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页

作品:《清穿之娇养太孙妃+番外

    皇太后对谁都不疏离,但也不过分亲近。
    可恂郡王闹出的这个事,是彻底的把蒙古得罪了。
    泥人还有三分性,皇太后在宫里这么些年,一直低调,却也没忘了自己的出身。
    要是没有皇上的授意,恂郡王敢这么攀扯喀喇沁蒙古么?那必然还是不敢的。
    哪怕事儿没明晰,皇太后心里也跟明镜儿似的。
    没想到在自己跟前孝敬的皇上竟是这么个心思。连蒙古和大清的修好都顾不得了。
    太皇太后走了这才多少年呢。就这样了。
    皇太后恼了,不站队的老太后,就站队到了苏玳这边。
    弘晳笑道:“太后知道皇上的心思。给你赏赐是想要告诉你,有她在一日,皇贵妃哪怕是生了小阿哥,也不可能册封为皇后的。”
    所以才会在今儿苏玳才去皇贵妃宫中给皇贵妃贺喜,皇太后就大张旗鼓高调的太孙妃赏赐,这是要给苏玳做脸。
    苏玳听了也笑:“太后也是给爷撑腰呢。”
    弘晳笑着说是。
    往木兰围场去,不必经过德州,但也不曾特意绕过德州。
    路上驻跸所在离着德州也不远,康熙出来了,在德州养病的太子也不好避而不见。
    太子如今的身子骨比刚到德州的时候好多了,康熙的意思,是父子许久未见,若太子身体允许,还是希望能见一面的。
    太子便只身到御前来见康熙了。
    李佳氏已经有孕九个月了,将要临盆,再过一个月便要生产了。
    她不能奔波劳累,太子便将她留在德州,自己过来见的康熙。
    康熙如今不用像从前似的那样处理政务,倒是养的比先前好了些。
    也不愧是太皇太后教养长大的帝王,遇见这样的境况,倒也是适应的很好,既然皇太孙要摄政,那他便只管做皇太孙希望他做的事情。
    这回跟着出来的皇子阿哥们不少,皇孙也不少,康熙却还是只将弘暎带在身边。
    就像当年带着太子在身边一样。
    太子进来,康熙瞧着太子,等太子给他行礼,康熙才微微抬手,道:“免礼。太子坐吧。”
    康熙还记得太子刚去德州那会儿,憔悴虚弱,甚至走的时候还不怎么能下地走动的。
    现在却瞧着行动如常,甚至比在京中最好的时候还要好。
    康熙这心里头虽然是有些想法的,可看见太子这样,他多少还是欣慰的。
    不叫太子管事,太子在德州养着,果然就好了。
    可瞧着太子脱离了他的掌控就这般闲适自在了,康熙心中也有些怅然若失。
    康熙拍拍侍立在他身边的弘暎:“去吧。去见过你阿玛。”
    弘暎许久没见过太子了。上次就没见到,自个儿伤心了一回。
    这次知道太子会从德州过来,孩子一早就盼着了。
    康熙心里都明白,是特意将弘暎带在身边的,就为了让嫡孙见见自己的阿玛。
    弘暎眼眶都红了,过去给太子请安。
    太子在外这几年,只见过弘暎小时候,转眼弘暎都六岁了才见上。
    “这孩子一直惦记着你。上回弘晳他们一起去见你,这孩子顾着课业没去。心里一直后悔呢。现在好了,能和你见见,他高兴着呢。”
    康熙用在权术上的心被迫淡下来,倒是经心起这些寻常小事了。
    瞧着弘暎与太子的模样,他心中也有些情感涌动,他想到自己,想到太子,甚至想到了仁孝。
    浸在权术斗争中的这几年,康熙从没有想过这些事。如今静下来,倒是常常感念,常常发现自己好像不是没有心的。
    弘晳与他的关系大不如前,似乎还修复不好。
    因为老十四的愚蠢与贪心,让康熙如今的处境很不大好。大臣们与他离心的也多了。
    康熙就想,能补救一点是一点吧。
    若能叫太子与弘暎好好的,那也不错。
    康熙自个也想念太子,却轻易不敢说要太子回京的话。
    现如今做主的是弘晳,若叫太子回京,怕是又要让弘晳误会的。
    太子既不能劳累,那就好好儿在德州养着便是了。
    康熙叫梁九功:“去叫太子妃来。”这回去草原上,太子妃也跟着来了。
    瓜尔佳氏也有些年头没见太子了,他留了太子与弘暎在身边用膳,正好他们夫妻也一道见一见,说说话也挺好的。
    康熙想要天伦之乐,太子依着,太子妃与弘暎陪着,就这么几个人一道用了午膳。没叫弘晳,更没要苏玳去,其他人就没陪着了。
    消息传到弘晳苏玳这儿来。
    苏玳还怕弘晳不高兴,想着法哄了他几句,弘晳就笑了:“怎么?怕爷想不开啊?”
    苏玳大大方方的点头,笑道:“就是怕爷不高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