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页

作品:《清穿之娇养太孙妃+番外

    各省亏空的事有雍亲王盯着,章程都是送上来了的,一板一眼按照规矩来办事,横竖有老成持重的雍亲王盯着,出不了什么乱子。
    江南的亏空太大了,没法儿遮盖过去。
    面上,康熙想法子给曹寅李煦把账目平了,私底下这账目还是叫老四去清的。
    曹寅李煦暂不必动,弘晳那头没什么说法了。但这会儿是不能去南巡了,过了这个时候,还是可以去的,就是不能再有那么多的名目了。
    事情总算圆缓过去,康熙就开始琢磨太子和皇太孙的事了。
    太子病弱,是真的活不长久的。至今都没有好转。德州那边没有好消息,却也没有坏消息。
    在康熙看来,这就是没有消息。这不是好事。
    皇太孙太年轻了,和他竟也不是一条心。若将来即位,还不知道要闹出多少乱子来。
    康熙认定,弘晳若即位,怕是要将整个大清闹得天翻地覆。
    那是万万不行的。祖宗打下的基业,岂不是就毁在他手里了?
    康熙不想废太子。保成只是病弱,品性德行没有任何的问题。
    可命短,就是致命的问题了。
    当初立他为太子,到他渐渐长大,做一个聪慧完美的皇太子,康熙对他的期许是很深的。
    可如今,太子怕是都完不成了。
    就这样,又能为大清做什么事?太子又不能劳累,一累就要犯病的。
    康熙想,不若另封王,叫太子在山清水秀的地方养着。
    弘晳以前不是说过么。可以在大庄子,有温泉的地方养着,平平安安的过十几年也就罢了。
    康熙在剩下的人里头瞧。
    大阿哥八阿哥不考虑了。前头几个,就老四稳重点。
    老十四看着还成,但还需要历练。这次亏空清查的事,老四立功了,康熙心里都是记着的。
    但此刻还想不到这一节。
    太子另封王养着,弘晳这个皇太孙自然也是要想个法子安置的。
    他那个性子,总是要想个能收服他的法子,不然若另立太子,这孩子闹起来,什么都乱了。
    康熙思虑,眼下郑各庄买回来了,那背后的主人还算识趣,康熙也懒得管是谁。
    这普天之下,谁还能大的过他这个皇上呢?
    便是哪个王爷皇子阿哥都无妨,反正他们也查不到买主是谁。
    眼下得找个合适的人去督建这个庄子,要找个不那么显眼,人又伶俐,又不会敷衍了事,还知道察言观色的人才成。
    这人不好找,但眼下还真是有一个。
    前几日老九不是进宫了么。
    这孩子先前跟着老八干了不少乱七八糟的事,老八不乱折腾了,他倒是也还成,就是身上背着些不干不净的官司,倒是也没怎么被追究。
    前几日进宫瞧着还成,又说身上没差事每日闲得慌。
    他晋封宜妃为贵妃,也是有意想抬举她的两个儿子。
    既这么着,康熙就说:“叫老九进宫来。”
    修建郑各庄王府的事情,交给老九去办不错的。
    这各省清查亏空的事闹的沸沸扬扬的,闹了好些时候,便是到了这会儿,那也是朝野上下最顶的大事。
    这风口浪尖上,有一个人力挽狂澜,把事态给控制住了。
    在外头不知奔波了多少个月份,总算是将各省的事都给厘清了。
    宫里康熙流水般的赏赐送到雍亲王府。雍亲王已是亲王之尊,爵位上不可再进一步,那这地位却是大大的进步了。
    德贵妃的长子,皇上的四阿哥,成了皇上心头现在最得意的人。
    也是满京城里最风光的人。
    谁不知道呢?这亏空之事,可是雍亲王一人总揽呀。
    皇上万分信任,事情都交由雍亲王处置。
    皇太孙?早就失势多时了。
    外头煊赫赞扬,说什么的都有。
    雍亲王府每日门庭若市,胤禛是谁也不见的。
    他生性不喜这些,如今性子谨慎,差事干系重大,更是谨言慎行了。
    外头越是这样,皇上越是这样,胤禛这心里就越是惶恐不安。
    他若是不知道那些‘历史上’的事儿也就罢了。
    至多更加小心些的办差。等差事办完了,一切也就过去了。
    如今却是知道的,且知道的事还不少。
    他本来就要避嫌,偏偏皇上攒着劲儿抬举他。
    当初去接下这个差事,是为了救急。为了不让弘晳出京陷入危险之中。是他去以身犯险的。
    结果谁能知道,如今竟成了皇上用来打压弘晳的工具人。
    瞧着皇上这些举动,这可不是做戏,连他额娘都封为贵妃了,这是来真的。
    莫非,皇上真的动了废太子的心思吗?
    胤禛想到这个,在府里就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