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7 章 姑娘上门了

作品:《厉害后妈在六零

    王蔓云不知道张舒兰是怎么跟小菊妈几人说的,等她醒来,正接过朱英盛手里的毛巾擦脖子跟胸口的汗时,秋秋就上楼了。

    秋秋是女孩子,没男孩子调皮。

    很是乖巧,就算是跟着男孩一起玩,玩得也秀气,她上楼,肯定是有重要的事。

    “姑姑,有几个阿姨带了好多礼来,她们也不打扰你,就在院子里对着家门咚咚磕了几个头,然后脸上带着又哭又笑的表情走了。”

    秋秋没等王蔓云问,就把上楼的原因说明。

    王蔓云瞬间猜到应该是小菊妈几人,看来张舒兰的工作做到位,这几位有了靠山,不用再回老家,特意来感谢自己的。

    果然,五点多时,广播声音响了起来。

    首先就是检讨。

    这次的检讨内容跟昨天完全不同,认识更深刻,向王蔓云道歉也更诚恳,更加真情实意,可见是真的在检讨,也是真的在认错。

    王蔓云听着还算满意,她家今天收到了太多的礼。

    估计整个大院的家属都来了,反正几个孩子把礼物带进家里,一清点,鸡蛋的数量都快上千了,更别说还有几十斤红糖。

    看来各家这是把家底的存货都送他们家来了。

    “妈,都没写名字,我们也不知道哪件礼是哪家送的。”朱英盛震惊地看着沙发上的王蔓云,面对这么多礼,他有点束手无策。

    “总共多少份?”

    王蔓云捧着比脸大的搪瓷缸喝水。

    刘医生的药见效很快,她才睡一觉,就出了不少汗,头脑不再昏沉,身子也没有任何酸痛,最重要一点是退烧了。

    退烧,也就意味着感冒再好转。

    唯一的后遗症就是口渴,穿了衣服,她就到了客厅,然后让孩子们对院子里的礼物进行清点。

    “三百八十份。”

    朱英盛亲自数的,保证不会数错。

    “那应该是绝大多数人家都送了,都搬进储藏室,等过几天我想想怎么处理。”王蔓云有点头疼,礼太多,他们家肯定是不好就这么收下的。

    现在人人都洁身自好,他家也得注意影响。

    想到朱正毅跟自己说的即将升职的事,她就更加的注意别出什么错。

    孩子们可不知道王蔓云的担忧,看着这么多礼,一个个开心地把礼物都收到储藏室,就连囡囡跟昊昊都跟在屁股后想帮忙。

    但他们俩一个三岁多,一个两岁多,都是还帮不上忙的年纪,几个大点的小孩不敢让他们帮,怕他们把鸡蛋摔了。

    就哄着他们去照顾王蔓云。

    囡囡跟昊昊正是最喜欢学大人做事的时候,一听照顾王蔓云,立刻积极接受任务,陪在王蔓云身边,一会递毛巾,一会递水。

    忙得不亦乐乎。

    王蔓云看着孩子们分工明确且有序,就没有多话,反而是笑眯眯看着,顺便故意指使囡囡跟昊昊干活。

    这下把两个小孩开心与自信坏了。

    瞬间感觉到自己拥有了跟大人一样的能力。

    等回到家,两个小孩更是积极帮大人干活,奶奶/外婆择菜,他们一定要帮忙,虽然成绩不理想,但这一变化还是让家里人高兴不已。

    (s)?()

    蔡文燕两口子更是放心了。

    ⑨本作者一寸墨提醒您《厉害后妈在六零》第一时间在.?更新最新章节,记住[(.)]⑨㈤来⑨??⑨??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⑨

    ()?()

    他们过两天就要走,走前有多担心孩子,此时看到孩子懂事就有多欣慰。

    (s)?()

    “妈,你说我们要不要跟孩子说清楚情况?”

    (s)?()

    蔡文燕看着怀里睡熟的儿子,小声征求张舒兰的意见。

    “你要不想孩子现在就跟你们闹,你就说。”张舒兰养了那么多个孩子,孩子什么样,她最清楚,别看今天的外孙看着懂事可爱,但真要跟父母分开,有得哭的。

    蔡文燕不敢尝试了。

    王蔓云那边,晚饭是朱正毅回来做的,他工作再忙,吃饭的时间还是有的,一下班,他就买菜急匆匆往回走。

    路上顺便教训了一下昨天被自己揍的那几个男人。

    大男人好的不学,偏偏学会了为难自家女人,真是够能耐,要不是妻子生病需要照顾,他才不会口头教训人,而是把人再狠狠揍一顿。

    “怎么,当了军官就觉得自己了不起,有随意安排他人生活的权利了吗?”朱正毅冷眼看着几人,在听到儿子告状后,他就让人了解了情况,很容易就明白到底怎么回事。

    见到张舒兰出面解决,他当然也要帮把手。

    毕竟要不是自己昨天揍人,这几人也不会想那么偏激,教不好妻子,就把人送走,这不是更容易招惹麻烦。

    几个大男人今天是故意等在路上的。

    他们原计划是跟朱正毅道歉,自从知道妻子干了什么事,他们是又羞又臊,俗话说夫妻一体,没管好妻子,他们当然是需要向朱正毅跟王蔓云赔礼道歉的。

    结果还没开口,就再次被朱正毅训斥。

    听清楚训斥的话,几个男人大惊失色,都不是笨蛋,瞬间就明白了这话的根源。

    “政委,我想着孩子他娘一直惹事,败坏了我们大院的风气,就想着让她回老家照顾照顾老人,去个半年一年再回来,肯定人就沉稳了,也不容易再惹事。”

    小菊妈的丈夫看了一眼同伴,先一步解释。

    他真不是随意安排妻子的生活,就是家里老人也需要照顾,孩子娘在大院又不怎么得人心,回老家避避风头也算好。

    毕竟都快二十年的夫妻,他就算对妻子有不满,也会看在妻子有功劳、有苦劳的份上,不离婚。

    这可比不少人好多了。

    有些人当了军官,住了城里的楼房就把自己标榜成城里人,看不起乡下曾经同甘共苦过的妻子,离婚另娶城里姑娘。

    其他人见小菊妈的丈夫说出原因,他们也赶紧解释,都是吃过苦过/过来的妻子,哪怕妻子有再多毛病,他们也只是想让她们回老家避避风头。

    “你们怎么不把你们的真实想法说给你们妻子听?”

    朱正毅第一次觉得眼前这几人情商怎么这么低。

    明明能解释清楚的事,非得藏着掖着,这不,差点闹出家庭不合。

    “政委?(%?)?[(.)]?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我们是不是又做错事了?”

    几个大男人看着朱正毅()?(),

    内心更忐忑了。

    朱正毅已经懒得教训这几人()?(),

    看了一眼手表()?(),

    直接说道:“你们回去后,把刚刚跟我解释的那些话,说给你们的妻子听,这是命令。”

    一听命令,几人赶紧立正站好,“是。”

    朱正毅走了,他回家做了饭还要回单位加班,近期权力的分化更白热化,不管哪一方都斗得凶,他们军方也要争取军方的利益,很多领导都已经住在办公室,随时待命了。

    要不是妻子生病,他今天是不能回家的。

    朱正毅回家了,小菊妈几人的丈夫对视一眼,明白了根源,也都各自回家,路上,他们都听到了广播里自己妻子的检讨书。

    这份检讨比昨天检讨的内容更丰富,也更有深度。

    也是听完,他们才知道今天早上自己妻子又闹了哪一出,这下是真气到差点失去理智,但真的见到一脸悔意的妻子,他们又迅速冷静下来。

    然后按照朱正毅的命令说出解释。

    听完,小菊妈眼泪吧嗒吧嗒直掉,她还真以为丈夫是嫌弃自己,想把自己扔回老家,然后随便找个理由离婚另娶。

    “对不起,对不起,我没有领悟到真意,我又给你添麻烦了,我收拾收拾,等我按照约定检讨完就马上回老家照顾父母。”

    小菊妈诚恳跟丈夫道歉。

    中午张舒兰已经来找过她,问了缘由,搞清楚情况,直接表态这事政治部会给她们做主,绝对不会让她们的人生被随意安排。

    听说是王蔓云察觉到异常,请张舒兰来了解情况并帮助她们,感动又悔恨交加的小菊妈当着张舒兰的面狠狠打了自己一巴掌。

    痛哭流涕。

    小五同志那么好的人,她们怎么就能狼心狗肺的把人往阴暗里猜测,她们真不是人。

    小菊妈几人彻底忏悔了,然后重新写了检讨书。

    就在她们以为有了靠山可以正面对抗丈夫时,听到了丈夫的解释。

    小菊妈再次狠狠打了自己一巴掌。

    然后向丈夫保证,今后一定改自己的坏毛病,绝对不会再用阴沟里的老鼠目光看待任何事物,一定要堂堂正正做个好人。

    男人眼神复杂地看着妻子,也从妻子的话中明白为什么朱正毅今天会那么训斥他们了。

    “不用回老家。”男人取消了自己的自以为是,他明白了自己对妻子的影响,其实不一定要惩罚人,他们夫妻间完全可以有商有量地沟通。

    妻子并不是真的无药可救。

    小菊妈却是自己想回老家了,担心自己留下对丈夫的工作有影响,解释道:“小菊是女孩子,能做饭,也能照顾你,她留下,我带另外两个孩子回去,父母年纪大了,确实需要我们回去照顾。”

    “孩子他妈,我们把父母接来一起生活,你不用回老家了。”

    男人伸手抚摸妻子的脸,两个明显的巴掌印,他心疼。

    “接来一起生活?”

    小菊妈看

    了看家里()?(),

    小心翼翼说道:“家里不够住。”他们当初也想过要接父母来城里⑤()?来⑤?╬⑤?╬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⑤()?(),

    可就是因为家太小()?(),

    两个老人才留在老家的。

    幸好老家还有兄弟姐妹()?(),

    不然他们就太不孝了。

    男人能看出妻子的孝顺,心中更是反省自己多年来跟妻子有多缺乏的沟通,说道:“我过几天就跟后勤部申请两铺高低床,你们女的住一间房,我们男的住一间,就够住了。”

    他们家两个房间,还一个小客厅,挤一挤也是够住的。

    “嗯。”

    小菊妈当然是不舍跟丈夫分开,见丈夫拿了主意,也就高兴地接受了。

    王蔓云是在第二天听张舒兰说了小菊妈几人的事,看到自己猜对,又见事情得以解决,也就放心了。

    大院众人都知道王蔓云生病,大家都不来打扰她,张舒兰也是把情况说明就回家了,只留下了昊昊。

    没办法,小孩不愿意跟她回去。

    想着朱家有不少小孩能照看孩子,她也就走了。

    王蔓云这一养病就养了一个星期,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才宣布彻底完好。

    她倒不是真的养了这么久的病,其实药吃到第三天也就差不多了,是因为天气冷,不管是朱正毅,还是朱英盛,都不让她出门,也就趁机多养了几天。

    正月十五,绝对是跟除夕一样重要的团圆日子。

    这天过完,也就意味着年也过完了,要更加好好的工作与劳作。

    难得的团圆日子,因为王蔓云病好,朱家跟周卫国家合在一起过了个团圆日。

    所有人都不让王蔓云动手,只让她嘴上指挥就行。

    就连饺子跟汤圆的馅料也是她动嘴,夏乔跟几个孩子一起包的。

    至于朱正毅跟周卫国,当然是干最苦最累的活,那就是杀鸭,宰鱼。

    两家聚在一起,就跟过年时在宁城的周家一样,特别的和谐,也特别的热闹、开心。

    孩子们更是在院子里放了鞭炮。

    鞭炮声一响,过节的气氛就更热烈,大院里到处都是孩子们疯跑的声音,就算有些孩子冻得鼻涕都下来了,也阻挡不了他们玩耍的心思。

    过完热闹又喜庆的元宵节,很快就迎来了孩子们开学的大事。

    除了囡囡跟昊昊还小,没上学,朱英盛跟周正江这些大龄孩子都去上学去了。

    朱家也没有了孩子在家时的热闹。

    不过王蔓云也不怎么出门,天气还冷,俗话说就算是开春听了惊雷响,也还有倒春寒,白天太阳不错,早晚也能冻死人。

    她家的炉子接着烧着。

    就是木柴与煤越来越少,眼瞅着快要见底,她想着什么时候给王扬村带个话,让村长分点木柴给她家,顺便也把她留给村里的棉花带回村。

    王蔓云家的棉花后勤部早就送来了,白净得像天上的云朵,也柔软与温暖得让人爱不释手,两千六百斤,就算经过压缩困扎,但也差点堆满了朱英华的房间。

    第一时间,她就通知周卫国与夏乔来搬走属于他们的五百斤。

    至于周卫军的五百斤,

    夏乔家也不大,

    暂时放不下,

    就先留在朱家。

    过了两日,

    就在王蔓云思考着怎么把六百斤棉花送去王扬村时,村里来人了,他们给王蔓云送来了不少木柴跟村里养的鸡。

    知道王蔓云身体不好,这十只鸡是村里特意养来给王蔓云补身子的。

    看着满脸笑容的王大壮,王蔓云拿出了棉花。

    六百斤。

    震惊了王大壮这几个壮汉,棉花有多金贵,他们是知道的,更因为棉花需要票跟钱才买得到,他们村好久都没有人家添置新棉衣了。

    “小五同志,这……这是……”

    王大壮指着棉花说不出话,甚至连饭都不想再吃,只想搞清楚到底怎么回事。

    “头段时间商场处理一批有瑕疵的棉花,我们大院买了不少,看数量还多,我就给你们村也买了点,这是经过再次处理过的棉花,拿回去你们可以放心使用。”

    王蔓云知道王大壮几人是赶马车进城的,有马车,拉六百斤棉花回去绝对没问题。

    唯一的麻烦估计就是王大壮几人需要步行回村。

    “这是……多……多少?”

    王大壮几人感觉自己眼睛不够看,也觉得心跳得厉害,真担心呼吸跟不上兴奋地晕过去。

    “六百斤,总价九十块钱,有账本记录,钱数与斤数都没有问题,这些棉花是大院大家分出来给你们村的,感念村长对大家的照顾。”

    王蔓云把话说得清清楚楚,这批棉花她是分给村里的,不是送。

    九十块是不少普通家庭个人快两个月的工资,她不可能送给王扬村,也不能送,不然要是被人特意歪曲,那就麻烦了。

    王大壮瞬间听懂了王蔓云的意思,满面红光道:“我们身上没带这么多钱,你等着,我们马上回村跟村长拿钱,这批棉花绝对是我们村的集体财产,要走公账的,保证不会出错。”

    心急的他拉着同伴就想离开。

    “不着急,等会,我还有话要说。”王蔓云叫住火急火燎的王大壮几人。

    “什么,您说。”

    王大壮一激动,直接冒出了敬语。

    “我这有批鸡蛋,是头几天生病,大院家属送来的,量有点多,我家实在是吃不完,也不想收这礼,就想着你们能不能带回村,帮我孵成小鸡,到时候我送还给大院的家属们。”

    王蔓云早就想好了怎么处理鸡蛋的事,至于红糖,她就收下了,毕竟她是真病,而红糖在市面上确实不怎么好买。

    作为女人,红糖对女性太友好了,她舍不得处理。

    大不了今后谁家有事,她帮衬着,也多送些礼。

    “有多少?”

    王大壮听说是帮忙孵小鸡,觉得根本就不是事。

    “差几个就一千。”王蔓云有点不好意思说出数字。

    “确实是……挺多的。”

    王大壮几人目瞪口呆,他们原本就以为两三百个,这还是他们尽量往多的猜,结果他们还是猜少了,差不多一千,能

    装两大筐。

    幸好他们给王蔓云带了些木炭来,框子还在,只要垫点草,保证不会把鸡蛋弄碎。

    “这十五斤红糖,拿给村长分配。?(#?)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s)?()”

    王蔓云拿出红糖,这算是回馈王大壮他们这次送东西来的回礼。

    “小五同志,我们不能拿了,棉花的恩情我们都还不完,再拿红糖,回去村长肯定得用拐杖揍我们。()?()”

    王大壮猛摇双手,不敢拿。

    真不敢拿。

    六百斤棉花才九十块钱,他知道他们村占了多大的便宜。

    刚刚他偷偷看过棉花,那么雪白,别说是杂质,就连点灰都没有沾,他是万万不信这是处理的棉花,肯定是小五同志特意关照他们村。

    想帮他们。

    只要想到正常六百斤棉花需要六百块钱,别说王大壮震惊于王蔓云的大方、大气,就连另外两个村民看向王蔓云的目光也感恩戴德。

    此时的他们无比佩服村长的高瞻远瞩。

    跟王蔓云打好关系,他们村的日子真的比周边所有村都过得好。

    王蔓云让村里帮忙孵小鸡就够麻烦人,村长还让王大壮他们送来这么多木柴跟活鸡,她怎么可能没有表示,不管王大壮几人怎么推辞,她坚决把红糖塞给他们。

    而这红糖确实也是村里急需的东西,最终王大壮几人还是被王蔓云说服,离开大院时,不仅拉上了六百斤棉花,还带走了红糖跟鸡蛋。

    如此一来,整个马车装得满满当当,根本就没有落脚的地方。

    几人只能赶着马走。

    一路上,几人的神情是雀跃与恍惚的,每次只要看一眼被油布盖得严严实实的棉花,几人突然就傻笑起来,还笑得停不下那种。

    看在旁人的眼中,赶紧离他们远一些。

    生怕王大壮几人有什么精神病。

    “大壮哥,装鸡蛋的时候我看了一眼,很多都是没有种的,孵不出小鸡。()?()”

    有个村民终于恢复了正常。

    “小五同志是城里人,城里的鸡蛋几乎都是在供销社买的,有些有种,有些没有,或者是存放的时间太久,也孵不出小鸡了。()?()”

    王大壮当然也清楚情况。

    “那怎么办?”村民老实得很。

    “有什么怎么办的,多简单,我们村占了那么大的便宜,别说这些棉花这么低的价,就算是全价,我们也是没法买到的,全村的棉花票集中起来,估计都没五十斤。”王大壮是下一届村长的人选,一直跟着村长,对于村里的情况很了解。

    “大壮哥意思是用我们村的鸡蛋换下这批鸡蛋。”

    另一位村民领悟了。

    “对。”王大壮点头,解释道:“我们村里的老人孩子隔三岔五都得吃个鸡蛋补充营养,吃什么不是吃,我们带回去的鸡蛋只是孵不出小鸡,又不是不能吃。”

    “是这个理。”同伴们猛点头。

    然后再看一眼捂得严严实实的棉花,几人又控制不住傻笑起来。

    一直笑回了村。

    笑太久,进村才发现两个腮帮子酸疼得厉害。

    “傻了?”

    村长看着王大壮几人的傻样,忍不住用拐杖戳了戳。

    “村长,你看我们带回来了什么!”

    王大壮几人也没卖关子,说完直接掀开了马车上的油布。

    走了那么远的路,他们不仅没有感觉到累,反而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劲,一定要在第一时间久让棉花展露在所有村民的眼里。

    “棉花!”

    “我的天,这么多棉花!”

    看清楚马车上的东西,一旁的村民控制不住激动,都冲了过来。

    还是村长及时挥舞着拐杖大喊:“不准摸,别弄脏了。”

    王大壮也反应过来,挡住棉花,说道:“都听村长的,只能看,不能摸,棉花这么白,一摸就脏了。”

    村民们这才敬畏地停下脚步,远远看着棉花。

    不少年了,他们好久没有见到这么多的白棉花。

    “怎么回事?”村长追问。

    王大壮赶紧把情况全部说明,听说是王蔓云关照着,所有村民对着沪市的方向真诚地鞠了一个躬,大家都感动坏了。

    “让村里手艺最好的妇女赶紧织布,我们一定要给小五同志送去几床最柔软的棉粗布。”村长找到了感谢的办法,他没敢让村民多织,因为他知道多了王蔓云肯定不收。

    王扬村对王蔓云感恩戴德,军分区大院,徐大娘家也在喜庆地散喜糖。

    她家儿子跟钟秀秀终于领证,今后她家大孙子也有妈妈疼爱了。

    王蔓云是在家里收到徐文贵跟钟秀秀送来的喜糖,两人学着王蔓云跟朱正毅曾经的样子,不摆酒,就给家家户户送喜糖。

    但因为家底不如朱正毅,没能单独包装,而是提着篮子,见人就抓一把。

    收糖时,王蔓云才看清钟秀秀的长相。

    跟徐文贵比,姑娘确实很出色。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