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页

作品:《清穿之娇养太孙妃+番外

    【正文完】
    作者有话要说:
    本文正文写完啦~~之后会更新几个番外的哦~感谢宝子们的观看,下一本写《娇软小皇后(清穿)》~~专栏还有预收《娇妾为后(清穿)》,《清穿康熙家的娇丫头》~~感兴趣的宝子们可以去作者专栏收藏呀~
    第94章 番外①
    再修好的郑各庄行宫就和弘晳那个时候的高墙大院圈禁地是完全不一样的了。
    这儿是康熙给自己选定的养老的地方。行宫也是按照康熙自个儿的想法修建的。
    设计图样送到胤禟手里后,胤禟都没有修改过,直接拿给了修建行宫的人,不出半年,就把地方给康熙建好了。
    弘晳上辈子在郑各庄待了太多的岁月,他原本是这辈子都不想再来这个地方了的。
    这儿是被他买下来了,后来给了康熙,实际上也还是他控制着这里的一切。
    但现在不需要计较这些了。把这地方给了康熙便给了康熙了。
    行宫建好后,弘晳还是带着苏玳来事先瞧过的。
    康熙如今行动不便,自个儿是没法子来瞧的。
    胤礽是即位新帝,哪怕现在是皇太子弘晳监国,可总还是有些事情需要新帝处置,还要见大臣,胤礽的身子骨也未见得有多好,自然也不能出来。
    就只能是皇太子带着太子妃来亲力亲为了。
    康熙素性节俭,他设计图样的郑各庄行宫也并不奢华,纹饰图样也都很朴素,就是温泉庄子修的挺好的。康熙身上病痛不少,加上之前被毒药损过身体,太医也说了,要多泡泡温泉才是好的。
    这里再也没有从前一丝一毫的相似模样了。
    没有高墙大院,也没有连排的高大营房。弘晳以皇太子的身份到了这里,似乎是想和上辈子,和过去做个告别,做个了断的。
    他不可能与上辈子的事和解,但能有如今这样的心境,已然很好了。
    康熙五十年,新帝登基。做了数年皇太子的胤礽成了皇帝。年号和元。
    皇贵妃佟佳氏为皇贵太妃,德贵妃与宜贵妃都为贵太妃。其余的妃嫔自然也都成了太妃太嫔。
    东西六宫的妃嫔们都搬出了宫里的妃嫔宫殿。都搬到了给太妃们养老所住的寿康宫宁寿宫那一片。慈宁宫就给从皇太后变为太皇太后的仁宪太皇太后居住了。
    和元三年,太皇太后病重,太医连番医治都不见效果,于当年三月,在慈宁宫去世。
    康熙是将太皇太后当做亲生额娘一般孝敬爱戴的。
    太皇太后年纪渐长,但一直都陪伴在康熙的身边,两个人作为母子相伴了数十年,康熙都习惯了太皇太后的陪伴,结果在康熙年老时,太皇太后却还是离开了。
    这对康熙来说,必然是沉重的打击。
    原本就身体不是很好的康熙,一下子就病倒了。
    因太皇太后病着,康熙也暂且回京住着了,就住在畅春园里头。
    这会儿康熙病了,就没法回郑各庄行宫了,自然是要在畅春园里养着的。
    大清与蒙古各部的关系后来也修复好了,太皇太后就不跟康熙闹别扭了。蒙古四十九旗自然也好了,与新帝仍旧是盟好如初。
    康熙这病来势汹汹,每日皇子阿哥皇孙们都来往探视,但康熙愿意见的人不多。
    弘晳日日都来,康熙也只肯日日都见他。
    到头来,竟还是觉得自己这个从不听话的皇长孙是最亲的。
    退位的皇上,还是能够自称朕的。
    康熙自觉时日无多了,在弘晳跟前回顾自己的一生,当时不觉得有什么,回过头来再去看看,总是能咂摸出些后悔的滋味来。
    “朕这一生,最后悔的事情,便是叫你阿玛生了病。”
    康熙四十一年,就听见弘晳说胤礽活不久了。再往后看了民医太医,都是如此诊断的,说保成有积疾,活不长久了。当时康熙的心里真的跟油煎似的。
    后来为了他的私心,还叫保成劳累了一回,导致保成病重了,康熙心里就更难受了。
    他以为保成活不过七八年,甚至以为保成会走在他的前面。
    才肯放手叫保成去德州养病的。
    保成在德州的病慢慢儿好起来了。身子骨也硬朗起来了。后来再回来,瞧着比他走的时候要好得多。
    甚至比在他身边待着的时候还要好。
    看保成,就不像是要走在他前头的样子了。康熙总归是放了心。这样放在心上疼爱的儿子,当然是希望他活得长长久久的。
    瞧弘晳,瞧保成。康熙心里也不是没有疑惑思量的。
    这父子俩会不会是设局才故意如此的呢。他总想,或许保成不至于那么严重的。
    可他爱子心切,当时根本想不到那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