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1 章 太子篇番外三

作品:《帮康熙养崽后我成了举国团宠(清穿)

    听到赵全福这话,太子还瞪了他一眼,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南音应道:“你这个问题问得好!不过呢,这就涉及到殿下研究这火炮的法子了。”

    太子忙问道:“姑姑有什么建议吗?”

    反正只要是姑姑说的,他肯定会考虑一番。

    南音给太子分析他的情况:“殿下作为太子,轻易出宫不得,但制作炸*药这等危险的事,殿下也不适宜在这宫里进行。”

    太子点头:“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

    “所以,我建议殿下去宫外设点,最好去京郊人少空旷之地选址,这样能最大可能地降低危险。”

    太子觉得这法子不太好:“我出不去宫去,若是再远一些,就鞭长莫及了。”

    南音有些埋怨地看了太子一眼:“殿下听我说完呀!难道殿下以为,这研究炸*药的场所,离皇宫近了,殿下就有更多机会去吗?不存在的。”

    设在皇宫附近,别说康熙不放心,恐怕御史也要天天弹劾太子了。

    太子顿时苦了一张脸,道:“姑姑说的有道理,然后呢?”

    “这个时候,殿下就需要组建自己的队伍,选拔可用的人才了。到时候,殿下坐镇宫中,也能遥控指挥炸*药研究一事。”

    太子脸色变得有些复杂了起来:“可是……可是……”

    “殿下是想自己上手做实验吧?”

    太子一副还是姑姑懂我的神情。

    “有些不危险的实验步骤,殿下依旧可以在自己的宫里进行小规模实验,等到出了成果,再让下面的人去进行大规模实验啊。”

    作为项目的带头人,怎么可能一点实验都不动手呢?

    太子想了想,补充道:“而且,若此事由我负责的话,我总能寻到机会,前往那新设的实验之地查看的。”

    南音点头:“对啦,凡事不要想太多,很多事啊,刚开始想的、说好的,和后来真实的情况,是有不小差别的。”

    太子这才露出了笑容:“姑姑说的有理!”

    太子这会子算是明白过来了,他不该一开始就想着,自己能自由做炸弹实验的,先盖一个实验做炸弹的地方,才是首要任务。

    待这个地方建立起来了,自己总能找到机会,亲自去查看,甚至亲手做一下实验的。

    太子改换了思路,很快重新写了一份折子,跟康熙申请建立火炮炸*药研究之所的请求。

    太子不仅写了这个部门单位的权力架构和人事之类的,还写了一些自己对制作新型火炮的设想。

    毕竟是搞了几年化学实验的人了,许多东西写出来,连康熙都看得半懂不懂的。

    不过,看着太子写得条理清晰,有理有据的样子,康熙莫名就觉得,这些法子应该是对的。

    康熙从太子那洋洋洒洒的陈情中,也看出了太子对这件事的热切与期盼,他是真的很想去做这件事了。

    康熙思虑过后,于公觉得,若真能研究出威力更大、更新奇的火炮,对大清来说是一桩大好事,于私他想

    和太子修复一下关系。

    多年来,

    太子都没和他生过那么大的气了,

    上次是真的气狠了。

    于是,

    康熙手下稍微松了松,

    直接把这个事情,交给了太子去做。

    以退为进的做法,果然得到了想要的结果,太子喜不自胜。

    现在组建整个队伍的事,都在太子手里,说明整个事情,还是他说了算的。

    有了这个事情,太子很快就投入其中了。

    不仅要选址建实验之地,还要招人手。

    太子公开招人,朝野上下都有些吃惊,历史以来,太子身边的人手,大多是皇帝安排的,即便是要招揽人才,也会比较低调地进行,哪里会这般大张旗鼓啊?去太子身边干活,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毕竟这就像买了潜力股似的,若是干得好,等太子登基,那就妥妥的肱股之臣了啊!

    只是,这里面会不会有诈?

    众人观察了一番,见皇帝没什么反应,再看太子的要求,是要招人去研究火药,又觉得这事儿,与朝堂之事好似关系不大,能研究个什么出来,也说不好,前程有些渺茫,不如东宫属官有干头的样子?

    那些年纪大一些的人,都还在观望,但年轻一些的学生士子们,就没想那么多,反正既然是太子要用人,他们为何不试试这条路子呢?

    很快人手已经招到位,京郊的场地还在修建中,所以太子先给这些要给自己打工干活的人,补一补课,让他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化学。

    首先是太子亲自安排课程,安排人讲解,发现不够用了,又找了南音来帮忙。

    发现光只学化学知识还不够,算术、物理等科学知识,也要学起来,于是胤祉等人,也被太子拉去帮忙了。

    幸好这些招来的人,都不是什么蠢的,临时补课也学得不错。

    不过,也有人在跟着上了一段时间课,觉得这事儿怪怪的,没什么搞头,又找借口退出去了。

    尽管太子多次强调了,化学不是搞炼丹术,但因着上课时,避免不了要提到炼丹时的一些事,导致这误解解不开了,于是又有一部分人跑路了。

    等到几个月后,还留下的人虽然不算多,但太子也没有继续招人了。

    这些人,算是在化学上入门了,不过化学更多的需要实操和做实验,他们暂时还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

    对于他们的水平,胤祉显得颇为不放心,问南音道:“姑姑,他们学的东西不算特别多,让他们去做火炮,合适吗?”

    他们中不少人还是挺有背景的人呢。

    南音倒是很镇定,道:“太子殿下虽然很急切,但他是个有分寸的人。”

    有些事就是这样,即便是危险,也需要人去做,总要有人敢为人先的。

    终于正式开始搞火炮研究了,太子格外尽心,不仅明面上给了诸人丰厚的待遇,暗地里也补贴了不少。

    众人看得出太子对这件事的上心程度,也颇为认真地投入其中。

    不过,即便是有南音提供的资料,这种不同于传统的硫磺、木炭等制作成的

    火药不一样的炸*药,仍旧需要投入不少的人力物力以及时间去研究。

    ?想看千阳燎原写的《帮康熙养崽后我成了举国团宠(清穿)》第 131 章 太子篇番外三吗?请记住.的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

    终于在几年后,本应该诞生在一百多年以后得□□炸*药,在京郊的火炮厂问世,相对于传统的炸*药,这种新型的炸*药威力要大太多了。

    ()?()

    只是原材料等都要自己制备,制作过程颇为麻烦,但好在成果是喜人的。

    ()?()

    听到这个事儿后,百忙之中的胤禔,难得应了太子的邀请,回到京城,去京郊看了新型炸药的威力。

    ()?()

    这一回,不仅是胤禔这个直亲王,康熙与众多亲王,还有一些皇子、郡王、贝勒们,也到了京郊这处远离繁华的荒芜之地,太子亲自做讲解,给众人介绍了这款新问世的炸*药。

    这种东西,说一百遍不如演示一遍来得有效果。

    太子让人在试爆坑中,点了这种新炸*药,爆炸时地动山摇,威力惊人。

    许多人在惊吓过后,回过神来,纷纷夸赞道:“真是了不起的!”

    “比先前的大炮要厉害得多!”

    “这爆炸面积,还有伤害大小,都出人意料,确实比之前那些红衣大炮都还要强得多。”

    ……

    一众王公贵族和重臣们都议论纷纷,夸赞之词不绝于耳。

    太子听着这些话,十分平静,他早就猜到这些人会有这样的反应了。

    康熙也赞道:“这样的火药,无论是用在水师的舰船上,还是用在陆上的八旗阵营中,都是无往不利的好东西啊!堪称为国之重器!”

    这个评价,真是十分高了,众人纷纷附和。

    太子虚应了一些称赞,注意力还是回到了胤禔身上:“直亲王以为如何?可能用在水师的船上?”

    胤禔收回视线,眼里的惊叹与激动还未完全消失,道:“先前殿下在书信中,与我描述颇多,我亦做过多次的设想,但没有任何一次,能比得上这次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来得震撼。这火炮若能用在水师的船上,想来我们大清的水师,能在海上横行无忌了。”

    胤禔对海洋水师是最有话语权的,毕竟他这些年,都在负责水师改制一事。

    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水师确实焕然一新了,与从前大有不同,肉眼可见地年年都在改善进步。

    胤禔这番话,无疑又加大了这次新的炸*药的重要程度。大清水师若能在海洋上横行无忌,那岂不是飞一样地提升了实力?

    这样一来,在场的不少八旗统领们,心中都火热了起来。

    太子听到胤禔毫无顾忌地夸赞自己的成果,心中突然就放下了一些事,露出了真心的笑容,道:“有大哥这番话,我心中也有底气多了。”

    康熙见兄弟二人难得这样和睦,作为老父亲的他,心中顿时万分高兴,道:“你们兄弟互相帮助,齐心同力,大清将来就要靠你们了,哈哈……”

    研制出这种新的炸*药,不是太子一个人的功劳,是整个研究场地的人的功劳。

    这几年,他们不少人虽然家在不远的京城,回去的时间却极少,一来是为了保密,二来,是为了尽可能地推

    进度,将炸药尽快地研究出来。

    到炸&药成功爆炸,其威力也达到了惊人的地步的时候,他们这几年的牺牲和辛苦,立马都化作了奖励与荣誉,加诸在所有人身上。

    几年前在学化学时,就逃跑的人,此时看到昔日一起站在起跑线上的人,一步登天了,也不知道心中有没有后悔。

    不过,这制作出炸*药还是第一步,要如何改进,让它更适用于海洋环境,更适合海上作战,还需要一些研究。

    胤禔此次回京城来,可不是只为了看那一次爆炸的,更重要的事情,就是和太子的团队商议,如何才能让炸*药的水平,与如今大清的船相匹配。

    这个时候,胤禔就觉得有些羞愧了。

    几年过去,在他的主持下,大清的造船技术虽然有了不小的进步,但要造出能承受这种炸*药最大威力的船只,还有不小的困难。

    海上作战时,船体就是火*炮最重要的基台,总不能发射一枚威力极大的炮弹后,结果船承受不住那后坐力,直接裂开,甚至解体吧?

    幸好太子没用这个事情说事,双方的合作还算愉快。

    朝中众人看着兄弟二人同进同出,时不时勾肩搭背的身影,都觉得有些魔幻了,大阿哥和太子竟然还有这般和睦的时候。

    不过兄弟两合璧的话,确实是能让大清的海防力量,有一个质的飞跃。两人好好相处,是所有人的福气啊!

    只是,等太子忙完一段时间,好不容易回到宫里,就听说自己的孩子病了,烧得挺厉害的。

    “有没有去请姑姑过来看看啊?()?()”

    太子想都没想就直接问。

    太子妃应道:“这一发现阿哥格格们不对劲,就一边用殿下的牌子去请了御医,另一边去请了姑姑来了。姑姑给喂了药以后,御医也看过了,说暂时是稳住了。()?()”

    太子点头道:“这种事儿,找姑姑定然没错的。待孩子们好一些了,你记得备一份厚礼,给姑姑送去。(s)?()”

    “是,殿下,我记得的。?[(.)]??来?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s)?()”

    “不过,这次他们兄弟姐妹几个怎么一起烧了起来了?老大身子不好,容易生病倒是能理解,底下几个也跟着病倒了,是怎么回事?”

    太子妃略带愁容道:“殿下忙于公务,怕是不知道,如今京中正值小儿病疫高发呢!不少人家的孩子,都开始高热,还有些手脚处长出水泡来,十分可怜。皇阿玛已经命太医院想法子应对此次病疫,只是研究药方也是需要些时间的。许多孩子等不起,不是病死了,就是烧坏了脑子。现下,学堂都下学了,何时复学还未可知,大家都不许孩子出去玩了,全都关在家里,生怕沾染了病。”

    太子这才知道,自己忙着炸药的事,京中竟然出了这等大事。

    “坏了,姑姑的善堂里,孩子是最多的,若是善堂里也起了这病疫,孩子们怕是要倒一大片。这样罢,你拿我的牌子,去太医院,让太医院准备几车清热降温的药材,送去善堂。我去姑姑那儿走一趟,看看情况。”

    太子妃刚应下,太子的身影已经消失在门口了。

    等见到南音()?(),

    见南音还算镇定()?(),

    太子才放下一半的心?(小#?说)_[(.)]??来?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忙问起了善堂的疫情。

    南音道:“善堂确实有些孩子也发了高热()?(),

    不过她们处理得很及时,将发热的孩子早早地隔离开了,所以其他孩子还好。再加上我给善堂准备了许多常用的药,又教过她们给孩子降温的法子,问题不大。”

    太子这才放下另一半心,跟南音说了自己让太子妃准备药材送去善堂的事。

    “你们呀……”南音感觉心窝里暖暖的,“你们不愧是亲兄弟姐妹,纯禧公主、荣宪公主、三阿哥、四阿哥他们,都买了药材送去善堂了,我已经做主,将部分药材捐给了京城的一些药铺和医堂,让他们将药直接煎好,摆在门口,免费取用。”

    太子听了顿时觉得很好:“这样的话,病倒的孩子无论贫富贵贱,都有机会喝到药了。”

    这病疫来势汹汹,对症的药方还在研究中,但常规的清热解毒的药剂,还是能缓解一些病情的。

    南音并未多高兴,道:“是呀,只是我还是觉得不太够。宫里的皇子皇孙,宫外的千金贵胄,我还能救一救,但我一人实在是力量微小,救不了这京城所有的孩子。”

    “姑姑……”太子想要安慰一下南音,又觉得喉咙有些艰涩,不知道该怎么说,才能安慰到点子上。

    南音轻轻摇了摇头,道:“殿下来的正好,我有一事想与你商量。”

    “姑姑请说。”

    言语已经组织了好多次了,但南音还是抿了抿嘴,才道:“殿下知道,化学一门,能将世间的万千物质进行转化。只需要循着转化的客观规律,不仅能造出威力惊人的炸*药,也能造出起死回生的良药,我想问问殿下,可想转变一下研究方向?”

    化学能搞出来的东西太多了,在一战和二战中,化学不仅搞出了各种武器,还也搞出了救死扶伤的药剂,真真是双面一体的学科了。

    太子显得有些惊讶:“这种能造福万民的事,我自然十分乐意的,为何姑姑会显得为难呢?是担心我沉溺于制造火*炮一事中吗?”

    南音被猜中了心思,却一点都没显露出来。

    毕竟对于男性来说,爆炸的艺术显然更有吸引力,南音当然担心太子只想玩破坏的艺术,救死扶伤可没有那么轰轰烈烈的场景。

    于是南音转移话题道:“殿下这样说,我就放心多了。此次病疫,给了咱们一个警示,咱们就从最常用的退热药开始研究如何?”

    太子也没纠结刚刚的问题,爽快地应道:“好!”

    还没有来得及过多地享受新炸*药带来的荣誉和追捧,立马就接到了太子下达的新任务。

    为了不耽误两边的事儿,太子还把人分成了两队,一队继续负责炸*药的改进,另一队则要从零开始,进军医药领域。

    虽然这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但有了制作炸*药的成功经验,大家都充满信心。

    更何况这次也一样,有南音提供的资料支持,省去了许多瞎摸索的步骤,按图索骥的效率,就要高太多了。

    退热药的研制,比炸*药还要简单一些,这次没用到两年时间,就研制出了类似阿司匹林的退热镇痛的药物。

    当然,和阿司匹林一样,这个药也会刺激到肠胃系统,副作用也挺明显的,但在紧急救命的时刻,也顾不上那么多了。

    太子想给药命名为南音退热止疼药,南音真是哭笑不得,自己又没参与研究,没做什么贡献,用自己的名字做什么?

    于是,南音根据西药命名规则,给太子提了一些建议:“这个药可以有不同的名字,汉文可以直接叫退热镇痛药,一听就知道这个药是用来做什么的,但这种药用途极为广泛,日后定然会卖到欧罗巴等地方去,就需要一个更为科学合理的命名,即便是外行人不懂,也要让学医的人,听到名字就知道药的功效。()?()”

    “不过,以后你们肯定会研制出更多不同的退热的药,止痛的药,止血的药之类的,所以现在注意一下命名,有助于将来进行区分。(s)?()”

    太子冷静了下来,想了想,也觉得十分有道理,这才放弃了用南音的名字命名。

    南音真是大大地松了口气。

    药品与炸*药不同,炸*药因为主要运用于军事,所以保密级别十分高,不可能对外量产。但药不一样,它几乎是每个人的必需品了。

    所以,太子跟康熙报备过后,就筹划了量产的事,很快在京中开起了第一家药厂。

    而药厂里的员工,不少是出自南音的善堂的女孩子。

    因为这些女孩子不仅能识文断字,又懂规矩,手脚也麻利,干活认真卖力不说,又很方便管理。而且女孩做事细心,药品生产的每个环节都不可疏忽,卫生问题更是重中之重,善堂培养的女孩子们,完美地符合了药厂的需求,自然也成了药厂最理想的员工。

    能给一批女孩解决就业问题,南音感觉肩上的压力也小了许多呢。

    有太子在,这新药的推广也不难,很快就获得了很不错的反馈。

    到这时候,太子出了宫,都偶尔能听到外面百姓对他的赞扬,这种满足感,与造出了新炸*药以后,受到同阶层的人的夸赞,是完全不同的感受。

    百姓受益,太子在民间的声誉越来越好,也算是歪打正着地达到了康熙想要的目的。

    太子没想那么多,他动力更足地带着人,开始研究更多的新药剂。

    只是许多药不仅涉及到了化学知识,还涉及到了生物等领域,他又要弟弟们的壮丁,结果个个都闪得贼快,生怕他们自己的事儿被耽误了似的。

    胤祉被抓着去弄炸*药啊,被困在研究所好几年呢!

    最后,老七胤祐主动站了出来,道:“殿下,若不嫌弃,就我来吧。?(小&?说)_[(.)]??来?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太子顿时眼前一亮:“叫什么殿下?我是你亲哥!叫二哥!()?()”

    “二哥!”

    “诶!好!咱们兄弟一起干大事去!”

    其实随着太子的研究团队越来越有名,也加入了许多新成员,研发的速度更是快了。

    这次,青霉素的研究,就只花了一年多点的时间,这回太子说什么,都要用南音的名字来命名青霉素了,南音挠头:以后自己就是个青霉素了?还是个抗生素!

    太子一直醉心于化学研究领域,从刚开始的放松心情,到越研究越沉迷。

    一直到康熙五十年,康熙自觉精力和体力在逐渐下降,便主动传位给三十八岁的太子。

    尽管太子不太愿意,他觉得自己的研究事业还未到头,但看到康熙确实有些干不动了,便勉为其难地接替了皇位。

    只是胤礽当了皇帝,尊了康熙为太上皇,依旧把自己皇阿玛当话事人。他自己处理不那么紧要的事,重要的大事还是交给康熙处理,顺道把四处逃窜的兄弟们抓回来,给亲爹使唤。

    因为只有这样,他才有时间做一下实验,乐呵乐呵呀。

    幸好兄弟们个个都顶事儿,胤礽这个皇帝当得,安稳又清闲,康熙突然觉得,自己生那么多儿子,都是生来给这个老二干活的。

    作者有话要说

    太子到这里啦,明天是赛宝~

    感谢在2024-02-2220:56:13~2024-02-2320:57:5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Cynthia、栩栩虚絮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