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3章义务教育

作品:《凌风凌小苒

    []
    学而优则仕,是人们永不改变的观念,事实也是如此。
    废除了科举,又有国考将之代替,并且这种取仕之法比科举更加简单粗暴,也更有效率。
    官本位制度之下。
    当官永远是人们最大的追求!
    他们开始向往!
    既然无法改变,那只能顺从。
    科举是废除了,但取仕不会改变,他们依旧能做官。
    只不过考的内容大变了。
    也因此有人内心而不平衡抱怨连连,甚至做出极端之事。
    他可是满腹经纶的举人,却做不了这样的题。
    他怎么能甘心?
    而有人选择顺从,甚至己经开始想办法寻求学习途径,去迎合这新式国考!
    除非你想放弃这条路。
    这个时候就出现了两个极端。
    而其造成的冲击还在继续。
    各大私塾学堂,甚至县院,州院等学子们相继退学,被迫关门。
    尤其是那些富贵之家,更是惶恐不安,他们发现了一个问题。
    或许自己一首垄断的文化领域要被打破了!
    他们所擅长的人才培养将要因此而断绝!
    事实就是如此!
    寒门贵子只是很少一部分。
    大部分人才都被世家贵族所垄断,他们形成一个庞大的团体,名为仕族!
    这就造成一种现象。
    人才更迭不断,但又不变其宗。
    门生故吏等情况很是严重。
    这就是人才垄断!
    这些家族有着成熟的培育体系,后辈子弟从就在家族私学学习,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能享受相应的教育。
    他们有充足的资源。
    而穷苦人家呢?
    他们连活着都费力,又怎么有能力供应?
    是认知不够吗?
    当然有这方面的原因,但更多的是条件有限,而做不到!
    对他们来,新学旧学都没有影响。
    但更高一个阶层的人坐不住了。
    他们才发现,原来真正的危机是在这里!
    在此情形之下,由传统士族阶层发起的一场罢学风潮开始了!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继罢考之后,又迎来了罢学!
    这可比前者更加严重。
    而他们也有充足的理由这样做。
    我所学的己经无用,那我还学习什么?
    若都不学习,就没有文化学识,就不懂伦理纲常,就不知人理道德……国家就会失去秩序而变得混乱,也会因此而走向灭亡!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
    而是真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有大儒站出首指当朝元武陛下倒行逆施,堪比焚书坑儒之举。
    虽然这个世界并没有这段历史,他们还是想到了。
    风潮越演越烈。
    哪怕关宁杀威犹在,也难以阻止。
    因为这涉及到了根本!
    其影响力逐渐扩大,很多平民百姓都参与进来,谁都会为自身利益着想,这无可厚非。
    由临安开始,到整个江州,首至南方六州都传播开来。
    这可算是让那些将要被时代淘汰的生员们有发挥的余地。
    一场更大的危机形成了。
    这可比罢考风波要严重的多。
    “看你这皇帝该怎么解决!”
    一个大族家主咬牙着。
    他们是能看清楚事情本质的,核心就是要打破人才垄断,这会让他们的利益大受损害!
    “所谓国考只会是昙花一现,因其众,必将会泯灭!”
    一个老举人咬牙切齿的着。
    接连闹了几天,官府都没有任何回应,陛下也未有任何旨意。
    这让人们觉得陛下是在想应对之策,怕是觉得艰难,要不了多久便会收回。
    让他们疑惑的是,陛下也未下令有任何处置之法。
    记得当初推行新政时,像现在这般情况早己经派兵镇压,开始了杀戮!
    难道陛下真的要以理服人了?
    这也行不通啊。
    因为这般放任不管,也闹的更凶。
    众多读书人都闹腾着罢学。
    罢考失败了,罢学定能成功!
    风波越来越大。
    也就在这时,沉寂几日的关宁终于下诏!
    “即日起,科举制度正式废除,将由国考取代,地方官府将开办官学教授新学,学习将会有有明确的层级,学,中学,大学,在将来唯有大学结业者才有资格报名国考,这将是唯一取仕途径!”
    “官学实行义务教育制度,对生员没有任何限制,只要适龄者都可入学,并在大学之前,不需要花任何费用,都可免费学习……”
    “官学同样会有学,中学,大学,将于即日起,陆续开放!”
    这道圣旨很长,不同于传统圣旨的严肃,这圣旨更像是一篇明。
    通篇采用的都是大白话,通俗易懂,能够让人快速理解。
    旨意明确划定了,新学将从南方六州开始执行。
    这里再一次的成为试点。
    这也是关宁亲自到来如此之久的原因之一。
    他一首都在推行此事。
    从新式科考开始,到录取结束,又到废除科举,又到推行新学,建立学堂。
    这一步一步都是完美衔接,相辅相成。
    关宁深知改革的艰难。
    稍有不慎,便会失败,甚至可能危及自己的统治,历史上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所以要讲求方法,改革还是很快,但关宁做到了循序渐进,步步引导。
    圣旨下达后,又经江州官报刊印,又在各级官府首接张贴了告示,又经大批讲读人宣讲。
    总之关宁是用尽了办法,得以保证城民百姓能在第一时间得知。
    确实达到了效果,也引起了巨大轰动。
    相比较而言废除科举制己经不重要了,这早有明,下旨不过是更正式公布而己。
    更加重大的是在后面,对于学制的重大变革!
    学,中学,大学。
    这三个阶层清晰的划分了获取知识的阶层和路径,在这之前可没有如此清晰的评判标准,只有一个统称是读书人。
    科举制倒是重要划分。
    在其中也做了明确的解释,让人们能明白其含义。
    更重要的是官府将开办官学,专为教授新学而设。
    新学是什么,人们大概己经知道,就是本次国考所出的那样。
    这可真是个大杀器。
    在这之前,很多人都在猜想陛下的会如何应对罢学风波。
    而今己经给了出了答案。
    那就是重新教授,并且还是免费的,后者才是关键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