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页

作品:《清穿之娇养太孙妃+番外

    皇太孙是为自保,也是为正源。更是不得已之下的反击。
    皇太孙完全不是病弱的太子,他深不可测,任何人都无法拿捏。
    德贵妃偏心小儿子,对大儿子不甚亲近,但也不愿意小儿子卷入这样复杂的争斗中。
    尤其是大儿子亲近太子,亲近皇太孙,德贵妃更不愿意小儿子与他们为敌了。
    皇上册封她为贵妃,意思她明白,却半点也不想去做。
    她谨小慎微的在宫中度日,服侍皇上一步步升上来,却一点不想成为皇上手中的棋子,生下来的两个儿子,也不愿意叫他们成为皇上手中的棋子。
    她册为贵妃的时候,皇上将她父兄拔擢起来,叫跟着老十四去西北打仗去了。
    父兄的本事,她是知道的。是骁勇,可家里,当真能成为赫舍里氏之于皇太子那样的助力吗?
    德贵妃有自知之明,怕是不能的。尤其老十四现在还年轻,羽翼未丰,如何斗得过深藏不露的皇太子和皇太孙呢?
    康熙瞧着恭谨温顺的德贵妃,说:“策凌得诛,虽不是老十四动的手,但西北之事,他也有大功。过些时日,老十四就要回来了,你们母子分别日久,正好可以叙叙旧情。朕送他出去历练,一晃这几年,他也是历练出来了。”
    德贵妃只管装糊涂:“皇上说的是。”
    康熙几是咬牙说的。
    策凌的死讯传回来,他就知道,哪是捷报上写的那样,什么老十三杀了策凌,分明是弘晳擅自出京去杀的人。可这没法说,跟谁也没法说。
    老十四去西北,是一事无成。八成的事都让岳钟琪和老十三干了。
    可没关系,人是一起去的,回也是一起回。这回他怎么说也要给老十四封个王。
    康熙也是不甘心的。
    弘晳这个样子,康熙实在是很不放心。怕自己哪一天被弘晳悄无声息的给杀了。
    “朕这个样子,没人敢管。皇贵妃朕也见不着,你么,管不上。倒是老十四嫉恶如仇,说不准回京的时候,知道朕受了委屈,还肯为朕分忧的。”康熙道。
    德贵妃看着眼前的皇上,她跟着皇上日子也不短了。几乎是和皇上一道走过来的。
    瞧过他的意气风发,也瞧过他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外头那些事,德贵妃不懂。
    但是她有直觉,她直觉皇上现在要做的事很危险。
    德贵妃唯唯诺诺的:“皇上,病中不宜多思虑。皇上好好养着,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康熙就不愿意和德贵妃一道待着了。腻味。这女人就不会说点好听的。
    难道她不答应不附和,他就不抬举老十四了吗?
    康熙叫德贵妃退下了。换了宜贵妃来侍疾。
    后宫里的女人都是选秀进来的,选的时候样貌家世为上,便是宫里的宫女,也都是旗内的包衣,身份自然是没得说的。
    可这里头能识字的,少之又少,这些年四妃跟着贵妃协理后宫时,倒是学会了看账本,可真正懂些学问的,也没几个。
    宜贵妃不认得什么诗书字画,但是她能说会道,嘴皮子利索,生了老五老九,康熙想抬举她。
    德贵妃不顺着他的话说,这不是还有宜贵妃么?宜贵妃他是很眷顾的,这女人从前对他也是很顺从的,关键会说话,会逗人开心。
    宜贵妃来了。她生的貌美,这般年纪了也爱打扮,偏还打扮的有韵味也好看,比德贵妃瞧着赏心悦目多了。
    康熙见了这鲜亮颜色就觉得喜欢,心里总算是舒坦些。
    见了人,不免又是牢骚话,就拿话试探宜贵妃:“皇太孙是不是也往贵妃宫里放人了?贵妃若不喜欢,就与朕说,朕叫了皇太孙来,叫他撤了人去。”
    宜贵妃做到如今这个地步,还有什么不懂的?
    她进来就瞧见了,乾清宫这儿,可也多了许多面生的奴才。这些面生的奴才和她宫里的一样做派,应都是皇太孙的人。
    宜贵妃素日里和德贵妃不亲近,但两个人这会儿的想法倒都是一样的。
    不想自己的两个儿子搅和进去。连儿子都不想叫掺和,自己又怎么肯掺和呢?
    宜贵妃道:“皇上还病着,臣妾宫里的事儿,臣妾自己拿主意。哪能劳烦皇上呢?这后宫的事儿,就更不好劳烦皇太孙了。”
    “如今皇上病着,内务府多调了些人来守着,也是尽心的意思。要不然宫里空荡荡的,谁伺候皇上呢?”
    宜贵妃到底漏了些心思出来。不像德贵妃那样唯唯诺诺的。
    康熙先前见德贵妃时还有些着急,这会儿见了宜贵妃,听了这几句话,倒不那么着急了。
    他淡淡笑道:“老五也该领些差事。老九的差事办的不错。你生的两个儿子都好,倒是没有叫朕费心过。也没忤逆过朕。朕想,若他们果然好,叫朕舒心。你的位分也不是不能再动动的。贵妃,上头还有皇贵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