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 章 张良:六国士人,才是最拥护科举取士者

作品:《我把自己上交秦始皇

    咸阳的侯爵上卿们,被嬴政赐过一斗精盐者,皆知仙使有炼盐神通。

    此时听嬴政提出东治燕齐之地,营建海盐场,即知仙使已将炼盐神通传授。

    盐,国之大宝,富国之利器也。

    盐之利,春秋时看吴之崛起,战国时看齐之富强。

    如今大秦能得盐之利,求之不得,怎会反对?

    御史大夫冯劫当先出列:“盐乃活命、耕战之必需供养,亦是腌储食物之利器,天下千万黔首缺之不可。”

    “东治燕齐,营建海盐场,盐产加增,是富国强民之举也!宜当速行。”

    王绾等知情上卿们,多少都知道仙使炼盐神通的些许内情。

    仙使所授晒盐及炼盐神通,远胜夙沙氏煮海为盐的煮盐技艺。

    盐产高,且耗费少。

    接着王绾和隗状出列,以丞相之身对皇帝决策表示拥护:“臣亦附议。”

    兴盐业,是利国利民之举。

    满殿百官无人反对,纷纷附议:“臣等附议!”

    嬴政便道:“天下共苦盐卤难得久矣,前有夙沙氏煮海为盐,太守冰入蜀开凿盐井,今幸有仙使邈革新晒盐及炼盐之艺,盐产加增而靡费少也。”

    “御史大夫建议的是。”

    又下令王贲:“及至岁首末旬,通武侯王贲率骊山徒十万、及士伍两万,东往燕齐临海之地,营建海盐场。”

    届时自然会带着仙使周邈透露的天然海盐场地点,及晒盐和炼盐步骤和诀窍。

    先行试验,有所成果了,再大肆营建海盐场晒盐、炼盐。

    王贲出列上前领命:“喏!臣王贲遵旨!”

    满殿文武百官,听得‘骊山徒十万’者不在少数。

    尤其博士部的博士们。

    今日始皇帝不但封侯六国后裔、善待六国遗民,又抽调十万修建皇陵的刑徒,去营建盐场……

    心中不由暗道:暴虐的始皇帝,今日竟称得上一句仁德?

    第一件大事议定,便议及第二件——北却匈奴,令内史蒙恬领军守上郡。

    观殿中上卿们,面上全无异色,此事又要通畅无阻时。

    博士淳于越出列,开口了:“天下共苦战斗不休,因有掠地争斗不止也。”

    “赖秦之宗庙先灵,天下初定,今又复兴兵戈于匈奴,是为不仁也。”

    “今日兴兵夷狄,明日树兵百越,后日又远征东胡,日复一日,天下何日可得安宁哉!”

    闻言,周邈一整个心头火起!

    “你……”

    “你个竖儒!夜里睡觉时最好睁着一只眼!”

    就在周邈忍不住要开麦之际,博士群中炸响一道辛辣又不羁的声音。

    刘季身着礼服出列,满面挂的是痛心疾首,口中吐的是辛辣之言!

    “因为乃公怕那些死于匈奴刀锋之下,上郡一线的北境黔首,会忍不住夜里显灵掐死你个假仁竖儒!”

    “刘季!尔实乃粗鄙一村夫!”淳于越想到了那个尿臊气弥漫的下午。

    对刘季是恨得咬牙切齿!但同时()?(),

    又唤起了好似源自本能的畏惧。

    “你们儒家不是讲究仁德?”刘季双手叉腰()?(),

    就开始当殿骂街:“结果你竟鄙夷村夫!”

    “殊不知天下千万人()?(),

    村夫占一半!你身为儒学博士?(?╬)?[(.)]?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却鄙夷天下半数之民,仁爱爱民的儒家要义何在!”

    “不知、不遵且不敬儒学要义,可见你是个竖儒败类!”

    周邈:棒!

    刘季就像有所预感一般,看向右下首仙使的方向。

    对上投来的赞赏视线,回了一个‘交给乃公’的自信眼神!

    周邈:……。

    说好要给刘季一个好脸色的,况且今天看在对方替始皇陛下怼人的份儿上,也应该夸一句。

    刘季得到了仙使伸到袖口的,一个大拇指称赞。

    当即转头,把淳于越到了嘴边的反驳又给怼了回去!

    “匈奴乃夏之苗裔,匈奴之患早已有之。昔日赵之武安君李牧,守赵国北境以阻匈奴,屡有激战,死伤无计其数。”

    刚才嬴政才封李牧之孙李左车为武宁候,刘季立即就拿武安君李牧举例。

    廷尉李斯瞬间警觉:刘季,劲敌也。

    “淳于博士不曾见过北境大地,在匈奴劫掠之后的惨象,亦不曾见过北境十室九空的哀凉。因此才说得出:北却匈奴,是不仁之举!”

    淳于越感受到了恐怖又熟悉的被支配感。

    “尔胡言乱语,曲解吾之本意,吾……”

    明明是劝谏始皇帝莫要穷兵黩武,唯恐一旦开了兴兵匈奴之先例,来日必将兵戈不休。

    “淳于博士是说,你支持率军守上郡,北却匈奴?”刘季直接打断道。

    淳于越被抢话,不及反应:“吾不是,吾……”

    “那淳于博士便是无视北境黔首苦难,任由匈奴劫掠来去?!”

    周邈:棒!刘季你是懂道德绑架的!

    话到这里,淳于终有所觉,克制情绪,试图讲道理:“吾并非反对率军守上郡,节制匈奴。吾……”

    吾是担心兴兵戈之害,为祸深远。

    刘季可不是谦谦君子,当即打断:“今日朝议之事乃是率军守上郡节制匈奴,淳于博士赞同就是,闲话休提。”

    根本就不让淳于越把话说完整的。

    话音未落,刘季就已向上首揖礼。

    直起身时,就又开口道:“博士刘季,代博士淳于越及博士部百家博士附议,率军守上郡乃仁义爱民之举,宜当速行。”

    周邈:棒!!!

    #刘季之前太大声对不起你是好样的棒!#

    淳于越气结,胸膛起伏、大喘粗气!

    刘季厚颜无耻粗鄙村夫!凭什么代替他淳于越附议!

    凭什么代表博士部附议!

    嬴政看着殿中的刘季——取秦而代之的汉高祖。

    余光再扫向下首的周邈——正兴奋地在袖口向刘季竖大拇指!

    “……”

    怀着旁人无法明白的心情,始皇帝嬴政沉稳

    开口:

    “博士刘季议是。匈奴居无定处?(小♂?说)?[(.)]?来?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来去劫掠()?(),

    不可围攻。唯有以守代攻(s)?(),

    先率军节制北境()?(),

    再图反击。”

    淳于越闻听‘再图反击’之言,直心道:

    果然!始皇帝终究不是尧舜之君,霸道暴虐、兴兵掠地,方是其本性!

    然而殿中已经没有他淳于越反驳的余地。

    廷尉李斯附议:“北却匈奴,为仁善爱民之举,亦是大秦久安之长远大计。臣李斯附议。”

    通武侯王贲及武城候王离,作为大将王翦之子与孙,代表了大秦的功勋武将。

    兴兵节制匈奴之事,应该有所表态:“臣王贲附议!”“臣王离附议!”

    蒙恬作为旨令指任之人,也出列领命:“臣蒙恬领旨!必却匈奴于北境之外,护黔首于大秦之内!”

    周邈心里默背: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正遇此时蒙恬也看向右下首的仙使——

    蒙恬:仙使预言,蒙恬必竭力达成!

    周邈(歪头挑眉):???

    蒙恬唰地转头。

    周邈莫名:蒙内史开小差被发现,害羞了?

    ……

    第二件事议毕,就该轮到第三桩了——大兴科举于天下。

    大秦权力顶层的那几人,早在周邈于章台宫,大谈大秦基层统治瓦解那一日,就已知晓此事。

    且左丞相隗状当时就已领旨,并开始筹备。

    科举取士,此事在大秦上卿们之间,早已不是秘密。

    先前都不曾反对,值此朝议之时,他们又不是淳于越,不会在这个当口讨嫌。

    左丞相隗状是统筹实施之人,右丞相王绾就站出来道:

    “分科取才举士,以擢野之遗才,于是任人唯贤、人尽其才,终得共治天下,正所谓圣明之世也!”

    “科举取士,圣明仁政也,臣附议。”

    “臣附议!”殿中众口一声道。

    嬴政随即道:“右丞相议是。自今年始,分明法、明算、明字和进士四科取才举士,应试又分县试、郡试、会试和殿试四级。”

    “各科应试范畴,有上卿、博士及各大家编写参考书目各三册,将于十月内分发各郡县。”

    “下一个岁首十月,便是第一届科举的殿试之月。”

    “此届为特例,往后逢三年一届科举。”

    科举取士一旦议定,朝议也至此结束。

    今日大朝贺的流程也就结束了。

    接下来,嬴政率三公九卿到北郊举行迎冬礼①,祭祀神灵先祖。

    十月是立冬之月,此后天气逐渐寒冷。

    嬴政在礼毕返回时,又去了咸阳城中选定的,几户有儿郎为国捐躯的家中。

    为其妻儿父母送上厚衣裳,以御即将到来的寒冬,也是彰显大秦对伤亡战士的抚恤之意。

    远在各军中,也遵旨各有抚恤。

    周邈作为吉祥物也随驾而行,目睹始皇陛下‘送寒衣’全过程。

    大约也是见证了寒衣节的诞生。

    而后嬴政及三公九卿返回章台宫()?(),

    下令天下大酺②。

    并与文武百官、六国后裔及遗民、月氏王子等?(%?)_[(.)]?⑴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于章台宫大宴饮。

    等到大宴饮散席时()?(),

    岁首新年第一天也就结束了。

    周邈拖着疲惫身体()?(),

    回到六英宫后倒头就睡!

    ……

    而随着大酺结束,朝议三件大事,也以咸阳为起始传向各郡县,昭告于天下!

    张良和韩成一行,也回到了在咸阳的宅子。

    甫一进门,再无闲杂人等,张良脸色当即大变!

    始皇帝新封的横阳侯韩成,见张良脸色难看,不由询问:“卿何以大惊失色?”

    形貌昳丽的张良,此时脸上已是血色尽失:“因听闻了朝议三事。”

    韩成分析道:“其一大兴盐业,固然富国富民,却也不过治标之举。若大秦国本不稳,富裕也无济于事。”

    “其二,率军守上郡、北却匈奴,更是穷兵黩武之举也,不足为惧。”

    “卿是说……其三,科举取士?”

    张良身体本就纤弱,今日一天未得休息,眼下又情绪不稳,已经脚步虚浮,无力向前。

    顺势在台阶上坐下。

    韩成见此,脱下自己的外裳,叠成方块递给张良:“石阶冰凉,谨防寒凉入体。”

    张良接过,垫在台阶上。

    为韩成此举的礼贤下士,又思及前途惨淡,不由脸色愈差。

    重新坐下,张良泄出一口气,道:“有此科举取士之国策,大秦安矣。”

    韩成闻言大惊:“卿何出此言?大秦贵族、上卿和功勋们,岂会无动于衷?”

    张良哀笑摇头,否定道:“大秦并非如六国一般,贵族世袭罔替。卫鞅入秦,图强变法,实行二十等爵制,自此军功封爵。”

    “否则为何卫鞅最终会落得身死且车裂以徇?只为平息秦国世袭贵族的仇恨罢了。但卫鞅人虽死,变法举措却不曾停。”

    “大秦如今实行的二十等爵制,爵位确实可继承,却也非世袭。

    且仅是列侯和伦侯,可完全继承爵位,卿级爵(左庶长至大庶长)往下,皆是降级继承。

    大庶长继承,更是降九级继承,其后依次递减,直到左庶长往后方才稳定为降两级继承。”

    “列侯、伦侯食邑,其余诸爵食俸禄如官吏。而大秦列侯、伦侯,方才几何?”

    “而今大秦一统天下,此后战功必然愈难获得。军功爵制下的百姓,诸爵后裔,又何处进身、何处封爵?”

    韩成虽非大贤,却也非蠢人,话说到此处,他也恍然大悟。

    “因此,大秦贵族、上卿和功勋们,并不抵制科举取士。

    反而这些人,是支持科举取士的!因为当大秦再无战事时,其后裔还将有新的晋身之道!”

    “正是如此。”张良颔首,赞同韩成的结论。

    又道:“至于说,科举取士的国策施行,担忧百姓挤占机遇?”

    韩成又不懂了:“难道不会?百姓跻身朝堂

    ,现在这些上卿功勋们,难道不会因而被挤占了权位??[(.)]??来?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s)?()”

    韩成到底是韩国王族,不知底层世情。

    张良则要通透多了:“眼下世道,只说书籍不传外家,百姓手中便无书籍。既无书籍,如何识字书?()?()”

    “孔仲尼因材施教,不拘出身,自此私学兴盛,却也只有七十二贤,私学若干。然之于天下愚民千万呢?杯水车薪而已。()?()”

    “就算天下百姓自今日为始,开智识字,然没有十年之久,根本无法参加科举。于上卿、士大夫之家,能有什么妨碍?()?()”

    韩成明悟:“就好比虫蚁与猛兽,虫蚁即便被允许进食大餐,放任长大,也无法与猛兽角力!”

    “确如此理。”张良为韩成的聪慧而心痛。

    大秦安定在望,他们复国机会渺茫了。

    “十年、四届科举,大秦最紧要的位置,早就已经被现有的士人们占据,何惧后来者百姓挤占权位?”

    “现在科举选士,本就是从贵族、卿大夫、士人等权贵中去选。”

    虽然残酷,但事实如此,天下仍旧是少数权贵的天下。

    韩成明白了:“归根究底,肉终究是烂在自家锅里的,百姓想要分一杯羹,还任重道远。”

    最多再有如萧何、刘季、曹参一类,识字的下吏——然而他们能识字书,本就非普通百姓了。

    二人不甚清楚的是:之所以科举取士,旨在于填补大秦基层官吏空缺,并且给百姓画上一个饼。

    事实上,确实会有如萧何一类吃到饼者。可若真是贤才,让他吃到又如何?

    世上的大贤才,终究稀少。

    张良又道:“大秦的这些上卿们,有几个是秦国本地人?”

    “远的张仪、范雎、卫鞅等不说,眼下的李斯原是楚国人,蒙骜、蒙武、蒙恬和蒙毅的蒙家原也是齐国人。”

    “秦国,没有根深蒂固的累世之家。”尤其是在始皇帝的霸道威压之下,更不会有。

    张良想到什么,脸色更添灰败。

    终究还是说了出来:“反而是六国遗民…不,六国士人,才是最拥护科举取士者。”

    韩成不解:“六国与秦有灭国宿仇,六国士人怎会拥护秦策?”

    张良凄然一笑:“怎会?对士人们来说,只有机遇有无之别,并无国界里外之分。否则,也就没有张仪、范雎等贤才西进秦国了。”

    “对六国的士人来说,六国亡后,他们便成了普通黔首,需要亲自耕织艰难求生,再不能享受特权和安逸生活。这才是他们最不能忍受的。”

    “而一旦能够科举取士,六国士人们又有了通往权贵的道路,又有望过人上人的生活。”

    “他们会再仇恨秦国吗?”

    “就似楚人李斯,他可会为楚灭而怨恨秦国?”

    廷尉李斯对始皇帝的忠心,人尽皆知,甚至他就是六国灭亡的推手之一。

    他怎会为楚国灭亡而怨恨秦国?

    韩成顿时如雷轰顶,哀呼一声!

    “六国根基被掘!”

    百姓愚昧,是做秦人,还是做六国之民,于他们而言全无分别。

    或许尽管秦法严苛,但天下一统没了内部征战,百姓还更愿意做秦人。

    唯有识字懂文的六国士人,会愿意怀念故国对士人的优待,从而响应复国。

    可是如今,大秦一条科举取士的国策,直接掘了六国复国的根基!

    张良和韩成二人,相望皆颓靡。

    原本以为即使入了咸阳,也还能谋划一二。

    结果却是当头棒喝,前途更加渺茫!

    而张良二人不知道的是,科举取士会顺利施行,还有最重要的一点——

    仙使预言,大秦官吏缺额严重,危及大秦统治。

    而科举取士,能最快地选拔出人才,补上官吏缺口,拯救大秦于危亡。

    至于科举取士,动了大秦上卿功勋们的利益?胡扯!

    且不说事实如何,只说大秦一旦亡了,覆巢之下无完卵,大秦上卿们和将军们什么利益都鸡飞蛋打了!

    若说谁最想大秦长存,除了始皇帝嬴政,也就是大秦的文武‘开国’功勋们了。

    好不容易建功立业,未曾享受呢,国亡了!换谁能乐意啊!

    良久,天色已然黑尽。

    韩成才开口:“子房,你也去参加科举罢。(s)?()”

    “韩国复国无望,我们又已经身陷咸阳。子房你才华超群,不能埋没了。♀(小。?说)_[(.)]♀?来♀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张良怒道:“横阳君此言,实乃诛心之言!(s)?()”

    “吾先辈五世相韩,我又怎能为秦效命。况且也未到山穷水尽之时……()?()”

    关于仙使传言,他是不信的。

    咸阳的街道、水井、公厕,他看过了,皆是人力可为之的。

    张良猜测,多半是征发刑徒,日夜轮班所为。

    又不知怎么瞒天过海,瞒过了咸阳百姓。

    大兴土木。

    又掩耳盗铃。

    不正是取死之道?

    张良:韩国复国之路,还未到山穷水尽之时!

    吕娥姁:你也就是来得晚,又没赶上最后两天去看钢铁神兽施工。

    萧何:在没看到仙使赐福时,我也是这么以为的。

    ……

    作者有话要说

    【①源自《礼记·月令》的迎冬礼,结合十月初一寒衣节习俗。

    ②大酺:大宴饮。天下大酺,天下大宴饮,饮酒欢庆新年。(但估计也就是一个倡议,告诉天下可以宴饮欢庆,不会因此罚你们聚众一类的)】

    【下一章就是惊喜了,别急。三天新年是个大剧情点,每天都重要,作者想写得充实一点】感谢在2023-10-0419:23:52~2023-10-0520:46:5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烊2426426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来自B612的一条咸鱼50瓶;饭饭爱吃饭30瓶;蔷薇贝壳20瓶;创死一切傲慢双标、秃头簪娘在线划水、山楂中板、。没想好叫什么、无忧LG、博肖姐姐10瓶;王耀最爱的小兔崽子9瓶;琉璃落白7瓶;烊24264266瓶;香蕉牛奶、陌凉黎阳、yinghuixue1030、sss曼儿、yhx5瓶;赞美愚者先生4瓶;桔子3瓶;宁云、玫兰帝姬、啵啵战战、咕噜、山河永安2瓶;晨曦、流画清泷、墨香霏、Alvin、江城月十、望临君、小飞猪、利威尔的小粉丝|?、Orin、0.0小兔叽、迟到的钟、晴、裁叶萃光、兔子、北冥有鲲、小雨、听见、唯安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