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页

作品:《如琢+番外

    梅皖昀便恍惚回神,抬头去看,高座上坐着一位现已无比威严之人。
    他无意识地对比了许多年,偶尔从阴雨连绵的天气里,能从君主身上看到虞美人般盛放的妖艳,于是常常想起南术那一片美丽颓靡的花田。
    官拜相国多年,他有许多个机会烧光那块地,却一次又一次觉得,那个地方隐约带着夕阳余晖浸染的神性。
    “……臣以为。”他停顿了一下,“花无过,人之过。”
    “倘若上行下效,今日烧花,明日抽河,往后灾难,便有数不尽的怨天尤人。不若将此物收归国有,严令谨行,使民众自我约束,宽下严上。”
    过了这许多年,每每到了嘴巴边上,他一回又一回把话咽下去,就像此时。
    有关于此的律法修了又修,把控力越来越强,却只见南雁从花丛中飞过,不见花间扎眼的天青色淡影。
    时日一久,他觉得,两样颜色竟悄然融合在了一起,不分伯仲。
    许久不曾再回南术,偶尔他觉得,像过了百年那般久。
    想起那个素淡温和到宁静飘然的人,便似如梦一场,存于世人的想象里。
    遍地庙宇,举国砥砺,天下安定。
    于是忽然一日,他看见陈郕上下,一片神光。
    --------------------
    第163章 于长玉篇·缘灭
    有道是,白衣泛湖,青衣灌海。
    他离家时干净如白纸,归家时,便想承一承青衣狂悖,感悟一回世人口中的尊贵是什么滋味。
    他也想尝尝陆昭戎千里迢迢去往天虞的路,像寻常凡人那样。
    经历跋涉,经历风暴和海浪。
    不做挣扎,受伤,然后昏迷。
    他躺在小船上做了一段梦。
    梦到他从金月湾启程的时候。
    一句欸乃,棹舡之声。
    船夫说:“谁能听欸乃,欸乃感人情。”
    于长玉却没什么感觉。
    江云从水间掠过,摇浆人便摇着木船桨,吱吱呀呀地顺着江风去了。
    “坐稳喽!”
    江风霎时便吹袭了整个江面。
    他听到忽远忽近的呼唤,一声声祝福。
    “长玉——”
    他忽然回了头,连带着身子也侧了侧。
    岸边匆匆追来个娇俏的小丫头,扎着歪马尾,仿佛与他熟悉许久的模样,笑盈盈地喘着气,瞧见他看过来便招手,遮唇高喊道:“于长玉——”
    他轻轻挪动了步子,转身朝岸上看去。
    那丫头一双眼睛忽然笑弯了,用力招着手:“长玉哥哥——”
    “一路平安——”
    岸上陆陆续续缀满了人,或目有不舍,或面带留恋,又有些在感慨,却无一例外,都带着灿烂的笑。
    他们真诚地祝福着,都在他脑海里留着一片独特的记忆。
    “于长玉——”
    “长玉——”
    “于长玉——,一路顺遂——”
    “一路顺遂!”
    “一路平安——”
    岸边的身影缓慢而匀速地拉远,在他眼中变成温柔而模糊的山水图,他从头到尾数了好几遍,没有数到那个人。于是他没有回复的声音,也没有回复的动作。
    他的目光百转千回,神情却一如既往地宁静悠远。
    ——于长玉!
    风暴淹没了一声声的祝福,沉沉浮浮的小舟在浩瀚的远洋里摇摇欲坠,窒息感从他的胸膛蔓延至咽喉。
    他耳边不断回响着忽远忽近的呼唤,从一声声不舍到一句句留恋,从一遍遍忧心到一阵阵焦急,从一张张熟悉的笑颜上掠过,停留在了一双时常表现出平静,清冽冽的眼睛里。
    那人语气里总是透着温柔的无奈,如痴如诉。
    ——长玉。
    他眼睫忽地颤了颤,意识清醒了几分。
    ……
    ——于长玉第一次见陆昭戎的时候,昏黄的夕阳光线铺天盖地地浸满了整片沙滩,就好像奠定一切将要发生的基调——一种令人不可思议的迟暮和出乎意料的瑰丽浪漫。
    睁开眼睛的时候,于长玉还很平静,什么想法也没有,甚至久违地有些放空。
    直到入眼了一张干净澄澈的面孔——今日也是黄昏,铺天盖地的瑰丽和迟暮与那日如出一辙,于长玉破天荒生出了如隔世的恍惚感。
    “隼?”
    少年疑惑地盯着手上的玉牌,目光自然而然地顺着玉牌落在了于长玉脸上,接着四处张望了一下,看见了潮汐微涌时冲进浅滩的木船碎片。
    再一回眸,少年瞧见于长玉眼中一闪而过的清明,喜出望外:“你醒了?快要涨潮了,我先带你回去吧?”
    于长玉唇上动了动,却到底没什么能对着他表达的。
    他想,原来昭戎当时是这样的感受。
    少年一手握着玉牌,费力地搭着他脱离潮汐。
    除了浩浩的涨潮声在于长玉耳中轰鸣外,瑰丽的沙滩上寂静如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