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页

作品:《入幕之臣[重生]

    这架势怎么看都不像陪着蔺阡忍一起处理奏折的贴心人, 活像个监工。
    奏折本来就多,再加上年听雨在旁边倒了不少乱, 蔺阡忍一直处理到夜深人静之际, 才将手中的笔放下。
    他偏头看了一眼年听雨,发现那人早就趴在折子堆里睡着了。
    蔺阡忍看的一阵牙根发痒,只想把这没心肝的人作弄醒, 但最终还是没舍得下手,反而长叹一口气将人抱回了寝宫。
    主殿的寝宫被蔺文冶霸占了,所以蔺阡忍将年听雨带去了偏殿的寝宫。
    将人平躺着放到床上以后, 蔺阡忍才发现年听雨的怀里竟然抱着一本奏折。
    他试图将奏折抽出来, 年听雨却在这时睁开了双眼。
    盯着帐顶发了一瞬的呆, 年听雨才看向蔺阡忍,用半梦半醒的声音问:“奏折都处理完了?”
    “处理完了。”蔺阡忍应完坐在了床边,问:“怎么还带回来一本, 里面写了什么内容叫你这么宝贝?”
    年听雨没说话, 只是将奏折递给蔺阡忍,叫他自己看。
    一打开奏折,蔺阡忍就陷入了沉默。
    这本奏折是张守正在今日呈上来的, 里面的内容是为苏海成求情的!
    奏折上的意思大致如下。
    由于目前并没有找到苏海成毒害蔺文冶的实质性证据, 张守正便觉得苏海成极有可能是被人陷害的。
    而苏海成当时虽然辱骂了华荣昭,却也是情急所致, 所以他希望年听雨可以三思,念及苏海成为大乾安定做出的贡献,对苏海成网开一面,从轻发落。
    这样一分奏折怪不得年听雨要把它带回来,他当时处理的时候脸上也没有什么好颜色。
    不过张守正递交这样一份奏折也情有可原,那一晚太过于混乱,所有的证据都表明年听雨是那个下毒之人,所以苏海成在年战西之后站出来搬弄是非,倒显得合情合理了。
    那么从张守正的角度出发看待这件事,苏海成确实罪不至死,甚至觉得他对大乾是一片赤诚之心,若非华荣昭以身份压人、言语之间又带着咄咄逼人的意味,苏海成和至于失了理智破口大骂。
    甚至在不少人看来,苏海成当时那般激动可能是寒了心——想他兢兢业业为大乾付出这么多,在证据确凿的时候站出来欲带走“罪魁祸首”,最终却还要背负乱臣贼子的罪名。
    而一向铁面无私的张守正,在年听雨一回来就呈上这样一份奏折,想必他心里也有了几分这个念头。
    念头起归起,蔺阡忍却不会被人牵着鼻子走,他十分清楚苏海成当时破口大骂并不是因为寒心,而是计划落空后的恼怒以及即将下狱的不甘。
    所以说,苏海成这个人无论如何也不能放,他只能死,也必须死。
    虽说蔺阡忍心中敲定了主意,但他还是想听听年听雨的想法。
    “这件事你怎么看?”蔺阡忍问。
    年听雨坐起来,拿过蔺阡忍手中的折子,放在了油灯的火苗上。
    火苗虽小,但威力却不小,眨眼间便吞噬了折子。
    在火即将烧到手指那一刻,年听雨轻轻一松,折子便掉在了地上。
    看着那跳跃的火苗,年听雨打了个哈欠,吹灭了油灯。
    在无尽的黑暗中,蔺阡忍终于听见了年听雨的声音。
    “这本折子我从未看见过。”年听雨重新躺了下去,睁眼望着帐顶,不轻不重的说:“很多人都说我精于算计与攻心,行事更是心狠手辣不像良善之辈。那么恭喜他们——说对了,我的确不是什么好人,还格外讨厌那些不知死活非要往我这刀口上撞的人。他苏海成今日既然动了我护着的人,那我必要他为此付出代价。”
    蔺阡忍无法想像年听雨到底经历过什么,才会用这般平静的语气说出这样骇人心魄的话。
    不过,蔺阡忍并不觉得可怖,甚至有些心疼。
    他退去碍事的外衣也躺在下去,将人捞进怀里以后,他问:“你想要苏海成付出什么代价?”
    “我一手带到这么大的人差点就......”年听雨哽咽了起来,后面的话完全说不出来了,他下意识抓紧蔺阡忍胸前的衣襟,缓了好一会儿才闷着声音道:“苏海成不死我难解心头之恨,所以这件事,我要他苏海成用命来尝!”
    年听雨的心也是肉长的,他自然也有七情六欲,只是藏的比任何人都深罢了。
    感受到怀中的人止不住的颤抖了起来,胸前的衣襟也湿了一大片,蔺阡忍轻轻拍了拍他略显单薄的背脊,安慰道。
    “你只管大胆的去做,凡事都有我给你垫着。”
    ***
    宫外,济善堂。
    收拾好行囊准备动身回江南的乔峰焦急的在厅堂踱步。
    进来提醒好几遍的徒弟再一次道:“师傅,车夫催了,咱们动身吧,。君上既然回来了,表小姐怕是不会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