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页

作品:《清穿之娇养太孙妃+番外

    他说,他和永珚爱念叨就爱念叨,叫苏玳不必管他们。
    苏玳想想也是,扬着眉毛笑:“当初嫁给爷几年,咱们都没有子嗣,外头都说我不能生。后来不就有了永珚了?虽然是我偷偷换了爷的药得来的。但也证明了,我没有不能生。这就够了。”
    “再往后的事,看缘分好了。反正我没有不能生。”
    既是不易受孕的体质,那想那么多也没用。夫妻俩聊了一回,苏玳心里更敞亮了。
    她当然知晓弘晳和永珚是玩笑话。但在古代没有生育压力的过了这么些年,还是很畅快的。
    弘晳忍俊不禁,瞧生了个聪明儿子就把小福晋得意的。从前不提这些事,怎么现在倒在这事上用心了?
    显见是宜尔哈的再次生育触动了她。
    弘晳可不想她老陷在这些事情里头。
    女人生育,跟鬼门关上过一圈没区别。从前他不懂,也不在意,现在心尖子上有人了,就在意了,也舍不得了。
    就这么些年,他瞧见过多少了?实在舍不得小福晋也受这样的苦。
    不说这个了。
    小福晋摸他的胸膛有些痒痒的,弘晳拽了她作怪的指尖:“过些日子,咱们出京一趟,去德州见见阿玛和额娘。”
    苏玳瞬间亮了眼眸:“可以去看太子爷和侧妃娘娘了?”
    弘晳一个眼风扫过来,苏玳立刻软下来,趴在他怀里哼哼唧唧的:“好啦好啦,是阿玛和额娘。”
    弘晳这才笑了:“爷都安排好了。京里有四叔,不耽误什么事。爷带着你还有永珚去。弘旸和弘晋也去。这么长时间了,也该去见一见了。”
    苏玳忍了忍,没忍住,问:“弘暎不去吗?”
    弘晳就淡淡笑了:“当然会叫他的。”
    弘暎如今也五岁了。
    “送了宫里去读书,听说在上书房里,弘暎和十九阿哥相处的还不错。两个人关系挺好的。”
    十九阿哥胤褣,便是平妃所生的儿子。
    平妃这些年在宫里挺安静的,慢慢儿的也把十九阿哥带大了。十九阿哥与弘暎年纪相仿,也大不了多少,两个小孩子玩得好,倒是也没什么不好的。
    太子府还有小格格没嫁人,但这回没带上,人多了,显眼了不好。
    若带了女眷出门,怕是又要动车驾,弘晳不愿意。太子府里除了阿哥,其余的人都没叫带去,甚至没去知会一声。
    弘旸弘晋出门,都只说是去京郊跑马赏雪玩几日,没人知道是去德州看太子。
    弘晋也没带福晋也没带孩子,就他一个。
    弘旸跟着弘晋来了,弘晳一瞧他两个,后头就没人了。
    心下就明了:“弘暎不来?”
    弘晋没做声,弘旸哼道:“他不来。说是师傅的功课不能耽误。哪怕是哥哥相邀,他也不想请假。太子妃对他严苛得很,功课上是一点不放松的。就跟阿玛小时候读书一个样。”
    弘晳道:“你们没和他说,这次出门还有事情要做?若不来,怕是要后悔的。”
    弘旸道:“我说了。我们都说了。但他就是不肯,太子妃也不愿意。说什么都没有读书重要。”
    见阿玛也没有读书重要么。
    皇太子小时候是怎么读书的,宫里都是知道的。
    弘晳弘晋弘旸几个,都没那么读书过。弘晳是天纵英才,小时候读书不老实,但他聪明,什么都会,谁也管不住,干脆就不管了。
    有这么个哥哥在前头做例子,弘晋和弘旸就不那么认真了。
    弘晳不护短,他们犯错还主动揭发的那种,对两个弟弟比对书房的师傅还狠些,偏偏两个弟弟还特喜欢他。
    太子的三个儿子都这样,偏太子妃所出的嫡子,那可堪称得上是苦读了。
    三岁开始就是太子妃自己带着教的。
    五岁上书房,进度还挺快的,懂得也多。
    弘暎不算聪明,也不笨,资质还可以。这好像让太子妃看到了曙光。
    她完全是按照太子的标准在培养弘暎。
    胤礽小时候在康熙跟前,上午写一百四十个大字,背书背一百二十遍,下午练骑射。
    弘暎是要写两百个大字,背书一百五十遍,下午再练骑射。
    弘晳早见过那孩子,很瘦,身板不错,但明显被摧残的厉害。
    谁家这么小就这么读书啊?亏了弘暎身子骨还不错,不然早就病弱了。
    “不来就不来吧。”弘晳拍板了。人各有志,他不勉强人。
    去德州的事,他早和阿玛私底下商量妥当了的。阿玛其实也是很想见见弘暎的。但这孩子没慧根,听不懂暗示,怕是也没将父子之情放在心上。
    这几年,太子妃和弘暎对阿玛那边联系不多。
    一个是拼命想把孩子带到最好最厉害,一个是拼命想达成额娘心目中的愿望,想做当今皇太子最出色的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