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样,自从坐实了宋暖神女的身份,她确实做了许多离国改革都没有办法实现的事。
    就像是几个国家怎么也提高不了的产量,在宋暖这却马上得到了解决。
    他不是个信奉神明之人,但如今的情况,却让他不得不信。
    村子里的人一直都住在那,却没有人知道那些木薯是可以吃的,却被宋暖认了出来,而且百姓拿木薯充饥,没有任何的问题。
    在深山里,千亩的木薯和池塘里长满的莲藕,宋暖甚至都没有私吞,而是立马写了密函上书。
    这样的胸襟,不管是在哪里都是很难得的。
    收回思绪,皇上才开口,“可神女付出的那么多,若是不给她些什么,朕的心里过意不去。”
    “皇上又何必着急,神女日后要的自然不会太过分,只要相信神女,便可永保离国太平。”
    皇上也忍不住问:“之前朕问过大师,什么时候才是立太子的最好时机,大师说快了,这个快了一等就是一年,如今是否有转机?”
    高僧摇头,将一个黑子放在了桌上,“东宫星位还未明朗,皇上莫急,等入主之时便会有提示。”
    闻言,皇上也是叹气。
    “我的一众孩儿里,却没有朕真正满意的太子人选,众多皇子还需多磨炼。”
    高僧淡然道:“众皇子到底是年纪太小,有些东西还是得慢慢来,不过要做天下共主不仅要有一颗慈爱之心,还得有坚韧的品格。”
    “可惜这些皇子的背后都代表着各自一方的势力,不管是选谁都需经过深思熟虑。”
    “皇上可曾想过要选长子?”高僧问。
    “朕不看重这个,谁有能力就谁做,朕只希望能够从朕手里接过皇位的,是真正能做明君的皇子。”
    皇上说完,似乎也意识到了什么。
    他看着高僧,眼神里先是闪过一丝的震惊,随即又很快的平复了。
    他道:“若是有能力者,也不是不行。”
    高僧但笑不语,并没有再说些什么。
    -
    将木薯,山药,葛根的图片都画了,宋暖甚至还写了做法,该如何做才能吃,写的一清二楚,就怕那些人会弄错,甚至还把木薯没有熟会中毒也标记的很清楚。
    等这些全部拿出去给画师临摹后,宋暖又趁着有时间,画了不少首饰的图纸。
    朝廷里很快的又派人来把八万斤粮食全部都运走,大米和面粉各四万斤,押解过去的却是皇上的亲信。
    粮食是三日后到达的,第三日晚上,宋暖洗漱好躺在床上,进入淘宝系统,发现秒杀那什么都没有刷新。
    难道,是她想错了?
    她又看了一眼淘宝系统里的价钱,还是之前看的价钱,也没有更便宜。
    在心底里叹了一口气,宋暖不知该说什么。
    竟然预测的错了,还想便宜的买下一批粮食呢!
    八月七日,箫钦那边把所有的木薯都挖完了,也都全部押解回去,他不想打扰萧家,只是来和宋暖说了一声,取回玉佩就离开了。
    虎头村连续一段时间出现了那么多的士兵,终于在这一日全部离开了。
    大家也都没有太多的心情在这上面,毕竟村子里不少人家的兔子拿回去养了不到半个月,开始有几户人家的兔子陆陆续续的就生小兔子了。
    一胎都有十个左右,这让村子里的其他人兴奋不已。
    这生产量,也难怪萧家愿意拿出那么多的兔子让他们养,一时间,村子里的人除了下地干活,就把照顾兔子的重任都交给了孩子。
    虎头村此时也算是一片净土,因为地域缘故,虎头村除了冬天比较寒冷,四面环山,夏天并不缺水。
    哪怕是外面缺水,可虎头村的河里却是满的,根本就不需要担心。
    看着田里和地里的庄稼农作物都长势喜人,宋暖的心里越发的淡定。
    温如新也不着急,他现在在萧家学的很多,尤其是种子回去以后,他的心里越发的淡定了。
    只要种下去的粮食没有问题,日后军队的粮食就可以直接由皇上这边供给。
    是的!
    那些种子既没有给到百姓,也没有给到其他人,而是皇上拿去偷偷的种了。
    种了上万亩的庄稼和上千亩的红薯,只要这批粮食能够顺利丰收,他们就可以直接养活离国的整个军队。
    前线。
    长孙长泽刚刚打完一场恶战,他的身上还包扎着伤口,外面突然就传来了一道声响。
    “报……”
    “进来!”
    士兵很快走了进来,对着长孙长泽说道:“少将军,后方的补给粮到了。”
    长孙长泽回过头,“这次倒是快!”
    士兵将一封信递给长孙长泽,“这是给少将军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