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暖说着,温如新也道:“鼠疫不是小事,若是真的传染开一定会死很多百姓,皇上这会也都焦头烂额的,希望这次的药可以快速的把鼠疫给解决了。”
    “用药是一回事,照顾病患和做到及时消毒又是另外一回事,只有这两样都做好了,才能好的快,若是知府衙门不尽心,就不一定会好的快。”
    “皇上这次派的全都是亲信,希望可以镇得住吧!”
    知道温如新是心善,可赈灾过两次的宋暖却比他更加的清楚那些知府县令心里想的是什么。
    没有利益可贪,他们自然不会尽心。
    想要让他们什么都为百姓着想,这种可能性太小了,就算是有清官,可又能抵得住多少贪官的施压呢?
    反正底层百姓是最难的,撇开别的不说,光是想要把鼠疫药丸发放下去这件事就很难办。
    宋暖知道他们一定会把药丸发下去,却不知道会不会免费发下去,希望皇上也不要在这件事情上掉以轻心,毕竟鼠疫的传染性可是很强的。
    不过宋暖担心的,还是发生了。
    药丸是免费的,可很多的官府却都打起来发天灾财的想法,想要暗中捞一笔。
    可皇上为了不让官府发横财,便在所有的城池张贴了皇榜,明确的告知药丸是由安亲王和宋姑娘免费发放给感染了鼠疫的百姓。
    这也导致了患鼠疫百姓知道了是宋姑娘免费发放给他们,却被官府横截一下,只发了一日的量给百姓,后面几日的却要他们花银子买。
    这下引来了众怒。
    鼠疫来势汹汹,百姓们好不容易等来了药却被官府横插一脚想要收银子,他们揭竿而起,把官府围的水泄不通,只要是有人敢出来就往死里打。
    当然,也有些胆子小的城池没有这样做,那就是湖广,西蜀和荆州几地。
    经历过上次的赈灾,他们算是看出来了,这个宋姑娘的东西还是不应该拿的,怕是有命拿没命花。
    在众多地方的百姓不断揭竿而起以后,发生了大大小小不下百次的暴乱,一开始官府想要以暴制暴,可患了鼠疫的百姓命都快没了,谁还在乎死活,百姓们直接把因为鼠疫死了的家人拖到了官府门口烧了起来,朝廷和百姓之间变得剑拔弩张。
    在接到密函的皇上派了许多的钦差下去,并且言明查清此次所有的官员,涉案者全部打入大牢。
    知道皇上这次是铁了心的想要整顿下面的官员,即便是有想法的也都歇了心思。
    鼠疫有多么的严重所有人都清楚,他们并不想因为一时的钱财毁了前程。
    钦差很快的就到了各个县和城镇,去了以后他们才发现,这竟然是皇上的圈套。
    因为官员被抓了以后,派下去的铁骑全部重新的拿回来药丸,等他们过去的时候,其实药已经发放的差不多了。
    所有人背后都一凉,心里也都暗暗的猜想,皇上对他们这些人或许是真的起了疑心,所以才会大费周章的演了那么一出。
    没有人敢再造次,这次的事情处理的特别快,来接手的都是各个朝堂重臣的后代,他们哪里敢拿自己的家族荣誉开玩笑,恨不得投身进里面,好让皇上看到他们的忠心。
    等宋暖知道这些的时候,已经是三日后的事了。
    这几日村子里感染了鼠疫的人情况大有好转,可年纪大的却也走了四五个,比起外面那触目惊心的死亡人数,着实算少的。
    大家因为这次的鼠疫,村子里人心惶惶的,干活都更加勤快了。
    宋暖每日都在干活,太后也每日的跟着她,看她每日做些什么,是怎么样种地的。
    与其说太后是来玩的,不如说她是来看宋暖是如何种地的。
    不管任何时候,不管哪个国家,粮食一定会是国家里的重中之重。
    朝阳和安宁更是直接的参与进去,她们不仅一起锄地,还一起种种子。
    人少的时候,她们也跟着一起上山去看了箫钦那看他们挖木薯的进度,看到那一袋袋被挖出的木薯,感触都很深。
    7月16号。
    太后天蒙蒙亮就起来赶路了。
    在虎头村待了十来天,太后也要启程回京都。
    她看着宋暖和箫季云露出一抹淡笑,语重心长的说道:“暖暖,箫郎君,下次来京都时一起进宫来,时辰不早了,我们就先启程了。”
    “恭送老夫人!”
    目送着一群人离开,虽不是浩浩荡荡,但也是和运输队伍一起。
    有了鼠疫这件事,大家都没有放松警惕,相反的,村子里的人在完全的消除鼠疫后,最懒的人家都里里外外的把家里收拾干净消了毒,然后去山上砍柴的砍柴,摘野菜的摘野菜,都不想再出现这样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