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天下午,终于要开窑了。
    大家的心里其实都激动得不行,一个个的看着宋暖拿开盖子,然后,他们看到里面黑漆漆的一片。
    宋暖拿着火钳,夹了一块很大的木炭出来。
    木炭拿出来的时候,清风明月都忍不住的叫出声,“小姐,你成功了!”
    魏玉更是拉着魏云的手激动的不行,“暖暖姐,你真的烧了木炭出来。”
    箫母倒是没说太多,只是温柔的看着宋暖笑,“我们暖暖真厉害。”
    宋暖仰起头,然后看向箫季云,眼底里是止不住的得意,“怎么样,我厉害吧?”
    “嗯,很厉害。”箫季云眼角含笑的回。
    “把袋子拿来装好,别弄潮了。”
    听到话,清风明月马上就跑去拿袋子。
    大的袋子一次能装不少的木炭,等他们装好,箫季云提了下重量,有些惊喜的开口,“暖暖,你烧的炭出炭率很高,这两千多斤烧出了六百多斤木炭。”
    “那是必须的。”
    说着,宋暖想起什么来,对着箫季云说道:“对了,要不让村子里的人带柴过来烧,每家最多烧五百斤,但同样的,要让他们最少给我们两百斤的柴火做辛苦费,你觉得怎么样?”
    箫季云明白宋暖的意思,她不希望自己那么辛苦的砍柴,也想让村子里的人都烧上木炭。
    他带着木炭去村长家里说了这事,村长听说宋暖会烧木炭,马上就把村子里当家的男人都喊来提了这件事。
    村子里一部分的人觉得应该免费帮忙烧木炭,毕竟都是一个村子的人,也有一部分的人是想直接请萧家烧炭,他们砍多些柴给萧家,但更多的人还是愿意这样做的。
    大家都清楚入冬以后天气有多冷,而且市面一称八九百文的木炭价钱太高,他们实在是买不起。(一称十斤)
    能用柴换得木炭,他们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在商议下,大家都同意了这个可行性。
    宋暖没有把其他的窑洞挖在自家,而是打算把窑洞挖围墙东门的另一侧空地上。
    村子里人多,她挖了六个窑,一个窑可以烧四家两千斤柴,一家可以分得一百四五十斤的木炭,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在看到烧出的木炭比卖的还好时,他们砍柴都更有劲。
    而他们院子里的窑则是只烧他们自己家的,倒是惬意的很。
    四天出一窑,二十四户人家拿到比他们预想还多的木炭,都说要再给萧家砍两百斤柴。
    其他不想的人看到那些人拿着竹筐带回去的木炭,一个个的都心痒痒的。
    那可是木炭啊,就算拿去卖也可以卖个好价钱。
    宋暖每天烧炭,终于在入冬前,帮着村子里需要烧木炭的一百多户人家烧完了。
    当然,还有不少人家问,能不能再帮忙烧些,宋暖都一一回绝了。
    她唯一帮着烧了一整炉的,就是村长家。
    两家关系好,宋暖也毫不避讳,毕竟当初在村子里,对着箫季云和箫母好的,只有村长家。
    屋子里堆满了柴火,一开始说好是两百斤,但不少人其实都是砍得三四百斤,因为他们听说晚上都要守窑洞烧,少了他们总感觉心里过意不去,毕竟柴火只是不值钱的东西。
    入冬的前一天,宋暖和箫季云去县里了。
    箫母和清风明月在家做衣裳,鞋子,被套,冷的压根就不想出门。
    尤其是宋暖从淘宝买了珊瑚绒的布料让她们做四件套,她们更是想要早点把被套做好,连吃饭都不想动。
    箫季云说可能要下雪了,所以宋暖想要去县里买些水果和其他好吃的。
    驾着马车刚要出村,大勇就喊住了他们两,“季云,弟妹,去县里呢?”
    “对啊大勇哥,你要一起吗?”
    大勇犹豫了下,然后说道:“花娘生完孩子以后身子一直都很虚,家里牛车拉着去不方便,我想问问你们介不介意让我带着花娘去县里,我想带她看看大夫。”
    箫季云没回答,扭头看向宋暖。
    宋暖笑着回答:“当然不介意,嫂子才刚满月吧,你先给她包严实点,我们不着急。”
    闻言,大勇感激的跑回院子里。
    等了快一炷香的时间,大勇抱着瘦弱且脸色苍白的花娘进了车厢。
    宋暖让她躺在后面的塌上,好奇的问道:“嫂子生完以后,怎么脸色那么差?”
    大勇满眼担心的说道:“生了对龙凤胎,花娘是早产,生的时候胎位不对受了许多苦,生完到现在都还流血不止,我怕她出事,之前找的大夫只说伤了身子,得好好休息,但我还是不放心。”
    “确实应该去县里看看,那边大夫医术好,我娘在那抓了药吃完,现在下地干活都不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