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页

作品:《入幕之臣[重生]

    程良打开折子一看,瞬间大惊失色道:“这折子上的字虽然和臣一模一样,但绝非臣写的,臣对天发誓!”
    年听雨把折子拿回来,又仔细审视了一遍上面的内容,这一细看竟发现和前两次收到的折子无二差别。
    将折子重新收起来,年听雨问:“孤在向你确认一件事,前两年孤特意分发给北境的物资和银两你收到了吗?”
    “君上您前两年也派了?”程良震惊,随之是骇然。
    如果一批物资没接到也算了,可连着三年的物资都没有接到,这其中的猫腻远比想象中的要严重。
    而且,最重要的是,物资和银两都去哪了?
    总不可能凭空蒸发吧。
    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信息,也没有必要继续追问下去了,年听雨告诉程良他前两年也派过粮食和银两这件事以后,就让程良退下去了。
    躺倒床上,年听雨久久不能入睡,后脊止不住的发凉。
    他一直以为自己这三年做的很好,不仅守住了自己手中暂掌的权势,也成功稳住了朝局,可谁曾想还是有人在他的眼皮子底下捣鬼,私吞了那么多的物资和银两。
    这些被私吞的物资和银两总得加起来完全能养活整个北境的人,那么自然也可以组建一支精锐部队。
    要是真被用于这件事,大乾怕是又要乱了。
    可眼下又被赈灾的事绊住脚,无法分太多神来查这件事,只能被迫先放下调查。
    但无论如何,最后他都必须找到丢失的物资和银两,免去所有的后顾之忧!
    ***
    北境的灾情远比程良说的还要严重,年听雨次日一踏上街道,脑海中便浮现“路有冻死骨”这五个字,但好在朱门的酒肉还不臭。
    为了安抚百姓,年听雨加入了赈灾的人员当中,亲自给百姓施粥放饭。
    而当他听说一个住在山上的村子需援助之时,便亲自带着人前去了。
    可谁也没想到这个消息是假的,是村子的人故意放出来。
    山路崎岖狭窄,临近山顶又有分岔路,所以村里派了一个年轻的男人来迎接。
    大家本就同情北境的百姓,也觉得这些住在深山之中的百姓很是纯朴不会有什么恶意,便也没有过多的防备。
    谁曾想,就是这份疏忽大意,给了男人动手的机会。
    在所有人都没有防备的情况下,男人忽然一把抱住年听雨的腰,带着他冲下了旁边的悬崖。
    就连铃兰都没有反应过来,随行一众人更是全都懵了。
    等所有人回神,立即全都冲到了悬崖边,但他们只能看见年听雨极速下坠的身形,最终化为一个小点消失不见。
    铃兰的眼睛瞬间充满了血丝:“留十个人送物资,其余人全都跟我下悬崖找人。”
    没有人敢说什么,即刻照着铃兰说的做。
    可最终一行人无功而返,他们只在悬崖下找到了那个年轻男人摔变形的尸体,并没有发现年听雨的踪迹。
    年听雨坠崖失踪的消息是七天后传回盛京的。
    彼时蔺阡忍已经将政事堂的文书典籍都整理好了,对这三年发生的事也有了一些大概的了解。
    但这些还是不够,于是蔺阡忍打算趁年听雨不在的这段时间夜探兰安宫主殿,去找一找那些被他藏起来的秘密文书。
    由于年听雨不在皇宫,所以这几日蔺文冶的请安也免了,基本没怎么来过兰安宫。
    但今日蔺阡忍还没踏进兰安宫,就远远的听见了蔺文冶的哭闹声。
    “我要去父君,赢夙叔叔你带我去找父君好不好。”
    蔺文冶说话的声音,因为哭泣变的一抽一抽的,甚至连宫廷礼仪也忘了。
    眼下的北境危险莫测,赢夙必然不可能带蔺文冶过去,而他也不能轻易离开盛京,否则盛京必然大乱。
    嬴夙没有选择,只能轻声安抚道:“君上吉人自有天相,一定会没事的,陛下就在盛京和臣一定等君上回来,好吗?”
    “不好!”蔺文冶看见了站在门口的蔺阡忍,匆匆跑过去:“赢夙叔叔不带我去,荣侍臣你带我去找父君好不好,求求你了。”
    小皇帝哭的眼睛都红了,到底是儿子,蔺阡忍蹲下问:“为什么忽然要去找人?”
    “北境.....嗝,”蔺文冶打了一个哭嗝:“北境太守传来消息,说父君坠崖失踪了,我要去找父君!”
    说完,蔺文冶哇的一声又哭了,蔺阡忍的脸色也再瞬息间沉了下来。
    他毫不客气的将蔺文冶扔给赢夙,转身就踏出了兰安宫。
    赢夙冲着他的背影问:“天都黑了,你上哪去?”
    蔺阡忍:“找人。”
    年听雨是他的人,生与死都应由他说了算。
    所以没有他的允许,谁都不能动年听雨,哪怕年听雨自己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