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许多人家的一个重大开销。
    平常百姓为了节省大多都小心翼翼,一省再省,为了不浪费灯光,早早的就睡下了。
    夏天还好,白天的日光长,但是到了冬天却没办法,天黑的早,许多事情都耽搁了。
    而且烛火的灯光暗,要想达到很好的照明效果,就要点上许多烛火,并不是一般老百姓能负担得起的,所以有些个人还会患上眼疾,也就是现代人说的近视。
    至于那些有钱人家或者是贵族,他们消耗的烛火自然就更多了。
    所以台灯以及其他的照明设备,邱晨宇也准备了不少库存。
    秋晨羽考虑到自行车并不是百姓们的必需品,所以目前自行车的定价是比较高的,毕竟所用的材料和程序都很复杂,他准备面向的是那些贵族或者是商贾。
    等到再过一段时间,有新的交通设备出来了那时自行车的价格估计才会降下来。
    但是台灯它的售价却非常低,普通人家攒一攒钱也是买得起的
    台灯却是可以一直使用的,整体算下来,却也要比买烛火的费用低上很多。
    不过台灯也被秋晨羽做成了两种款式,一种是电池款的,价格比较低,电一块电池也可以用上一个月。
    至于另一款,自然就是太阳能款的了,这一款是永久性商品,只要不坏就可以利用太阳能光持续发亮,所以定价要比电池款台灯高上一些,但是也在百姓们能接受的价格之中。
    当然为了能够赚那些贵族和商贾的钱,秋晨羽还是设计了其他款式的台灯像卖给百姓们的台灯设计的造型就比较简约。
    面向贵族台灯,造型自然就比较奢华了。
    当初他设计游戏的时候,资料库里可是有着不同样式的台灯作为参考。
    第176章 176
    当然除了自行车和台灯这两个主流产品秋晨羽还准备了其他的商品,每一样拿出去都是可以轰动的存在。
    原本他还是比较担心的觉得自己没有多少能拿出的商品来。
    但经过苏阡陌和其他人的提醒,他才反应过来,他在小别墅所用的一切都可以当做商品。
    他看来平常的东西放在其他人那里就是稀奇的物件。
    不过,他自然是不能把系统里的那些东西直接拿出来卖的,还需要有个过程。
    即便是这样,他也凑齐了许多商品总算不让自己的店铺空荡荡的。
    那些太过现代化的设备他现在做不出来,不过像牙刷香皂小镜子之类的倒是可以。
    距离开业还剩一天的时候,报纸终于全部印刷好了。
    报纸的名字非常简单,就叫京报。
    这也为之后替其他地区开展报制打一个基础。
    报纸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是占比最大的也是秋晨羽他们举办报纸的主要原因。
    这部分自然是朝廷发布的一些消息,这上面有对丞相的罪行,以及朝廷之后对道路的规划。
    第二大部分则是目前封国最大的大儒写的一篇文章。
    其实秋晨羽没怎么看懂那篇文章,近代一个理科生看的懂文言文意思,那种满是大道理的文章,他只能看得懂却理解不了。
    除了这两个,主要的部分秋晨羽还开辟了一个小说版块。
    这一块主要是为了吸引人,其实朝廷消息再加上打入文章,就已经能够吸引一大批人购买报纸了。
    但是这种吸引力并不能让他们长期购买,还要再加一点料。
    第1期的报纸是他写的寓言小故事。
    又能传播一些简单的道理,又非常有趣,十分适合。
    他不是没想把现在的那些小说内容写在上面,只不过前期报纸的发行有朝廷把控内容相较严格一些,等到后期报纸真正进入每一个时候才是这一部分发挥的时候。
    到时候他准备把这部分交给苏阡陌。
    毕竟对于阅读小说这方面,他是自愧不如的。
    要不是这段时间忙着店铺开业,苏阡陌已经想要闭门写作了。
    对于写小说这件事,她简直跃跃欲试,甚至已经把旅游这个行程摆在了后面,想像自己已成为万众瞩目的大作家。
    不过这件事得一点点稳定下来之后她才有时间了。
    这个店铺虽然是秋晨羽名下,但她也有一点股份,自然是要尽心尽力的。
    剩下的最后一部分就是广告,为了作为报纸的主要策划,这第1期第1个广告位自然是给了秋晨羽的。
    这天早上对所有进都的人来说是一个平凡的早上,但是对于生活在京都的那些小乞丐们来说,却是改变他们一生的一天。
    因为今天是他们工作的第1天,只要这份工作干的好,他们以后就是有家的人了,再也不是任人欺负的小乞丐。
    这些小乞丐大概有几十个身上穿着秋晨羽给他们发的新衣服,背着个小斜挎布包,看起来精神极了,任谁也想不到,这些个孩子之前还是街上那些脏兮兮的乞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