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页

作品:《清穿之娇养太孙妃+番外

    康熙原本就是要治好太子,要将太子大好的消息递出去的。
    他下了严令,不管如何,太子一定要好好的随行这次的南巡。
    因此,听见说南京乡民特意来看太子,康熙还很是高兴,招了招手,叫太子站到他跟前来。
    康熙含笑把手臂递给太子,道:“太子,同朕一道出去走走吧。”
    胤礽温雅笑着,伸手就扶住了康熙的手臂:“是。儿臣随汗阿玛去。”
    再去明孝陵。
    这一路上,自然大家都能看见完好的太子了。
    胤礽在凝春堂住了些时日,有太医和名医给他调理,他自个儿也心情舒畅了些,知道这次南巡是躲不过去的,这身子骨就没刻意糟践,就确实好起来了一些。
    此番走在康熙身边,虽然不似从前那样极好极健康的样子,但此番能起身出门走动,也已经是很好的。
    太子肖似康熙的面容上挂着温雅笑容,气质内敛高华,瞧着十分的明净如玉,从前人都说八贝勒光风霁月模样好看,如今太子出来了,众人眼前一亮,才发觉皇太子是珍珠华光,八贝勒远远及不上。
    这些年太子病重,康熙多带着直亲王等人出行。
    不管去哪儿,康熙身边最近的地方,都是留给直亲王这位皇长子的。
    他如今仗着自己有从征噶尔丹有军功,额娘又是四妃之一,自己又是皇长子的身份,太子跟个隐形人似的,胤禔俨然是将自己当做康熙的继承人了。
    可病重的太子突然出现了,还抢了他的位置,偏偏人家还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
    直亲王这不平衡的心里就更加的不平衡了。
    太子不过是个快死的人了,还站着太子的位置干什么?直亲王不忿地想。
    从明孝陵回去,直亲王深深被那样的场面刺激了。
    太子的声望都因为他是皇上亲封的皇太子。
    若是换了人来做这个皇太子,那些汉人应该也会支持新太子的。
    反正谁做太子都是如此,他们只瞧太子是谁,谁就是正统的继承人。
    直亲王心里狂热的想,如果他这个皇长子来做皇太子,那往后获得这些声望的人,就是他了。
    晚间还有个聚宴,康熙这回只带了宜妃出来。另还有几个小嫔妃。
    各家爷们有带了嫡福晋,也有侧福晋格格侍妾的,都各自按着自己的身份用膳。
    身份太低的,自然是不能来的。
    康熙身边是宜妃陪伴,太子身边没有人,其余的有些是嫡福晋,有些也是单个。
    家宴,就都有随意。弘晳身边坐着的,自然是苏玳了。
    晚间人多,直亲王又喝了些酒,趁着酒意,他就说:“阿玛,儿臣来了南京才晓得,不但太子爷在这儿的名声好,还有八弟在这儿的名声也很好啊。”
    “儿臣听说,八弟性喜读书,早几个月就让何焯来江南买书了。这会儿何焯都没回京去,倒是送了不少的书册回京。大伙儿都说,八贝勒爱读书人又和善好亲近,这可真是最最难得的了。”
    康熙含笑,淡声道:“老八从小字就不好。多看看书,瞧瞧字帖,原是应该的。”
    诚亲王也笑道:“阿玛说的是。八弟这么爱书,不若将来回京,同儿臣一道修书去吧。儿臣也好有个同伴啊。”
    八贝勒先在康熙跟前自谦自勉一番,又含混了诚亲王的话,心中只是叫苦。
    心说大哥这是什么意思,好好的把他和太子单拎出来比对,是想叫太子恨他么?
    便是要出头,也不是这么个出法啊。
    直亲王干脆直白道:“太子从小也很爱读书。老八像太子。今儿儿臣从旁瞧着,有时冷不丁觉得老八与太子像是一对双生兄弟呢。汗阿玛说是不是?”
    “八叔叫他的门人来江南,就只是买书么?我怎么听说,有人找上了门,已经叫八叔的人与三叔的人一块儿合伙儿印书了呢?八叔的名声好,是这些书都是免费赠送的。人人称颂,八贝勒贤良仁厚的名声。我阿玛这点就比不上八叔。”
    弘晳漫不经心饮了半口酒,“江浙富庶,可总也有穷乡僻壤念不起书的地方。八叔赠了书册给人家,人人称颂八叔的功德,听说还有替八叔供奉长生牌位的。天天念着的不是汗玛法,是八叔你。玛法是费尽力气收拢来的江南士心,八叔有样学样,费尽力气收拢了江南民心啊。”
    弘晳慢慢起身,走到八贝勒胤禩跟前,居高临下的看着坐在那儿的年轻男人,“太子反正也活不长了,不如我自请玛法,废了我阿玛的太子之位,改立八叔做皇太子,八叔说好不好?”
    作者有话要说:
    三更~~~
    第22章 022
    八贝勒让何焯往江南购书之事,公开透明,人人都知道,是八贝勒让何焯去江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