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页

作品:《清穿之娇养太孙妃+番外

    他和十三阿哥兴趣相投,比跟十四阿哥关系更好,性子虽不同,却都是不愿意看见那些吏治不清之事,只可惜,这事他哪怕贵为亲王,也做不得主。
    皇上问他的想法,沉默了这么些天的雍亲王开口了。
    胤禛说:“儿臣想,既有问题,总是要厘清的。现在不清,积攒数年,将来还是大事。儿臣怕吏治败坏,阿玛固然是希望他们好的,可就怕底下的人辜负了阿玛的信任。”
    为这个,胤禛和弘晳深谈过。胤禛觉得弘晳要治理的心并没有错。若依着他的心思,也是觉得早就该治理了。
    这其实本不该是臣子考虑的事情。可这件事发出来,关乎种种,都是上位者的思量。
    弘晳思虑这些,是抱着一颗帝王心。
    胤禛不敢这样想,可他要辅佐弘晳,也能很轻易的理解弘晳的思想。如果康熙朝不做这些安排和梳理,到了太子即位的时候,事情就变得繁重太多了。
    胤禛有时候还挺想问问弘晳的,想问问那个来自三百年后的人,后来是怎么弄的。朝中这些事,后来有彻底厘清吗?
    只不过到底还是太过敏感。胤禛也想,此刻是此刻,那人也说了,如今与历史上的事大不一样,问了也没用。实在是没有什么意义。
    胤禛也就打消自己的好奇心了。
    有了赫舍里氏的事情,胤禛待弘晳总是分外小心。人前人后都添了恭敬。
    这就被康熙看在眼里了。
    还没有即位称帝,不过是皇太孙,他们这就敬上了弘晳。
    甚至,康熙自己细细思量,弘晳现在身边有常泰,有老四老十三,赫舍里氏的人出了一个能力强的常泰,这就已经很不错了。
    常泰比索额图沉稳持重,比噶布喇身体好,如今叫他总揽西北战事后勤事务,一概都做得很好。
    弘晳的身边,已不是一无所仗了。
    难怪,他想要动一动自己的人。
    “你退下吧。”康熙说。
    等雍亲王走了,康熙下旨,擢隆科多为步军统领。
    亏空之事,令各地方清查,将情况查实后报上来,然后再看看如何补足亏空。
    这事康熙没有交给任何人去做,只下旨说先核实,也没有给个期限,全部是地方自主,这样一来,什么时候查清全部,就很难说了。
    佟贵妃如今是不管事的,后宫中管事的是荣妃宜妃和德妃。
    康熙当夜宿在佟贵妃宫中,翌日便说贵妃的病休养好了,令贵妃还接着掌管宫务,其余三妃还是协理贵妃。
    南巡的事,康熙不去了。但没说取消,只是预备着,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再去。
    皇太孙切切实实的失宠了。弘晳不再出现在朝堂上,就好像没他这么个人似的,朝中大小事务,康熙一人主理。
    叫他闭门思过,并没有说什么时候叫他回去。
    弘晳就知道是这样。
    听见康熙的决定,弘晳正在给苏玳按揉因为怀孕肿起来的脚踝。
    原本纤细的脚踝肿起来了,还挺难受的,弘晳每夜都会给苏玳揉一揉。
    肿起来的地方握在弘晳的大手里,也不觉得如何臃肿,小福晋有孕,也就是腰身隆起些,别的地方,比如说手腕,还是细骨伶仃的模样,并没有胖多少。
    “这又是一团乱账。”弘晳说。
    不限定时间,也不让人督查,这亏空怕是十年也查不清楚的。这就是要拖着,拖久了,就不了了之了。
    这孩子好像很爱动弹,时不时就在苏玳肚子里动一下。
    等孩子动完了,苏玳才问:“隆科多,是爷的人么?”
    这可是个关键人物。
    如今年羹尧不去西北了。叫雍亲王安排了个别的差事。西北的军功就和年羹尧一点关系都没有了。
    他是雍正朝的关键人物,却不会是弘晳手底下的关键人物。
    毕竟年羹尧太难调/教了,似乎也很不必费这个心思。
    比起隆科多来,那自然还是后者更为重要了。
    这个人,在康熙朝争储后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康熙去世后,是他宣读的圣旨。他是佟家的人。
    历史上的雍正皇帝,是一直称呼他为隆科多舅舅的。
    在这儿,雍亲王和隆科多似乎并没有多亲近,也没听弘晳说起雍亲王这么称呼隆科多。
    与宜尔哈接触这么久了,有时候有些场合也能碰见雍亲王,似乎雍亲王也没称呼过隆科多舅舅的。
    也许,有这样的弘晳,他们就不会勾连到一起去?
    弘晳淡声道:“他不是。”他不配。
    他绝不会收拢佟家的人。
    哪怕知道隆科多的心思和佟家的一些人不在一处。弘晳也不会去收服隆科多。
    “隆科多是皇上的人。”弘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