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六月上旬的山上野味还算多,只是要往深山处里走,可能会打到又肥又大的野鸡。
    “夫人,我去给你打野鸡,你先回去。”
    长孙长泽温柔的开口,眼神像是黏在了宋暖的身上,揉了揉她的头,满眼的宠溺。
    “注意些安全,早些回来。”
    “夫人放心,为夫知道。”
    大步的朝着箫季云走去,长孙长泽和他一起去了打野鸡。
    回去的路上,纤云接过宋暖手里的篮子,笑着说道:“暖暖姐想吃什么,晚些我给你做。”
    “你做的我都喜欢吃,倒没什么特别想吃的,不过最近天气热了,做些开胃的菜好。”
    “那我做些凉拌菜,之前暖暖姐不就喜欢做凉拌菜,小玉一早去镇上买了不少牛肉和羊肉,这会还新鲜着呢!”
    “待会再炖点鸡汤,我看大家最近好像都瘦了些。”
    纤云笑着应好,嘴里也是说道:“今年不需要赋税,我想,百姓们都可以过的很好。”
    今年的收成是真的肉眼可见的好,其他的地方也都没有什么灾难,此时的百姓们只要家家户户有好好的种地,是一定可以吃的饱。
    因为每家按照人田亩数来算,最少的人家都有三亩地的稻谷种子,一年两季的水稻和小麦,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最少都可以收获五千斤以上的稻谷,更别提还有土豆种子和红薯种子,虽然种子不能种一亩地,但起码有半亩地,半亩地的产量起码有四千斤,一年两季就有八九千斤,更别提还有其他的种子。
    一年算下来,每家每户都有上万斤的粮食。
    因为之前冻死了不少人,如今离国一户人家最多的也有二十几口人,近十亩的地也让他们最少能够收获两万斤的粮食,一日三餐吃饱也能有储存一半的粮食。
    百姓一年不需要赋税,商贾还是要赋税的。
    商贾大多都是上等的良田,商贾最高也是赋四成税,比起其他国家少一成,真的已经很良心了。
    路上,宋暖遇到了邱婶子。
    她有些拘谨的看着宋暖,行了个叩拜礼,“民妇参见贤亲王,王爷万福金安。”
    “无需多礼,平身吧!”
    宋暖抬手,邱婶子这才战战兢兢的起身,看着眼前只是穿着锦缎华服,却浑身上下都透着气势的宋暖,想要问的话,到嘴边又忍住了。
    “邱婶子,您有事吗?”
    见邱婶子拘谨,宋暖也是放柔了声音问。
    邱婶子不好意思的笑笑,说道:“王爷,我家那个请您明日午时来村子的打谷场用膳。”
    她说的结结巴巴的,宋暖则是点头应好。
    “邱婶子,我这次不是以王爷的身份回虎头村,你不用怕。”
    宋暖是这样说,可架不住邱婶子的腿肚子有些发抖,她学着其他人的做派,马上行礼说道:“民妇告退!”
    见邱婶子离开,宋暖也是无奈的笑笑。
    她其实一开始做王爷的时候,真的好不到哪里去。
    礼节是宫里的嬷嬷速成班教的,顶书,站立,该怎么说话,该怎么样威严,她是学过的。
    她也终于知道,人与人之间是有差距的。
    平日里看着吊儿郎当的裴之安,坐上帝位以后,那浑然天成的气势是宋暖怎么都学不来的。
    就连平日里和她一起没架子的温如新,长孙长泽等人,在对待那些官员时,那属于贵公子的气质与傲气,是怎么也掩盖不了的。
    宋暖在宫里的时间长了,才隐隐的有些许气势。
    其实和裴之安他们比起来,真的不算是什么。
    可她不知道的是,那些百姓们看着她,其实就像是在看九天玄女般稀罕,哪里还会管什么气不气势的,在他们的眼底里,宋暖这样的,已经很有气势了。
    回到了家里,喜宝还没睡醒。
    宋暖轻轻的伸手摸着喜宝的脸颊,大家都说喜宝和长孙长泽长得像,其实仔细看的话就会知道,喜宝其实长得和箫季云是有一点神似的。
    只是长孙长泽和箫季云的脸型都是一样的,两个人长得都是偏秀气,喜宝自然看起来像长孙长泽也像箫季云,因为他还小,看不出来什么。
    就因着这事,将军夫人也有几次说,喜宝长得有些像长孙长泽小时候。
    将军夫人知道喜宝不是长孙长泽的孩子,可带在身边的,自然感情也不一般,久而久之,将军夫人都把喜宝当做是孙子来看待,若是他们两不和离,将军夫人也愿意把喜宝当做将军府的长孙。
    箫母站在一旁看着喜宝,又看着宋暖,问道:“喜宝的名字,还没取呢?”
    “嗯,也不能上长孙家的族谱,又不能和季云姓,所以还得等等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