全没有他们攻城时的凶悍。

    李智云擦了擦脸上的血,讥笑道:“三兄猜得果然没错,他们已经抢到了财物,就等着退兵,所以根本没有斗志。”

    罗士信问道:“你还有力气没有?如果没有就留……”

    李智云爆粗口:“屁话哪那么多?赶紧去下一座城池!”

    罗士信叹气。他想到三郎君的抱怨,集弘的脾气确实是越来越不好了。

    罗士信在当地征集了一千勇士,又收拢了藏在城中的几百大隋残兵,朝着下一座城池攻去。

    临时凑的人没有多少战斗力,就是在罗士信原本带的兵后面呐喊助威,虚张声势。

    第二座城池的突厥将领远远居高临下看了一眼,罗士信还没到他就带着财物跑了。

    谁不知道可汗没想过守城?他已经把城里的财物掠夺得差不多了,傻子才在这里耗费自己部落勇士的命。

    罗士信又就地募兵,转战第三座城池。

    第三座城池的突厥将领跑得比第二座城池还快。在罗士信到达前,他就得到了大隋军队到来,已经在收复雁门郡的消息,早早打包好财物跑了。

    如果和大隋军队打

    仗时损毁了自己好不容易才搜集的金银绸缎,那就得不偿失了。

    向固都忍不住大骂了:“这是几十万雄军?这是几十万匪徒!()?()”

    李智云道:“按照二兄和三兄的教导,这种号称,一般要把人数折半再折半,所以始毕可汗顶多只带了十几万人来,其中还有一半充人数的。实在是陛下太弱……哎哟,士信你居然用马槊砸我?!()?()”

    罗士信无语道:“我就轻轻敲了你一下,什么叫砸你?如果我用马槊砸你,你还能好端端地坐在马背上。慎言慎言慎言!你想被人告发吗!?[(.)]?⒓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s)?()”

    李智云道:“我声音很小,只有你们能听见……知道了知道了,赶紧去下一座城池。我们也凑个十万人和始毕可汗对峙!(s)?()”

    罗士信没好气道:“始毕可汗应该已经带着精兵来追我们了,别忘记三郎君的命令。”

    李智云道:“没有忘记。还没得到始毕可汗的消息,可以再打一座。赶紧的,不然没时间了!”

    罗士信叹了口气,但还是听了李智云的话,又打了一座城池,募兵到五万人左右才离开。

    在离开前,他还特意派人去始毕可汗那里送信,嚣张地说要斩始毕可汗于马下。

    始毕可汗得到信后,没有斩掉很嚣张的大隋使臣的脑袋,让大隋使臣赶紧滚蛋。

    他身边的人立刻意识到,始毕可汗也不想打了,准备带着掠夺的财物和奴隶回草原。

    只是在回去之前,始毕可汗想给嚣张的隋军一个教训,让隋军再吃一次败仗,扬突厥人的威名。

    “领兵者是谁?”始毕可汗问道。

    逃回始毕可汗身边的人道:“似乎是陇右道慰抚使李世民。”

    始毕可汗疑惑:“如果是李世民,取得这样的战果不意外。但李世民在张掖,怎么会这么快?”

    始毕可汗身边也有谋士,许多谋士还是隋人。

    他们交头接耳了一番,一个谋士道:“听闻李世民还有个弟弟下落不明。他会不会没死,只是在中原养病,现在借着李世民的名声吓退我们?”

    一个被罗士信赶走的突厥将领愤怒道:“我是亲眼见到有两位少年将领,一个持马槊和长|枪,一个箭法高超,我是亲自与他作战过!不是吓退!我突厥勇士怎么会被吓退!”

    其他根本没与罗士信和李智云对战过的突厥将领愤怒道:“没错!你这个隋人是在侮辱我们突厥勇士吗!”

    谋士:“……”

    始毕可汗沉声:“够了。”

    他怎么会不知道这群突厥勇士究竟用了几分力气?到了现在,他们每日的攻打已经没有财物收入,只是白白耗费突厥勇士的性命,许多突厥部落的首领早就想带着财物离开了。

    这群人根本没有攻打中原的心思。

    当然,其实自己也没有。

    始毕可汗也没想到自己真能把隋朝皇帝围了。他只是想出其不意,当着隋朝皇帝的面打一场胜仗,一雪突厥这些年的屈辱。

    现在他的目的已经达到,所以确实也不需要再耗费下去了。

    始毕可汗其实有点后悔。

    早知道大隋这么不堪一击,自己就应该多做点准备,说不定真的能继续南下,把东都洛阳给抢了,那才是真正扬眉吐气。

    “无论来的人是谁,先给他们迎头一击。”始毕可汗道,“一半人继续围攻雁门城,绝对不能让大隋皇帝跑出来。我亲自去会会那个李世民。”

    虽然不知道来的人是不是李世民,始毕可汗就当是李世民了。

    吐谷浑可汗都能被李世民生擒,如果自己真的败了,如果对方将领是李世民也没什么,大家都理解;如果自己胜了,那大隋就没有自己忌惮的将领了。

    现在大隋有名有姓的将领们都老了,年轻一代就只有这个李世民风头最大。他只要能战胜李世民,隋朝人听见他始毕可汗的名声都会吓得两腿战战。

    当然,如果输了也没关系,毕竟是“天下无双”李世民,大隋还是有能人的。

    始毕可汗现在心情很轻松。自己已经抢够本,出兵前的战略目标“吓大隋人一跳”也已经达成,这一战无论是输是赢都无所谓。

    他要看看李世民有几斤几两,打一场酣畅淋漓的仗。

    于是他带着自己的亲兵,大摇大摆地追击隋军。

    隋军见势不妙逃走,他也没有太在意,继续带着自己的兵追击。

    他知道隋军在攻打第一座城池的时候只有几千人,虽然现在看似有几万人,但这些人都是在雁门当地征兵,别说战斗力,说不定还会拖后腿。

    自己凑了十万雄师,其中精锐就有五万。十万对几千,一人一支箭都能把对方射成刺猬。

    雁门郡城郊只有小山包,几乎无险可用。不然自己也不会不到半月就连克四十城。

    始毕可汗听闻隋军在撤退时队形很是散乱,似乎是新征的兵根本不听指挥,连原本整齐的骑兵都混乱了。

    他嗤笑道:“我看这打着李世民旗号的将领,恐怕真的是李世民那个没带过兵的病秧子弟弟。”

    ……

    李玄霸:“辛苦了。”

    罗士信和李智云同时得意地笑:“幸不辱命。”

    李玄霸对李智云和罗士信道:“你们知道当初二哥是怎么生擒吐谷浑可汗的吗?”

    罗士信和李智云道:“听过很多次。”

    李玄霸失笑:“二哥炫耀过很多次?不过当初我是想把吐谷浑可汗拦在山谷内,可惜当时太过稚嫩,准备不足。现在我的准备已经很充足,不知道能不能弥补当初的遗憾。”

    李玄霸在和罗士信和李智云轻松聊天时,始毕可汗已经进入平平无奇的低矮山谷。

    当突厥人快要出谷的时候,山谷两侧发出巨响,不仅山谷上有无数巨石落下,地面也响起巨大的声响。

    始毕可汗差点落马,大惊失色:“怎么回事?!打雷?!山崩?!”

    他正努力勒马时,山谷前侧的巨石已经阻拦了去路。

    “可汗,有埋伏!”谋士凑上来道。

    始毕可汗一鞭子把他抽落马,愤怒道:“废话!后军变前

    军,回撤!()?()”

    始毕可汗刚下命令,后方也响起巨响,无数落石砸下,把才进入三分之二的突厥军队的尾巴生生砸断,哀嚎声震天。

    现在是黄昏,四周很明亮,所以始毕可汗根本没想到敌人会在白天设伏。

    自己有十万人,这么小的山谷能藏下三四千人就顶天了,又无险可守,还能埋伏自己这十万人不成?

    可他万万没想到,隋军居然能瞬间让山谷崩塌!

    “去吧,把尾巴掐了。()?()”

    李玄霸道,“小五,悠着点,别受伤。这次你为主将。向固,帮衬着点。?(♂?)?[(.)]?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李智云兴高采烈地骑马离开,向固苦笑着喊着“五郎君慢一点(s)?()”

    。

    “士信,不骑马能打仗吗?”李玄霸问道。

    罗士信道:“我能披两层盔甲健步如飞!”

    李玄霸失笑:“别披两层盔甲,一层就够了。我记得你跟随去东突厥的商队见过始毕可汗,能认出他吗?”

    陈铁牛道:“我认人的本事不错。”

    李玄霸道:“去吧。”

    他身后的人竖起了帅旗,山谷上的人看到了帅旗后,也立起了多面旗帜。

    帅旗上面除了一个大大的“李”字,还有竖着的字,“陇右道副慰抚使,通议大夫李玄霸”。

    天光还很亮,山谷不高,旗帜上的字始毕可汗看得一清二楚。

    他有点恍惚。

    原来带兵主将,真的是李世民的病秧子弟弟?病秧子还能带兵?!

    “可汗,山坡不高,我们的骑兵可以冲上去!”又一个谋士凑上来。

    始毕可汗又一鞭子把这个大隋人抽下马,让他被马蹄踩成了烂泥:“又是废话!随我上山突围!冲!”

    李玄霸拿着水晶片磨成的望远镜在山顶看着突厥人,等突厥人开始往山上冲锋时,才让令旗变换。

    无数落石、箭雨落下,还有声音很大威力也还行,至少能把马炸伤的火|药罐子落下。

    山谷中拥挤的突厥人瞬间变成了一片一片塌陷的血肉。

    “加点蔗糖果然就不一样了,但是贵啊。还好小五和士信在攻城时抢了当地豪族的厨房。”李玄霸放下望远镜,遗憾地摇摇头,“抢了好几个城,才做了二十个加糖火|药罐子。在工业化制糖技术出来前,这个配方一点实用性都没有。”

    李玄霸感慨完后,转头对身后的孙思邈道:“孙医师,还用硝石和甘油炼丹吗?”

    孙思邈嘴角抽搐:“不炼了。”

    李玄霸欣慰道:“太好了。”

    他回头,继续让令旗变换。

    战鼓声和号角声响起,落石和箭雨骤停,喊杀声从两面山谷传来,漫山的旗帜从山坡向山下移动。

    这时,最先塌方的山谷前方又是一声巨响,土石崩落,露出了半条通道。

    突厥人已经被天降霹雳吓得六神无主,见到前方道路出现,不等始毕可汗和突厥将领下令,就疯了似的往前方通道逃窜。

    最先逃出去的人还大喊:“前方没有伏兵!”

    骑在马上

    的将领也看到,露出的道路前方一片空旷,确实没有伏兵。

    “兄长,快逃!霹雳又要来了!()?()”

    始毕可汗的兄弟一边道,一边带着亲兵往前方冲,丝毫没有给始毕可汗掠阵的想法,就喊了一嗓子。

    始毕可汗直觉有问题,但刚才的霹雳实在是太吓人,他的兄弟们又已经往前逃窜。如果自己不逃死在这里,自己的妻子和部落都会被弟弟瓜分,也只能闷头逃跑。

    始毕可汗和小可汗们的亲兵毫不犹豫地将手中兵刃对向前方的突厥人,一边呵斥他们退后,一边斩杀挡路的人,给始毕可汗和小可汗们开路。

    可汗和小可汗们都要逃跑了,其他将领完全失去了斗志,也只往被土石埋了一半的山谷通道逃窜。

    孙思邈虽然医者仁心,但没把进犯中原的突厥人当人,所以很平静地问道:“不把前路堵住??()?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李玄霸道:“我故意打开了一半通道放他们逃跑。就算是十万头猪,我这几千人要抓完也很困难。放他们离开成为逃窜的溃军,才能让突厥几十万……嗯,几十万雄军别和大隋拼个鱼死网破,赶紧滚回他们的草原。()?()”

    孙思邈叹气:“始毕可汗也逃了。()?()”

    李玄霸道:“始毕可汗逃走,才能命令突厥人迅速退兵。皇帝还守得住,但雁门的百姓经不起折腾了。如果突厥人成了没有首领的流寇,一定会给百姓造成更大的伤害。”

    孙思邈仍旧叹气:“还是很遗憾。”

    李玄霸笑道:“俗话说见好就收,贪多嚼不烂。”

    他从轮椅上走下来,慢悠悠往前走了几步,悠然地伸了个懒腰。

    “再说了,始毕可汗撤兵回草原,就逃得掉?”李玄霸放下手,活动了一下胳膊,“二哥应该已经把突厥人的牙帐烧了。”

    孙思邈好奇:“就算李二郎烧了牙帐,还能千里迢迢南下雁门郡?”

    李玄霸道:“如果二哥赢得太容易,带的兵没损失太多,就一定会来。我猜,始毕可汗带了几十万雄军南下,二哥应该赢得不难。”

    ……

    “长孙四郎,你也跑得太慢了,我都打完了,你的大军才来?”李世民踩在突厥牙帐的废墟上,身后是面如土色的小可汗阿史那·俟利弗设。

    阿史那·俟利弗设虽然及时跑了,但还是没跑掉。

    长孙无忌无语:“我在你送信后,只用了四日就赶到了!”

    “总之,我已经打完了。”李世民嬉笑着道,“既然你带的兵丝毫未损,我们南下吧!”

    长孙无忌疑惑道:“南下?去哪?雁门郡?遇到始毕可汗的大军怎么办?”

    李世民抱着手臂笑道:“你蠢啊?这里是草原,如果看见打不过,难道还逃不掉吗?如果始毕可汗的大军很混乱,我们就揍他们;如果队形整齐,我们就冲过去吓他们一跳后继续南下逃跑;如果他们还在雁门郡,我们正好和隋军一同包围他们。”

    李世民指着身后道:“那个人是始毕可汗的弟弟。他说始毕可汗带的精兵也就十万,其他是乌合之众。我们这里有四万人,对外也

    可以号称十万。他们人数没有优势。”

    长孙无忌无语:“我们虽然有四万人?()??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但精兵……算了()?(),

    你是主将()?(),

    你说了算。”

    李世民转身拍了拍阿史那·俟利弗设的肩膀:“走(s)?(),

    和我一起南下。别怕,等我杀了始毕可汗,就封你当东|突厥可汗。”

    阿史那·俟利弗设面如土色,根本不信。

    李世民安慰完阿史那·俟利弗设后,又道:“西突厥还没出兵?”

    长孙无忌无奈:“你看我身后的骑兵,有一半都是西突厥可汗的支援。”

    李世民道:“哦哦。”

    他切换突厥语:“西突厥的勇士们!我带你们去战胜东|突厥始毕可汗,摘了始毕可汗的脑袋,给你们的可汗当球踢!西突厥的勇士绝不会输给东|突厥的废物!”

    正震惊突厥牙帐居然变成废墟的西突厥骑兵再次震惊,然后士气如虹:“杀!”

    李世民大笑:“好!都是好勇士!”

    裴行俨策马过来:“李二,找到了找到了!《汉书》中燕然勒石的石碑真的在!”

    李世民拉着长孙无忌道:“走,我们也去燕然勒石!”

    长孙无忌不好意思道:“我什么功劳都没有,也能留下名字?”

    李世民笑道:“那你接下来好好立功,就不羞愧了。周达,你也来。”

    周达兴高采烈搓手手:“来了来了!”

    “主公,我们写什么?”

    “谁文采好,想篇赋。”

    “我的文采肯定是最好的!但一时半会儿想不出来。”

    “李二你说什么废话。长孙四郎呢?”

    “想不出来。”

    “别浪费时间了,雁门郡还被围着,我弟弟可能还在雁门郡等我去救他!”

    “那李二郎,你说刻什么?”

    “就……到此一游?”

    ……

    “如果二哥能轻松攻下突厥牙帐的话,应该会找到汉将窦宪在燕然山刻下的记功石碑后再出发。”李玄霸低头看着山下已经胜负明显的战场,“以二哥的性子,估计会在窦宪将军的石碑旁立碑,不知道他会写什么。”

    孙思邈想到这个情形,有些怅然。

    燕然勒石……李二郎才十六岁啊。

    李玄霸站了一会儿就累了,乖乖回到轮椅上继续坐着。

    他再次变换令旗,让战场进入扫尾,让将士合流,追着始毕可汗向雁门城逃窜。

    虽然始毕可汗的军队人数仍旧比他多,但只要成为溃兵,八百人都能撵着十万人跑。何况他这里还能凑个五六万人摇旗助威,声势浩大。

    战局已定,李玄霸下完最后一个命令后,就被人抬着轮椅上马车,准备去雁门城等着突厥退兵,向杨广报喜了。

    “唉,希望二哥能正经一点,别刻他最爱的宫体闺怨诗上去,那太丢人了。我宁愿他在石碑上刻个‘到此一游’。”

    “噗,李二郎怎可能如此荒唐?那可是‘燕然勒石’。”

    作者有话要说

    三更合一,一更还昨天请假欠账,所以欠账-1,目前欠账11章。

    今天可以早睡了,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