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仁杰说完,对裴之安问:“玉玺和龙符带了吧?”
    裴之安点头,“都带了。”
    “军营里,将士们只认皇上的玉玺,若是想要调动军队,就只有龙符才可以,走吧,我带你出去!”
    几人全部出去以后,将士们也都纷纷的上前了。
    长孙仁杰用着内力,确保自己的声音被在场的人听到。
    “想必诸位将士们都知道,如今在京都里的新帝是三皇子,三皇子和太傅勾结,杀害皇上陷害其他朝臣,如今皇上昏迷不醒,留下圣旨,扶安亲王裴之安称帝,有玉玺和龙符为证。
    将士们,太傅谢文峰谋杀皇上,导致皇上如今深陷囵圄,不顾百姓苦难将赋税提到五成,若是我们不把贼子绳之以法,日后离国百姓将会一直处于水深火热中。
    皇上昏迷前让位安亲王,安亲王裴之安为新帝,宋暖封为贤亲王,我们要拥护新帝,一起攻入京都。”
    “拥护新帝,拥护新帝!”
    将士们其实在看到玉玺和龙符的时候,就差不多可以猜到了。
    一般的皇上都不会把皇位让给其他人,都是让给自己的子嗣,可太傅和三皇子丧心病狂,几乎把后宫里的皇子们都杀光了,哪里还有其他的子嗣。
    若是拥护安亲王,倒也不是不行。
    何况宋特使都被封为亲王了,是不是皇上的子嗣,有那么重要吗?
    这个天下,谁能让百姓过的好,能让将士们不受到那么多的伤害,才是最合适的。
    诚然,其他人也是明白这个道理的。
    将士们此时的心情也达到了最高。
    他们这些日子吃的都是之前宋特使教他们种的地,朝廷没有拨过任何的军饷到边境,若不是因为有宋特使的帮助,他们这十万士兵,都会死在这里。
    白骨铮铮,又会有谁记得他们呢?
    在那长达一年多的极寒天气里,他们幸好有宋特使让人送来的药草,才能安然的度过。
    想到宋特使和安亲王为百姓做的,再想想朝廷换了新帝以后对边境将士的不闻不问,将士们此时的心情也更是激动,拥护新帝这四个字,喊得更响了。
    冬日,原本是最适合在屋内围炉吃酒。
    可京都,太傅却一直都接到城池被攻破的消息。
    长孙仁杰和裴之安,反了!
    接到消息的太傅气急,因为裴之安被拥护为新帝,他有皇上的圣旨,还有他做梦都没想到的玉玺和龙符,皇上竟然全部交给了他。
    他气急,可前线的坏消息一个接一个,短短的半个多月,他们已经攻破了八座城池,直逼他们而来。
    还有四座城池,他们就要打到京都来。
    其实,裴之安他们也不算是打过来的,而是百姓们主动打开城门的。
    裴之安和宋暖当初赈灾,大部分的离国百姓都受到过他们的帮助,自然是不会反对,对百姓而言,谁能让他们填饱肚子,谁做皇帝一样。
    第九座城池,第十座,第十一座……
    毫不意外的,他们在后面的十多天里,又攻破了最后一座城池,他们最后要攻破的,就是雁城。
    雁城是去京都的必经之地,之前的十一座城池好攻破,是因为没有多少太傅的人在,百姓们群情激奋,根本就拦不住。
    只要他们攻破雁城,很快就可以去到京都。
    军队兵临城下,以长孙仁杰为首,裴之安等人都坐在了马上,穿着盔甲,就连宋暖也穿着盔甲,束着发,坐在了高大的马上。
    第410章 因为,他心够狠
    雁城楼上,所有人的脸色都不是很好。
    他们刚刚接到消息,要他们把城门守住,还把他们的家人都控制起来了。
    真是太倒霉了。
    其他的城池都是打开城门来迎接新帝,他们却要在这里对抗到底?
    身边的师爷看着城楼下,对太守说道:“大人,我们是对抗不了的,战败已成事实,我们现在保住自己的性命,才是最要紧的。”
    太守心里也纠结的不行,他该把自己的家人都给抛弃了吗?
    可如果是这样,他的良心也会受到谴责的。
    师爷好像看透了他心里在想些什么,又道:“我们可以装作苦守,等过一两日再偷偷的把城门给打开,或者是找人去打开城门,这样不就落不到我们头上了。”
    太守觉得这说的倒是个好主意,他点头说道:“好是好,但我们这样不开城门,大将军他们也会觉得我们是太傅这边的人。”
    “等夜里,再找大将军说明情况,大将军肯定能理解的。”
    “师爷说的对,是本官思想狭隘了。”
    宋暖这边也不是全然都坐在马上叫嚣,他们是要休息的,在离着城门口的地方已经搭起来帐篷,他们已经开始烧火煮粥,吃烧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