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的菜其实很多都成熟了,只是有些蔬菜宋暖想要让他们多长大些,就没有摘下来。
    如今那么多的蔬菜,他们很快的就开始摘了。
    外面有两亩多地都种的蔬菜,除了还不能摘的,其他能摘得都摘了下来,满满当当的有几千斤。
    家里那几百平的菜地宋暖暂时没有让他们摘菜,而是回家就开始把菜洗干净,然后开始做脱水蔬菜。
    好在天气热时宋暖觉得那两个土烤箱太小,又做了三个大几层的,这会倒是真的派上了用场。
    脱水蔬菜做起来是很快的,就连吃不完的秋葵都可以拿来做。
    张嬷嬷和叶母她们也都没有闲着,之前吃的差不多的酸菜也都吃的差不多了,她们把剩下的都拿出来吃,又把新鲜的蔬菜洗干净晾干水放进去。
    几千斤的蔬菜看起来真的很多,但有不少的豆角,西红柿,后面陆陆续续摘回来的大南瓜和冬瓜足有四五千斤,都放在屋子里晾干。
    足足两日,他们都在做脱水蔬菜,包括屋前长大的绿叶菜,足足五千多斤蔬菜做成了脱水蔬菜,却只有五百多斤蔬菜干。
    看着倒是挺多的,可他们人多,吃的多,就算是青菜每日都得要个十几斤,毕竟半大的孩子能吃穷不是玩笑话,这一大群的孩子吃的都多,干活量大,吃的自然也多。
    好在宋暖不缺粮食,他们每个人都能吃饱。
    他们做了两日的蔬菜干,雨也下了两日。
    水势涨的快,傍晚时分,村长就找到了萧家。
    他看着外面的雨水,对着箫季云说道:“这雨若是还继续下,村子里的人便没有地方可住,到时能不能在你们这里暂时住下?”
    村长也不想提出这样的要求,可人实在是太多了,所以还是厚着脸皮来了。
    宋暖没说话,箫季云就先说了,“忠叔,我记得去年在我房屋旁边不是搭了很长的放柴火的地方,被淹的那些人家都可以搬过去临时住,这边地势高些,天气也不冷,完全可以住。”
    “你不说我倒是忘记了,我去看看能不能住。”
    村长说完,又急匆匆的离开了。
    他过去以后,看到那搭着的茅草棚还很结实的在那,当时因为柴火太多所以搭的也足够大,他很快的就让那些没有地方可以住的人家临时搬到了这里。
    地上可以铺些干草,放上家里带来的草席和被子就可以休息。
    旁边些的地方村长也带人砍了树枝什么的挡着,省的夜里被飘进来的雨水给淋湿了。
    偌大的棚子里,住了上百人。
    很多的东西都放在了村长家,因着村长家后面的房屋修了两层,所以他们倒是不担心会进水的问题,直接就搬上了二楼。
    此时村子里的人都有些后悔当初修房屋时没有修两层楼,如今涨水只能在这里瑟瑟发抖。
    好在雨水只下了三日,第三日下午时,雨水停了,太阳也很快的出来了。
    涨起来的水退得快,退完以后,村子里的路上都是很多的鱼虾,村子里的大人孩子都拿着篓子去抓鱼虾,只有两户人家因为这次洪水糟了灾,家里的老房子在这次的洪水里是完全不能住了,他们也都想往山脚下搬了。
    这次洪水一过,村子里的人心思也活络了起来,趁着还是八月,他们便问着山脚下的地怎么卖,一个个的都打算去山脚下买地建房屋。
    而且,大家都动了要建两层房屋的打算,他们不敢去问宋暖,只能去问村长。
    村长被他们问的也答不上来,只能去找宋暖问。
    宋暖知道村子里的人想知道火房怎么盖,也没有吝啬的把之前的房屋图纸给他们画了一张。
    村子里的人都赚了些银子,可想盖火房还是不称手,到底还是不舍得这样盖,只能盖带暖炉的二层。
    所以在八月里,村子里靠着河边的人不约而同的都上山砍树,打算自己建房屋。
    靠着村子外那一片山脚下的地也都被他们买了下来,河边的十几户人家全都打算建新屋。
    只是短短两日,半空中挂着的太阳更晒了。
    宋暖怀疑这温度得有三十八九度了。
    他们也没有偷懒,把地里该种的都重新的种上了菜种子,而在里面的这些地方,宋暖却没有打算全部种菜,她打算种草莓试试。
    八九月正是种植草莓的时候,她打算先用半亩地试试。
    不行的话,她到时再种其他的蔬菜。
    温如新看着她留下了半亩地,又是先把地给弄成长长的一小块地,又给地先施肥,就知道她想要种植新的品种。
    宋暖拿种子培育,温如新就开始拿本子记载。
    看着她每日像是照顾祖宗一般的呵护着新的种子,温如新猜想,这种子应该是不怎么好培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