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页

作品:《清穿之娇养太孙妃+番外

    “只知他在生死边缘,我甚为焦心,夜不成眠,太子妃虽然也担心,但在那么几天里,额娘最感受到的,是你福晋的心。你福晋的心和我是一样的。”
    “她也睡不着,焦虑担心,也为了你阿玛,为了太子府,也为我,还为了你。”
    “儿子,这是你自己娶回来的福晋,是你满意的姑娘,你要好好待她。你也瞧见了,她为此清瘦消减了不少。”
    弘晳哪能没看见呢?
    先前瞧见小福晋的样子,他都心疼极了。
    弘晳说:“儿子会将福晋掉下去的肉养回来的。”
    李佳氏就笑了:“都说你聪慧,可额娘看,也不知你在别扭些什么。从小就是这个性子。额娘也懒得管你。可额娘满意这个媳妇,喜欢你福晋。”
    “等额娘再回来啊,可不想看见你福晋跑了,不要你了。”
    “你得好好紧着你媳妇,别叫她跑了。”
    李佳氏伸手,用温热的指尖重重点了点弘晳的额头,“你把她拴在身边,又叫人在背后议论她,这就是护着了?我跟着你阿玛,可没受过这样的苦。”
    “你们俩这条路只有舍生忘死才能走下去,可你自己瞧瞧,你福晋像是舍生忘死的样子吗?”
    李佳氏恨铁不成钢,“她心里害怕呀。”
    李佳氏没留情,指尖戳的弘晳额头有点疼。
    他额上的伤早就好了。可这回他额娘戳的,比他那次磕头可要疼多了。
    额头疼,心口也疼。
    他没有和小福晋说过为什么不碰那些女人的真正原因。
    也没和小福晋说过他不要孩子的真正原因。
    甚至太子为何偏偏病弱,他为何要如此激进的拼命争取,也是他用别的话含糊过去了。
    她什么都不知道。
    她也真正相信了他,没有追问过。
    弘晳甚至都没有想过要把这事告诉任何人。
    这样的事,说出来会有人相信吗?
    李佳氏起身走了很久了,弘晳还坐在小院子里,仰头看着天上的星子。
    黄瓦红墙,四四方方的天空,在宫里就只能看见这样的天空。
    他注定是要成为这座宫城的主人,但他不会被这里困住,他的心,他的身体,都是自由的。
    站久了,弘晳拂掉肩头露水,抬脚就往毓庆宫外去了。
    太子身体能启程的时候,德州行宫那边也已经都预备好了。
    太子先前同弘晳说,他暗中亦有安排。
    太子确实是提早就安排了。
    弘晳自小要强,若不将弘晳趁着这个时候推上来,将来就更难了。
    太子主意定下后,就着意让人悄悄把德州行宫收拾出来了。
    带着侍妾格格过去不过是个幌子,有李佳氏陪伴他就足够了。且弘晳被立为皇太孙,李佳氏这个唯一的太子侧妃也不宜留在京城,还是得他将人护在身边的。
    太子出京低调,也不要人送,弘晳刚被立为皇太孙,太子与康熙都不许他离京,弘晳只能待在京中,远远目送他阿玛远去德州。
    太子身边和李佳氏身边伺候的人都跟着去了。太子府里的人也都留守了一些,毕竟太子的屋子和李佳氏的屋子,不能随便叫人进去。
    德州行宫那边也会有人伺候的。
    太子轻车简从走的低调,与之相对的,皇太孙册立典礼正在火热筹办中。
    为了不让人将目光聚焦在太子身上,弘晳一概都听康熙的,康熙想要办的热闹隆重些,弘晳没有半点意见。
    他阿玛需在德州安心养病,剩下的事,就交给他这个高调的皇太孙来完成吧。
    皇太孙的册立大典,比照当年皇太子的册立大典来。当年许多规矩都是索额图一手包办制定的,这个弘晳倒是没有都照搬,他阿玛都已经去了德州,索额图也死了,没道理再让康熙想起那些逾制的地方。
    弘晳都给改了,呈给康熙过目,康熙很满意。
    太子不在京中,太子侧妃同往德州,太子妃必得与太子步调一致,不能太子病重养病,太子妃却日日高调出来见人,因此瓜尔佳氏也不得已的安静沉寂了下来。
    太子府中无人出头,如今最出风头的,自然就是皇太孙与太孙妃了。
    弘晳与苏玳两个人日日都忙的脚不沾地,明明一块儿住在东三所里,住一间屋子里,都在一张榻上睡觉。
    偏偏就是早出晚归的碰不上面。
    每每都是苏玳睡着了,弘晳沐浴着夜色回来,洗漱过后搂着她安睡。她都不知道。
    晨起时苏玳醒了,而身边的床榻上早就冷了,竟不知道弘晳什么时候走的。
    两个人也因为忙许久未曾一处亲近了。见面都难,也说不上几句话,倒是和前三年新婚的时候黏黏糊糊的劲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