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页

作品:《清穿之娇养太孙妃+番外

    太子妃入宫前,石文柄必定叮嘱过太子妃,切不可出风头。
    瓜尔佳氏入宫前或许是个温顺柔软的女孩儿,可入宫后,住在逼仄的毓庆宫里,日日要听话温顺,在康熙的眼皮子底下生活。
    长此以往,性格里的那些大气温柔只怕早就磨平了。
    日日看见的都只是毓庆宫的一片天,哪怕十多年后出了毓庆宫,太子妃的心也就只有碗口那么大了,容不下什么。
    她甚至连她的立身之本都搞不清楚是什么。
    这样的女人,将来还能做母仪天下的皇后吗?
    裕亲王瞧着这一府的乱象,是心急如焚。
    他频频看向弘晳,弘晳气定神闲,从容起身,先把身边的小福晋照顾的妥帖周全了,才道:“王爷不必担心。涉案人等,一律入宫就是了。皇上跟前,请皇上彻查吧。”
    人多怕什么,他们要闹就闹。
    闹的再大又如何,他又不怕什么闹大。
    苏玳眨眨眼,悄悄看了一眼牵着她的弘晳,她知道这位爷在想什么,这位爷是巴不得这事闹大呢。
    第54章 054
    康熙被人闹的脑袋疼。
    弘晳这会儿都是话少的很,和他福晋本来跪在那儿,但太孙妃有了身孕,弘晳不肯叫她跪,康熙也不忍叫乌梁海氏一直跪着,开恩叫她站着了。
    弘晳才心满意足的跪在那儿。
    他这个皇太孙不闹了,可太子的另两个儿子,叭叭叭的把事情你一言我一语的全说了。
    康熙寻常见弘晋和弘旸也不是这样的,怎么这会儿一瞧,就跟弘晳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似的,亲兄弟就不用说了,也是混得很,弘晋这个隔母的还成婚了的,居然也很混。
    但也就只有他们两个在说。
    纳兰揆叙和一些人叫康熙赶出去了。
    但人就在外头,被弘晳扯进来对峙,于是两边就闹起来了。
    一边指责弘晳大逆不道,一边指责是他们指使奴才陷害太子陷害皇长孙。
    听着听着,康熙瞧着那叫他们呈上来的证物,心里忽觉得好笑。
    他自幼登基,没经历过这些事。
    他是直接被册立为皇帝的。他的兄弟们都不堪为皇上,只有他能担此重任。
    挡在他面前的,是权臣鳌拜,他十四岁亲政,开始治理大清,阻碍他的人都不会成为他终生的阻碍。
    可他的儿子孙子们,却在争夺储位。争夺到现在,反目成仇。
    弘晳他不过是想要严惩直亲王,这才多久,太子府里就出现了这样的东西。
    “行了。”康熙命人彻查那几个奴才。
    “没有证据的事,不要胡乱攀扯。”如果真的查出来是老大对弘晳下手了,他不会姑息的。
    预备的这些个皇上皇后穿的衣裳,康熙看了,都是照着他的衣裳样式做的。皇后的服制,是照着孝懿在世的时候做的。
    仁孝和孝昭,都是皇后。但也不尽相同。
    早年的时候,服制并未统一,也没有真正的定下来。做出来的衣裳不是定制。到了孝懿这里,皇后的服制有了定制,但也有些微的不同之处。
    不是每一个皇后都是一样的衣裳。
    做这个袍服的人,参考的事孝懿的袍服。可真正等太子登基的时候,是不会穿这样的衣裳的。
    为什么没选用仁孝或者孝昭的服制呢?因为宫里没有样子了。都给收起来了,轻易是接触不到的。哪怕是见过的人,也不可能仅凭记忆画出来。
    只有孝懿的衣裳,还是有一些人能够见到的。孝懿的画像,也是很容易能见到的。
    仁孝与孝昭的画像,那衣裳不是短时间内能做出来的,少说也要一二年的时间,这就更不会是太子自己预备的了。
    仓促之间,几天之内预备成这个样子,只能是照葫芦画瓢,把原有的衣裳稍微改一改,才能用。
    这就牵扯到后宫了。
    平妃那里可以接触到这些,可若是真要预备,她没有必要预备成这个样子。
    把这些东西放在太子府上,就为了陷害太子。太子的生母早就去了,后宫之中没有人和太子有什么情意。
    她们都有自己的儿子,自己的儿子又很有出息,谁不想自己的儿子出头呢?
    这样的大罪,如按照律法处置,太子是非废不可了。
    但她们太着急了啊。或者说,是不得不着急了,所以才这么仓促。
    也亏得弘晋弘旸警醒,乌梁海氏人也谨慎,才没有把他们的库房暴露出来。
    没有这些漏洞,事情能查清楚的,但查起来就有些费劲了。
    太子这里证据太确凿,只怕太子很难洗脱嫌疑。
    事情若在周密些,太子与皇太孙都保不住,都要被废。
    太子与皇太孙没有对他们怎么样,弘晳也不过是抓住了他们的短处,可他们却想要他最宠爱的儿子和孙子万劫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