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饭后,不少人出来走动闲话,突然看见一个人不人鬼不鬼的东西走过来都吓了一跳,一时不敢靠近,远远跟着。
    宁澜走到宁二叔家停下,身后的一群人也不明所以地停下。
    宁澜拍响宁二叔的家门,“二叔、二婶、爷爷、奶奶,我回来了,你们开门呀!”
    这时人群里才惊呼出声,“是宁澜,天呀,竟是宁澜。”
    小可怜原来的邻居花婶儿冲了出来,抱住宁澜一个劲的抹泪,“宁澜,好好的你怎么成这个样子了?”
    宁澜用低到只有两个人听到的声音,“花婶儿,我二叔二婶想害死我,烦你帮我把三爷爷请来。”
    俗话说“子不言父过,女不道□□”,花婶儿迟疑一会儿还是退到人群中悄悄去了。
    屋内。
    宁二叔一家心虚,一时不敢出去。
    “爹、娘,你们不是说堂哥死了么,”宁二叔的儿子宁安才 13 岁,最是沉不住气。
    “别出声,看看他到底想干啥,”宁二婶拧着帕子恨恨道,小兔崽子命真大,病成那样在山里竟没死成。早知如此那晚就不该图省事儿,若直接挖坑埋了,哪还有今日之事。
    “不成,我得把他拉进来,要是让他污了咱们的名声,宁安以后怎么科举,”宁二叔拍了大腿就要出去。
    宁二婶拽着人趴窗缝上往外看,“你看看他那个鬼样子,治好就得花一大笔钱,你去给他治啊,到时死家里不是更晦气!”
    宁二叔闻听此言便沉默了,要他花钱给宁澜,无疑比割肉还难受。
    宁安原是不乐意的,觉着应该听他爹的,不要叫宁澜在外边闹,可听了他娘的话,又觉有几分道理。
    至于宁爷爷宁奶奶更像没事人一样,一屋子人,不管是坏的还是蠢的,都各有心思。血亲,倒像个笑话似的。
    作者有话说:
    新得一年,大家都心想事成,事事顺遂哦
    给新文求个预受《我当和尚那些年》
    路十一是个不祥之人,出生在京郊外一个小村子
    人家十月怀胎,他娘怀了他十一个月,鬼门关前走了一遭才把他生了下来
    他出生那日,天降惊雷,把村里寺庙中的千年神树劈死了
    一岁生日时,他爹带他出门平地摔伤了腿
    二岁生日时,他爷爷带着他被山上滚下来的碎石砸伤了胳膊
    三岁生日时,他二叔不信邪,带他去赶集,被地痞打断两根肋骨
    等他再大一些,家里有几十亩桃树收成一年不如一年,原本也算小康家庭,眼瞧着日子竟快要过不下去了
    终于他爷爷、他爹、他叔一商量,把他送到山上当和尚了。
    一年、两年、三年…直到路十一被送到山上的第九年,他师傅圆寂了
    村里人!!!这一天终于还是来了
    路十一无奈撇撇嘴,他师傅都一百零八岁了好吗,是寿终正寝
    不过村里人有一点是没错的,他和别人确实不一样,他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无端端招来些邪乎的玩意儿……
    第2章
    宁澜在外边不见里面的人有动静,满脸悲戚,“我爹娘死了,叔叔婶婶如今也不要我,那我以后就没有家了,活着也没什么意思了!”
    “宁澜,你千万不要想不开呀,你年纪还小,有什么事咱们好商量,”人群中有人出言相劝。
    “山伯,多谢你还能挂念我,我死也无憾了,”宁澜边说便向众人行了个大礼,  “各位乡亲,烦请今日我作个见证。”
    有心软的怕宁澜真的寻短见,从人群里挤出来站在他身边,有什么动作好及时拉住。
    宁澜满脸是泪,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磕了个响头:“爹娘再上,请恕儿子不孝,不能在牌位前拜上一拜,以后清明重阳也不能为你们扫墓了!”
    宁澜说罢又磕了第二个响头,“爷爷奶奶,孙儿替父亲谢过你们的生养之恩,以后孙儿也不能代父亲尽孝了。”
    “二叔二婶,宁澜最后谢过你们的收养之恩,来世做牛做马再还,”宁澜实在在磕了最后一个头,额上的鲜血已顺着泥污留了下了,摇摇晃晃站起来就要往墙上撞去,被抱住了。
    这样动情的场面,让不少人为之心酸流泪。
    山伯那暴脾气已不能忍了,啪啪拍宁二家的门,“宁二你给我出来,看看你侄子的样子,哪有你这样当长辈的!”
    有山伯领头,不断的有人叫嚣,还有小孩在往院子里扔石子。
    终于宁二婶忍不住冲了出来,“好你个兔崽子,那日你偷懒骂了你一句,你就跑出去几天没个人影,好不容易回来了又闹什么,快跟我进去!”
    “二婶,你,”宁澜一副悲痛欲绝的样子,“是我干活干的不好你和二叔才把我扔山里的吗,可我当时病着怎么干活呢?”