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页

作品:《白月光守寡后[重生]+番外

    好像床上就不曾有第二人一样,各位太医围着季钦,比划他的脏腑,讨论他的伤情。
    身上三道残箭,位置巧也不巧,商量了得有半个时辰,各位太医才总算是决定好了从哪个方位上拔箭。
    第一支,斜斜插入,拔出时血线淋漓到了空中,甚至有几滴落在了阮清攸的后脖颈处。
    春夜犹寒,落下便是冰凉。
    阮清攸眼皮抖了抖。
    第二支,直直插入,拔出时锋利箭尖带出好大一片血肉,身体上残留好大一个血洞,太医们齐齐出声,有人“啵”一声开了金疮药,不管不顾地将整瓶洒到了伤口上,另有人扯了干净的布巾,紧紧压到了伤口之上,半天不敢动上一动。
    周妈妈在一旁,哭着求“阿弥陀佛” “观世音菩萨保佑”。
    阮清攸紧了紧季钦的手,似乎又比方才更冷了些。
    第三支,也是最最靠近心肺的一支。
    第二支的伤口已经止了血,包扎完毕,几位太医又彼此细细商量一番,才决定避开心肺处,从另一侧取箭。
    阮清攸闭着眼睛听着,血线喷薄洒到了架子床顶帐,发出一声细微的闷响。
    霎时间血流如注,止血的法子齐齐上了,但阮清攸牵着季钦的手,仍从手心里接到了一小汩血。
    他全身打了个冷战,默默攥紧了方才从荷包里面掏出来的一小块碎金。
    外伤处理完,天都要亮了,药童煎好了浓浓一碗药,取了软管,与季钦灌了进去。
    阮清攸始终紧紧攥着季钦的手,他感受到季钦在软管伸入喉头时的干呕,感觉到他的身体搏动,仍旧是没有睁眼,也没有出声。
    又一通折腾完,日头已越过了山头,洒了半边天的红黄光晕。
    太医们虽不知指挥使之后如何,但起码是今日能做的都已做到,正待坐下来歇一口气,就见前面已是熟睡的那位公子缓缓坐起了身。
    阮清攸还拉着季钦的手,但他在床上规整地坐好,同各位太医道:“各位太医辛苦整夜,季府上下不胜感激。只是蔽处地方太小,还得委屈诸位太医各自回府安歇,若外子此刻清醒,也自会遣人恭送各位。”
    一句“外子”,惊得满室都愣了半刻。
    阮清攸看着旁人如此,想到自己打季钦的“细软”里头发现《合婚书》的时候,怕也是彼时惊诧与君同。
    他入京的日子,日日与季钦的同袍相对,听多了他们关于季钦的赞美,什么“少将军当真是骁勇善战” “一人一马深入敌人腹地十里有余” “指挥使是天下最最有血性的男儿” “贪官污吏从他手上半分逃不出去”……
    但在阮清攸看来,什么少将军,什么指挥使,季钦明明就是天底下首屈一指的胆小鬼。
    若不然,他说什么“先托付中馈”?为什么有了婚书却不敢奉上呢?
    就在众人的惊诧之中,阮清攸不等太医拒绝,便扬声嘱咐:“周管事,备车,送客。”
    “陛下要咱们好生照料指挥使……”有人半晌才回过味来。
    阮清攸笑笑, “季府府医虽比不得诸位,却也不乏好手,全院上下俱是金吾卫,若有事,自会前去延请诸位。
    周管事,送客。”
    外门吱呀一声开了又闭,阮清攸叫自己人都近前来。
    “追雾,你派一队人马盯着太医回府,另留一队盯住山腰,任何可疑之人上山立时缉拿。”
    “缉风,你亲自带人去接张伯入府。”
    “露种,去叫所有府医侯到碧纱橱里,听候差遣。”
    “云栽,去府务那里,着他们将地龙烧的更暖些。”
    “青杏,你带外头小厮去多抬几个炭盆子来。”
    “春桃,去灌几个汤婆子,水要热些。”
    不多时,炭盆子焚起来了,汤婆子也塞进了被子里,地龙烧得越发地旺,热得阮清攸都除去了外衫,只着了单衣。
    但是手中季钦的手,却没有一点起色,甚至,还更凉了些。
    不夸张地说,季钦的手每凉一分,阮清攸的心便也随着凉上一分。
    “你是早就知道会有变故吗?”
    “你虽说不用我管账,只需我花钱,但东西到我手上我岂能不看?”
    “你是什么时候将名下所有田产,铺子,宅子划到我名下的?”
    “房产更名,打官府里走至少要二至三个月,你可是又行了身份之便?”
    “还有兰时别院,那匾何时换上的?若不出门,我都不晓得……”
    这一月里未曾见面,阮清攸在季钦的地盘上寻觅,找到了越发多的季钦对自己好的证据。
    哪曾料到,再见面竟是此幅光景。
    “你说你呀,费劲巴拉的将我身子调养好了作甚?人生这样长,这样寂寞,我守着一堆黄白死物,便就能过好过顺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