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页

作品:《清穿之娇养太孙妃+番外

    主子爷光会逗人气人了,他们做奴才的自然要机灵些,可不能让主子爷糟蹋了自己的一片真心哪。
    苏玳倒觉得有意思,主子信口开河,奴才的嘴倒是挺甜的。
    苏玳问了一句弘晳去向,知道弘晳找她亲哥哥去了,也不说什么了,将四个福留在身边侍候,等用了午膳歇晌后,再将嬷嬷们请来学规矩。
    三征噶尔丹,康熙带着前头的皇子阿哥们都去了。
    有跟着上了战场的,也有没跟着上前线,只是去溜了一圈然后回来的。
    但毕竟都去了,那军功也都是沾着了的。
    喀尔喀蒙古重新为大清所有,近些年准喀尔部也再翻不起什么大的浪花来,西北防线又往前推进了许多,康熙心里头高兴,自然今年的年节就大办了起来。
    康熙喜欢热闹,年节大宴,将亲近重臣与后妃阿哥们还有勋贵们都安顿在大殿中,团团坐了一殿的人,也只是隔着屏风,不叫太混坐就是了。
    康熙高兴,瞧着人齐全,人人脸上都带着笑,康熙旋即下旨,册直郡王为亲王,胤祉、胤禛为诚亲王,雍亲王,胤祺、胤祐、胤禩为贝勒。
    胤祺胤祐完全是因为生得早排行在前头沾光了。他们两个又没上战场,总不好封了后头弟弟哥哥却什么都没有。
    康熙上了年纪,素来标榜自己宽厚仁爱,自然不会克扣儿子,封了老八,老五和老七也不会落下。
    至于底下的阿哥们,就暂时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了。
    胤禩跟着康熙去了三征噶尔丹,没在前线杀敌,却得了贝勒爵位。
    一时成了皇子阿哥里头最年轻的贝勒,风光无限,得意显赫。
    前头三位亲王那里被恭贺的人围了个水泄不通,胤祺胤祐那儿没什么人,胤禩那儿围着恭贺的人竟还比几位亲王哥哥那儿的人更多些。
    这般场景,康熙就跟察觉不出什么似的,笑呵呵的看着,像个慈爱的老父亲。
    苏玳奉旨进宫,给皇太后磕头,给皇太子及太子妃磕头。
    她虽是未过门的长孙嫡福晋,可弘晳三天两头的往公主府跑,所有人现在都默认了这位爷没规矩的行为,康熙这圣旨一下,宫里头也已经将她视作皇长孙的嫡福晋了。
    只是尚未大婚,不好让她混在福晋里头坐着,大宴上,就还是让苏玳跟着端静公主。
    和硕端静公主得康熙看重,大宴上安排的位置还是很不错的。
    苏玳坐在那儿,瞧着满殿热热闹闹给亲王贝勒恭贺的群臣,下意识的就去看皇太子和弘晳那边。
    皇太子一直微微笑着,虽坐在康熙身侧,父子俩却没有什么太多的交流。
    倒是康熙赐膳赐汤,甚至笑呵呵的让皇太子饮酒,皇太子也饮了。
    皇太子恭顺,康熙慈和,苏玳却看的心酸。
    这哪是后世所记载的那个暴戾逞凶的胤礽呢?便是那些记载,也多是后人抹黑。
    否则何以解释,皇太子小时候聪慧完美,长大了却暴戾打人呢?
    康熙手把手教出来的,怎么会是这样的人呢?
    小时候喜爱,成日炫耀太子好,长大了心里不痛快,便不包容不理解,还说容忍了太子数十年。
    苏玳没办法理解这样的帝王父子之爱。
    这里的皇太子,异常的恭顺卑微,把他和弘晳放在一起,儿子肆意含笑张扬骄横,却也叫苏玳看的心酸难过。
    弘晳若非这样的性子,怕是护不住他阿玛的。
    就那么一瞬间,苏玳好像看懂了很多。
    皇太子尚且还有病容,脸色似是被特意遮过的,不让人看出病气来,但人久病虚弱,瞒不住的。
    病了还叫人家喝酒。真是霸道。
    苏玳过于凝实的目光,令那边的弘晳似有所觉。
    原本就分神关注着小福晋那边,此时弘晳自是毫不犹豫的望了过去。
    结果没撞上小福晋的目光,却是和硕端静公主把小福晋的脸扭过去了。
    端静公主放下勾过苏玳下巴的手,席间的人都去恭贺几位亲王贝勒的母妃去了,他们母女两个坐在这热闹的宴席里。
    望着女儿明亮的眼眸,端静公主轻声说:“大阿哥也去了乌兰木通的。”
    康熙亲征噶尔丹,把皇长孙也带去了。甚至弘晳都去了前线。
    但回来封赏,弘晳什么都没有。皇太子也什么都没有。
    他们父子还得看着哥哥叔叔们,一个个有了王爵之位,得皇上赏识喜爱,还要恭贺他们。
    亲手养大的女儿做了皇长孙的嫡福晋,原本不偏向任何人的端静公主,在这一刻,心里还是偏向了大阿哥。
    她的汗阿玛是要用皇子阿哥们牵制皇太子。
    他们喀喇沁部的小公主嫁过去,这以后的日子,怕是不大好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