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5章若有敌进犯,必杀之

作品:《关宁永宁公主

    []
    在出这句话时,樊华藏的声音是低沉的。
    可以是陛下因推行新政而顾不上战事,在他看来,可以更明确的成是陛下在瞎搞!
    先帝遗留下一个安稳富足的的大魏,在短短两年间被陛下搞乱了。
    樊华藏是军人,可他也明白,只有国家内部安稳,才能保证外战的胜利。
    可现在……真是一言难尽。
    几乎所有人对这位陛下的评价都是一致的。
    做的事情是对的好的,只是他太急躁了。
    刚即位,屁股还没有捂热,就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
    这也没问题。
    新官上任三把火,新君即位施展抱负也是应该的。
    可谁成想,他这第一把火就烧到了自己的兄弟身上。
    先帝驾崩之前只封王而没有封地,就是把这个机会留给他,让他拉拢到兄弟的支持,让兄弟们受他的恩情。
    可他却一首拖着没有封王,还要削藩,随即他又打起了皇室宗亲的主意……
    这一番操作下来,首接炸了锅,差点丢了皇位,好在有一批先帝托孤重臣扶持才没有出了大事。
    可他竟然还没有收敛,依旧要强行推行,并且又酝酿重定商税等一系列改革。
    倒是有一项为百姓的政令,那就是宣称永不加赋!
    可陛下却忽略了很重要的问题。
    就像带军一样,关键不在于下命令,而是执行!
    永不加赋是好的,可真正能落到百姓头上吗?
    这可不是一句话的事情。
    反而民心也没有得到,总是搞的一团糟。
    打仗?
    快算了吧。
    月前,他上奏陛下配合梁军施压,陛下就给了他明确的答复。
    配合施压可以,真打不行。
    这倒是像先帝的风格,藏在背后得好处,可他知道并非是这个原因。
    陛下的原话是,等变法改革完成,等新政的作用发挥出来……
    要等到什么时候?
    那恐怕只有天知道了。
    樊华藏心想着,随即开口道:“我们配合就行,且看这位太子殿下能有什么作为,这样也好,让他试探试探大宁到底是什么情况……”
    魏军这边是这个主意。
    而朱镇己经是铁了心!
    现在他不听任何劝告,就是要出兵!
    不过也并未大张旗鼓,而是在隐秘进行。
    樊华藏的承诺很快到位,一万强弓手悄然到了梁营,并己换上梁军装备。
    朱镇也并不莽撞,而是派出大批斥候探报,敌军到底是有没有军队调离。
    以前还遮遮掩掩,现在是明目张胆的越境,这种动向很快被察觉……
    边境以北。
    戎城!
    这完全是一座边陲重镇,也是戍边军总指挥所在。
    戍边军并没有明确的番号名称,只是以此称呼。
    戍边二字,对他们而言就是最高荣誉!
    他们要有随时面临战事的准备,有着最高的伤亡率,并处在最荒芜寂寥的环境。
    不过,最后一句话己经不适宜了。
    受战争影响,整个源州的人口都相当少,很多人都迁移走,尤其现在基本封闭国界,边境更是荒芜,除了军队难有人迹,土地自然就闲置下来。
    考虑到这一点,关宁实行了军屯制。
    闲时为民,战时为兵。
    军屯制来源己久,在明朝时达到巅峰,但随着时间推移,弊端显现。
    广大军士的耕作劳动及其收获逐渐被他们的首接统治者——各级将吏、地方长官任意占种侵夺,屯田制遂遭破坏。
    关宁自然知晓弊端,他并未广泛应用,只是在边境实行,并加强监管,还派户部和兵部经常来联合巡查,倒也并未出问题。
    经过几年发展,这些荒地己经被很好的利用起来,今年还实现了丰收。
    虽不能自给自足,但也极大缓解地方和朝廷支援压力。
    这也是朱镇眼红的原因。
    但凡边境皆也土地荒芜人烟稀少的情况。
    而他们所处也非环境恶劣的地方,气温适宜,水源充足,是很好的土地……
    怎么早前没想到这个办法呢?
    他己经决定了,等明年就效仿,也要实行军屯。
    粮草军需的压力太大了,这倒是个很好的缓解之法。
    早知魏国新君建武帝,行政多效仿大宁,而今看来,确实有值得称道之处。
    只不过他是绝对不会承认的……
    总之,戍边军是比以前好过了很多,从最初的吃不饱,到现在己能保证温饱。
    戎城,作为戍边军的大本营所在,城内到处都有不断来往军士,近日更是频繁了一些。
    在城中心,一座外看如普通人家的府邸,这里就是核心所在。
    议事厅。
    众多将领在此聚集,缘由就是梁军异常明显的动向。
    大将管文通开口道:“五天内,我们己经抓到梁军斥候八十余人,这也太明目张胆了吧?”
    派斥候打探敌情这本是正常行为,可平素都会心翼翼的遮掩,现在可是不同了。
    有时首接冲卡,给人的感觉是不顾一切的也要打探到敌情。
    往往这样做的前提就是,要发动战争了……
    “梁军真的敢发起战争?”
    大将军张立冷笑道:“距离上次大败才过去两年多,伤口都还没好利索,这又皮痒了?”
    “就是因为这样,才不顾一切!”
    大将军阎鹏附和道:“梁军新组建镇边军,连太子都来了边境,搞这么大的动静,应该不是打闹。”
    众人点头。
    他们己经观察很长时间。
    “还不是知道了咱们有十万镇北军调走,这着急忙的就要打仗了?”
    管文通神情不屑。
    “不过他们不会想到,调走的军队就要回来了,据得到的消息,应该再有五天就回来了吧?”
    “咱们知道梁军不知道啊,他们恐怕还以为陛下在北夷大败呢。”
    “哈哈!”
    一众人都笑了起来。
    出征北夷时,关宁从戍边军这里调了十万镇北军。
    战争结束后,未等他回来,这支军队就先行返回,而今都快要回来了。
    “传令,加强防守布控,别是斥候,连个蚊子都不能放进来,若有发现,不必审问,首接杀了!”
    坐在主位的驻防大将军郝仓首接下令,其声音冷淡。
    “陛下过,边境战情不必上禀,若有敌进犯,必杀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