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页

作品:《如琢+番外

    于小鱼呆了半晌,忽然松了口气,笑道:“好啊。你怎么忽然想通了?”
    于长玉低垂着眼,默然无语。
    他慢吞吞站起身,眼前场景便开始悄然变化。
    陆昭戎跟着他站起来。
    随着画面寸寸皲裂,四周陷入一片昏暗。
    陆昭戎下意识放轻呼吸,环顾四周。
    仿如身处昏暗的街角,四面八方到处是折射出于长玉身影的镜子,他年少时所历之地,参天林木,翻卷浪潮,断断续续,似碎片一般。
    于长玉心思纯粹似人间的幼童,人间的沧桑与困顿在他的记忆里呈现出更清晰的,苦难与欢笑的模样。
    离开了魏家的于长玉脸上渐渐出现了更多生动的笑容,或浅淡的,或新奇的,但大都是温柔的。
    他不懂得如何隐藏自己,看见新奇的便问,看见可怜的人便忍不住上前帮忙。甚至看到别人痛哭流涕,他也会眼里带出泪来。
    然后轻而易举地改变了人的一生。
    关于魏清明的部分并没有像之前那样,场景逐渐淡化消失,反而一直往下发展。
    他们三人离开得悄无声息,等魏清明发现的时候,室内已落下灰尘,正如他离开那天一模一样。
    魏清明惊慌愤怒,下令全岛搜查。
    于长玉与于小鱼边游历边寻找于铃,痕迹明显而繁多,几乎分毫不费力气便被寻到了踪迹。
    场景间开始显现出红色的丝线,在不同的场景间相互缠绕,错综复杂地连接在一起。
    仿佛受红线牵引,场景间逐渐相互靠拢,在陆昭戎眼前片片组合,有拼接的趋势。
    直到某一处景象里,魏清明从一众仿佛造势而起,群情激奋的场面中站出来,大声说:“天虞神庇佑琴川,泽被诸多!承蒙天神看重,魏府曾有幸与天神共处五年之久。为表敬意,魏府打算筹款为天神建一座祠堂,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红线瞬息之间根根分明地连接到了魏清明这里——陆昭戎愣了一下。
    魏家人开始代替于长玉到处释放善意与帮助,将于长玉曾经给予过的东西漏出来一些给其他人。
    琴川人尝到好处,联合岛上各地到处修建神庙,甚至塑上神像,把于长玉供为神官,供奉香火。
    陆昭戎竟惊悸般感到了一丝恐惧。
    --------------------
    昨天休息了,因为放假收拾东西了哈哈哈,晚点补发一章
    第101章 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
    祠堂的修建在魏府的主持下越修越大,劳苦力越来越多,发放的银钱却越来越少,欺压越来越严重。
    他们仍然不满意,放出消息说:“工程之慢,源于参与修建者心不诚,天虞神不满意,你们就要继续修,继续造!”
    琴川民众开始谩骂,指责,埋怨。
    于长玉被迫站了出来。
    魏府瞬间便放松了对祠堂建造者的压迫。
    最终,祠堂建造成了天官府。
    魏清明站在高高的台阶上,阳光将他的影子拉到层次不一的阶梯上,居高临下地朝于长玉伸出手,温和地笑着,说:“山神,请入府上座。”
    于长玉看了他半晌,看不清神色,于是安静地把手放了上去。
    琴川开始拜天官,祈愿,求赐福。然后迷失在于长玉一次又一次的无私奉献里。
    贪婪者为着自己的索求,以感激的名义建起神圣谎言,索取与胁迫将远远不会终止。
    于铃儿与于长玉彻底分崩离析。
    于长玉说,尘世之重,负累繁多,可以理解。
    于是红线渐渐缠绕上于长玉的身体,从手指,到手臂,再到躯干,密密麻麻。
    于小鱼开始萌生退意。
    他们仍然不满意,仍然觉得并没有得到想要的生活,仍然没有停止对他的索取。
    而于长玉仍然,不相信人心脏污,为这份厚重留了下来。
    陆昭戎看着于长玉那样隐藏在天官府里,几十年如一日,沧海桑田,毫无怨言地成为了一座神像。
    他的温润与宁和开始变化,生出高高在上的压迫力,日渐沉默寡言,竟养成了发愣走神的习惯。
    于铃儿负气回山,于小鱼不敢留他一人,日复一日守在殿外,不敢与于长玉近身相处。
    ——
    空荡荡的大殿震撼而神秘,高高的神座上一名威压极强的神像端坐着。
    偶尔,红线晃动一阵,露出捆绑之下一张静谧安然的脸,闭目的模样仿佛悲悯众生。
    风一吹,满殿的烛火瞬息之间亮起,摇曳生姿。
    魏清明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推开殿门,眼神浑浊地盯着神像看了一阵,忽地笑了笑。
    “神仙?”他抚摸着拇指上象征着家主地位的戒指,语气不屑,“还不是被困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