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章 晋江独发

作品:《秦始皇获得大学生召唤系统后

    战国时期,秦国虽然因商鞅变法不断强大,势压天下,但在文明风华上,远远不如山东六国。

    这既是天下人公认,也是老秦人无可辩驳的事实。

    不是秦国没有财力及人力,而是因为秦国一直谨遵商鞅治国的理念:国无异俗,民农厚重,心无旁骛地以耕战为本。

    弱秦时期,为了贯彻举国上下的求战风习,对一切无关强秦的行为,以及试图涣散人心、涉及文明风华的行为都被视为蛊惑民众,自然要明律禁止。

    就连山东学子入秦,都只能以官道作为正途,而山东商旅只能在秦国划分出来的“外市”进行贸易交易,杜绝一切能够侵染秦人思想的可能。

    因此,大秦现今唯有的风华,就只有那一条条的铁律,就如黑色一般,冷静庄严,公正严明,也将绚烂的思想花火一点点吞吃没腹。

    文信学宫的重启,让嬴政想起、那卷曾经被自己压入箱底的《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有详有略,言之有序,以嬴政个人而言,它的确称得上是集万千言论思想于一身的名作。

    但嬴政不仅是嬴政,他还是秦朝的王。

    他坚信人性本恶,只有法治才能规范百姓行为,事必躬亲,充盈律法,把“法律”两个字渗入大秦,迄今为止,大秦就是律法的化身。

    哪怕在嬴政称皇后,依然始终若一。

    可是系统的出现却成了一个变数。

    嬴政通过系统描绘的未来,看到了百家学说万花齐放的未来,也从几位大学生身上,看到了法治下的另外一种可能。

    ——约束下的适当宽松,或许能让百姓将一个国家的发展,推向更加广阔的天地。

    嬴政在霎那间,想到了他一直无视的文华。

    大学生的到来是意外之喜,可就算再怎么亲秦,对方也是后世之人。

    倘若系统一但发生意外,自己和后世的“交易”断裂,大秦又该何去何从?

    那就只能贯彻强秦之策,让国家自己强大起来。

    所以在面对诽谤自己的言语时,嬴政才能淡然处之,他意识到,这或许是一个契机:一个开启大秦新道路的契机。

    氤氲的热雾泛开清淡的茶香,林月华优雅放下茶壶,嬴政双眼如炬。

    “纪博士可否与朕详聊报社?”

    纪子昂点头:“当然!”

    纪子昂一直和数据热点打交道。

    大秦不是互联网时代,但现在造纸的进度小有所成,有了纸做媒介,就相当于打开了开阔信息交流的渠道。

    “报社通俗来讲,就是采集、编辑和出版报纸,并且用报纸,向一定区域的民众提供新闻信息服务的大众传播的机构。”

    嬴政了然。

    也就是说,由官方公告处单独张贴,变为四处下发,散播力度更广。

    聊起自己擅长的事,纪子昂神采飞扬:“我们可以现在咸阳城内设立总社,然后每个郡县都开一个分社,以确保信息同步。”

    嬴政脑中缓缓构思出全国的邮驿设立点

    。

    倘若如此?[(.)]??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可以与各地的邮驿站建立联系(s)?(),

    再设立新郡邮驿(s)?(),

    面向百姓召集的职位也广泛起来。

    纪子昂:“报纸的内容不局限于国家政策()?(),

    我们还可以面向全国收取稿子,比如务农的小知识,文学大家的佳作……都可以投稿到报社。”

    纪子昂摇了摇食指。

    “当然,收上来的稿子不是直接登印。”

    “需要富有学识和经验的编辑,审核文章的言论是否正常,并且不犯法,符合要求后才能登报发布。”

    纪子昂这些天也抽空看了不少律法,知道大秦对于不当言论尤为严苛拿起清茶喝了一口,朝着陷入沉思的嬴政眨眼。

    “至于这个要求嘛,就看陛下您怎么定啦~!”

    一旁默默喝茶的林月华也提出自己的意见:“也可以加上书舍,在报社中设置书籍区域,供天下学子借翻阅。虽然印刷术方便,但是要在短期内制作字体木刻,也需要时间。”

    “善。”

    嬴政赞同点头,纪子昂乘胜追击。

    “如果报社真的开起来,政哥你就掌握住了全国的信息舆论!到那个时候,别说政哥你男女不忌了!我连你是天神下凡的人设都给你立得死死的!”

    嬴政:……

    纪子昂说完自我感觉良好,但定睛一看:嬴政似笑非笑,身后的赵高依旧笑眯眯,而一旁的林月华眼观鼻心,一副“与自己无关”的神情。

    “额…再加上‘品德高尚,爱护百姓’?”纪子昂唯唯诺诺地补充。

    公认的暴虐的秦始皇:……

    林月华微微叹气,不太想理这个笨蛋,嬴政倒是大度,调侃道:“你消息倒是灵通。”

    经嬴政这么一点,纪子昂顿时眼眸瞪大,倒吸一口凉气。

    “这、这可不是我说的啊!我听说的!我听说的!”

    纪子昂手舞足蹈地解释,然后义正言辞地称赞嬴政:“要我说,政哥哪是男女不忌?”

    嬴政眉毛微挑,下一刻就听到纪子昂振振有词道:“你分明是男女通吃!”

    三人:……

    窗外喳喳的雀鸣扰人清静,燥热的风灌进屋内,扬起几人的裙摆,红花在黑海中轰然绽放,风走花落。

    林月华默默理好自己偏向老祖宗的裙摆,动作适时地打破屋内的宁静。

    半响,嬴政无奈地道:“既然你如此明了,那这些流言蜚语,朕便等着纪博士处理的结果了。”

    在这之前,他可以暂时装作没有听到这些诽谤之词,将处罚延缓。

    纪子昂惊喜交加:“陛下的意思是我可以当社长了?!”

    嬴政点头,纪子昂欢呼道:“政哥万岁!!”

    “但切记,”嬴政嘱咐道:“要保持公正之心,不可听信流言,有失偏颇。”

    想起对方要为自己杜撰天神下凡的言论,嬴政再次重申道:“以虚论实,与诽谤无疑。”

    纪子昂收敛笑容,站起身来,一脸肃穆,右手绷直,“唰”地一下死死抵在太阳穴。

    “

    是!社会主义接班人为政哥服务!”

    中气十足的声音吼得嬴政端茶的动作一顿()?(),

    “社会主义?报社之名?”

    林月华扶额:“他现在才是在‘报社’。”报复社会(s)?(),

    让所有人尴尬。

    “啊不。”纪子昂悻悻地坐下来()?(),

    “是种制度啦。”

    嬴政放下茶杯?()?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饶有兴趣,但没有出声,身后的赵高笑意微凝,随即自觉行礼退下。

    关好门后,赵高站在门前面无表情,垂落的手紧握,察觉到视线,赵高转身时,脸上挂上熟悉的笑意。

    见唐慈和王侍中蹲在一起,齐齐仰望自己,赵高自然上前,问道:“不知两位这是在?”

    王侍中一改先前的嫌弃,面色凝重:“下官自诩也过不少书,可唐大人这番字体,下官竟从未见过。但唐大人信誓旦旦,这字颇具盛名。”

    唐慈点头:【超有名。】

    王侍中叹气:“是下官见识浅薄了。”

    想到赵高对书法也颇有研究。王侍中眼眸一亮,邀请道:“赵大人不如前来一观?”

    赵高欣然应下,走上前来,笑容逐渐透露出深思。

    怎么感觉如此熟悉,像康书,又觉得陌生得很。

    不知不觉间,赵高身子逐渐弯曲,试图看清沉木牌匾上赫然写着的几个大字:【褪孒脃哋燦爛ヽ訴説芣唍哋過厾。】

    迷茫的赵高:好像看懂了,又好像没看懂。

    …

    屋内。

    “原来如此,华夏文明果真源远流长,竟有如此之多治国之策。”

    在纪子昂款款而谈和林月华时不时的补充下,嬴政也明白了后世现今的方针所为何。

    感慨治国方针之多的同时,嬴政随即倏然泛起一个念头,朝着默默品茶的林月华说道:“朕有一事,想要麻烦林博士。”

    林月华看向嬴政。

    “不知林博士能否与朕细说,秦朝覆灭的缘由?”

    林月华自然无有不应,放下茶杯,措辞半响,娓娓道来。

    “公元前209年,人心不一,文化俱灭,秦二世无治国之能。

    一场大雨,一个男人振臂一呼,在大泽乡点燃一颗炸弹。

    秦朝苛政,此举产生的联动效应彻底摧毁了庞大的帝国。从此举民揭竿而起,反秦义军声势浩大,挥舞着铁锄镰刀踏上从未进过的王城,咸阳攻陷,秦世亦然。”

    林月华说完后便捧着茶杯,低垂着眼,澄澈的茶水中静静地倒映着自己的脸庞。

    帝王食指清点案桌,声音细微,却威仪漫天,让身旁的纪子昂僵着身子一动不动。

    半响,嬴政淡声道:“如此。”

    说罢便拿起茶杯,杯中晦暗的眼眸一晃,随即茶水便被一饮而尽,嬴政评价道:“此茶新颖,的确令人耳目一新,却劲力不足,无足轻重。”

    茶底与案桌相触,发出轻响。

    “茶叶别无二致,只看如何陈泡。”

    嬴政得到想要的答案后,便起身离开,纪子昂好林月华赶忙起身相送。

    “吱呀——!()?()”

    两人先一步推开房门,门前聚集的三个脑袋就映入几人眼帘。

    三人身影齐齐一顿,赵高和王侍中连忙起身向嬴政行礼,而唐慈见嬴政视线落到三人中央,将地上的牌匾竖起来正对嬴政。

    嬴政下意识想夸,但没看懂写得个什么。

    “褪了色的灿烂,诉说不完的过去??()??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一旁的纪子昂下意识念出声,然后嫌弃道:“你写这个做什么?名字不是已经取好了吗?()?()”

    唐慈:【做家园签名。】

    纪子昂&林月华:……

    作者有话要说

    唐慈:火星文!超有名的!

    赵高:看不懂一点!

    注释:

    1.秦朝的邮驿还有一个统一称呼,比如“遽〔jù巨〕()?()”

    、“驲”、“置”等不同的叫法,都统一叫作“邮”。

    秦朝在通信上采取接力传递的方式,这个邮路是的固定的路线,人把信息一站站传下去,确保朝廷与地方的公文书信及时迅速的传递。

    为了确保急事急报,秦朝对通信有明文规定,专门制定了《行书律》,传递的文书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急行文书,主要是皇帝诏书,要求要立即传达出去,不能停留。另一类是普通的文书,也规定当日发出,不让积压,但在时间上比急行公文要短。——财经头条

    感谢在2024-02-0617:20:56~2024-02-0723:00:5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想早起20瓶;是喜欢啊11瓶;宰里宰气滴鱼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